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請多多指教!
昔日晶片巨頭格羅方德
全球的晶片市場在2萬億元到3萬億元左右,晶片是一門「技術活」,晶片產業鏈上是千軍萬馬獨木橋,只有少數幾個「頂流」巨頭。
比如光刻設備製造巨頭荷蘭阿斯麥、晶片設計與製造巨頭英特爾、手機晶片設計巨頭高通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這家具備一流的晶片設計能力的中國企業。
華為事件給國內敲響了警鐘,半導體乃重中之重,否則像華為這類優秀的企業一定還會被「卡位」。因此,上海、成都、武漢成了國內晶片「戰爭」的前沿陣地,不斷地招商引資。
其中,有一家名為格羅方德的美國晶片巨頭,在2017年的時候「空降」成都,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一個12英寸的晶圓廠,結果令人唏噓!
格芯止步7nm,敗走中國
前段時間的武漢弘芯事件,想必也是人盡皆知,格羅方德,即格芯,便是弘芯的前車之鑑,可惜沒能成為後車之師!
格芯這家美企巨頭在國內的業務低迷,成都百億美元的「大餅」落空,當臺積電等量產7nm、半隻腳踏入5nm時,格芯卻止步7nm工藝製程,徘徊不前,敗走中國成都已成定局。
如今格芯的結果便是,百億晶圓廠「夢碎」,大規模裁員、撤資,項目停擺頻頻「爆出」,2019年至今了無音訊!
格芯作為昔日巨頭企業,跟臺積電、英特爾、三星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荷蘭阿斯麥生產的高端EUV光刻機,格芯是得到供應的,可惜下場令人唏噓,連帶拖累了成都,80億元「打水漂」,讓人不禁問道,晶片製造真就這麼難?
晶片製造,原材料零成本
無論任何產業,原材料等生產成本都要優先考慮,晶片的原材料是矽,隨便一塊石頭,內部都含有豐富的矽元素,提取難度幾乎為零,因而原材料零成本。雖然原材料零成本,但是加工原材料是天價。或許是原材料零成本,才導致晶片競爭如此激烈!
晶片製造的難度不在於工藝有多難,只要砸錢,研發就行了,問題是有時間限制,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升工藝,比如英特爾公司至今都停留在10nm的階段,據說要推遲到2022年!
摩爾定律只給出18個月的時間,晶片製造商必須在18個月之內提升工藝,否則不進則退,格羅方德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7nm的工藝,所以成了昔日的巨頭!
結論:臺積電沒有那麼風光
總之,昔日美國晶片巨頭格羅方德敗走中國,7nm工藝徘徊不前,百億美元項目停擺,並不稀奇,如今的武漢弘芯也絕非新事,甚至龍頭企業臺積電,也沒有那麼風光。
2009年,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78歲「骨灰級」復出,由此可見晶片製造公司是多麼地難受,無時無刻被摩爾定律推著走,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晶片製造商很難,連帶軟體開發商、晶片設計商都要被摩爾定律驅使,因此,華為能夠在晶片設計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是相當了不起的!對于格羅方德、弘芯、華為,您有何看法?
十分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