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2019全球AI晶片產業鏈全局

2020-10-18 AI報導

AI晶片是人工智慧核心技術之一,不僅決定了基礎架構和發展生態,也對算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AI晶片領域仍未形成牢固的技術壁壘,除了英偉達的一枝獨秀和英特爾、賽靈思、谷歌的奮起直追,更有新老玩家的不斷湧入,呈現出「群雄逐鹿」、「百家爭鳴」的局面。

為了緩解我國「缺芯少魂」的窘境,近年來,傳統晶片廠商、科技巨頭、應用層廠商及初創企業紛紛開始涉足其中,不僅力求加快晶片國產化進程,也試圖搶佔市場主動。同時,對於國內廠商來說,在晶片產業鏈,甚至整個AI行業格局未定的態勢下,一旦通過AI晶片實現「彎道超車」,殺出重圍,就有機會成為行業領軍者,其誘惑可謂巨大。

目前,AI晶片在構架、功能和場景上存在較大差異,錯綜複雜,但恰恰只需理清之間的脈絡,就能發現AI晶片產業鏈的格局,甚至看清整個AI行業的現狀和趨勢。

AI晶片產業鏈:應用為王

從構架來看,AI晶片可分為GPU(GraphicsProcessing Unit,圖像處理單元)、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編程門陣列)、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專用集成電路)和類腦晶片(模擬人腦的神經網絡架構)四大類。

其中,GPU是通用晶片(性能強大、通用性強,功耗也巨大);FPGA為半定製的晶片(可編程,靈活性和性能不錯,但價格過高);ASIC(可定製,性能穩定,功耗也可控,但研發周期長、風險高)則是全定製化晶片;類腦晶片目前離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所以並未進入主流領域。

目前,GPU依舊在雲端保持絕對優勢,而FPGA、ASIC也正在追趕,尤其是ASIC陣營。以谷歌TPU(雲端)、華為麒麟系列(邊緣/NPU)為代表的ASIC產品正呈現出挑戰GPU霸主地位的勢頭。同時,ASIC也憑藉定製化、低功耗等特點,正迅速搶佔邊緣推理市場,成為市場的寵兒。

從功能來看,AI晶片可分為訓練(Training)和推理(Inference),就是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兩個重要環節。所謂訓練,就是憑藉大數據讓機器形成一個複雜的神經網絡算法模型,也就是模仿人類的學習。而推理則是通過該算法模型,讓機器模仿人做出推理或決策。

(與傳統晶片一樣,AI晶片產業鏈也離不開IP授權、設計、晶圓代工、封裝和測試等環節,本文以理清晶片設計為主,其他環節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從場景來看,AI晶片又分為雲端和邊緣(終端)兩類。由於訓練需要龐大的數據量和高強度的運算量,單一處理器根本無法獨立完成,必須通過雲端藉助龐大的神經網絡才行。而在邊緣方面,各種智能終端可謂天差地別,尤其是移動端,為了滿足用戶越來越苛刻的要求以及增強體驗,就必須配備執行效率高的推理晶片,同時要兼具體積小巧及低功耗,要求也提升不少。進一步對邊緣進行分解的話,AI晶片還與手機、安防、自動駕駛等各類應用場景一一對應,並進行專門的優化,以提升其推理的算法執行效率。

從以上構架、功能和場景三大維度來看,單單從錯綜複雜的構架上,很難看清目前AI晶片產業鏈,只有將場景與功能相結合,才能真正反映這個新興產業鏈的現狀。由此可見,目前AI晶片產業鏈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大致可分為雲端和邊緣兩大領域。在第二層,雲端可分為訓練和推理兩大功能領域,而邊緣則只用於推理,進而對應第三層的各個應用場景。

所以,從AI晶片產業鏈的格局就能看出,目前整個行業的發展脈絡,即應用為王。

全球:群雄逐鹿

據市場研究顧問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在2018年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英偉達當仁不讓成為領頭羊,英特爾和IBM緊隨其後。值得注意的是,谷歌、蘋果排在第四、第五的位置。此外,AMD、ARM、高通、三星、恩智浦位列前十。

而國內有7家廠商上榜,華為海思、聯發科、寒武紀(Cambricon)、地平線(Horizon)、Imagination(原英國晶片廠商,已被中資收購)、瑞芯微(Rockchip)、芯原(Verisilcon)。

儘管該報告偏重於歐美廠商,但從中可以看出,英偉達、英特爾、IBM、AMD、高通等老牌晶片廠商,已經受到谷歌、蘋果等新興勢力的衝擊,同時一大批初創企業也在緊緊追趕,呈現出「群雄涿鹿」的態勢。

而從排名來看,英偉達、英特爾、IBM、谷歌等都是雲端晶片的代表,而蘋果、ARM、高通、三星、華為等則屬於邊緣陣營,所以目前全球AI晶片呈現出,雲端領先,邊緣追趕的局面。而中國廠商均排名靠後,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內在雲端晶片方面,與國外廠商仍然不小的差距。

