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的中國晶片巨頭,一年造出10億顆7nm晶片,市值達28600億

2021-01-09 科技小狂人009

在華為事件的持續發酵下,國人對於晶片的重視程度普遍提高,畢竟當前晶片作為高精尖產品,被普遍運用在軍事、金融、行政、航天航空、通信等重要領域。不過,由於我國在晶片領域的布局和起步較晚,長時間以來,我國龐大的電子產業結構的晶片都需要依附在進口上,最終導致電子產業的發展遭受不穩定因素影響。

如今,在美國的施壓下,華為海思晶片被斷供生產一事,也將身為中國名副其實的晶片巨頭-臺積電推向了風口浪尖。要知道,對於臺積電而言,斷供華為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畢竟華為的存在給予了臺積電可觀的營收,但是當前臺積電也無法繞開美國技術獨立存在。

當然,實事求是地說,臺積電確實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晶片巨頭。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臺積電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企業。在2017年,臺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場的佔有率一度達到56%,遠超競爭對手三星、中芯國際。大家耳熟能詳的高通、蘋果、華為海思都是臺積電的大客戶。

至於臺積電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市佔率,都是建立在對研發的重視上。根據臺積電總裁魏哲家透露,在過去5年時間中,臺積電在研發上至少投入了500億美元進行研發,即便在2019年晶片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臺積電在研發上的投入也高達100多億美元。

所以,在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下,臺積電也成為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大批量量產5nm晶片的廠商。同時,在今年7月份,臺積電官方宣布,臺積電已經生產了第10億顆功能完好且沒有缺陷的7nm晶片,包括FPGA晶片、蘋果A12、華為麒麟980等市場上熱銷的晶片,都出自臺積電之手。

此外,作為美國名副其實的晶片巨頭,英特爾更是在近日將旗下晶片產品交由臺積電生產。據悉,目前英特爾已經與臺積電達成協議,預定了臺積電18萬片6nm晶片產能。要知道,英特爾作為一家涉及於晶片設計、製造、封裝為一體的廠商,如今卻將訂單交由臺積電,也從側面反映出臺積電在業內的絕對地位和英特爾的衰落。

由於晶片屬於高精尖產品,而臺積電又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量產5nm晶片,並在7nm晶片方面實現出貨量第一,在加上英特爾晶片訂單的加持,使得臺積電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追捧。截止2020年8月25日收盤,臺積電股價一路上漲,市值一度達到41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8600萬億,要知道,僅兩天時間,臺積電市值便暴漲了5000億。

