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捆白菜外,網際網路巨頭的星辰大海在哪兒?

2021-01-09 錦緞研究院

我們在《百度再起舞》一文中,從技術投入維度剖析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之一百度(NASDAQ:BIDU)的預期差與深層邏輯。除了要拿真金白銀投研發之外,更進一層的問題是,應該投什麼方向?或者說,網際網路巨頭的星辰大海在哪兒?

錦緞研究員認為伺服器是「幾捆白菜"外,網際網路巨頭值得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

如果說要找一個被海外低端鎖定的產業鏈,那伺服器當仁不讓是最為典型的產品之一:與華為海思涉及到的是高端智慧型手機晶片牽動每個人的神經不一樣,伺服器作為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與普通消費者並不直接接觸,但實際伺服器市場所面臨的困境對比手機處理器晶片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外一個角度是,伺服器最大的需求者就是網際網路/雲計算公司,他們應具有天然的危機感。

值得說明的是,伺服器只是方向之一,未來我們會剖析更多值得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突破的硬科技方向。

01

伺服器之殤

主營伺服器的浪潮信息(SZ:000977),毫無疑問是一家勤勤懇懇的老牌國有科技企業。2000年上市以來收入從8億元出頭,做到2019年的517億元,平均每年增長24%。

如果上市就持有浪潮信息的股份,按最高價48元賣出,則近20年的每年持股收益率是13%,也算一家給股東創造收益的公司了。

圖1:浪潮信息上市後收入持續保持快速增長 ,資料來源:Wind

但與高速的收入增長和還不錯的持股收益率表象之下,是我們不得不直視的問題是——國內企業只是生存在伺服器領域的價值底層。

浪潮信息其實已經是國內伺服器廠商中矮子裡拔高個了。強如浪潮在國內伺服器市場的份額節節攀升,即使近幾年面對中國臺灣白牌企業的低價競爭,也能保證市場份額的提升。當前,浪潮信息在國內伺服器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達到3成左右。

但市場份額數據光鮮的背後,是價值鏈被低端鎖死的血淋淋現實。

對於這個行業不了解的,可能意想不到的是伺服器這種聽上去高科技的硬體產品,毛利率只有10%左右(註:另一龍頭中科曙光的毛利率也好不到哪兒去)。作為對比,被視作低端製造的紡織業龍頭申洲國際(HK:02313)的毛利率超過30%。

比低毛利率更可怕的是毛利率還在持續下降,浪潮信息的毛利率從25%一路走下坡路滑到10%左右,而目前大力發展的伺服器代工的工業富聯(SH:601138)毛利率據稱還不到5%。

實際上,伺服器市場的產品每2-3年會升級一次。因為類似於手機,伺服器的主晶片CPU會在製程和架構上有明顯的更新,帶動行業升級換代,因此行業不存在由於產品更迭慢陷入殺價的價值陷阱。真正掌握話語權的英特爾哪怕就是只做擠牙膏的活,毛利率也能穩定在60%以上。

圖2:浪潮信息毛利率持續走低 ,資料來源:Wind

毛利率低且下滑,背後的本質原因,就是由於沒有核心技術導致價值鏈被低端鎖死。

其實花幾分鐘看一下伺服器的產業鏈,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微笑曲線的右側,是網際網路/雲計算,靠規模優勢佔據壟斷地位,捆綁流量這座金礦賺得盆滿缽滿;而上遊就是各種眼花繚亂的晶片組,技術壁壘非常之高。

既然難,那就躺平。在國內超100億美元的伺服器市場,大家對計算、存儲等核心晶片採取的策略顯然是買買買。

以前下遊網際網路廠商由於體量比較小,在採購伺服器的時候沒有多大的議價權,那個時候類似於浪潮信息的伺服器廠商日子還是比較滋潤的,但是隨著網際網路成為巨頭之後,兩頭受擠壓的伺服器製造企業則徹底淪為了代工廠。

當然,伺服器企業的突圍之路不是本文的重點,那將是另外一個故事,未來需要開篇另講。從現階段來看,突破伺服器核心晶片封鎖的重任,可能反而是網際網路巨頭更具備可能。

圖3:伺服器產業鏈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

02

布局伺服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網際網路巨頭突破伺服器絕不是一句民粹式口號,在現階段,行業的演化給了後發者機會。

【1】網際網路巨頭成為伺服器的最大單一買家

最近幾年,得益於雲計算的大發展,網際網路公司成為了整個網際網路的主導者,巨頭們掌控的流量爆發,自然也就帶動了伺服器的海量需求。

根據東方證券測算,截至2019年,全球6大網際網路公司採購的伺服器,佔了全市場的47%;在中國國內也基本上是這個規律。甚至在做行業研究時,大家直接只用跟蹤全球頭部七家雲廠商資本開支(谷歌、亞馬遜、微軟、臉書、蘋果、騰訊、阿里巴巴)就可以判斷行業的景氣度。

