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3nm,進軍1nm,晶片巨頭傳好消息,單月營收289億元

2021-01-19 科技小江湖

↑↑↑擊上方"藍字"關注,每天推送最新科技新聞

接連傳來好消息

晶片製造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藝,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用了20年時間,才將晶片製程提升到14nm。中芯國際已經表示,能夠實現14nm穩定的量產工藝。


但還有一家晶片製造,已經實現了5nm的晶片量產技術,它就是臺積電。

據臺積電在2020年世界半導體大會上表示,最快在2021年市場上就能出現3nm有關的晶片產品。也就是說,臺積電從明年開始就會嘗試生產3nm,然後到2022年開始量產3nm,從2022年的每月5萬片提升到2023年的每月10萬片3nm晶圓。


不僅如此,臺積電接連傳來好消息,突破3nm,進軍1nm。在11月25日,臺積電南科晶圓3nm晶圓工廠建成。據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透露,這座3nm晶片工廠總面積達到了35公頃。


臺積電不僅突破3nm晶片工廠的建設,而且在製程工藝上,進展也十分迅速。在未來兩三年內,就能實現成熟穩定量產。而關於1nm晶片工藝,到了這個層次,似乎接近晶片的物理極限了。

但臺積電強調的是摩爾定律沒有停止,ASML也傳來了設計好1nm光刻機的消息,說明在1nm上,臺積電也會進軍。


自信的臺積電

誰能想到臺積電的好消息還沒有結束,除了晶片工藝,晶片工廠的進展之外,在營收方面也同樣取得出色的成績。

12月10日,臺積電公布了11月份的營收數據,營收財報中顯示,臺積電11月份營收了1248.65 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 289 億元。同比10月份增長了4.7%。


從2020年1月份到11月份,臺積電實現營收2832 億元人民幣,靠5nm工藝的爆發和主流7nm的強勁需求,臺積電利潤大漲。雖然沒有給華為和高通代工5nm訂單,但照目前來看,蘋果僅一家公司的需求,就貢獻了臺積電極大部分5nm產能。

而且iPhone12機型搭載的高通驍龍X55基帶晶片,採用7nm製程,隨著iPhone12銷售火爆,高通7nm訂單也給臺積電帶來豐厚利潤。


自信的臺積電曾表示,就算失去了華為訂單,也會有其它客戶的訂單填補上。這樣的自信來自於全球領先水準的晶片工藝,臺積電已經連續十年創下營收記錄,相信今年也能打破營收記錄。

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接連傳來好消息,一個月營收289億元,恐怕除了臺積電,沒有第二家晶片製造廠商能做到了,但臺積電還不能高興得太早。

還不能高興得太早

臺積電在晶片代工市場上並沒有形成壟斷,另一家晶片代工廠也達到了5nm製程工藝,它就是三星。


三星自從進入5nm量產工藝以後,就拿下了高通的5nm訂單。幾乎可以確認的是,高通接下來的5nm驍龍888會一直交由三星代工。

而這款驍龍888市場反響熱烈,國內外一共14家手機廠商,都會在明年發布搭載這款晶片的機型。一旦驍龍888銷售火爆,那麼幫助其代工的三星就能迎來大量訂單。臺積電5nm客戶只有蘋果,幫助蘋果生產A14和M1兩款主要5nm晶片。


然而蘋果晶片不對外發售,賣得再好,也不可能超過14家手機廠商力挺驍龍888,所以三星的代工市場份額,可能會因驍龍888而改變。

到時候步步緊逼臺積電,所以臺積電還不能高興得太早。

總結

臺積電專注晶片代工領域33年,從成立之初到現在,一直都是行業內領先的巨頭。但在自由選擇客戶上,有時候也比較無奈。作為世界第一的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必須要加強自主技術,實現核心技術的獨立掌握。


