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晶片巨頭敗走中國,7nm工藝徘徊不前,晶片有這麼難嗎?

2020-11-25 騰訊網

原創文章,請多多指教!

昔日晶片巨頭格羅方德

全球的晶片市場在2萬億元到3萬億元左右,晶片是一門「技術活」,晶片產業鏈上是千軍萬馬獨木橋,只有少數幾個「頂流」巨頭。

比如光刻設備製造巨頭荷蘭阿斯麥、晶片設計與製造巨頭英特爾、手機晶片設計巨頭高通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這家具備一流的晶片設計能力的中國企業。

華為事件給國內敲響了警鐘,半導體乃重中之重,否則像華為這類優秀的企業一定還會被「卡位」。因此,上海、成都、武漢成了國內晶片「戰爭」的前沿陣地,不斷地招商引資。

其中,有一家名為格羅方德的美國晶片巨頭,在2017年的時候「空降」成都,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一個12英寸的晶圓廠,結果令人唏噓!

格芯止步7nm,敗走中國

前段時間的武漢弘芯事件,想必也是人盡皆知,格羅方德,即格芯,便是弘芯的前車之鑑,可惜沒能成為後車之師!

格芯這家美企巨頭在國內的業務低迷,成都百億美元的「大餅」落空,當臺積電等量產7nm、半隻腳踏入5nm時,格芯卻止步7nm工藝製程,徘徊不前,敗走中國成都已成定局。

如今格芯的結果便是,百億晶圓廠「夢碎」,大規模裁員、撤資,項目停擺頻頻「爆出」,2019年至今了無音訊!

格芯作為昔日巨頭企業,跟臺積電、英特爾、三星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荷蘭阿斯麥生產的高端EUV光刻機,格芯是得到供應的,可惜下場令人唏噓,連帶拖累了成都,80億元「打水漂」,讓人不禁問道,晶片製造真就這麼難?

晶片製造,原材料零成本

無論任何產業,原材料等生產成本都要優先考慮,晶片的原材料是矽,隨便一塊石頭,內部都含有豐富的矽元素,提取難度幾乎為零,因而原材料零成本。雖然原材料零成本,但是加工原材料是天價。或許是原材料零成本,才導致晶片競爭如此激烈!

晶片製造的難度不在於工藝有多難,只要砸錢,研發就行了,問題是有時間限制,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升工藝,比如英特爾公司至今都停留在10nm的階段,據說要推遲到2022年!

摩爾定律只給出18個月的時間,晶片製造商必須在18個月之內提升工藝,否則不進則退,格羅方德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7nm的工藝,所以成了昔日的巨頭!

結論:臺積電沒有那麼風光

總之,昔日美國晶片巨頭格羅方德敗走中國,7nm工藝徘徊不前,百億美元項目停擺,並不稀奇,如今的武漢弘芯也絕非新事,甚至龍頭企業臺積電,也沒有那麼風光。

2009年,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78歲「骨灰級」復出,由此可見晶片製造公司是多麼地難受,無時無刻被摩爾定律推著走,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晶片製造商很難,連帶軟體開發商、晶片設計商都要被摩爾定律驅使,因此,華為能夠在晶片設計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是相當了不起的!對于格羅方德、弘芯、華為,您有何看法?