也正是由於網際網路廠商的需求崛起,導致國內的伺服器公司在不能像上遊轉嫁議價壓力的時候,只能眼睜睜看著產品毛利率屢創新低而束手無策。更為誇張的是,網際網路企業直接找伺服器白牌企業代工,將成本控制做到極致;根據統計,白牌企業在全球伺服器出貨量的份額從2015年的僅7%快速上升到現在的25%。

不過,從網際網路巨頭的角度來看,擠壓伺服器OEM/ODM甚至白牌企業的利潤空間,拋開商業道德不談,其實也走到了盡頭,畢竟個位數的毛利率,已經降無可降。

所以未來想進一步提高自己在伺服器產業鏈的話語權,要麼躺平裝死,要麼必須向上遊突破。好在由於有巨量的需求,因此做這件曾經伺服器製造企業想做但做不到的事,網際網路巨頭勝算更大。

圖4:網際網路公司成為伺服器最大的單一採購方,資料來源:IDC,東方證券

【2】網際網路企業具備硬體廠不具備的生態優勢

以伺服器當中的CPU為例,牙膏廠英特爾常年佔據了超過95%的市場份額,即使牙膏廠從2016年開始,伺服器CPU的製程一直停耍流氓般留在14nm,老二AMD通過擁抱臺積電雖然在PC上快速蠶食牙膏廠的份額,但是在伺服器市場英特爾卻穩坐釣魚臺。背後的原因就是伺服器生態仍然是圍繞英特爾晶片建立的。

國內有志之士屢屢嘗試國產化,均收效甚微,就是因為繞不開生態系統構建的難題。伺服器難不僅僅是CPU的設計,更難替代的部分在於伺服器的作業系統、資料庫、中間件、大數據、雲平臺等,這都不是單一的硬體廠能夠完成的,因此伺服器製造企業終都淪為買辦的商業模式。

為什麼我們更看好網際網路巨頭的破局,就是因為網際網路巨頭自帶軟體基因和生態基礎。以技術之光華為為例,其在2019年提出的「一雲、兩翼、雙引擎」計算戰略中,就包含了包括 PC、伺服器、存儲、作業系統、中間件、虛擬化、資料庫、雲服務和行業應用等所有生態要素。

顯然,沒有人會覺得華為提出的這個計算戰略是空中樓閣,硬體起家且在雲計算後起超車的華為,在伺服器相關的軟硬體積累已經具備了從單點突破到生態突破的能力。

但由於伺服器和PC所需要的主晶片都必須採用最先進位程製造,美國對華為的限制可能直接導致華為鯤鵬三步走計劃嚴重滯後。國產突破的旗手現在找不到接替者。

圖5:華為鯤鵬計算產業定義,資料來源:華為

「一個華為倒下,千萬個華為從此生根發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華為已經畫好突圍藍圖,那些惦記幾捆白菜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其實執行起來難度已大為降低。

我們看到網際網路巨頭已經小試牛刀:

騰訊雲自研「星星海」伺服器:2019年10月,騰訊雲發布第一款自研的、針對公有雲場景的伺服器「星星海」。騰訊結合自身需求針對雲端的計算、存儲,網絡等場景做了重點優化。

阿里雲「神龍」伺服器:2017年10月,阿里雲在全球率先推出了同時融合物理機和虛擬機特性的「跨界」雲伺服器——彈性裸金屬伺服器神龍X-Dragon,搭載阿里自研的MOC卡以及自研定製化的CPU。

【3】硬體技術難度降低和工程師紅利爆發

上文提到的騰訊阿里在伺服器上的布局,其實更多的只是定製化的二次開發,而不是類似於谷歌自主設核心晶片TPU、亞馬遜開始採用定製ARM晶片的伺服器、微軟也正在開發用於自己數據中心的ARM CPU的這種策略。

國內的BATJ等,仍然在對核心CPU技術突破的決心遠落後於海外的網際網路巨頭。

之所以沒有嘗試去擺脫英特爾構建的x86生態,就是因為對技術的畏難,畢竟計算晶片被譽為人類工程學奇蹟;但實際上,牙膏廠的戰略失誤和晶片設計門檻的降低,給了網際網路巨頭們足夠的追趕時間。

