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的雲端AI晶片暗戰

2021-01-2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本篇重點講述了雲端AI晶片的重要性、國外國內雲端AI晶片企業的發展情況、雲端AI晶片的主流技術路線、雲端AI晶片產業概況和雲端AI晶片行業的發展情況,最後分享總結了對雲端AI晶片發展的預期,與大家分享。

AI晶片,是網際網路巨頭們當前涉足的最硬的硬科技領域。

根據部署的位置不同,種類繁多的AI晶片可以分為兩種:雲端AI晶片、終端AI晶片。雲端AI晶片有訓練和推理兩大應用場景;終端AI晶片當前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自動駕駛、智慧型手機、和以智能家居為代表的AIoT等各類場景中。

在業內人士看來,雲端AI晶片市場的應用場景和需求相對統一,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烈競爭,最終可能會形成相對統一的市場;終端AI晶片市場有著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不同的場景有著差異化的需求,所以最後可能會演化成非常垂直的市場。

其中在雲端AI晶片領域,當前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仍然被NVIDIA這樣的傳統晶片巨頭的所佔據,而需求卻多來自谷歌、亞馬遜、阿里、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於是為了避免受到傳統晶片巨頭們的長期掣肘,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走上自研之路,並迅速躋身為AI晶片賽道中的重要玩家。

01 網際網路巨頭的硬科技突破口

雲端AI晶片,註定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們滲入硬科技領域的一個絕佳突破口。對網際網路巨頭而言,雲端AI晶片是一個完美的連結器,可以有效地把雲計算、AI、晶片三者連接起來。

而從網際網路巨頭們自身出發,雲端AI晶片可以充分把它們所具備的優勢發揮出來,讓它們在AI晶片領域中也能具備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首先,在雲端AI晶片領域,網際網路巨頭們擁有「本土作戰」優勢。得益於龐大的數據和流量加持,網際網路巨頭們也更容易成為雲計算巨頭。因此網際網路巨頭們做雲端AI晶片,一方面掌握著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在數據和算法上也具備天然優勢。

其次,相對初創AI晶片企業,網際網路巨頭們擁有巨大的資金和規模優勢。摩爾定律逼近極限,導致晶片製造越來越貴。舉例來說,一顆7nm晶片光流片就需要3000萬美元左右,再加上IP、人力的成本,綜合成本動輒突破上億美元,需要大量出貨才有希望收回成本。

對於初創AI晶片企業來說,想「成本」和「規模量產」就是難以逾越的兩座大山,但對網際網路巨頭們而言,這些卻算不上太大的難題。

最後,相較傳統晶片巨頭,網際網路巨頭們對雲端AI晶片也更為專注。CPU、GPU這類通用晶片雖然也能作為AI晶片使用,但他們首先需要適應各類通用運算場景,並非是針對雲端AI需求設計的。

因而隨著雲端AI晶片需求的不斷增長,定製化的雲端AI晶片取代GPU這類通用晶片將會是大勢所趨。而在這個賽道中,網際網路巨頭們有望和Intel、NVIDIA、AMD這些傳統晶片巨頭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因為支持特定算法的AI晶片設計,並不一定會很難。

總而言之,雲端AI晶片市場雖然因為集中、統一的特性競爭必然會很激烈,但長遠來看,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勝算會更大一些。而能擊敗網際網路巨頭的,也只能是其他網際網路巨頭。

02 美國網際網路巨頭們相繼入場

雲端AI晶片的市場潛力不容小覷。從市場前景來看,雲端AI晶片雖然並沒有終端AI晶片那樣豐富的應用場景,但是隨著雲計算和AI的結合不斷深入,以及雲端和終端的協同不斷增多,雲端AI晶片市場將爆發出的需求,可能並不會遜色終端AI晶片太多。

根據據第三方機構預測,全球AI晶片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700億美元(人民幣約4500億元)。可以預見的是,其中必然有很大一部分屬於雲端AI晶片。

市場前景如此誘人,網際網路巨頭們又天然具備優勢,它們當然不會放棄這種遞到嘴邊的肉。

美國網際網路巨頭對雲端AI晶片市場尤為熱衷。在Goole I/O 2018上,谷歌推出TPU3.0,這塊計算性能高達100 PFlops的AI晶片,設計的初衷更多是想應用在Google Cloud上,因此這也是谷歌推出的首款Cloud TPU。