十分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中興7nm晶片是什麼晶片?中興通訊7納米晶片量產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晶片不是 5G SoC,而是 5G 設備和基礎架構的核心部分。目前在中國能夠開發基於 5nm 工藝晶片的公司數量並不多。華為是其中一家,傳聞中的麒麟 1020 晶片也將採用 5nm 工藝製造。進口的新 5nm 晶片技術還將使中興通訊達到半導體領域的最新標準。隨著中國進入半導體行業,這也標誌著半導體市場的顯著轉變。
  • 中國最大晶片代工廠成功上市,年底將試產7nm工藝
    據媒體報導指中國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近日開始認購,預計募資超過400億元人民幣,在巨額資金的支持下預計最快年底可以試產7nm工藝(中芯國際方面稱為N+2工藝,在性能參數方面接近臺積電的7nm工藝),加快先進工藝的研發。
  • 名副其實的中國晶片巨頭,一年造出10億顆7nm晶片,市值達28600億
    在華為事件的持續發酵下,國人對於晶片的重視程度普遍提高,畢竟當前晶片作為高精尖產品,被普遍運用在軍事、金融、行政、航天航空、通信等重要領域。不過,由於我國在晶片領域的布局和起步較晚,長時間以來,我國龐大的電子產業結構的晶片都需要依附在進口上,最終導致電子產業的發展遭受不穩定因素影響。
  •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晶片的生產最重要的就是晶圓,晶圓就是矽半導體電路的矽晶片,高純度的多晶矽經過多重的工藝製作之後就會變成晶圓片,而我國的晶圓生產線多半都是以8英寸和12英寸為主的。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7nm以及5nm的晶片要用12寸的晶圓?還有一塊晶圓到底可以生產出多少的晶片呢?
  • 國產7nm工藝晶片核心技術迎來新突破,美國也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
    國內有不少的企業在設計晶片上面還是水平很高的,例如中興和華為這兩大科技企業,設計出來的晶片並不會輸給國外設計的,華為設計的麒麟9000晶片,是可以跟蘋果的A14晶片相比的,甚至在性能方面要比蘋果的A14晶片還要領先,可是國內生產製造晶片的技術就不太行了,只能交給國外的企業來進行代工,美國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數次修改禁令讓華為的晶片斷供。
  • ASML來了,能夠製造7nm等先進位程晶片的光刻機也來了
    晶片研發設計已經很難了,而晶片生產製造更難,更何況,晶片生產製造還是重資產企業。 據悉,英特爾這樣的晶片巨頭還沒有突破7nm晶片工藝,而掌握7nm以下工藝的晶片廠商,僅有臺積電等少數企業。 而臺積電晶片製造技術之所以先進,還拿下了很多晶片訂單,這是因為臺積電安裝了很多的EUV光刻機。
  • XX nm製造工藝是什麼概念?實現7nm製程工藝為什麼這麼困難?
    目前僅剩下的7nm工藝也只有臺積電能夠在現階段實現量產。今天與非網小編就來與大家探討一些關於7nm工藝製程的問題。 也許有的看官還雲裡霧裡,等會兒,先告訴我這個XX nm到底是啥意思?別急,下面就來說了。 XX nm製造工藝是什麼概念?晶片的製造工藝常常用90nm、65nm、40nm、28nm、22nm、14nm來表示。
  • 中國晶片巨頭市值3.3萬億,取得2nm技術突破,衝刺1nm晶片
    晶片製程工藝的提升,不僅可以提升處理器的性能,還能降低晶片在運作時對手機的功耗。眾所周知,無論是7nm時代還是5nm時代,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都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實現量產的晶圓代工企業,正是因為如此,臺積電才會成為各家晶片廠商首選的晶片代工廠。
  • 晶片中,14nm工藝和7nm工藝有什麼區別?為何華為必須要用7nm工藝
    現在手機廠商會給大家一個訊號:處理器工藝製程越好,那麼這款處理器就越優秀。於是,我們似乎都認可了這種說法,只要手機的處理器工藝製程越小,手機的性能就越突出,功耗就越低。事實上,並非完全如此,這裡還看CPU以及GPU,包括全部的設計,能否讓手機的晶片的功耗真的保持在這種優勢下。
  • 2個好消息:7nm晶片再突破,14nm晶片大跨步
