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半導體產業的發源國,長時間在該領域都佔據著優勢地位。在2019年半導體產業鏈十強中,便有6家來自美國,英特爾、高通、TI等都是全球知名半導體巨頭。
然而,在晶片製造上,美國企業卻正在落後,而中國企業的奮起直追,以至於全球晶片製造業迎來了大洗牌。
據機構預測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顯示,美國上榜企業僅剩格芯一家。而且,格芯的排名還較上一季度落後一名。
而中國企業則獨佔六席,臺積電、聯電、中芯國際等中國晶圓代工巨頭都榜上有名。
如今,美國第一半導體企業英特爾已經有衰落的態勢,蘋果、亞馬遜、微軟等科技企業,都開始自主設計晶片,給英特爾不小的打擊。
而且,英特爾從全球領先逐漸落後於對手臺積電。在今年3月,英特爾財務長表示,英特爾追趕上臺積電需要2年的時間。
很長時間來,臺積電只得跟在英特爾身後,落後兩代之多。但是經過十餘年的發展,臺積電不斷超越,一點點縮小了二者的距離並實現超越。
到2017年,臺積電已經可以量產10nm晶片。而英特爾還在14nm。此後,臺積電接連突破7m、5nm工藝,並實現量產。但英特爾卻徘徊在10nm工藝上不前。
如今,二者的地位已經完全翻轉。
在2020年中旬時,英特爾本計劃推出7nm工藝。但如今受製造技術缺陷的影響,英特爾7nm的上市時間一再延後至2023年。這令眾多期盼已久的投資者、消費者都十分失望。
同時,這給了AMD在PC領域奪得主導地位的機會。PC是英特爾重要陣地之一,但英特爾在該領域已經不敵AMD,如今英特爾的做法無異於將市場拱手讓人。
在伺服器晶片市場中,英特爾還是佔據重要地位,壟斷了將近97%的市場份額。同時,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新行業的發展,給了伺服器晶片發展的廣闊空間。
然而,亞馬遜、谷歌、微軟等英特爾的重要合作夥伴,卻紛紛開始自研伺服器晶片,給了英特爾不小的打擊。
如今的英特爾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風光,前景令人擔憂。而以英特爾為代表的中美國晶片製造產業,也走上了下坡路。
這或許是為何,美國一心想讓臺積電赴美建廠的緣故。美國希望以此,能夠提振美國晶片製造業。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