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量子通信領先世界,主要用途有哪些?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2021-01-15 騰訊網

圖為墨子號通訊實驗衛星過境

我國在量子通訊網絡工程上又實現了一次突破,墨子號量子通訊實驗衛星已經和京滬幹線光架串連了起來,為150名用戶提供4600公裡跨度的量子保密通訊網絡服務。這也是全球首個集成的量子通信網絡。

從嚴格意義來說目前這個階段並不能稱其為量子通信,而是一個量子加密的通信服務,通過量子技術對通信進行了加密,所以這次公布的量子通訊網絡,更確切的應該說是量子密鑰的分發網絡,可以看作是未來量子通訊加密這種一個加密部分。這種量子密鑰的分發是利用了量子通訊的方式來完成的,保障通訊雙方能夠共同擁有密鑰,使用光量子傳輸,可以避免被截取和破譯,如果這個通訊被監聽或者截取,可以即時破壞掉這種量子態,雙方也能第一時間得知他們的通訊遭到了破壞,從而切換密鑰或者改變通訊方式。目前來說,這種密鑰的分發在理論上是絕對安全的。

圖為京滬幹線

那現階段量子加密通訊網絡的地面部分,依託四個光纖的城域網開展工作,在北京,濟南,上海,合肥已經鋪設了光纖網絡,其中京滬線是它的骨幹線絡,墨子衛星則組成了星地鏈路的一個通訊節點,地面上興隆和南山兩個地面站組成兩個星地鏈路,地面光纖和星地鏈路最終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星地通信網絡。這個網絡的京滬線已經開通了三年,全長2000多公裡,興隆和南山兩個地面站之間距離是2600公裡,把光纖和新地鏈路相加,總長最終達到了4600公裡,在這個網絡的用戶那都可以實現量子加密通信。

用戶接入量子通信網絡以後,將信息通過計算機網絡發到這個系統中,發送信息的密鑰請求,由量子通信加密系統生成和分配密鑰到收發兩端的硬體之上,然後將發送方的信息進行編碼加密,通過光量子傳輸給接收方,再進行解碼和破譯,實現安全的通信。目前這個通信網絡的每一個核心節點,都有著12個可信環路,骨幹線則共有32個可信的中繼節點,可以避免單節點的故障發生。星地鏈路中地面站用來進行密鑰分發,墨子號量子衛星進行的是通信服務。

圖為量子通信地面站

從目前的技術來看,想要實現真正的量子通信,仍有很多的技術障礙沒有突破。使用量子加密通信網絡,應該是會高於現在傳統的通信和加密方式,因此在現階段日常通信,商業活動中,它的替代和應用可能性仍然很小,還需要繼續去研究和實驗。

量子衛星中的墨子號,於16年發射,在發射之後進行了千裡級的地星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地星的量子密鑰分發和地星的量子隱形傳態,又率先的開展了量子糾纏的退相干實驗,被美國科學促進會授予了2018年的克利夫蘭獎。去年墨子號首次實現了1120公裡的長距離無中記的量子糾纏密鑰分發。未來墨子號還會繼續地深入研究,並且繼續突破量子糾纏,無中繼長距離的長程密鑰分發試驗。

圖為克利夫蘭獎

我國目前在地面上已經有了220萬公裡的該類型光纖,其中國家的幹線共計4.2萬公裡,專門為量子通訊所鋪設的光纖網絡早在2017年就已經開通,通過光量子實驗的通信。其實在理論上都可以藉助我國目前的光纖網絡實現,未來可能還會繼續的鋪設專用光纖來提高通訊的保障能力。這次地星一體量子加密通訊網絡實驗的成功,主要的意義在於我國是把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從理論層面變成了實用技術,這意味著一旦有需要,就隨時可以通過光纖網絡和墨子衛星實現全國主要區域的量子加密通信。現階段對安全性的要求比較高,對價格因素不太敏感的政府部門、軍事部門以及金融部門等都可以通過量子加密進行通訊,以量子加密的方式來保證它們的信息安全。

