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7nm晶片是什麼晶片?中興通訊7納米晶片量產

2020-12-01 易居網

據 Gizmochina 報導,今天早些時候中興通訊(43.910, 1.53, 3.61%)表示其已實現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目前已經量產了 7nm 處理器,並已在全球 5G 基礎設施中使用,同時也開始投入 5nm 製程技術。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晶片不是 5G SoC,而是 5G 設備和基礎架構的核心部分。目前在中國能夠開發基於 5nm 工藝晶片的公司數量並不多。華為是其中一家,傳聞中的麒麟 1020 晶片也將採用 5nm 工藝製造。

進口的新 5nm 晶片技術還將使中興通訊達到半導體領域的最新標準。隨著中國進入半導體行業,這也標誌著半導體市場的顯著轉變。

中興通訊最近在研發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尤其是在晶片開發方面。據該公司副總裁謝峻石稱,中興通訊近年來每年花費超過 121 億元人民幣。但並未快速轉化成盈利,中興需更快速將技術領先轉化成市場領先,從而提升利潤水平,已經在做相應的調整。

謝峻石還指出,在重要的晶片供應中,中興在晶片研發設計能力上是全流程覆蓋的。最早架構設計、仿真、前端設計、後端物理實現、封測設計、封裝測試和相應晶片未來失效分析等,全生命周期都可以實現研發設計。

延伸閱讀:

從今年5月份開始,美國再次發布全新規則,要求採用到美國相關設備以及技術的企業,在為華為服務之前必須先得到許可。尤其是在半導體行業將會影響深遠,可能會導致華為海思晶片沒有辦法在後續得到臺積電的旗艦晶片穩定供貨,對華為手機業務也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於是有網友認為,如果華為海思晶片就此止步,那麼作為晶片競爭對手的高通將會是最直接受益者,畢竟目前除了華為之外,幾乎所有的國產手機廠商都在使用著高通驍龍的處理器。

然而,令高通措手不及的是,最近一家國產手機巨頭突然宣布消息,可能會讓高通壟斷市場的美夢就此破滅!中興通訊在互動平臺上發布最新消息表示,公司具備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7nm晶片規模量產,已在全球5G規模部署中實現商用,5nm晶片正在技術導入。大家都知道7nm晶片技術是目前最頂尖的旗艦手機晶片技術,而5nm晶片製程被認為是2020年下半年的旗艦晶片技術,如果中興能夠掌握這兩項技術,那麼將意味著在晶片上有著非常大的主動權。

不僅如此,還有外媒曝光了中興的晶片,看起來這一消息似乎是被證實了!過去三年來,中興每年用於研發的資金高達121億元,同時中興在晶片研發設計能力上全流程覆蓋。 雖然現如今的中興在手機上並沒有像華為一樣成功,然而曾經的中興也是跟華為一樣齊名的巨頭,曾經威震行業的「中華酷聯」四大巨頭中就有中興一席之地,只不過在後續的市場競爭當中逐漸的落下了腳步,如今很多人只記得「華米OV」。