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手裡,必要時刻才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平心而論,還是希望臺積電突破更強的晶片工藝,為人類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對臺積電接連傳來好消息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中國晶片巨頭市值3.3萬億,取得2nm技術突破,衝刺1nm晶片
    晶片製程工藝的提升,不僅可以提升處理器的性能,還能降低晶片在運作時對手機的功耗。眾所周知,無論是7nm時代還是5nm時代,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都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實現量產的晶圓代工企業,正是因為如此,臺積電才會成為各家晶片廠商首選的晶片代工廠。
  • 好消息!臺積電宣布衝刺1nm工藝後,中科院就迎來兩大技術突破
    >臺積電一直走在先進技術的前沿,目前已經成功突破5nm晶片工藝,並且成功量產。人類對晶片的極限到底在哪裡?2nm難道就是晶片製程的終點了嗎?未必。臺積電在2020年半導體大會上,就宣布要衝刺1nm工藝。1nm工藝可能是頂尖中的頂尖,可能以目前的EUV光刻機都無法做到。到時候整個產業鏈都需要有相應的提升,最關鍵的光刻機設備能否達到製造1nm晶片的條件還是未知的。
  • 好消息,我國又一雷射巨頭進軍光刻機,這家企業全球排名第四!
    尤其是華為,先是華為宣布在高端晶片上已經庫存告罄,然後又傳來從聯發科定了一批含有1.2億晶片的大訂單,緊接著美國擴大禁令到子公司,聯發科的訂單泡湯,好不容易日本方面又傳出拋出橄欖枝的好消息,又傳出把國內唯一一臺7nm光刻機被拿去抵債的消息。
  • 中芯未來會不會有3nm,1nm晶片?我們會不會打破1nm工藝製程禁錮
    【未來會不會有3nm,1nm晶片?我們會不會打破1nm工藝製程的禁錮】中芯國際目前並沒有拿到花費2.2億美元訂購的7nm EUV光刻機。但是,我們也知道中芯的N+1技術,已經非常接近7nm工藝。這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我們知道,已經實現量產FinFET 14nm工藝晶片,並且在最近還為華為麒麟710A處理器進行了代工。當我們也知道,中芯已經在打造N+1,N+2方案,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透露,N+1工藝和14nm相比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邏輯面積縮小63%,SoC面積減少55%。
  • 好消息!中科院突然宣布,晶片設計突破2nm,量產卻受制於光刻機
    目前華為已經能夠設計出高端的7nm甚至是5nm晶片了,在這上面早就追上了那些老牌晶片巨頭,而華為海思最近更是名列全球半導體公司前十強。國內對光刻機的研究已經是進展很快了,目前已經突破了14nm技術,可惜距離2nm還是遙遙無期!
  • 單晶氮化硼技術獲重大突破!1nm晶片或成為現實!
    02量產5nm,推進3nm,極限1nm圖片來自網絡眾所周知,目前能夠做到量產的移動處理器最小為5nm,當然3nm技術也是已經在推進了,但是1nm技術一直是個難題,甚至說1nm是極限,但是這回臺積電的研發表面,很有可能能夠突破1nm,使1nm晶片計劃正式開始。
  • 1nm工藝CPU還有多遠?臺積電即將挑戰極限:進軍1nm工藝
    臺積電在突破5nm、3nm及未來的2nm之後,下一步就要進軍1nm工藝了。根據臺積電的規劃,今年會量產5nm工藝,2022年則會量產3nm工藝,2nm工藝已經在研發中了,預計會在2024年問世。2nm之後呢?臺積電在日前的股東大會上也表態,正在研究2nm以下的工藝,正在一步步逼近1nm工藝。
  • 臺積電再次霸氣官宣:全面衝刺1nm晶片製程工藝
    【11月17日訊】導語,在全球晶片代工市場中,無論是在高端晶片製造技術、高端EUV光刻機、高端晶片市場份額等等,幾乎一直都被臺積電、三星這兩家晶片代工巨頭所壟斷,尤其是臺積電也再次走在了先進晶片製造工藝的前沿,成為了目前全球唯一掌握5nm晶片製程工藝的晶片製造廠,但對於臺積電而言,5nm晶片製程工藝並不是終點
  • 超薄二維半導體讓1nm晶片或成可能 臺積電與三星的3nm製程爭奪激烈
    超薄二維半導體讓1nm晶片或成可能 臺積電與三星的3nm製程爭奪激烈 2020-04-03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晶片巨頭再傳好消息,即將量產3nm
    在臺積電擁有35臺EUV光刻機之後,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再次傳來了好消息,3nm即將量產了。