量子加密通訊還有一個技術的核心指標,那就是密鑰分發效率。2017年時量子加密通信的光纖密鑰分發效率為28.4kbps/s,最高能夠達到235.4kbps/s,夠1.2萬個用戶同時進行加密,現在這一速率已經提升了40倍。未來星地的量子加密通信網絡,還會隨著技術的提升、基礎設施的升級以及量子衛星的增加,不斷地提高性能,當擁有了十幾顆,或者甚至幾十顆的量子通訊衛星之後,量子加密通訊將能實現全球覆蓋,再結合地面站和地面接收與發射設備的小型化以及便攜化,屆時降低了成本的量子加密通訊,將會變成一種經濟高效的安全通信網絡。

圖為量子加密通訊網

量子加密通訊網絡在目前看來還很難替代現代通訊網絡,但是作為一種通訊的補充和加密升級,在服務安全性需求高的行業領域,它仍然有著很好的應用前景,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量子加密通訊網絡就可以實現全球聯通,至少與俄羅斯、歐洲之間,可以開行萬裡級別的量子衛星無中繼通信服務。

相關焦點

  • 量子通信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下月我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並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量子通信的原理是什麼,如何實現信息的傳遞和加密?量子理論被認為是繼牛頓經典力學後,人類科學的顛覆性發現。量子通信,即利用量子糾纏效應,來傳遞信息。什麼是量子糾纏?通俗地說,就像心電感應。量子力學研究發現,宇宙中任何一個粒子都有「雙胞胎」,二者即使隔開整個宇宙的距離,也仍然一直保持同步同時同樣的變化。一對粒子同步同樣變化的狀態,就是量子糾纏態。
  • 2019年中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利好政策推動...
    未來我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規模將超800億我國在量子科學方面起步雖不是最早,但卻發展最快。隨著「量子衛星」「京滬幹線」等重大項目的建設,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如今,奧、意、俄、日、加等國的科研機構正在或試圖與我國合作,包括聯合制訂量子通信產業的國際標準。
  • 十四五大力發展量子技術 中國量子通信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如何?
    其中提到,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的先發優勢。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的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了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量子科技可謂站上風口。
  • 量子通信技術原理與發展前景解讀
    3、量子通信的發展前景分析  目前的量子通信技術開發,各個主要國家投入重金大力進行研究,我國目前在量子通信領域處於世界前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部分領域甚至是世界領先,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我國已經佔得重要的一席之地,未來量子通信必將助力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 十四五大力發展量子技術 中國量子通信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如何?(圖)
    原標題:十四五大力發展量子技術 中國量子通信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如何?其中提到,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的先發優勢。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的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了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量子科技可謂站上風口。
  • 九州量子趙義博:量子通信不能替代傳統通信,產業化亟需市場化機制
    我國作為在量子通信行業處於領先水平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量子通信已經成為國家又一張響亮的世界名片。 「硬科技可以改變世界,量子通信領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黑科技領先領域,是新時代的國家名片」,這是主流媒體對我國量子通信發展成就的定調。 但同時,量子通信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領域。
  • 「京滬幹線」與「墨子號」成功對接 中國領先世界量子通信應用
    張輝表示,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推動了中國量子科技發展的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為量子科技營造了更好的發展環境。量子科技應用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期。「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量子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先後啟動了量子科技領域的戰略計劃。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將保持10到15年世界領先,到底什麼是量子通信?
    而如今中國經濟崛起,不僅早在幾十年前擁有了兩彈一星等多種拳頭類科技產品。更在高鐵為代表的多個民用項目上,研發出了世界領先的獨有成果。量子通信技術就是一個全世界獨我中國一家的科學技術成果。據中國科學報10月12日報導,日前,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範活動現場,「京滬幹線」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表示,目前中國量子通信技術領先國際相關技術水平5年,並將在未來10到15年持續保持領先。
  • 2019年中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分析:中國領先全球發展,有些技術難題...
    然而日前有文章抨擊「量子通信」存在重大缺陷!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它有兩大主要分支,第一是量子通信,第二是量子計算。   正是由於量子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各國都在積極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資源,開展協同攻關,力圖搶佔全球量子技術制高點和領導權。   我國在量子科學方面起步雖不是最早,但卻發展最快。隨著「量子衛星」「京滬幹線」等重大項目的建設,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如今,奧、意、俄、日、加等國的科研機構正在或試圖與我國合作,包括聯合制訂量子通信產業的國際標準。