繼谷歌之後,亞馬遜也在2018年末發布了支持AWS產品的機器學習晶片Inferentia。除此之外,微軟、Facebook也在2018年加緊招募雲端AI晶片相關人才。

不難看到,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在雲端AI晶片的進度有所差別,谷歌持續領跑,亞馬遜緊隨其後,微軟和Facebook拼命追趕。

03 BAT自主研發持續突破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表現和美國同行們非常相似。

率先發力雲端AI晶片領域的,同樣也是出身搜尋引擎的百度。2018年7月,百度發布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能AI晶片「崑崙」,這款晶片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和百度的AI大腦構成協同作用,帶動百度大腦算力爆發式增長,這一點和同樣類似谷歌的TPU3.0。

之後在2019年的雲棲大會上,阿里發布旗下首款雲端AI晶片「含光800」,號稱是當時全球性能最強的AI晶片。更特別的是,這款雲端AI晶片指向性更強,主要用於雲端視覺處理場景,算是一款為雲端需求深度定製的專業AI晶片。

除百度、阿里之外,包括字節跳動、騰訊、快手等都投資或孵化了相關的晶片公司。

總的來看,在雲端AI晶片領域,中國網際網路巨頭與美國同行們幾乎是同時起步。起碼在這個賽道中,中國晶片產業創新正在與國際同步,未來大有可為。

04 圍繞雲端AI晶片的暗戰

仍處於初級階段的雲端AI晶片市場,正在進入高速成長狀態。全球市場洞察公司(Global Market Insights,GMI)的最新報告顯示,AI晶片市場規模複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到35%左右,雲端AI晶片作為AI晶片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增長速度當然也不會太低。值得注意的是,以雲端AI晶片市場高度集中的特性,增速越快,就意味著市場競爭越激烈。

但是如果把2018年看作是全球雲端AI晶片元年,那麼兩年多來,市場的主要基調可能不是競爭和對抗,而是應用普及和成長。

今年6月,在2020阿里雲線上峰會上,阿里雲發布了第七代高主頻雲伺服器ECS和含光800雲伺服器等產品,這標誌著阿里雲自研含光晶片正式大規模商業化。

近日,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透露,百度崑崙已實現「崑崙1」的量產和應用部署,量產約2萬片。並且百度「崑崙2」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量產,性能將比「崑崙1」提升3倍。兩年時間過去,百度崑崙在性能上實現了三倍的增長。

可惜的是,眼下的和平相處,註定不會長期持續下去。隨著雲端AI晶片市場進一步成熟,蛋糕變得足夠大。網際網路巨頭和傳統晶片巨頭之間的矛盾、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的競爭都會更加激化。如果把視野拓寬,甚至可以看到,中美網際網路巨頭在雲端AI晶片領域的對峙和競賽已經悄然展開。