  • 矽基晶片即將到達極限?臺積電再傳好消息,我國早已布局
    臺積電在突破1nm晶片難關臺積電和三星表示:2022年的時候會實現3nm晶片的量產;臺積電還表示自己在2nm工藝製程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正在突破1nm的技術難關。有人以為5nm晶片、3nm晶片、1nm晶片是晶片不斷在變小,這也是很多人對晶片製造的誤會,相反晶片大小基本沒有改變過,甚至變得更大了些。晶片的本質是一種集成電路,有電路就有電阻,5nm、3nm這些數據就是代表這個電阻的強弱,電阻越小,晶片的效能就提高了上來。
  • 荷蘭巨頭1nm光刻機迎新突破!中國訂購的EUV光刻機呢?
    據TechWeb網站11月30日最新報導,近日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又送來一則好消息,該司已經與比利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共同完成了1nm光刻機的設計工作。然而,這家荷蘭企業的光刻機製造技術卻變得重大突破之際,我國晶片製造巨頭——中芯國際自阿斯麥訂購的EUV光刻機至今卻還未到貨。據悉,中芯國際於2018年自阿斯麥(ASML)手上購買了一臺價值約1.2億美元(折合約7.9億元人民幣)的EUV光刻機。
  • ASML突破1nm光刻機,留給國產光刻機的時間還有多久?
    ASML突破1nm光刻機根據日媒11月30日消息,IMEC公司在ITF Japan 2020大會上公布了3nm、2nm、1.5nm以及1nm以下的邏輯器件小型化路線圖。需要知道的是,根據美半導體巨頭Intel的透露,3nm乃至1nm製程工藝至少有八大難題,即納米線電晶體、III-V材料、3D堆疊、密集內存、密集互聯、極紫外光刻(EUV)、自旋電子學、神經元計算等。
  • 三星剛披露3nm量產,臺積電霸氣官宣1nm進程
    5nm工藝晶片已經量產,3nm工藝也實現了突破,如今全球頂尖專家正在商討3nm及以下製程的細節。據報導,關於1nm光刻機已經擁有了最新的進展。不久前舉辦的ITF論壇,針對1nm製程,專家給出了清晰的路徑規劃。
  • 蘭迪學科英語發布2.0新產品,單月營收已超4000萬
    蘭迪學科英語發布2.0新產品,單月營收已超4000萬 作者:怡彭 發布時間: 2017-11-06 15:42
  • 臺積電:全面衝刺1nm工藝,中科院:兩大技術領域已實現突破
    臺積電這邊剛對外宣布將會全面衝刺1nm工藝,中科院後腳就在兩大技術領域實現了突破,看來現在中國的技術發展之路已經越走越順暢了啊。5nm晶片工藝之後,他們並沒有放鬆警惕,而是計劃明年就發布出有關3nm的產品,並在2023年的時候爭取實現量產,除此之外,2nm以及1nm也都在臺積電的計劃之中。
  • 1nm光刻機!荷蘭科技巨頭傳來新消息,臺積電「喜從天降」
    不過,身為全球第一大光刻機巨頭的ASML,卻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通過IMEC執行長的介紹來看,ASML對下一代光刻機已經有了完善的規劃,1nm,甚至亞1nm光刻機離眾人已經越來越近
  • 臺積電: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臺積電此前透露2nm研發生產將在新竹寶山,規劃P1到P4四個超大型晶圓廠,佔地90多公頃。臺積電5nm已經量產,3nm預計2022年量產,2nm研發現已經取得重大突破!市場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BS)給出的數據顯示,28nm之後晶片的成本迅速上升。28nm工藝的成本為0.629億美元,5nm將暴增至4.76 億美元。三星稱其3nm GAA 的成本可能會超過5億美元三、臺積電:1nm晶片,沒問題!
  • 傳ASML已開始設計1nm製程...
    傳ASML已開始設計1nm製程EUV光刻機 截至目前,ASML 已經布局了 3nm、2nm、1.5nm、1nm 甚至 Sub 1nm 的未來發展路線規劃。該報導指出,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半導體公司已經退出了微縮化工藝,聲稱摩爾定律已經走到了盡頭,或者稱它成本過高且無利可圖。
  • 荷蘭巨頭壟斷全球,1nm光刻機取得突破,三星、臺積電迎來新機遇
    隨著工藝製程的微縮,晶片行業摩爾定律面臨物理極限,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晶片製作工藝將止步於2nm。 日前,臺積電宣布已經攻克2nm工藝技術難關,為晶片領域帶來延續摩爾定律的希望。但摩爾定律能否延續不單單依靠晶片製造廠商,還要看光刻機製造商能否實現技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