  • 被稱為史上最安全的通信技術,量子科技究竟有多牛?有哪些標的?
    上周末到今天,市場上最熱的詞應該是「量子科技」。10月16日下午,中央高層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集體學習,會議指出,要深刻認識量子科技發展的重大意義,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
  • 2020年中國量子通信行業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分析
    原標題:2020年中國量子通信行業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分析   量子保密通信是未來抵禦竊聽和破譯挑戰的持續有效手段,是未來信息安全的基礎和方向之一。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重大突破,量子通信世界領先,還有首顆量子衛星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在量子領域的發展突飛猛進,從量子晶片、量子通信以及我們的量子衛星,都已經是世界領先的,並且刷新了世界紀錄,讓我們在未來的智慧化、智能化城市中掌握先機。,或將帶領我們走進一場新的數據變革,讓科幻變成現實!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到底處於世界什麼水平?
    GG公司在2019年10月24日,用了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做了一個特殊的非通用計算任務,對一個量子隨機數生成器的輸出進行採樣,只花了200s就完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一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因此,谷歌完成的這個突破讓人類向「量子霸權」再次前進一大步。雖然如此,中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具領先優勢,特別是在量子通信領域的基礎科研成果走在世界前列。
  • 2019-2023年中國量子通信行業預測分析
    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18個光量子比特的糾纏,刷新了所有物理體系中最大糾纏態製備的世界紀錄。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還在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創造密集編碼量子通信信道容量新紀錄。  2018年1月,中國和奧地利之間首次實現距離達7600公裡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並利用共享密鑰實現加密數據傳輸和視頻通信。
  • 中國量子通信產業發展現狀與規模預測
    量子衛星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行,將有助於中國在量子通信技術實用化整體水平上保持和擴大國際領先地位,實現國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術水平跨越式提升,有望推動中國科學家在量子科學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對於推動中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NdzEETC-電子工程專輯本文就量子通信的有關概念、國內外量子通信發展現狀及涉及生產企業同大家共享。
  • 量子通信未來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近日在歐盟「歐洲量子技術旗艦計劃」在官網發布《戰略研究議程(SRA)》報告。報告中表示,未來三年將推動建設歐洲範圍的量子通信網絡,完善和擴展現有數字基礎設施,為未來的「量子網際網路」遠景奠定基礎。放眼全球,中、美、德、日等一些國家紛紛按下「量子通信」布局啟動鍵,開始著手布局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和研究項目,力求在量子通信產業化角逐中站穩腳跟,掌握更多自主權。就我們國家而言,量子通信存在著巨大的增量空間。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是量子論和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
  •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世界領先,投資70億建全球最尖端實驗室
    量子通信,是人類物理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將給世界帶來不可想像的變化,甚至會對現在世界學的科技進行一次顛覆,現有計算機需要幾年才能完成的計算,在量子計算機那裡,可以只要幾秒種。所幸的是,在量子技術的研發上,我國沒有落後於世界,而且領先於全球。
  • 量子科技有多神秘?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領域,中國處於什麼位置?
    其實在國家層面而言,對於量子科技,我們早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投入,其中在《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就明確將量子通信列入超前布局的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要求推進量子通信網絡建設,近年來,我國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發展日趨成熟,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在當前晶片、5G等產業受到美國擠壓環境下,量子科技,正成為我國彎道超車的又一賽道。
  • 量子通信發展情況探底
    業內普遍認為,量子科技目前主要的應用是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算。其中,中國發展得較好的是量子通信。上周的「量子科技熱」背後,不少概念股企業從事通信、IT相關業務。 那麼,頗有神秘感的量子通信產業,真容是怎樣的?在中國的發展情況又是怎樣的?量子通信技術量子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個概念。
  • 量子通信,毫無疑問中國就是第一
    ,此前,中國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並開通了世界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而在2016年至2017年間,中國分別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並開通了世界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預示著中國在量子通信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