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 發表於 2020-12-02 17:07:52
自蘋果在WWDC上宣布將在Mac電腦採用自研晶片的5個月後,它終於面世了。2020年11月10日,蘋果發布了三款搭載全新M1晶片的Mac電腦,在個人電腦市場掀起了巨大的討論,蘋果大刀闊斧的行動不僅降低了成本,也讓自己的生態更加完善了,而微軟則依然在保守地推出新產品。這對英特爾和微軟將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它們將如何開展自己的業務?本文作者Jean-Louis Gassée在這篇文章中簡單地闡述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原文標題PC Life After Apple Silicon。
蘋果(Apple)M1晶片是蘋果自研的第一款電腦晶片,這款SoC晶片(系統級晶片)與新的macOS一道,將會給蘋果帶來更大的個人電腦市場份額——當然,以英特爾(Intel)為代價。
它終於來了。6月那會兒,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正式宣布告別英特爾處理器,轉用基於ARM架構的自研晶片,到了11月10日,蘋果發布了三款搭載全新M1晶片的Mac電腦,兌現了自己的諾言。11月17日,蘋果的新產品正式發售,根據隨後出現的一系列評測,新款Mac確實擁有了更強的性能和更持久的續航。正如迪特爾·博恩(Dieter Bohn,The Verge執行編輯)在他的評論中所指出的:
「就在這麼一刻,盡情享受吧:一家科技公司說,要完成一件難事,現在,它做到了。」
你可能還想看看約翰·格魯伯(John Gruber,知名科技博客作者,Markdown語言的開發者)在Daring Fireball上發表的那篇內容豐富(4814個字)且發人深省的文章,格魯伯的文章以The M1 Macs(搭載M1晶片的Mac電腦)作為標題,總結如下:
人們常說,不會有人因為買IBM電腦而被解僱。同樣,也不會有人能在和英特爾、x86架構的競爭中獲勝。英特爾總是能贏。
不過,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英特爾和x86架構已經很明顯地輸了。之前,蘋果的Mac架構有過兩次轉型,但都是在絕望的情況下完成的——當時,他們是從即將沉沒的船上拯救Mac。而從英特爾到自研晶片的轉變,顯然是以壓倒性的優勢完成的。
確實如此。下面這張圖表引自AnandTech的一篇文章,它向我們展示了過去幾年裡(2014-2020)蘋果自研晶片和英特爾處理器的性能發展情況,蘋果A系列晶片的性能表現在2019年超過了英特爾,現在已經處於領先地位。
為蘋果在個人電腦領域實現了自己的承諾而歡呼吧,但這對英特爾會有什麼影響?傳統觀點認為,雖然蘋果新推出的Mac電腦將侵蝕PC市場,但英特爾的x86架構將繼續佔領市場的主導地位。90%以上的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都在使用這個架構,利潤更高的伺服器市場上,x86甚至佔據了更大的市場份額。
那麼,M1晶片對蘋果之外的其他公司來說,其重要性如何呢?答案可能來自微軟。
微軟的行動
微軟已經在高通(Qualcomm)開發的ARM處理器上運行了Windows 10。儘管今年進行了更新,但高通晶片+Win 10這個組合還沒有火遍全球,所以為什麼不試試Mac電腦+M1晶片+Win 10呢?在蘋果的硬體上運行微軟核心軟體的體驗比在x86架構的筆記本電腦上的體驗更有吸引力。蘋果公司的軟體工程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裡吉(Craig Federighi)指出:
是否能在Mac機器上原生運行Windows真的取決於微軟。我們的核心技術已經允許在我們的電腦上運行ARM版本的Windows系統了,也會支持x86架構的應用程式。授權用戶在Mac上運行Windows系統是微軟必須做出的決定。Mac電腦確實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我不會擅自替微軟做決定,但微軟越來越希望自己的應用程式能在所有硬體上隨處運行(無論是在本地還是在雲端),對它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提議。Windows Central的一篇文章顯示,微軟Office辦公軟體已經支持M1晶片了:
微軟也希望提供跨平臺的最佳體驗,所以它上了M1這趟車。
隨著微軟的應用程式能完美適配搭載M1晶片的Mac,惠普和戴爾等x86架構的個人電腦製造商將與運行速度更快、續航更長的Mac展開競爭。他們唯一能夠採取的反擊可能是採用ARM處理器,運行Windows 10。
微軟Surface Pro X內置的ARM處理器可能沒有M1晶片的速度快,但高通或AMD與微軟合作的動機特別強烈,他們很想推出一款有吸引力的ARM處理器,遊說個人電腦製造商採用它。隨著Windows 10在ARM處理器上的應用,這將創造出更輕、運行時間更長的新一代筆記本電腦,理論上,這些筆記本電腦將能夠與蘋果的Mac電腦競爭。
這種情況下,微軟將成為控制英特爾未來在個人電腦市場的實體。雖然搭載M1晶片的Mac電腦可能不會對英特爾的個人電腦業務造成太大影響,但在更具競爭力、價格更低廉的ARM處理器上運行Windows 10對英特爾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如果微軟能成功的話。
這句話裡,如果是最關鍵的詞。
多年來,微軟對ARM的態度一直是試探性的。2011年,微軟推出了在ARM架構上運行的32位Windows RT,但沒有取得成功。2016年,微軟宣布與高通合作,推出了在ARM架構上運行的32位Windows軟體。2019年,微軟推出了Surface Pro X,隨後推出了2020版本,承諾將運行64位的Windows系統。
相比之下,蘋果公司將硬體、macOS和自己的應用程式結合在一起打造自己的生態時,可沒有一點兒猶豫。
即使微軟想要通過與其他晶片製造商的合作製造出基於ARM的個人電腦晶片,這種分散也會導致很多混亂。將垂直集成的硬體和軟體轉移到新的晶片架構上是很困難的,當你試圖將個人電腦原始設備製造商、晶片製造商和軟體(Windows等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集中在一起時,整個任務就變得複雜起來。
現在,人們可以看到x86和各種基於ARM架構的產品正令人不安、困惑地共存著。我不知道微軟將如何給新的ARM平臺帶來秩序,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在x86設備上統治了幾十年的成功經驗,在這裡可能需要一定的轉變。
這讓我們得出兩個結論。首先,轉向基於ARM架構的個人電腦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命題:如果你這麼做了,你就會感到困惑;但果你不這麼做,你個人電腦的競爭力就會下降。
其次,即使Mac的利潤空間比iPhone要小,但Mac完全可以輕鬆地從英特爾手中搶走一部分筆記本和桌上型電腦的市場份額。
責任編輯:tzh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