根據信息顯示,華為擁有3147項5G專利位列世界第一,中興則是2561件的5G專利位列世界第二,所以說,中興實際是被低估的國產巨頭,此外,中興也是世界第四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僅次於華為、諾基亞以及愛立信,有了7nm晶片以及5nm晶片,在5G基站上的構建方面,也將會是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中興通訊自研7納米晶片已商用 但中國芯仍步履維艱
    中國老牌科技企業中興通訊近兩年在晶片領域,尤其是在基站晶片的研發上,開始做出更大力度的投入。10月11日,一則中興通訊自研7納米晶片實現市場商用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
  • 中興7nm晶片商用之際,中芯國際7nm製程"取得突破"
    在中興通訊宣布5G基站7nm晶片實現商用的同一天,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工藝也湊巧曝出新進展。福布斯中文網也在今年3月的報導中指出,中芯國際的7nm工藝發展跟臺積電路線差不多,7nm節點一共發展三種工藝,分別是低功耗的N7、高性能的N7P、使用EUV工藝的N7+。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世界上可以量產7nm晶片的晶圓代工廠商僅臺積電和三星兩家,IDM廠商英特爾10nm產品剛上市不久,7nm晶片可能推遲至2023年。
  • 中興7nm晶片商用之際,中芯國際7nm製程「取得突破」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尹哲)在中興通訊宣布5G基站7nm晶片實現商用的同一天,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工藝也湊巧曝出新進展。為了測試集成電路設計是否成功,需要對晶片進行試生產,以檢驗電路是否具備所需的性能和功能。如果流片成功,就可以大規模地量產晶片;反之,就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並進行相應的優化設計。 中科院半導體所相關人士告訴觀察者網:「在技術交付之前,會經歷一個用戶試用的階段,分不同的情況,也許流片之後幾個月或者幾年才能真正實現量產。」
  • 中興通訊:正在技術導入5nm晶片!這就是晶片極限了嗎?
    近日,中興通訊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具備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7nm晶片已經規模量產,並在全球5G規模部署中實現商用,5nm晶片則正在技術導入。 目前晶片的工藝越來越先進,從14納米到7納米,再到5納米,似乎並沒有一個極限,記錄在不斷被專業技術人員打破,證明了科技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 杭州量產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 但離高端的路還很長
    浙江在線8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雲山)最近嘉楠耘智火了,原因是該公司研發成功量產了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甚至有媒體稱,一個中興倒下去,千千萬萬個中國晶片公司站起來,這是杭州人的驕傲,是全國13多億人的驕傲。
  • 14納米的晶片與7納米的晶片,有什麼差別嗎?
    14納米與7納米是什麼意思?晶片中14納米與7納米,指的是晶片的製程。大家知道晶片是由電晶體組成的,製程越小,那麼在同樣面積的晶片裡,電晶體就越多,相對應的性能就越強了。以華為麒麟980及華為麒麟970為例,麒麟980是7nm工藝的晶片,麒麟970是10nm工藝的晶片。麒麟980為69億個電晶體,麒麟970為55億個電晶體,提升了25.5%左右。在同樣大小的一塊晶片裡,7nm工藝的晶片顯然可以比10nm的工藝搭載更多的東西,更別說是14nm的了,所以現實中越小的製程,技術越先進,相應的性能越高。
  • 全球首個7納米晶片在杭州誕生 用於區塊鏈超算設備
    原標題:生產、設計有落差,中國芯的路還很長   最近嘉楠耘智火了,原因是該公司研發成功量產了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甚至有媒體稱,一個中興倒下去,千千萬萬個中國晶片公司站起來,這是杭州人的驕傲,是全國13多億人的驕傲。
  • 中國十大晶片廠排行,中興僅排第四
    自中美貿易戰中的「中興事件」以來,晶片就成為了科研巨頭們必須要下功夫研究的領域。但是作為國產的晶片製造商,你是否了解呢?下面看看國內排名前十的晶片廠商。第一名:海思。由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演變而來的海思半導體,是華為主要的晶片研發中心。
  • 7nm正式宣布實現量產
    據銷售市場6月19日最新動態,在我國著名通訊設備經銷商——中興通訊前不久公布了一則重特大喜訊,現階段該企業的7nm晶片已完成經營規模批量生產,而5nm晶片將在二零二一年發布。中興通訊意味著人員稱,晶片層面,大家幹了前端和後端的設計方案,但在生產製造和生產製造層面,是藉助全世界合作方職責分工生產製造。
