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網際網路巨頭的在線旅遊產品關停,百度旅遊宣布將在2019年6月30日全面停止服務。無獨有偶,本月初Google宣布,將在兩個月內停止對安卓版本「谷歌旅行」客戶端的技術支持。百度旅遊的結局或許可以證明,在線旅遊領域的競爭,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流量和技術創新不是萬能法則。
谷歌旅行百度旅遊輪番謝幕
6月19日,百度旅遊以一則簡單的公告宣布了自己的謝幕。
在官網彈出的窗口中,百度旅遊聲稱,「由於業務調整,百度旅遊將在2019年6月30日全面停止服務,即日起,請不要再嘗試上傳各種內容,以防造成無法挽回的數據丟失。」屆時用戶將無法訪問其他頁面,也將無法使用其他任何功能。
從2011年4月28日正式上線至今,百度旅遊走過了8個年頭,這個為旅遊信息社區服務的平臺,在官方的口吻中,被定性為「旨在幫助準備出遊的人更好更快的做出行前決策,滿足用戶在旅行前中後各種與旅遊相關的需求。」但入局在線旅遊的這些年中,上線和關停似乎是百度旅遊唯二的「高光」時刻。得知百度旅遊關停的消息之後,不少行業內人士表示吃驚,「百度竟然還有百度旅遊。」
巧合的是,搜尋引擎巨頭谷歌在今年6月初也宣布,將在兩個月內停止對安卓版本「谷歌旅行」(Google Trips)客戶端的技術支持。這款應用於2016年推出,谷歌承諾幫助用戶通過手機和其他設備組織他們的旅行安排,將引導用戶前往特定的名勝和餐館,並整合他們的預訂和門票,以及可以幫助定製和生成行程。
有評論稱,Google Trips的商店下載量和谷歌其它APP動不動上億的下載量相比不值一提,谷歌下決心關閉Trips也情有可原。
競爭對手發展迅猛蠶食份額
公開資料顯示,早期的百度旅遊尚未建立比較清晰的商業模式,僅僅只有分享遊記、提供點評和目的地排名等基礎功能,路線和酒店的推薦都不在百度旅遊的頁面出現。此後在接入攜程、去哪兒等平臺之後,百度旅遊成為了後者的流量入口。
對於百度旅遊關停,有業內人士認為,百度作為攜程的最大股東,自己做旅遊的意義不大。亦有人表示,百度旅遊的內容結構化難度大,POI的工作難以完善;況且百度自身還有針對旅遊企業的廣告銷售業務,百度旅遊和這塊業務如何差異化定位和協同一直不太清晰。
雖背靠巨大的搜索流量,但百度切入旅遊業的角度並不清晰,百度旅遊也在賣廣告和預訂交易之間猶豫不決。而市場中的競爭對手如馬蜂窩、窮遊近年發展速度迅猛,並在POI的基礎上還嘗試智能推薦,提高轉化率,百度旅遊在發展的過程中落在下風也不奇怪。
與百度旅遊過於冷淡和保守的策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斷迭代進化的馬蜂窩、窮遊,以及爭先恐後湧入的更加年輕的競爭對手抖音、小紅書等。
馬蜂窩探索出了「內容+交易」的商業模式,在提供碎片化信息之外,以高效簡潔的即時預訂幫用戶節省決策成本,窮遊則在行中市場推出了智能行中工具,開發了行程助手、旅行類微信小程序等。
年輕富有活力的小紅書和抖音,通過內容入口和社交因素帶紅了一波網紅城市,高星酒店、特色民宿、景區等都被收入囊中。
美團則借著本地生活切入了酒旅,以高頻帶低頻,逐漸成長為日後攜程不容小覷的競爭對手。
網際網路巨頭做不好在線旅遊?
百度旅遊的結局或許可以證明,在線旅遊領域的競爭,流量和技術創新不是萬能法則。百度旅遊也不是唯一印證這個道理的產品,國內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也曾陸續推出QQ旅遊、360旅遊等產品,最終也沒有太多聲響。
2010年9月3日,騰訊推出QQ旅遊平臺,主要提供機票、酒店預訂服務,該平臺上線3天即關閉為「內測」狀態。重開之後,作為騰訊電商的一員,QQ旅遊在2011年就背靠6.74億活躍QQ用戶,擁有天然的流量優勢,隨著騰訊在旅遊業的投資增多,QQ旅遊與騰訊收購的旅人網全面整合,並有藝龍、同程等為之提供資源支持,但仍然不足以成長為與攜程抗衡的產品。在騰訊電商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之後,在OTA領域沒有太多存在感的QQ旅遊也徹底消失。
2012年底,奇虎360上線旅遊導航網站「360旅遊」,與攜程、藝龍、去哪兒、螞蜂窩等在線旅遊服務網站合作,採用「開放平臺」的模式。但這麼多年過去了,網站也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唯一例外的是阿里巴巴。201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旗下旅行品牌「阿里旅行」升級為全新品牌「飛豬」,以支付寶、淘寶、天貓的流量來支持其迅速打開市場,目前發展勢頭良好。
旅遊生態鏈布局大戰白熱化
實際上,網際網路巨頭在旅遊業的競爭一直處於白熱化階段,不論是流量變現的套路還是相關領域的科技應用,都加深了行業大佬們「寸土必爭」的決心。
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在線旅遊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8》中,有一張2017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實力矩陣圖。除驢媽媽沒有獲得BAT的投資外,其餘旅遊企業都直接或間接的拿到了BAT的投資。
早在2015年10月,百度與攜程就達成了一項股權置換交易,百度將持有去哪兒網全部股權置換成攜程股權。交易完成後,攜程擁有約45%的去哪兒網總投票權,而百度將擁有攜程25%總投票權,並成為攜程的最大股東。這意味著攜程在在線旅遊市場的近40%市場份額和去哪兒網的30%份額將一起歸到百度的陣營。
從攜程2018年年度報告公布的最新股權結構情況來看,百度的持股比例正在降低。截至2019年2月28日,百度仍為攜程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9%,較上年同期減少了0.3%。
2016年底,同程藝龍赴港上市被視為港股OTA第一股。而騰訊作為同程藝龍背後的股東,也早已藉此加入OTA市場的「爭奪戰」。為了搶奪市場,騰訊已經先後將微信錢包、QQ錢包中的酒店預訂、機票火車票預訂等自有流量入口相繼交由藝龍和同程管理。根據同程藝龍的招股書顯示,騰訊平臺作為主力流量平臺貢獻了77.1%的月活躍用戶。
今年5月,馬蜂窩旅遊網宣布了新一輪融資消息,由騰訊領投,融資金額達2.5億美元。騰訊也藉此完成了在線旅遊領域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根據易觀智庫發布的《2019中國在線旅遊市場年度綜合分析》顯示,2018年全年,攜程依舊穩坐市場老大的位置。
報告顯示,在線交通市場集中度多年來在高位運行,以機票為例,攜程、去哪兒、飛豬佔據了在線交通七成以上市場份額。而2018年攜程和去哪兒網均出現小幅份額下滑,飛豬則在去年將市場份額提升至16.1%,成為唯一取得增長的在線交通平臺。
不過,隨著在線旅遊整體增速的放緩,未來巨頭們將會如何調整旅遊業務的布局仍然是未知數。上述報告顯示,2018年在線旅遊交易規模整體增速為9.3%,在近五年來首次出現個位數增長。除受宏觀經濟影響外,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電子商務法》對在線經營行為的規範也導致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增速收窄。
上遊新聞綜合自中新網、電商報、時代財經、中國商網、環球旅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