首先說英特爾由於內部利益糾紛和找不到足夠的外部產能,遲遲不能和自己晶圓廠做切割,AMD也正是靠英特爾擠牙膏階段完成了超越,2年股價漲了10倍。但是國內除了AMD影子股通富微電(SZ:002156)和自力更生的華為外,沒有看到更多的人在搶灘這個時間窗口,畢竟要是英特爾7nm量產後,一切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目前,英特爾7nm的計劃一再推遲,國內的趕超窗口期仍在延續。

其次是ARM已經初具伺服器生態,蘋果、英偉達、微軟、亞馬遜都對ARM顛覆x86統治的伺服器市場抱有信心,具體關於ARM的分析可以參考我們此前的文章《起底ARM》一文。核心要點是,ARM的誕生導致晶片設計的門檻大幅降低,伺服器有可能是其下一個攻佔的市場。

筆者對於國內晶片設計企業仍然是保有足夠的信心的,畢竟即使不算上海歸,我國現在每年理工科畢業的博士也有5萬人左右。如果把用在「大數據殺熟」、「騎手時間管理」等等上面的聰明才智部分引流到基礎研究上,相信效果必然是顯著的,而這就是常說的「工程師紅利」。

當然,以上推測並不是臆想,畢竟班裡的優等生華為,曾經證明過,技術突破不是異想天開。2019 年 1 月華為發布的伺服器CPU—鯤鵬 920,採用ARMv8 指令集和7nm 製程工藝,32/48/64 核版本,其性能絲毫不輸於「牙膏廠」。