本文由 @暗腦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繼蘋果 Google 之後,AI 晶片領域迎來另一家世界級巨頭
    晶片已經成為一個群雄逐鹿的戰場;除了那些從一開始就致力於 AI 晶片的創業公司之外,更有蘋果、Google、微軟這樣基於自身業務需求而涉足這一行業的世界級巨頭。現在,這個行業又多了一個巨頭:亞馬遜。這意味著,亞馬遜已經成為下一個自行開發 AI 晶片的巨頭。
  • 華為AI晶片 昇騰910目前全球AI單晶片計算密度最大
    據The Information報導,華為近來與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AI和研究部門負責人沈向洋聯繫密切,向後者積極推銷華為自研AI雲端晶片。與其他雲服務提供商一樣,微軟也在使用英偉達的晶片開發人工智慧,比如Cortana和Bing中的語音和面部識別功能。在目前這個由深度學習為核心驅動的AI應用大發展浪潮中,英偉達及其產品,無疑是業內龍頭老大。
  • 幾捆白菜外,網際網路巨頭的星辰大海在哪兒?
    我們在《百度再起舞》一文中,從技術投入維度剖析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之一百度(NASDAQ:BIDU)的預期差與深層邏輯。除了要拿真金白銀投研發之外,更進一層的問題是,應該投什麼方向?或者說,網際網路巨頭的星辰大海在哪兒?錦緞研究員認為伺服器是「幾捆白菜"外,網際網路巨頭值得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
  • AlphaGo讓AI從雲端照進現實
    據悉,TPU相較於傳統處理器有著7年的領先優勢,其寬容度更高,每秒在晶片中可以擠出更多的操作時間用於更複雜和強大的機器學習模型,並將之更快的部署。擴展閱讀:ASIC和FPGA是什麼目前用於AI的晶片除了CPU和GPU外,還包含ASIC和FPGA兩大分支(圖5)。
  • 微軟AI晶片Brainwave開放雲端試用版 比TPU快5倍
    昨天發布Project Brainwave試用版,是微軟首次通過雲端向外部用戶提供FPGA AI專用晶片的能力。二、Project Brainwave中FPGA晶片的意義是什麼?AI晶片對於AI的意義,可以看作發動機對於汽車意義。所以Project Brainwave計算平臺的能力強弱,取決於這個平臺所使用的晶片。
  • 看懂未來十年AI晶片趨勢!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成功舉行
    全球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巨頭Cadence,以及兩家知名半導體IP供應商Imagination、安謀中國在現場掀起AI晶片創新與落地的話題;全球FPGA晶片巨頭賽靈思、我國自動駕駛晶片明星創企黑芝麻智能與地平線也於峰會聚首
  •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向創造大國邁進;百度地圖和四維圖新早已暗戰多事
    公司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五大導航電子地圖廠商,公司產品和服務充分滿足了汽車導航、消費電子導航、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政府及企業應用等各行所需。 在一些行業觀察者看來,四維已經從當初的一名小鮮肉變成了持劍的諸侯,要與諸多巨頭在法庭上激烈對抗是真有點兒意思
  • AI晶片「點燃」北京!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大咖演講全乾貨
    晶片巨頭賽靈思、我國自動駕駛晶片明星創企黑芝麻智能與地平線也於峰會聚首,為大家分享創新經驗;我國AI晶片新銳玩家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比特大陸、光子算數、豪微科技、億智電子、知存科技在會上分享了落地心經;知名投資機構北極光創投、中芯聚源亦在現場探討AI晶片的投資邏輯與思考。
  • 中國十大科技巨頭企業人工智慧領域動態 | 獵雲網
    儘早布局AI領域,就能優先佔領更大的市場,本文梳理了國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七月動態,原文如下:目前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核心技術及產業創新都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有些技術甚至已居世界首位,例如語音識別技術和人臉識別技術。在網際網路圈子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得人工智慧者得天下。
  • 一文看懂2019全球AI晶片產業鏈全局
    為了緩解我國「缺芯少魂」的窘境,近年來,傳統晶片廠商、科技巨頭、應用層廠商及初創企業紛紛開始涉足其中,不僅力求加快晶片國產化進程,也試圖搶佔市場主動。在第二層,雲端可分為訓練和推理兩大功能領域,而邊緣則只用於推理,進而對應第三層的各個應用場景。所以,從AI晶片產業鏈的格局就能看出,目前整個行業的發展脈絡,即應用為王。
  • 主控智能晶片合成材料_主控 - CSDN