相關焦點

  • 昔日晶片巨頭敗走中國,7nm工藝徘徊不前,晶片有這麼難嗎?
    昔日晶片巨頭格羅方德 全球的晶片市場在2萬億元到3萬億元左右,晶片是一門「技術活」,晶片產業鏈上是千軍萬馬獨木橋,只有少數幾個「頂流」巨頭。,這家具備一流的晶片設計能力的中國企業。
  • 中國晶片巨頭市值3.3萬億,取得2nm技術突破,衝刺1nm晶片
    晶片製程工藝的提升,不僅可以提升處理器的性能,還能降低晶片在運作時對手機的功耗。眾所周知,無論是7nm時代還是5nm時代,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都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實現量產的晶圓代工企業,正是因為如此,臺積電才會成為各家晶片廠商首選的晶片代工廠。
  • 晶片巨頭出大事:暴跌1775億
    由於未能交出令市場滿意的業績報告,晶片巨頭英特爾大跌,拖累道指,為表現最差道指成分股。 一周來看,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在周線三連陽之後止步,分別周跌0.95%和0.53%,納指周跌1.06%。
  • 全球晶片巨頭爆出大動作!A股科技龍頭業績最猛增超27倍
    原標題:全球晶片巨頭爆出大動作!臺積電兩天飆升近5000億,A股科技龍頭業績最猛增超27倍,兩大資金出手了上半年業績翻倍的科技龍頭有哪些?晶片巨頭臺積電最近好事不斷,不僅接到大訂單,股價更是節節攀升。早前,臺積電大漲12.65%,市值增加近400億美元,兩個交易日下來市值增加了700多億美元(約5000億人民幣),最新總市值達到3755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第十大公司。另外,中國臺灣加權指數在臺積電的帶動下,創下了歷史新高。
  • 臺積電市值反超!英特爾7nm折戟,首席工程師突然離職
    英特爾近期受挫不斷,7nm製程工藝難產,股價應聲而落,首席工程師也宣布離職。截至發稿前,臺積電市值為3471億美元,超越了晶片大佬英特爾。此前還一度飆升至超4100億美元,超越了美國巨頭強生公司和Visa,成為全球第十大市值公司,並推動臺灣基準股指突破了 30 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 市值突破32500億!這家中國晶片巨頭,採購13臺荷蘭光刻機
    美東時間11月17日美東時間收盤,臺積電股價達到95.71美元,市值達到4963.5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2555億元),令人矚目。據臺積電最新公布的10月份業績報告顯示,在蘋果的助力下,臺積電銷售額增至1193億新臺幣,同比增長13%。
  • 被低估的中國晶片巨頭,僅次索尼全球第二,一年賣出13億顆傳感器
    格科微雖然在市場上知名度並不高,但根據數據顯示,格科微2019年CMOS圖像傳感器出貨量達到13.1億顆,佔據全球20.7%的市場份額,僅次於索尼,全球第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格科微算是國內被低估的一家晶片巨頭。
  • 500億晶片巨頭閃崩18%!股價在一年半的時間內漲了11倍
    每經編輯:趙慶10月12日晚間,市值500億的晶片巨頭聖邦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終止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事項,並向深交所申請撤回相關申請文件。此前公司擬收購鈺泰半導體71.3%的股權,並擬向不超過35名的特定投資者,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形式募集配套資金。今日聖邦股份開盤大跌10%,盤中一度跌近18%。
  • 1000億晶片項目爆雷!中國晶片史上最大的騙局
    舉國之力,我們能不能造出最先進的晶片?這幾年以來,晶片,一直都是美國的核心殺招,讓全國人民意識到,中國晶片產業的薄弱。在美國全面封鎖的情況下,奮發追趕,或許是中國晶片產業唯一可以且必須走的道路。據彭博社報導,中國正在規劃制定一套全面的新政策,以發展半導體產業,並賦予"如同當年製造原子彈一樣"的高度優先權。
  • 乾貨丨晶片終極戰事!誰是製程之王?-億歐
    近日,三星電子放了狠話,將在未來10年內(至2030年)投資133兆韓元(約合1150億美元,7730億人民幣),以在邏輯晶片製造領域發揮主導作用。剛剛登上代工廠第二名的三星,顯得相當的雄心勃勃:1、在邏輯晶片市場稱王;2、挑戰臺積電代工廠龍頭的位置。
  • 海外晶圓巨頭罷工停產,這款晶片強勢漲價,1600億市場規模之下,這些...
    根據IC insights數據顯示,MCU市場規模在2019年增長9.3%至204億美元,2019年MCU出貨量也從2018年306億顆上升到342億顆,增長幅度達11.7%。預計到2022年MCU市場規模將達到239億美元,出貨量達到438億顆。也就是說,到2022年MCU晶片這一領域的市場規模將接近1600億人民幣。
  • 700億工廠被關閉!世界第3大晶片巨頭敗北,中國公司成接盤俠?
    導讀:700億工廠被關閉!世界第3大晶片巨頭敗北,中國公司成接盤俠?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也極大地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向前發展。華為公司作為全球排名前三的智慧型手機廠家,每年華為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都高達上億部,而這也就意味著華為每年將消耗掉上億顆的晶片,而現在臺積電不給華為生產海思麒麟晶片以後,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的發展將受到巨大的影響,而在晶片代工領域,臺積電和三星這兩大巨頭顯然是不會再給華為代工晶片了,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華為的晶片沒有崛起的機會了呢?
  • 中興7nm晶片是什麼晶片?中興通訊7納米晶片量產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晶片不是 5G SoC,而是 5G 設備和基礎架構的核心部分。目前在中國能夠開發基於 5nm 工藝晶片的公司數量並不多。華為是其中一家,傳聞中的麒麟 1020 晶片也將採用 5nm 工藝製造。進口的新 5nm 晶片技術還將使中興通訊達到半導體領域的最新標準。隨著中國進入半導體行業,這也標誌著半導體市場的顯著轉變。
  • 「晶片」真的是越小越好?看看7nm和10nm的晶片,差距到底多大?
    現在是科技的時代,我們的生活中融入了很多的智能設備,然而科技感滿滿的設備都只需要幾枚小小的晶片,晶片也是現在各國的非常重點的項目。眾所周知,晶片都是製作的越小越好,據了解,晶片是由電晶體組成的,製程越小,同樣面積的晶片裡,電晶體就越多,自然性能就越強了。
  • 市值7000億,晶片巨獸閃電上市:掀起中國半導體IPO大潮
    在7月7日正式配售發行後,其發行價定為27.46元/股,按本次發行16.86億股計算,IPO融資將達462.87億元;如疊加超額配售選擇權全數行使,募集資金總額則為532.3億元。總之,已大大超出中芯國際原計劃首發募資200億元的規模。而上一次此級別IPO還是在2010年,為中國農業銀行募資685億元。
  • 2000億晶片龍頭被美國拉黑,市值蒸發百億!公司緊急回應…年內晶片...
    01中芯國際現近期罕見異動:H股一度暴跌超7% 市值縮水百億中芯國際今日早間發布公告,稱公司今早關注到美國國防部網站有一則將本公司加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的消息,公司正在評估影響, 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初略計算,今天中芯國際A股和港股大跌帶來的市值損失約100億元人民幣。
  • 預計2025年採用開源架構RlSC-V的晶片將達624億顆
    打開APP 預計2025年採用開源架構RlSC-V的晶片將達624億顆 南山 發表於 2019-12-03 13:38:20 12
  • 國產版7nm出動!中芯國際取得巨大進展,打破晶片壟斷指日可待
    不要小看那小小地一枚電子晶片,可以說光是造它的工具都是世界頂尖的科技結晶,而在晶片技術方面,中國一直是處於後起之秀的位置,雖說比上不足,但是比下有餘,然而就在最近,國產版7nm正式出動!
  • 網際網路巨頭的雲端AI晶片暗戰
    因此網際網路巨頭們做雲端AI晶片,一方面掌握著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在數據和算法上也具備天然優勢。其次,相對初創AI晶片企業,網際網路巨頭們擁有巨大的資金和規模優勢。摩爾定律逼近極限,導致晶片製造越來越貴。舉例來說,一顆7nm晶片光流片就需要3000萬美元左右,再加上IP、人力的成本,綜合成本動輒突破上億美元,需要大量出貨才有希望收回成本。
  • ASML來了,能夠製造7nm等先進位程晶片的光刻機也來了
    據悉,英特爾這樣的晶片巨頭還沒有突破7nm晶片工藝,而掌握7nm以下工藝的晶片廠商,僅有臺積電等少數企業。 而臺積電晶片製造技術之所以先進,還拿下了很多晶片訂單,這是因為臺積電安裝了很多的EUV光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