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之戰:大者生存

2020-11-27 人人都是..

          網際網路時代的四個巨頭(谷歌、蘋果、臉譜、亞馬遜)是非比尋常的動物。世上從未有過成長這麼快、觸角伸得這麼長的公司。蘋果公司成了資本主義的龐然大物,市值佔了標準普爾500的4.3%、全球證券市場的1.1%;使用該公司iTunes網上商店的有4.25億人,該店的虛擬貨架上放滿了音樂和其他數字內容。同時,谷歌公司是全球搜索及在線廣告方面無可爭議的領先者;其安卓軟體驅動著四分之三的在售智慧型手機。亞馬遜公司則統治了多個國家的在線零售及電子圖書市場;其不事聲張的雲計算業務沒有那麼著名。對臉譜公司來說,假如其社交網絡的10億用戶是一個國家的話,則會位居世界第三。

這些巨無霸推波助瀾的網際網路革命,給消費者和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其所到之處,促進了言論自由和民主的傳播。然而,除了奇蹟,他們也激起恐懼。其規模與速度如果放任自流則能被用來扼殺競爭。這是他們遭到監管機構嚴密監督的原因所在。

受威脅最大的是谷歌。歐盟委員會和美國聯邦貿易署(FTC)都在調查對該公司的指控,即涉嫌不正當地修改搜索結果以利於其自己的服務。谷歌還被指控了其他幾項違法行為,包括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採用專利來阻礙競爭。監管機構要求谷歌(在抗訴)改變其行事。假如商談失敗(本刊付梓時商談仍在進行),搜索巨人將在大西洋兩岸陷入昂貴的訴訟。這可能成為網際網路時代反壟斷的決定性戰役,就像十年前個人電腦時代微軟公司的史詩般決定戰役一樣(該訴訟涉及微軟將瀏覽器捆綁在Windows作業系統之內)。

為何規模舉足輕重

認為數字巨頭正變得過於強大將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人,為三個趨勢所震驚。

第一個趨勢是網際網路上「贏者幾乎通吃」市場的興起。儘管微軟在競爭搜尋引擎Bing中大筆投資,谷歌仍佔有美國三分之二、歐洲某些國家九成上下的搜索份額。臉譜公司也在社交網站領域享有準壟斷地位。競爭者害怕四巨頭會利用其主要業務領域的主導地位來在其他領域攫取不正當的優勢,這一指控是針對谷歌反壟斷訴訟的關鍵。

第二,四巨頭欲把消費者捆綁在其「平臺」上,平臺指的是在線服務與運行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上小程序(app)的結合。這些平臺極其吸引人。蘋果富可敵國,是因為巨額盈利的iPhone已實事上成了許多人數字生活的搖控器。然而,有人擔憂蘋果及其他巨頭正在修建「牆內花園」、使用戶難以將內容轉到其他平臺。

第三個擔憂是網際網路巨頭慣於吞噬尚未形成威脅的有前途企業。本星期通過罕見的發行債券集資30億美元的亞馬遜公司,收購了若干公司,包括有野心與其競爭的網上鞋類商店Zappos。臉譜和谷歌也用巨款收購了公司,例如 Instagram、AdMob,某些收購受到了監管機構的密切注視。

迄今監管者專注於外科手術式的打擊,例如對在線搜索和電子書市場(蘋果公司正受到調查、涉嫌與出版商結成卡特爾式同盟)。監管者的目的是快速結案,談判達成補救措施以終止不良行為。

某些批評者認為那還太弱。有人要求谷歌被切成兩個獨立公司,把搜索業務與其他業務分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FTC顧問Tim Wu甚至主張:為了鼓勵競爭,蘋果和谷歌這種大型「信息壟斷公司」應該被迫作出選擇,要麼做數字內容供應商、要麼做硬體廠家、要麼做信息分銷商(通過雲計算服務等)。

危險在於:把這類公司大卸八塊會弊大於利。消費者蜂擁而至到巨頭的網上平臺這一實事本身,說明他們願意犧牲某些開放性來換取便利和易用性。如果他們真想更換供應商,在如今寬帶時代更換的成本已經大幅降低了。改用其他搜尋引擎或音樂服務幾秒鐘即可搞定。而目前,不是一家獨大(微軟曾經是)、而是群雄混戰的時代。

谷歌的安卓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一鳴驚人佔據了市場,蠶食了蘋果的iPhone。亞馬遜的Kindle平板正挑戰iPad。在社交網絡領域,Google+在與臉譜爭鋒。臉譜和蘋果,外加微軟,都對谷歌在搜索領域的統治有應對方案。較小的企業如Twitter也渴望加入巨人的行列,並拒絕與他們聯姻。臉譜公司八年前還是個新創公司。

