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小商小販們的生存飯碗,還是被網際網路巨頭們給盯上了!

2020-12-06 餐飲新紀元

一分錢的雞蛋,一毛錢的青菜,小商小販們的飯碗,被巨頭們盯上了!

這些年網際網路公司們的套路,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初期通過免費的形式進行補貼市場,比如當初外賣大戰時,3塊錢就可以吃到一份盒飯還贈送一瓶加多寶涼菜;1分錢就可以購買一張電影票。

瘋狂燒錢,瘋狂搶佔市場,打戰過後就只剩一家獨大,然後就壟斷了市場,逐漸提高價格,比如美團外賣就是這樣起來的。

而如今,久違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又開始打價格戰,補貼市場了,這次巨頭們看上的其實是小商小販們的生存飯碗,就是買菜生鮮業務。

在三四線城市的菜市場,不僅僅有攤主們在賣菜,還有很多小商小販們在賣菜,比如有很多50多歲的阿姨們把家裡種的蔬菜拿到菜市場裡售賣,已獲得幾十塊的生活費來補貼家用,還有一些人會把自家的橘子等水果拿到菜市場去售賣補貼家用。

而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盯上了菜市場和水果店的生意,一分錢的鹽,一毛錢的雞蛋,五毛錢的臍橙,6毛錢的橘子,一毛錢的青菜,這些空前的優惠力度,簡直是不給小商小販們活路了?

這或許就是《三體》說講述的降為攻擊,巨頭們帶著豐富的資金,直接砸錢補貼市場,培養用戶在手機上買菜買水果的使用習慣,先期通過免費低價等營銷方式獲取用戶,後期統一市場後則開始提升價格,把之前補貼的錢全部都要從消費者口袋裡賺回來。

跟當初外賣的套路一模一樣。

最近京東,阿里,拼多多,美團、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們相繼入局社區團購,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社區團購成為了2020年最火的風口,各大平臺相繼獲得巨頭融資超過60億元。

社區團購其實就是買菜的,阿里京東等巨頭們對於菜市場這塊最傳統的生意早就看上了,只是前期由於供應鏈、冷鏈運輸等難題沒有解決,一直沒有爆發,但是2020年的疫情卻給了社區團購,線上買菜概念提供了最好的時機。

隨著生鮮冷鏈運輸的完善,各大巨頭紛紛湧入「菜市場」,這裡不僅僅有低價的蔬菜、水果,還有乾貨、調味品、家裡日用品,只要你可以在菜市場購買得到的東西,在社區團購裡都可以買到,價格還更優惠。

