-
臨研通"臨床研究型醫院"落戶天津武清
臨研通通過專有臨床研究數據倉的建設,以及線下的醫療機構組織內部的新變革和新機構,真正實現臨床研究數據與醫療數據的互聯互通。1月6日上午,天津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臨研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臨研通)在武清開發區"京津生物谷"舉行"臨床研究型醫院"項目落戶籤約儀式,會上宣布將在武清開發區建設高水平臨床研究型醫院。
-
京津冀大氣汙染源數據:北京氮氧化物45%來自機動車
京津冀大氣汙染源數據發布北京氮氧化物45%來自機動車京津冀大氣汙染嚴重,燃煤、機動車和工業是主要汙染因素。其中,北京機動車尾氣排放對大氣影響較為明顯,天津大氣汙染的「頭籌」因素是工業汙染,河北對大氣影響最嚴重的則是燃煤消費。昨天,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一項分析指出,京津冀三地產業結構不同,大氣主要汙染源也各不相同。
-
知與行|持續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省把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確定為河北的「三件大事」,並提出舉全省之力辦好「三件大事」,以此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和深度拓展。如今,三大領域率先突破成效顯著,「四個定位」紮實落實,一批大的項目落地見效,引人注目的京張高鐵和大興國際機場已建成投運,京雄城際鐵路全線貫通,「軌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等一批產業轉移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有力推動我省地方產業轉型升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區域空氣品質顯著改善;雄安新區規劃體系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重點片區和工程項目建設全面展開,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千年秀林」
-
葉檀:京津冀一體化破解北京虹吸效應
原標題:葉檀:京津冀一體化破解北京虹吸效應 京津冀一體化是個宏偉工程。在中國東部沿海,有兩個市場內生的龐大城市群坐落於珠三角和長三角,但京津冀城市群一直停留在相對孤立的位置,在碩大無朋的北京之後是尷尬的直轄市天津,以及參差不齊的傳統製造業城市與幅員遼闊的農村地區。
-
...巴彥淖爾市中醫醫院加入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系統疾病專科聯盟
11月6日-8日,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壇神經系統疾病專科聯盟聯合舉辦「中國臨床神經科學峰會(CNS)暨天壇神經系統疾病專科聯盟成員單位籤約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
-
中國百強醫院排行榜出爐!北京15家三甲醫院強勢入圍!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11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33北京朝陽醫院 37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39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41中日友好醫院 42>北京醫院 46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47北京積水潭醫院 48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73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82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91
-
發揮「一核」輻射作用 北京打造京津冀創新增長極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苑)「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起點上,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發揮創新資源優勢,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促進消費提檔升級,拓展投資空間。發揮北京「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更大範圍優化配置資源要素,帶動區域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
-
醫院大數據平臺建設_構建醫院智能BI平臺的關鍵技術
想一想,你可能已經習慣以每周或每月IT或數據科學家交付給你的度量標準的形式使用BI數據。然而,一個現代的BI在一個醫院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關鍵技術?接下來以Smartbi大數據分析系統為例為大家做詳細介紹。一個醫院大數據平臺建設必須具備四個關鍵技術,它們分別是ETL技術、數據倉庫技術、OLAP技術、BI展現技術。
-
科技聯動京津冀,共建大數據產業園,國泰科園與天津薊州區達成戰略...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9月5日,北京國泰科園有限公司與天津薊州區人民政府就開發建設大數據產業園、低效土地整理利用等項目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薊州區副區長王旭東、北京國泰科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米思南等出席籤約儀式。