圖6:鯤鵬 920 與 Intel-8180 對比情況,資料來源:中關村在線,安信證券

有錢、有人、有方向,對手還給機會,網際網路巨頭是要今天鍋裡的白菜,還是要明天的星辰大海?考驗格局的時候到了。

相關焦點

  • 中國網際網路這十年,光燒錢了!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就在昨天(12月11日),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大戰終於迎來了官方的聲音,人民日報評論社區團購:「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 網際網路不要星辰大海,英國人50年前早有預言
    2020年,人民日報刊文向網際網路巨頭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擁有這麼牛的技術和算法,為什麼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而不去奔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這個問題,史稱社區團購之問。  這兩個問題其實十分相像。  有學者對李約瑟之問做出了回答:中國人強調實用性。
  • 社區團購是時代試金石,巨頭間的戰略有何不同?
    巨頭間的「戰爭」與2010年發生的第一次網際網路戰爭稍有不同,這一次爭鬥之所以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原因是「被人民日報批評教育」了。2020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文向網際網路巨頭喊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 當我們的高科技企業在為一捆白菜爭流量時,人家SpaceX在直播炸火箭!
    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以上是最近人民日報就「社區團購」發表評論時提到的,所以,一定要記住一個定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我們的高科技企業在為一捆白菜幾斤水果爭流量時,看看人家SpaceX是怎樣在直播炸火箭的!
  • 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
    同樣,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近日,央視針對社區團購的「低價傾銷」發表了評論:任何創新都不能成為違法的理由,創新精神和法治精神不是一道可以二選一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必須二合一的必答題。什麼意思?就是社區團購的「低價」已經違反了我國的反傾銷法。
  • 百度谷歌同月宣布關閉旅遊業務,為啥網際網路巨頭做不好在線旅遊
    又一網際網路巨頭的在線旅遊產品關停,百度旅遊宣布將在2019年6月30日全面停止服務。無獨有偶,本月初Google宣布,將在兩個月內停止對安卓版本「谷歌旅行」客戶端的技術支持。百度旅遊的結局或許可以證明,在線旅遊領域的競爭,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流量和技術創新不是萬能法則。
  •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錢,總是用來「搶白菜」,而不是做科研
    近日來,諸多網際網路巨頭公司投身社區生鮮團購引發了不小的風波。「社區團購」成為了資本市場乃至網際網路行業的熱點話題。在繼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後,所有人都在討論,「賣菜」會不會成為網際網路的下一個「風口」。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一篇關於《星際穿越》的非典型影評
    希望我們這次能夠開啟『向外延伸』的新時代。」我們曾經經歷過遠徵星辰大海的理想年代。正如1970年NASA給尚比亞修女的那封回信《為什麼要探索宇宙》所說,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但至少在最近的20年裡,人們好像失去了這樣的科技理想。
  • 網際網路巨頭的雲端AI晶片暗戰
    其中在雲端AI晶片領域,當前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仍然被NVIDIA這樣的傳統晶片巨頭的所佔據,而需求卻多來自谷歌、亞馬遜、阿里、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於是為了避免受到傳統晶片巨頭們的長期掣肘,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走上自研之路,並迅速躋身為AI晶片賽道中的重要玩家。01 網際網路巨頭的硬科技突破口雲端AI晶片,註定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們滲入硬科技領域的一個絕佳突破口。
  • 網際網路巨頭之戰:大者生存
    網際網路時代的四個巨頭(谷歌、蘋果、臉譜、亞馬遜)是非比尋常的動物。世上從未有過成長這麼快、觸角伸得這麼長的公司。蘋果公司成了資本主義的龐然大物,市值佔了標準普爾500的4.3%、全球證券市場的1.1%;使用該公司iTunes網上商店的有4.25億人,該店的虛擬貨架上放滿了音樂和其他數字內容。
  • 巨頭博弈工業網際網路的「大航海時代」
    不難發現,從第一梯隊的情況來看,目前入選的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基本都是各行各業的巨頭在引領發展。那麼,是否也就意味著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只是巨頭博弈的遊戲?  雙跨平臺再進5席,全是巨頭入場?  誠然,在2019年十大雙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榜單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第一梯隊已經展露明顯的巨頭引領的特徵。伴隨著2020年雙跨平臺清單的公示,這一特徵愈發顯著。  簡單從2020新入選的5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基本情況來看,其背後站著無一不是各行各業的巨擘。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幾個月間,親自下場對社區團購志在必得的網際網路大佬們越來越多。無論是源於流量還是著意賺錢,現在所有人都認為「預售加自提」是一門好生意。但橫亙在網際網路公司「賣菜」道路之上的,還有熟諳低線市場遊戲規則的社區團購土著們。圍繞團長、資金、供應鏈……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與本地土著們的開城大賽戰況正酣。「圈地運動」社區團購的開城大賽早已緊鑼密鼓地開場。
  •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推出智能音箱 意在卡位智能家居入口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推出智能音箱 意在卡位智能家居入口最近,百度、騰訊、小米、阿里等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推出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市場成為了網際網路巨頭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也讓人對預熱多年的AI與機器智能充滿了期待。這標誌著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已經進入群雄逐鹿的格局中,小米小愛、阿里天貓精靈以及京東的叮咚音箱各自依靠特定渠道,主推廉價版的音箱產品,沒有視頻屏幕。亞馬遜Echo首先開發了配備屏幕的音箱,國內售價較高,而且它的語音交互不支持中文,在中國很難使用。
  • 美國三大科技巨頭給網際網路的未來蒙上陰影
    網易科技訊7月22日消息,金融時報撰文稱,三大科技巨頭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Facebook下周公布的財報業績很可能會凸顯它們的市場主導地位,給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蒙上陰影。將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稱之為新經濟的領頭羊也毫不為過。這三家處於領先的網際網路如今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令人膛目結舌的1.64萬億美元,比10年前的4500億美元大幅上揚。難怪新科技泡沫的討論聲已經變得更加大聲了。按照大多數的估值標準,這些公司都上升到了近期波動範圍的上限位置。
  • 移動網際網路巨頭掃尾戰:流量黑洞效應愈演愈烈
    數據顯示,從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BATT、快手五家網際網路巨頭的用戶時長從80%上升至80.8%,市面上其他所有APP加起來的總和還不到兩成,且仍在持續下降。資源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聚攏,強者恆強的邏輯愈發作用於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消失的當下,流量轉移至頭部。與谷歌、亞馬遜、蘋果等一出生就面臨全球化的公司不同,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因為政治、語言等問題,很難真正走出國門。因此,在吃完行業紅利後,巨頭們要想繼續發展,必須不斷拓展行業邊界,互相搶佔賽道不可避免。因此,巨頭們均在強化超級APP的功能,以帶動網際網路應用邊界不斷擴張。
  • 袁國寶:網際網路大變天,巨頭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查看這幾家公司近些天的市值表現,更是一路飄綠——這不禁令人疑惑:比如,這一紙《指南》,為何就具有如此大的能量?比如,為什麼要發布《指南》,網際網路巨頭們到底做錯了什麼?比如,《指南》如此大的力量,會不會「矯枉過正」?比如,《指南》實施之後,對中國網際網路生態,究竟是好是壞?
  • 網際網路巨頭冬天到了嗎?
    這十幾年,網際網路經濟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一個又一個富豪,充分展現了資訊時代的快、新、奇,那就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實現不了。從BAT網際網路服務已經佔據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帶給了我們很多便利和不同的體驗。
  • 封殺與反殺:網際網路巨頭「砌牆」往事
    從商業利益看,網際網路是有「牆」的。如果沒有牆,網際網路公司們就砌一道;如果牆不夠高,那就再添上幾塊磚。遠者如蘋果、微軟、谷歌,近者如阿里、騰訊、百度、美團、字節跳動等等,並無二致。誇張一點說,一部網際網路史,本身就是半部砌牆史。01 「鼻祖」賈伯斯要說砌牆,沒人能搶史蒂夫·賈伯斯的鼻祖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