現在各大巨頭們紛紛入局,補貼更是簡單粗暴,前期燒錢,後期市場穩定了,熬死了競爭對手,那麼漲價也就不遠了。

團長們已經不夠用了,對此,你怎麼看?你在手機上買過菜嗎?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圖片來源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錢,總是用來「搶白菜」,而不是做科研
    這種操作方法運行的背後,被犧牲掉的是無數起早貪黑的菜場小販,指望著一點菜錢維持生計。從這一點看來,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確實非常地沒有擔當,而且缺德。當然,線上的交易自然會給顧客帶來一定的方便,但從長遠看,這次動向的最終結果一定是弊大於利,這也是為何這次網際網路輿情反饋中,反對聲和罵聲如此之高的原因。
  • 袁國寶:網際網路大變天,巨頭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比如,為什麼要發布《指南》,網際網路巨頭們到底做錯了什麼?比如,《指南》如此大的力量,會不會「矯枉過正」?比如,《指南》實施之後,對中國網際網路生態,究竟是好是壞?1蛇打七寸,為什麼大廠們都在喊痛?這一紙《指南》,為何具有如此大的能量?首先,是範圍廣。
  • 2020百事加速器冠軍出爐,巨頭們都盯上了「舌尖上的浪費」這個商機
    「 巨頭們紛紛加碼 近日,百事公司宣布第二屆北美Greenhouse加速器的最終大獎得主Spudsy——一家健康紅薯泡芙品牌,它究竟是什麼來頭?Foodaily接下來與大家一起看一下百事、雀巢等巨頭為何盯上食物浪費這門生意?
  • 網際網路+賣菜已成為風口,巨頭們大肆補貼或在將來形成壟斷
    原來很不起眼的賣菜生意,如今卻成了網際網路巨頭們手中的香饃饃。他們不惜重金補貼來開拓社區生活網購生意,一時間賣菜這個市場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局面。然而這只是個過程,將來可能形成壟斷。2、熱火朝天的網際網路賣菜和小商販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際網路巨頭們這邊正在熱火朝天的爭奪市場。我們每天打開手機,營銷廣告鋪天蓋地都是某某超市、某某平臺的社區生鮮廣告。又便宜又好吃還很便捷,真的是讓人非常心動。我抱著好奇心,也在某網平臺上買過一次菜,送來真的是很快,東西也還不錯,最重要的是價格非常便宜。
  • 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
    如今,在個別社區團購平臺上,1分錢1盒雞蛋,9分錢一顆白菜,大蔥蒜頭免費領等等。明眼人一看,就很容易發現這已經涉及到了低價傾銷與不正當競爭的問題。當然,消費者短時間內薅羊毛的確很爽,但是那些守著一方菜攤子的小商小販沒了生意,就很難受了。無獨有偶,在前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聯合商務部召開了行政指導會。會議中就明確提出了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應當遵守「九不得」。
  • 都盯上ToB,巨頭們激戰線上辦公,但遠程辦公的風口是否還在?
    在網際網路圈,巨頭大佬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願意同生態合作夥伴,一同成長壯大」。口號很響亮,事實也是如此。但巨頭每一次對行業的試探,都會讓那個領域的企業驚出一身冷汗。網際網路發展十多年,C端市場基本已經被覆蓋,搶佔B端也已經成為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心照不宣的選擇。2020年初一場突入其來的疫情,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但同時也佐證了一個事實:沒有巨頭做不到的,只有他們不想做的。
  • 人工智慧時代來了 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都在幹什麼?
    物聯網、工業4.0、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人類對未來的期待那麼美好,有朝一日能全部實現,人類的生活將難以想像。然而概念喊了這麼多年,大都還是概念,唯有人工智慧持續邁進,人工智慧這個概念離大眾已經越來越近,我們也看到了人工智慧背後蘊含的無限可能。
  • 社區新零售:連鎖商超們屈服後 阿里的社區終端暗網
    無論是傳統商超還是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商超,生鮮都是商超最為核心的經營品類,在生鮮電商十有九虧的環境下,線下商超生鮮仍保持非常可觀的存量市場,馬雲所強調的新零售目的就是要發揮線下原有零售業態的能力,所以此前易果也一直在做與線下商超結合的工作。
  • 網際網路巨頭要做在線教育?蜻蜓點水而已
    知情人士表示這是因為百度發現推廣教育產品其實是搶自家飯碗,教育、醫療、機械設備、特許經營和電子產品是百度廣告收入五大來源,而這五大來源則佔百度廣告總收入的一半左右。據了解,如今在百度中檢索「中小學教育」相關詞彙,其廣告單次點擊售價已高達100元,一些教育機構想從百度獲取一個用戶,所需成本是千元/人。雖然李彥宏曾宣稱網際網路將顛覆傳統教育行業,但百度不涉足此行業即可大賺特賺,又何必去趟渾水。
  • 巨頭們的修羅場:金融科技與數字科技如何平衡
    無論是頭部的科技巨頭,還是專注行業賦能的玩家,幾乎都在將發展的重點從流量賦能轉移到數字賦能的方向上。不過,流量賦能的效果顯現的速度較快,而數字賦能的效果似乎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需要具備更多的特質。數字科技,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 披著高科技外衣的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搶著賣菜,美國科技巨頭直播炸飛船
