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事件的持續發酵下,國人對於晶片的重視程度普遍提高,畢竟當前晶片作為高精尖產品,被普遍運用在軍事、金融、行政、航天航空、通信等重要領域。不過,由於我國在晶片領域的布局和起步較晚,長時間以來,我國龐大的電子產業結構的晶片都需要依附在進口上,最終導致電子產業的發展遭受不穩定因素影響。
如今,在美國的施壓下,華為海思晶片被斷供生產一事,也將身為中國名副其實的晶片巨頭-臺積電推向了風口浪尖。要知道,對於臺積電而言,斷供華為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畢竟華為的存在給予了臺積電可觀的營收,但是當前臺積電也無法繞開美國技術獨立存在。
當然,實事求是地說,臺積電確實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晶片巨頭。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臺積電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企業。在2017年,臺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場的佔有率一度達到56%,遠超競爭對手三星、中芯國際。大家耳熟能詳的高通、蘋果、華為海思都是臺積電的大客戶。
至於臺積電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市佔率,都是建立在對研發的重視上。根據臺積電總裁魏哲家透露,在過去5年時間中,臺積電在研發上至少投入了500億美元進行研發,即便在2019年晶片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臺積電在研發上的投入也高達100多億美元。
所以,在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下,臺積電也成為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大批量量產5nm晶片的廠商。同時,在今年7月份,臺積電官方宣布,臺積電已經生產了第10億顆功能完好且沒有缺陷的7nm晶片,包括FPGA晶片、蘋果A12、華為麒麟980等市場上熱銷的晶片,都出自臺積電之手。
此外,作為美國名副其實的晶片巨頭,英特爾更是在近日將旗下晶片產品交由臺積電生產。據悉,目前英特爾已經與臺積電達成協議,預定了臺積電18萬片6nm晶片產能。要知道,英特爾作為一家涉及於晶片設計、製造、封裝為一體的廠商,如今卻將訂單交由臺積電,也從側面反映出臺積電在業內的絕對地位和英特爾的衰落。
由於晶片屬於高精尖產品,而臺積電又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量產5nm晶片,並在7nm晶片方面實現出貨量第一,在加上英特爾晶片訂單的加持,使得臺積電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追捧。截止2020年8月25日收盤,臺積電股價一路上漲,市值一度達到41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8600萬億,要知道,僅兩天時間,臺積電市值便暴漲了5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