國內:百家爭鳴

在國內,以華為海思、寒武紀、地平線、阿里平頭哥等為代表的「造芯新勢力」已經崛起。華為海思憑藉多年自主研發和經驗積累,整合NPU的麒麟系列SOC晶片已經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AI計算平臺和解決方案。阿里憑藉「平頭哥」填補了自己在AI晶片上的空白,並已推出首款「含光800」雲端推理晶片,上升勢頭迅猛,是國內不可輕視的一股新興力量。

同時,寒武紀、地平線等廠商也相當活躍,陸續推出自研晶片產品,成為國內AI晶片陣營中的佼佼者。此外,百度、依圖、雲知聲、思必馳、出門問問、Rokid等應用層廠商,也不在拘泥於算法,而是積極向產業鏈上遊靠攏,或是聯合晶片廠商研發晶片,或是自研晶片,以提升自身競爭力。

海量數據和豐富的應用場景是我國AI發展的重要優勢,也符合全球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從而帶動了一大批中國獨角獸企業的崛起。從目前來看,這些新興晶片廠商,要麼是專注於某一應用場景而開發定製化的晶片,要麼是為補足自身短板並向產業鏈上遊拓展,均是圍繞特定應用場景做文章。但是,無論如何,廠商通過自主研發、相互競爭,必將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同時百家爭鳴的局面對於我國晶片產業的發展來說,都是百利無一害。

總結:亟待「殺手級」應用

綜上所述,全球科技企業在AI晶片領域競爭激烈,無論是雲端,還是邊緣,根本目都是為了推動應用場景的落地。在數據和應用場景等優勢的作用下,中國廠商通過自身努力,已成為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力量。然而,由於大量核心技術和專利仍然被歐美廠商把持,我國AI晶片領域仍然基礎薄弱、起點低,差距依舊明顯。

從應用場景來看,國內廠商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手機、安防等機器視覺技術為主的感知層上,認知層和決策層則相對較少。其中,安防成為AI晶片廠商扎堆的領域,運用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與海量數據和算法結合,在國內被廣泛應用,成為國內率先落地的AI技術之一。

因此,目前我國AI晶片發展正處於感知層向認知層發展的初級階段,符合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由於晶片研發和設計仍然以需求驅動為主,儘管能夠短時間擴大市場規模、完成產品布局,但缺乏高端產品,以致很難產生真正的「殺手級」應用。

隨著AI技術的不斷深入和進步,對於高端AI晶片的需求也必將水漲船高。如今,晶片已成為AI行業,乃至全球科技巨頭共同爭奪的新戰場,更將影響未來行業發展的走勢,絕不可小視。