    最近,眾多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俯下身段,搞起了社區團購,騰訊、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蘇寧等巨頭紛紛跑步入場,希望在社區團購業務中「分一杯羹」。  許多人不以為然,認為這些巨頭們天天琢磨著與升鬥小民爭利,以降維打擊小商小販為能事,實在是不足言勇。  我認同這種看法。
  • 美國三大科技巨頭給網際網路的未來蒙上陰影
    網易科技訊7月22日消息,金融時報撰文稱,三大科技巨頭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Facebook下周公布的財報業績很可能會凸顯它們的市場主導地位,給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蒙上陰影。將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稱之為新經濟的領頭羊也毫不為過。這三家處於領先的網際網路如今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令人膛目結舌的1.64萬億美元,比10年前的4500億美元大幅上揚。難怪新科技泡沫的討論聲已經變得更加大聲了。按照大多數的估值標準,這些公司都上升到了近期波動範圍的上限位置。
  • 網際網路巨頭的雲端AI晶片暗戰
    於是為了避免受到傳統晶片巨頭們的長期掣肘,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走上自研之路,並迅速躋身為AI晶片賽道中的重要玩家。01 網際網路巨頭的硬科技突破口雲端AI晶片,註定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們滲入硬科技領域的一個絕佳突破口。對網際網路巨頭而言,雲端AI晶片是一個完美的連結器,可以有效地把雲計算、AI、晶片三者連接起來。
  • 巨頭們虎視眈眈的「低軌道衛星」究竟有何魔力?
    又為何會在今時今日成為科技巨頭們爭搶的籌碼? 我們嘗試通過一篇文章來共同仰望星空,釐清其中的真相和未來。「星球大戰」緣起在弄清楚什麼是「太空網際網路」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回顧一下,低軌衛星星座是如何從商業新秀一步步變成「下水道」項目的。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通訊衛星技術就開始在個人通信領域得到應用。
  • 科技巨頭們的量子計算「情節」
    早在10年前,科技巨頭們就開始了量子計算的「軍備競賽」。不過科技巨頭們的量子計算研究有著不同的目標,走的路徑也不盡相同。以谷歌和IBM為首的科技巨頭們通過自研的方式一直希望能夠實現「量子優越性」,即證實量子計算機可以完成經典計算機無法做的的事情。在這方面,兩家公司的表現一直都非常活躍。
  • 6月18日:電商巨頭們的又一個人造節
    原標題:年中大促 電商巨頭們的又一個人造節  6月18日,這個本來在日曆上算不得值得記憶的日子,如今卻隨著剛剛赴美上市成功的京東一下子變得國人皆知。  為了讓6·18打上京東的獨家烙印,京東使出了渾身解數,不管是在世界盃電視直播時的熱舞廣告,還是公交站臺上的大幅戶外廣告,無疑是在向國人昭示著一個新的電商「購物節」的到來。對於今年以來受制於經濟增速放緩銷售乏力的商家來說,京東營造的這個新「購物節」給他們帶來了幾多憧憬,想看看在京東地毯式廣告轟炸的情形下,能不能多賣出三五鬥。
  • 當網際網路巨頭染指工業製造,優勢放大還是缺點暴露?
    這是一場將自己變成實質上公共事業企業的戰爭,製造業不過是一個分戰場。網際網路大廠「染指」製造的醉翁之意在於底座(IAAS以及工業PAAS)能力的輸出,通過強有力SaaS軟體直接服務最終用戶並非常態打法。不過,在少數典型應用場景「最後一公裡」舞臺,他們不懼通過強有力SaaS軟體直接服務最終用戶,與製造巨頭和應用工具開發商「短兵相接」。
  • 「深度」巨頭過境,寸草不生?社區團購小創業公司們的狂奔與抉擇
    巨頭的進場,也給興盛內部帶來了變化,加快開店速度的同時,提出了「用戶體驗、捨命狂奔」的八字方針。原以為格局已定的「興盛優選們」重新緊張起來。這次他們要面對的是更為兇猛的對手——美團、滴滴、拼多多等資金雄厚,擅長玩線上流量的巨頭。「大魚吃小魚」——社區團購會變成又一個熟悉的網際網路故事嗎?巨頭入場12月3日,劉強東出現在興盛優選長沙總部。
  • 無人駕駛與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才是巨頭們的必爭之地!
    周鴻禕曾在2016(第十五屆)中國企業家領袖年會上說:下一個風口我覺得物聯網的未來是整個工業網際網路,或者產業網際網路可能是另外一個真正巨大的藍海的市場。物聯網不但是阿里巴巴,京東也推出了智能音箱「叮咚」,騰訊即將推出智能音箱「耳朵」,百度剛發布了「人工智慧時代的安卓」DuerOS開放平臺,小米早已在人工智慧硬體悶聲發大財了,網際網路巨頭的新的入口之爭
  • 網際網路商業邏輯:BAT們的二向箔
    2018年1月31號,中國網際網路網絡信息中心在京發布第41次《中國網際網路網絡發展狀態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際網路公司總市值8.97萬億。其中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公司的市值之和佔總體市值的73.9%。為啥網際網路公司能夠發展的如此迅猛,其中的商業秘密又是什麼呢?下面我來說說你需要了解的網際網路商業邏輯,BAT們二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