  • 中科院已設計出2納米晶片?原來是出了「烏龍事件」
    事實真相只說對了一半,「2納米」確實存在,但「2納米晶片」卻是失真。據快科技2020年1月13日報導(近期突然火起來,說明炒作嫌疑很高),中科院成功研發出了生產2nm及以下晶片工藝所需要的新型電晶體——疊層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電晶體是晶片中的一個單元元器件。也可以簡單理解成晶片是由一個個電晶體組成。
  • 又一國產通信巨頭崛起:成全球第三大5G通訊廠商
    眾所周知,自從華為、中興事件相繼爆發之後,國內這兩大通訊巨頭便紛紛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很多不明真相的觀眾更是喜歡將華為與中興放在一起作對比,但無論是在手機領域,還是在5G通訊技術領域,華為都能夠處於全球遙遙領先的地位,所以實力較弱的中興自然成為了廣大網友們吐槽的對象,紛紛吐槽中興不努力研發,嚴重依賴於美國晶片、作業系統等核心技術
  • 國產7nm工藝晶片核心技術迎來新突破,美國也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
    最近這兩年華為被打壓的事情是我們一直都非常關注的,當不少國內的科技企業看到了華為的遭遇後,都下定決心要把晶片的核心技術給抓在自己手裡,如果依靠國外生產的晶片,萬一發生了什麼事情後,就會受到很嚴重的限制,可是在我們國內晶片領域的技術是比較落後的,想要實現晶片自主化並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
  • 中科院攻破2納米晶片技術,為晶片領域打下基礎
    打開APP 中科院攻破2納米晶片技術,為晶片領域打下基礎 Science鋒芒 發表於 2020-03-03 15:37:08
  • 中科院首創2納米晶片關鍵技術,還依賴光刻機嗎中國晶片迎轉機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在晶片領域可以說一路波折,由於缺乏關鍵設備光刻機,我們在該領域也很難有所突破,那中芯國際是如何逆轉實現量產14納米晶片的呢?並掌握2納米的關鍵技術的,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聯發科晶片不能賣給中興?官方:子虛烏有;阿里回應投資今日頭條傳聞...
    聯發科晶片不能賣給中興?官方:子虛烏有昨天(4月27日)晚間有國內媒體轉述彭博社報導稱,聯發科CEO蔡力行表示,臺灣當局已經禁止聯發科出售其晶片給中興通訊,引發軒然大波。聯發科方面表示,在下午的法人說明會上,有人提及中興被美國政府禁運一事,聯發科CEO蔡力行表示,如果臺灣有關部門要求聯發科停止向中興通訊出售晶片,聯發科會遵守規定。聯發科強調,事實上,這只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臺灣有關部門並沒有禁止聯發科向中興通訊供應晶片。
  • 首批由臺積電代工的7納米晶片已完成交貨,率先應用在嘉楠耘智的...
    8月8日,嘉楠耘智能召開發布會,宣稱在業界率先推出7納米量產晶片。其首批由臺積電代工的7納米晶片已完成交貨,該晶片將率先應用在嘉楠耘智的區塊鏈超級計算機中。
  • 未來會不會有3納米1納米的晶片啊?那1納米之後是什麼?
    未來會不會有3納米1納米的晶片啊?那1納米之後是什麼?既然要談晶片的未來,自然要看看晶片的現在。晶片製程玩家三足鼎立:英特爾、三星、臺積電。目前,最先進的晶片製程工藝是臺積電的7nm EUV,蘋果的A13處理器、華為的麒麟990 5G處理器、高通驍龍865處理器都採用了臺積電的額7nm EUV工藝。可以看到的短期未來:華為的麒麟1020處理器、蘋果的A14、高通的驍龍875晶片,將會採用臺積電的5nm製程工藝。
  • 拒絕晶片卡脖子,我國將從三個方面入手,還要成立首家晶片大學
    外國意圖在晶片領域給我們製造麻煩,抑制我們的發展,那麼我們就更要在晶片領域崛起,打破外國的限制,拒絕卡脖子行為。有消息顯示,為了打破在晶片領域的枷鎖,我國準備從三個方面入手,推進國產晶片的研發速度,一勞永逸的解決晶片問題。
  • 【上市】半導體雷射器晶片廠商長光華芯擬A股IPO;華為/中興供應商...
    1、精測電子:已進入寧德時代、比亞迪和中航鋰電等電池廠商的供應鏈2、半導體雷射器晶片廠商長光華芯擬A股IPO 已開啟上市輔導備案3、華為/中興供應商柏瑞凱擬A股IPO 已開啟上市輔導備案資料顯示,長光華芯主要致力於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高效率半導體雷射雷達3D傳感晶片、高速光通信半導體雷射晶片及相關光電器件和應用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7nm、5nm、3nm?晶片工藝的極限在哪裡?製程小的晶片有什麼優勢
    眾所周知,前段時間臺積電宣布開始試產5nm晶片了,而在此之前臺積電也是全球第一家量產7nm晶片的代工企業。而另外像格芯目前已明確表示不再研究10nm以下的晶片製造技術,並且這樣的晶片代工企業並不只有格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