熊彼特2.0

確實,技術世界瞬息萬變,看到創新的叛逆者挑戰根深蒂固的老企業,令人想起了約瑟夫•熊彼特所說的席捲各經濟體的「創造性破壞長風」。與事實相比,微軟的反壟斷問題現在似乎不太重要了,這個事實就是:即使當微軟與監管機構角力時,這個大烏賊也未曾意識到商業大潮已經變得對其不利了。當今四巨頭也在頤指氣使、四處樹敵。如果他們真想遠離反壟斷困擾,就別讓規模衝昏了頭腦。

文章來源:虎嗅網

相關焦點

  • 最終,小商小販們的生存飯碗,還是被網際網路巨頭們給盯上了!
    這些年網際網路公司們的套路,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初期通過免費的形式進行補貼市場,比如當初外賣大戰時,3塊錢就可以吃到一份盒飯還贈送一瓶加多寶涼菜;1分錢就可以購買一張電影票。瘋狂燒錢,瘋狂搶佔市場,打戰過後就只剩一家獨大,然後就壟斷了市場,逐漸提高價格,比如美團外賣就是這樣起來的。
  • 袁國寶:網際網路大變天,巨頭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查看這幾家公司近些天的市值表現,更是一路飄綠——這不禁令人疑惑:比如,這一紙《指南》,為何就具有如此大的能量?比如,為什麼要發布《指南》,網際網路巨頭們到底做錯了什麼?比如,《指南》如此大的力量,會不會「矯枉過正」?比如,《指南》實施之後,對中國網際網路生態,究竟是好是壞?
  • 巨頭博弈工業網際網路的「大航海時代」
    不難發現,從第一梯隊的情況來看,目前入選的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基本都是各行各業的巨頭在引領發展。那麼,是否也就意味著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只是巨頭博弈的遊戲?  雙跨平臺再進5席,全是巨頭入場?  誠然,在2019年十大雙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榜單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第一梯隊已經展露明顯的巨頭引領的特徵。伴隨著2020年雙跨平臺清單的公示,這一特徵愈發顯著。  簡單從2020新入選的5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基本情況來看,其背後站著無一不是各行各業的巨擘。
  • 移動網際網路巨頭掃尾戰:流量黑洞效應愈演愈烈
    在存量市場,生態融通是必然之舉,把持生產、分發、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巨頭擁有更好的轉化能力,其流量黑洞的作用將會不斷增強。垂直平臺喪失優勢 流量匯入超級APP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一個佐證是,2019年中國用戶APP總下載量已經接近全球下載量的一半,比2018年更是增加了80%。
  • 幾捆白菜外,網際網路巨頭的星辰大海在哪兒?
    我們在《百度再起舞》一文中,從技術投入維度剖析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之一百度(NASDAQ:BIDU)的預期差與深層邏輯。除了要拿真金白銀投研發之外,更進一層的問題是,應該投什麼方向?或者說,網際網路巨頭的星辰大海在哪兒?錦緞研究員認為伺服器是「幾捆白菜"外,網際網路巨頭值得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
  • 網際網路巨頭的雲端AI晶片暗戰
    AI晶片,是網際網路巨頭們當前涉足的最硬的硬科技領域。根據部署的位置不同,種類繁多的AI晶片可以分為兩種:雲端AI晶片、終端AI晶片。雲端AI晶片有訓練和推理兩大應用場景;終端AI晶片當前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自動駕駛、智慧型手機、和以智能家居為代表的AIoT等各類場景中。
  • 封殺與反殺:網際網路巨頭「砌牆」往事
    從商業利益看,網際網路是有「牆」的。如果沒有牆,網際網路公司們就砌一道;如果牆不夠高,那就再添上幾塊磚。遠者如蘋果、微軟、谷歌,近者如阿里、騰訊、百度、美團、字節跳動等等,並無二致。誇張一點說,一部網際網路史,本身就是半部砌牆史。01 「鼻祖」賈伯斯要說砌牆,沒人能搶史蒂夫·賈伯斯的鼻祖大位。
  • 思考:網際網路「跨界打擊」之下,企業適者生存
    對此現象,筆者一直在觀察和思考,近日打算認真總結下自己的感想,主要以「跨界打擊」和「適者生存」這兩個概念來分析這類現象。這類現象在社會上已經出現很多,筆者收集了一部分。一、方便麵的銷量變化2011年之前,中國方便麵銷量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3年更是達到462億包。
  • 盤點網際網路巨頭奉獻的十大開源安全工具
    Facebook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推動的伺服器與數據中心、大數據工具的開源化項目類似,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們在超大規模基礎設施運營方面面臨的挑戰超出技術廠商的能力時,這些巨頭就選擇反客為主,成為創新技術的推動者和提供者
  • 網際網路巨頭要做在線教育?蜻蜓點水而已
    不過繁榮歸繁榮,大家有沒有覺得事情其實很奇怪,一方面行業熱炒在線教育概念,動輒就是「撬動萬億產業鏈」;而另一方面,有流量、有用戶的網際網路巨頭卻只圍著在線教育領域外圍打轉,即使涉足,也只是蜻蜓點水而已,具體表現在:  1.阿里只做交易平臺。