-
京津冀區域城市營商環境排行:北京全國第三 天津全國第二十
上述報告數據來源於各類統計數據,以及包括啟信寶等大數據公司提供的在線營商環境數據。這些測評指標涵蓋了世行和權威機構的一級測評指標,涉及投資吸引力、企業全生命周期和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指標。世界銀行用於觀察的指標,比如市場總量等,用於本報告的正式測評。
-
京津冀向南看 北京自貿區揭牌:京南迎來高光時刻
一方面,首都大七環建成通車迎來兩周年,新機場通航迎來一周年,在經過多年的利好加持和城市升級,外界對環京區域的發展成果分外期待;另一方面,9月24日,北京自貿試驗區揭牌,標誌著自貿區正式落地大興國際機場,新機場將作為北京自貿試驗區高端產業重點部分。
-
區域| 京津冀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建設中的北京定位
第三,北京製造業高端化發展方向,與北京市的資源稟賦相一致,符合創新驅動製造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從工業化發展歷史來看,高端化一直是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旋律。進入新時期,計算機製造、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的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發展,推動了產業的加快發展。另一方面,以信息技術為引領的5G、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蓬勃興盛。
-
2020京津冀石墨烯大會在房山舉辦 全球首個基於大數據的石墨烯創新...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1月4日,第四屆京津冀石墨烯大會——「2020京津冀石墨烯大會暨產業領袖峰會」在房山區燕山文化活動中心(燕山影劇院)召開。大會以「烯材時代·濃墨重彩」為主題,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各省(市)石墨烯產業創新中心、石墨烯各應用領域產業鏈的代表約400人匯聚一堂,分享前沿尖端新材料創新成果,交流應用產業轉化實踐經驗,共同探討新材料產業發展之路。
-
「大美京津冀 舞臺新疆界」圓滿舉辦
與會者通過大舞美、大格局面向河北未來,搭建京津冀優勢互補的舞美創新、科技研發、創新融合的高端平臺。新媒體藝術家楊育紅女士北京星光、廣州明道、雅江光電、奧雷國際、明和光電、廣州浩洋、銳豐音響、銳聲燈光音響、匯信音響等優質企業,在廣州GETshow大展,北京智能設備大展同期舉辦「大撞車」時刻支持了河北舞美學會
-
北京「『烯』望之星」公布!第四屆京津冀石墨烯大會房山召開!
北京「『烯』望之星」公布!第四屆京津冀石墨烯大會房山召開!>11月4日,第四屆京津冀石墨烯大會——「2020京津冀石墨烯大會暨產業領袖峰會」在房山區燕山文化活動中心(燕山影劇院)召開。
-
京津冀大氣環境與物理化學前沿交叉平臺又邁出重要一步
科學一百年奮鬥每一天全力建設懷柔科學城近日,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京津冀大氣環境與物理化學前沿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已封頂京津冀大氣環境與物理化學前沿交叉研究平臺該平臺擬建設三大系統:大氣邊界層理化結構立體探測系統大氣環境容量與能量交換觀測系統大氣環境實驗分析和研究系統
-
京津冀:邊緣突圍 區域重塑
陳國棟在致辭時表示,大公網早在2013年初的選題《省委書記的新使命》中即提出,北京是中國最早遭遇城市病的大城市,市委書記郭金龍面臨的最重要施政挑戰之一,即為破解北京的大城市病。當年下半年,習近平即視察北京,京津冀協同發展破局。今天,大公網誠邀各位專家學者研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具體操作,意義非凡,是大公報、大公網作為媒體平臺應該承擔的職責。
-
京津冀腫瘤防治研究聯合中心正式成立
央廣網天津7月25日消息(記者陳慶濱)7月24日,由北京大學國際癌症研究院、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共建的「京津冀腫瘤防治研究聯合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將重點圍繞臨床腫瘤學、腫瘤流行病學、腫瘤生物學、腫瘤藥學、腫瘤免疫學、血液腫瘤學六大方向開展合作,
-
兩翼輻射打破局限京津冀協同發展呈現新格局
當前,我國城鎮化發展已經走入下半場,逐步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成為帶動全國發展的重要引擎。其中,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國北方經濟的重要核心區,概念由首都經濟圈發展而來,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為城市群中部核心功能區。
-
走,去京津冀看看協同發展新氣象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設形象地折射出,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正值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這片擁有1億多人口、面積21.6萬平方公裡的熱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藍圖下,正經歷著怎樣的變化?走,跟新華社記者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