    三、網際網路巨頭入局與新模式1、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全球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高調宣布進入半導體行業,阿里、微軟、Google、Facebook、亞馬遜等都宣布在晶片領域的動作。當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進入晶片市場時,會對晶片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首先,網際網路巨頭追求硬體能實現極致化的性能以實現差異化用戶體驗用來吸引用戶。在摩爾定律即將遇到瓶頸之際,想要追求極致體驗需要走異構計算,自己定製化晶片的道路,光靠採購傳統半導體廠商的晶片,已經沒法滿足網際網路巨頭對於硬體的需求,至少在核心晶片部分是這樣。
  • 基於雲端人工智慧晶片BM1682的算豐智能伺服器SA3、嵌入式AI迷你機...
    01產品介紹為進一步深化AI戰略部署,今年10月17日,比特大陸正式對外發布了多款重磅AI晶片及計算產品,以推動AI技術應用從雲端向終端擴展,而本次a&s 將要帶來的就是比特大陸此次發布的兩款重量級產品:基於雲端人工智慧晶片BM1682的算豐智能伺服器SA3、嵌入式AI迷你機SE3。
  • 天數智芯成功點亮7納米製程GPGPU雲端訓練晶片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李喬宇2021年1月15日,上海天數智芯半導體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旗艦7納米通用並行(GPGPU)雲端計算晶片BI已於近日成功「點亮」。這是國內第一款全自研、真正基於GPU架構下的7納米製程GPGPU訓練晶片,量產後將廣泛應用於AI訓練、高性能計算(HPC)等場景,服務於教育、網際網路、金融、自動駕駛、醫療、安防等各相關行業,賦能AI智能社會。據天數智芯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鄭金山介紹,BI產品於2020年5月流片、11月回片並於當年12月成功「點亮」。
  • 平頭哥的首顆 AI 晶片對阿里雲來說意味著什麼
    (圖片由阿里巴巴提供)含光不是今年9月進入媒體視野的唯一一款晶片,同月,華為發布了AI晶片昇騰910,也號稱「全球算力最強」。一個月出現兩個「最強」,但並不是一回事。「晶片的概念和網際網路一樣大。網際網路上有多少應用就有多少晶片。很多晶片比青菜還便宜。」張建鋒說。
  • 誰說網際網路巨頭做不好硬體?騰訊造國內首臺智能顯微鏡
    騰訊和阿里作為軟體巨頭,騰訊一方面發展自營任務,如社交、遊戲,視頻、廣告等,另一方面利用自營業務的利潤投資其他行業,利用自身的平臺為他們引流、如今的騰訊更是將觸角伸到了硬體領域。近日騰訊雲成立的首個硬體工程實驗室「星星海實驗室」,更是證明了騰訊進軍硬體的決心。
  • 當網際網路巨頭染指工業製造,優勢放大還是缺點暴露?
    網際網路大廠「染指」製造的醉翁之意在於底座(IAAS以及工業PAAS)能力的輸出,通過強有力SaaS軟體直接服務最終用戶並非常態打法。這也造就了網際網路大廠解決方案的開放與協作,與傳統製造業巨頭的網際網路方案的封閉、「捨我其誰」的架勢,形成鮮明對比。他們試圖從基層核心技術和「用多少服務給多少錢」的商業模式,大大降低製造企業使用新技術的門檻。
  • 全球AI作業系統暗戰:百度飛槳為中國深度學習撐起天空
    本次會議,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執行總監、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吳甜為人工智慧領域展示了重磅升級的「飛槳產業級深度學習開源開放平臺」,及其四大領先技術,並首度發布《百度大腦AI技術成果白皮書》10月20日,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2019年度領先科技成果大獎揭曉,百度飛槳入選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 巨頭博弈工業網際網路的「大航海時代」
    不難發現,從第一梯隊的情況來看,目前入選的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基本都是各行各業的巨頭在引領發展。那麼,是否也就意味著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只是巨頭博弈的遊戲?  雙跨平臺再進5席,全是巨頭入場?  誠然,在2019年十大雙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榜單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第一梯隊已經展露明顯的巨頭引領的特徵。伴隨著2020年雙跨平臺清單的公示,這一特徵愈發顯著。  簡單從2020新入選的5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基本情況來看,其背後站著無一不是各行各業的巨擘。
  • 一場AI引發的攝像頭之戰:消費巨頭與安防老炮短兵相接
    網際網路巨頭狂歡,安防「直男」放身段。2019年,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熱度不減,智能家用攝像頭熱潮已經在來的路上。吸貓、看娃、盡孝、抓賊、作智能貓眼、防隔壁老王、找放心保姆、給智能音箱找伴兒……千奇百怪的應用方式一個攝像頭、一臺手機搞定,場景成百上千。
  • 一場AI引發的攝像頭之戰!消費巨頭與安防老炮短兵相接
    網際網路巨頭狂歡,安防「直男」放身段。2019年,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熱度不減,智能家用攝像頭熱潮已經在來的路上。吸貓、看娃、盡孝、抓賊、作智能貓眼、防隔壁老王、找放心保姆、給智能音箱找伴兒……千奇百怪的應用方式一個攝像頭、一臺手機搞定,場景成百上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