    國內半導體一直都是我們的軟肋,晶片行業基本上已經被日韓和歐美國家給壟斷了。中國也是晶片進口大國,2019年國內的晶片自給率僅僅才達到百分之30,換句話說,國內有70%的晶片都需要依賴於進口,2019年的晶片進口金額就已經達到了3040億美元。
  • ASML中國展示DUV光刻機 可生產7nm及以上製程晶片
    正在進行的第三屆進博會上,光刻機巨頭ASML也參展了,並且還在自己的展臺上曬出展示了DUV光刻機。據悉,ASML之所以沒有展示新的EUV光刻機,主要是因為他們目前仍不能向中國出口EUV光刻機,而此次展示的DUV光刻機可生產7nm及以上製程晶片。
  • 14納米的晶片與7納米的晶片,有什麼差別嗎?
    晶片中14納米與7納米,指的是晶片的製程。大家知道晶片是由電晶體組成的,製程越小,那麼在同樣面積的晶片裡,電晶體就越多,相對應的性能就越強了。以華為麒麟980及華為麒麟970為例,麒麟980是7nm工藝的晶片,麒麟970是10nm工藝的晶片。麒麟980為69億個電晶體,麒麟970為55億個電晶體,提升了25.5%左右。
  • 誰說7nm工藝是晶片極限?有了EUV光刻機,5nm以後都不是事!
    一顆晶片的生產製造需要許多環節,但是光刻機肯定是其中最複雜,最難攻克的關鍵一環,全球雖說生產光刻機的廠商有很多,但是能夠真正量產EUV光刻機的就只有荷蘭ASML一家,也正因為有了ASML的EUV光刻機,業界才可以生產出7nm以下工藝的晶片,今年就會有5nm工藝的晶片誕生,比如華為麒麟
  • 「晶片」真的是越小越好?看看7nm和10nm的晶片,差距到底多大?
    現在是科技的時代,我們的生活中融入了很多的智能設備,然而科技感滿滿的設備都只需要幾枚小小的晶片,晶片也是現在各國的非常重點的項目。眾所周知,晶片都是製作的越小越好,據了解,晶片是由電晶體組成的,製程越小,同樣面積的晶片裡,電晶體就越多,自然性能就越強了。
  • 網際網路巨頭的雲端AI晶片暗戰
    雲端AI晶片有訓練和推理兩大應用場景;終端AI晶片當前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自動駕駛、智慧型手機、和以智能家居為代表的AIoT等各類場景中。在業內人士看來,雲端AI晶片市場的應用場景和需求相對統一,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烈競爭,最終可能會形成相對統一的市場;終端AI晶片市場有著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不同的場景有著差異化的需求,所以最後可能會演化成非常垂直的市場。
  • 才剛剛用上7nm工藝晶片,又要出3nm的晶片了?科技發展太快了!
    2020-11-27 11:18:56 來源: 蟬羽娛樂廳 舉報   我去[摳鼻]我才剛剛用上7nm
  • 國產7nm晶片取得重大突破!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nm良品率突破大關
    9月15日,當美國對華的晶片禁令正式生效之後,「中國芯」便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一個絕對的心臟病問題,直到這個時候,我們的國人似乎才意識到,中國的晶片產業真的是落後著世界一大截,不過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之下,近日根據中芯國際給出的消息,國產的7nm晶片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14nm晶片良品率突破大關。
  • 突破3nm,進軍1nm,晶片巨頭傳好消息,單月營收289億元
    從2020年1月份到11月份,臺積電實現營收2832 億元人民幣,靠5nm工藝的爆發和主流7nm的強勁需求,臺積電利潤大漲。而且iPhone12機型搭載的高通驍龍X55基帶晶片,採用7nm製程,隨著iPhone12銷售火爆,高通7nm訂單也給臺積電帶來豐厚利潤。
  • 中國的光刻機、軍用晶片,在全球處於什麼水準?答案讓人出乎意料
    就拿手機晶片來說,我們中國內地才開始實現14nm工藝製程的量產,和7nm的精細工藝製程相差了太多。由此不難看出,我們中國的晶片水平還處於落後的階段。不過,這也並不代表,我們國家的晶片綜合水平很低。就拿中國的軍用晶片水平來說,那就相當的不錯。
  • 蘋果、華為和高通下代手機晶片都是7nm製程工藝,有什麼優勢?
    打開APP 蘋果、華為和高通下代手機晶片都是7nm製程工藝,有什麼優勢?以及高通驍龍855都是基於7nm工藝,製程工藝似乎成為手機晶片升級換代的一大核心點,那麼7nm製程工藝好在哪,對用戶來說有何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