相關焦點

  • 深度報告:一文看懂生物晶片產業【附下載】
    深度報告:一文看懂生物晶片產業【附下載】 2020-06-30 1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文看懂光伏產業鏈
    2019年,我國多晶矽有效產能達46.6萬噸,產量達34.2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67.3%,同比提升了9.2個百分點。2008-2019年,我國多晶矽產能和產量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8.80%和36.67%,多晶矽原料的供應已經不再是光伏太陽能產業發展的瓶頸。
  • 一文看懂鋰電池產業鏈及投資機會(附股)
    一文看懂鋰電池產業鏈及投資機會(附股)】目前A股和鋰電池相關的概念個股非常多,超過了170隻,總市值也超過了2萬億元。(財富動力網)   又開獎了!萬眾矚目的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了!   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 一文看懂微流控晶片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一文看懂微流控晶片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8-05-10 14:40:23   1962年全球第一款微型壓力傳感器面世,這一創新產品後來被應用於汽車安全(輪胎壓力檢測)和醫療(有創血壓計),開啟了MEMS時代。今天MEMS技術在軍事、航天航空,生物醫藥、工業交通及消費領域扮演核心技術的角色,智慧型手機中就嵌入了多個MEMS晶片,如麥克風,加速度計,GPS定位等。
  • 看懂未來十年AI晶片趨勢!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成功舉行
    看懂未來十年AI晶片趨勢!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成功舉行2020年12月04日 09:252020年備受期待的AI晶片創新峰會——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辦!這場峰會在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舉辦的2020第十二屆光電子產業博覽會同期進行,由智一科技旗下智東西發起主辦。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要聞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提高自給率迫在眉睫,大國戰略推動產業發展國內半導體市場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國內半導體自給率水平非常低,特別是核心晶片極度缺乏,國產佔有率都幾乎為零。晶片關乎到國家安全,國產化迫在眉睫。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半導體產業新技術研發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報告:一文看懂真實國產晶片現狀
    提高自給率迫在眉睫,大國戰略推動產業發展國內半導體市場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國內半導體自給率水平非常低,特別是核心晶片極度缺乏,國產佔有率都幾乎為零。晶片關乎到國家安全,國產化迫在眉睫。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半導體產業新技術研發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 晶片產業鏈——國內晶片材料龍頭都是誰?晶片乾貨系列
    您知道小至手機電腦,大至北鬥衛星,所有的晶片都是從沙子製成的嗎?我們的生活早已被晶片包圍,離開了晶片,我們將寸步難行。小小晶片如此神奇,只是聽說還不夠,貝殼投研帶您全面了解晶片產業鏈!
  • 一文看全:全球99家AI晶片公司全景圖,中國正在崛起
    在2019年的Hot Chips大會上,英特爾公布了即將推出的高性能AI加速器的新細節:IntelNervana神經網絡處理器,其中NNP-T用於訓練,NNP-I用於推理。英特爾的工程師展示了混合晶片封裝技術、Intel Optane DC持久內存和optical I/O技術的細節。
  • 一文看懂雷射雷達
    ,無需任何機械部件;Flash 面陣式雷射雷達不同於以上三種逐點掃描的模式,它利用雷射器同時照亮整個場景,對場景進行光覆蓋,一次性實現全局成像。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推動自動駕駛的發展,這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雷射雷達產業的發展。
  • 一文看懂煙感報警器原理
    打開APP 一文看懂煙感報警器原理 發表於 2019-09-05 17:12:44   煙感報警器原理   煙感報警器其實是煙感或煙霧報警器的別稱
  • 一文看懂亞太四大半導體市場的崛起
    由於中國大陸的出貨量約佔全球四分之一, 因此造成巨大衝擊。智慧型手機依舊是半導體產品需求的最大驅動因素。儘管需求不穩定, 中國大陸的OEM依舊專注於研發5G手機。隨著ODM和OEM推出一系列5G 設備, 將有助於豐富半導體產品。2020年第一季度初, 智慧型手機、 計算、 聯網和內存板塊出現一定反彈。
  • 一文看懂顯示面板全產業鏈企業
    顯示面板(FPD)是一個巨大的行業,全球市場規模已經超千億美元。 同時,顯示面板產業是一個特別典型的」西學東漸「案例,產能一步一步由美國轉移至中國大陸,沿襲著「美國起源—日本發展—韓國超越—臺灣崛起—大陸發力」 這一規律。 隨著日本面板產業的沒落、韓國巨頭三星和LG相繼放棄LCD產業,中國成為全球最大規模顯示面板製造基地。
  • 十四五半導體產業機會預測:四大著力點,五大環節一文看懂:智東西內參
    為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和產品升級換代,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中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從 80 年代至今近推出了等一系列鼓勵和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政策,包括 908,909 工程、國發 18 號文、國家重大01 專項、02 專項、《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十三五規劃、稅收優惠政策以及成立一二期大基金提振行業信心等。
  • 為增強AI晶片實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個7個人的初創公司Vertex.ai
    雷鋒網消息,為了進一步增強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家AI初創公司Vertex.ai,不過交易的金額並未透露,但英特爾確認了此項交易,整個團隊包括創始人都將加入英特爾的人工智慧產品事業部。
  • 半導體產業鏈日益完善 晶片設計是重要一環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AI晶片、智能元件等也成為了企業爭相布局的重點對象。總體來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大致分為三塊:晶片設計、EDA/IP/設計服務、晶圓製造/封裝測試。
  • 一文看懂全面屏未來趨勢及產業鏈現狀!
    一、全面屏時代來臨,高屏佔比手機成為市場焦點(一)屏幕尺寸提升已達極限,5-6 英寸成為主流2007年,初代iPhone橫空出世,對手機的多項功能進行了重新定義,其中最大的改動就是取消了實體鍵盤,讓屏幕成為了用戶和手機直接交互的工具。
  • 手機AI拍照是不是騙人?一文帶你看懂其中玄機
    這時候,獨立的AI晶片就發揮了作用。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的主流SoC都開始宣傳加持獨立AI晶片:高通Hexagon DSP、海思麒麟晶片NPU、聯發科晶片APU等等,這些獨立的AI晶片擁有更加強大的AI其原因在於這些手機的晶片無法提供充足的AI計算能力,需要將圖像傳至雲伺服器進行AI識別或優化。未來這種雲端的AI處理可能會更加流行,因為5G的到來為雲計算提供了高速率、低延時的傳輸通道。寫在最後看到這裡,手機AI拍照到底是不是騙人的問題也就明了了。
  • 漫步者不斷新高,一文看懂無線耳機!
    一、蘋果airpods吃獨食階段。 耳機是連手機上用的,蘋果16年9月發布第一代tws無線耳機airpods至今,佔了市場一半份額。全球一年手機出貨量14億部,安卓12億,蘋果2億,為6:1;今年數據蘋果tws佔據一半。
  • 口紅試妝搭乘AR技術 一文看懂VR行業全產業鏈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法國LVMH集團旗下美妝品牌法國嬌蘭與Voir數字美妝科技公司聯合推出了一款應用了AR技術的口紅和彩妝色App。據了解,該App可以掃描並精確校準化妝品的上妝效果,通過精度高的3D渲染效果,提供近乎真實的虛擬試妝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