  •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錢,總是用來「搶白菜」,而不是做科研
    近日來,諸多網際網路巨頭公司投身社區生鮮團購引發了不小的風波。「社區團購」成為了資本市場乃至網際網路行業的熱點話題。在繼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後,所有人都在討論,「賣菜」會不會成為網際網路的下一個「風口」。
  • 網際網路七大巨頭應該如何與抖音相對抗?
    抖音已成為讓騰訊、百度、微博等巨頭瑟瑟發抖的「全民公敵」,尤其對於後廠村的編輯和碼農們來說,只有眼淚和垂涎的口水毫無抵抗之力。哪怕當年新浪微博如日中天,騰訊搜狐也不服氣;哪怕當年微信小龍哥封神,易信來往還要扳一扳手腕。但短視頻這一役,堪稱網際網路史上巨頭繳械投降最窩囊的一仗。
  • 一場AI引發的攝像頭之戰:消費巨頭與安防老炮短兵相接
    網際網路巨頭狂歡,安防「直男」放身段。2019年,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熱度不減,智能家用攝像頭熱潮已經在來的路上。吸貓、看娃、盡孝、抓賊、作智能貓眼、防隔壁老王、找放心保姆、給智能音箱找伴兒……千奇百怪的應用方式一個攝像頭、一臺手機搞定,場景成百上千。
  • 網絡互助平臺壁虎互助聯姻360金融,與網際網路巨頭是共生關係
    (原標題:網絡互助平臺壁虎互助聯姻360金融,與網際網路巨頭是共生關係)
  • 美國三大科技巨頭給網際網路的未來蒙上陰影
    網易科技訊7月22日消息,金融時報撰文稱,三大科技巨頭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Facebook下周公布的財報業績很可能會凸顯它們的市場主導地位,給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蒙上陰影。將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稱之為新經濟的領頭羊也毫不為過。這三家處於領先的網際網路如今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令人膛目結舌的1.64萬億美元,比10年前的4500億美元大幅上揚。難怪新科技泡沫的討論聲已經變得更加大聲了。按照大多數的估值標準,這些公司都上升到了近期波動範圍的上限位置。
  • 「專訪」喬治·吉爾德:密算體系的崛起與網際網路巨頭的註定衰落
    當前以大數據和機器智能為基礎的時代,是一個令人敬畏的時代,以美國FANG和中國BAT為代表的網絡巨頭正利用其壟斷數據的優勢賺取巨額利潤,而普通民眾則在承受著隱私洩露、網絡安全潰敗的成本。面對長期把持著網際網路的少數巨頭,除了罰款和審查,是否還有別的方法保護民眾的數據安全和權益?能否有新的技術進步來拯救當前千瘡百孔的網絡體系?
  • 來自「天上的網際網路之戰」!無人機軍備賽
    現在,高大上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將把無人機帶到我們尋常百姓家啦!從去年開始,亞馬遜、谷歌、Facebook等網際網路大佬就開始了無人機的「軍備競賽」。要打仗?厄~~不是真刀真槍的戰爭,但是網際網路的競爭,你懂的,沒有不能,只有不想。    是的,網際網路大佬們正爭奪無人機市場。
  • 網際網路巨頭教育「購物車」大起底:大廠投資看什麼?
    近年來,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場開始自己的教育領域布局。2019 年 5 月 23 日,騰訊正式宣布成立騰訊教育;阿里穩紮穩打,瞄準學前教育領域進行精準投資,加碼未來;百度、字節跳動在自建教育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線教育的發展模式;網易也圍繞有道精品課和網易公開課在 ToC 端探索得如火如荼……這些名號響亮的網際網路巨頭在教育領域都進行了哪些內外布局?本文對此進行了梳理。
  • 網際網路+賣菜已成為風口,巨頭們大肆補貼或在將來形成壟斷
    如今,面對網際網路巨頭的價格補貼活動,他們的生意逐漸變得冷冷清清。而且,他們還絲毫沒有還手之力。隨著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的補貼競爭,很多網購部分生鮮甚至低於成本價在銷售。這對小商販來說,根本無力抗衡,只能任由生意逐漸變少。有能力轉型的可能就趕緊轉型了,沒有能力的或許撐個幾個月就撐不下去了。這兩天,為了求證此事,我還跑去市場買菜。
  • 孵化「網際網路+汽車」產業聚集 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助力長三角汽車...
    央廣網上海11月20日消息(記者唐奇雲)未來空間·智行生態2020年阿里巴巴全球諸神之戰創客大賽「網際網路+汽車」賽道長三角地區城際賽昨晚(19日)在上海奉賢圓滿落幕。本次賽事延續了往年「一賽三評」的優良傳統——「創客中國」、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和上海市最具投資潛力50佳創業企業共用一個報名通道,高效遴選潛力創企,同時報名範圍上,首次向有意落戶長三角的初創企業和創客項目伸出橄欖枝,報名項目數量和質量均顯著提升。據了解,今年共收到 600 餘份商業計劃書,經嚴格海選,19名選手入圍長三角城際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