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太牛了!2個好消息:7nm晶片再突破,14nm晶片大跨步

2020-12-01 騰訊網

國內半導體一直都是我們的軟肋,晶片行業基本上已經被日韓和歐美國家給壟斷了。中國也是晶片進口大國,2019年國內的晶片自給率僅僅才達到百分之30,換句話說,國內有70%的晶片都需要依賴於進口,2019年的晶片進口金額就已經達到了3040億美元。不僅錢被別人賺走了,而且主動權也掌握在別人的手裡,這是相當危險和被動的!

果然,美G抓住了國內半導體這個軟肋,對華為進行了晶片斷供,雖然華為能夠進行晶片設計,而且晶片設計能力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可是卻無法晶片製造,這相當於紙上談兵,空有一身武藝,無處施展。也正是因為美G對華為的晶片禁令,而國內半導體行業突然有了危機意識,過度依賴進口相當於把自己的命脈加到了別人的手裡。

自此,國內半導體行業終於開始加速布局,自建100%全國產的晶片產業鏈已經不是華為的目標,也成為了國內半導體的基本目標。而且國家也明確的制定了2025年國內晶片自給率要達到70%的目標。國內半導體企業也都牟足了勁,全力以赴!作為國內半導體行業中的種子選手的中芯國際,最近也傳來了兩個好消息,中芯國際太牛了!

好消息一:7nm工藝晶片跟臺積電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可以製造7nm工藝替代產品的企業只有兩家,一家就是臺積電,一家就是三星。而且要製造7nm晶片是需要ASML公司生產的EUV光刻機的,很顯然中芯國際現在是無法拿到設備的,而大部分的EUV光刻機就被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內部消化了。為了可以在7nm工藝方面實現突破,中芯國際就選擇了N+1工藝,完全可以達到7nm工藝製程。

而且N+1工藝現在已經進入了客戶導入產品的階段,並且實現了小批量的試生產,跟14nm的晶片性能相比,它的性能可以達到20%的提升。另外在2021年的時候,中芯國際還會推出N+2工藝,只不過因為沒有EUV光刻機,所以現在N+1和N+2都不會採用EUV工藝,直到國內有了EUV光刻機的設備之後才會採用。

好消息二:14nm晶片良品率達到95%

14nm工藝在晶片製造行業其實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分界線,能夠製造28nm工藝晶片的企業不少,但是能夠製造14nm工藝晶片的企業,在全球範圍內也僅僅只有三家,也就是ASML背後的金主,三星Samsung、臺積電tsmc以及英特爾Intel。如今中芯國際14nm晶片的良品率已經達到了95%,這就意味著國內14nm晶片的良品率已經符合了行業標準,如果中國國際的14nm晶片可以大量生產的話,那麼對臺積電肯定也會造成很大的衝擊。

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中芯國際就可以有這麼大的突破,這對於國內半導體行業來講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相信美G也會驚嘆於中國速度,不知道美G會不會後悔對華為進行了晶片斷供呢?畢竟等到國內晶片可以自產自足的時候,美G將會損失慘重!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迎來好消息!不止7nm晶片突破,14nm良品率突破到95%
    中國在晶片半導體方面的技術發展時間並不是很長,對比美國、英國與日本這些發達國家來說可能資歷還是尚淺,但是依舊無法阻止中國的晶片半導體行業的崛起,這不,中芯國家迎來好消息!不止7nm晶片突破,14nm良品率突破到95%。
  • 國產7nm晶片取得重大突破!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nm良品率突破大關
    9月15日,當美國對華的晶片禁令正式生效之後,「中國芯」便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一個絕對的心臟病問題,直到這個時候,我們的國人似乎才意識到,中國的晶片產業真的是落後著世界一大截,不過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之下,近日根據中芯國際給出的消息,國產的7nm晶片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14nm晶片良品率突破大關。
  • 中興7nm晶片商用之際,中芯國際7nm製程"取得突破"
    10月11日,珠海市委機關報《珠海特區報》發布報導,IP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受此消息刺激,陰跌已久的中芯國際,今天A股和港股均大幅上漲,帶動A股半導體概念紛紛飄紅。
  • 中興7nm晶片商用之際,中芯國際7nm製程「取得突破」
    10月11日,珠海市委機關報《珠海特區報》發布報導,IP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 受此消息刺激,陰跌已久的中芯國際,今天A股和港股均大幅上漲,帶動A股半導體概念紛紛飄紅。
  • 國產版7nm出動!中芯國際取得巨大進展,打破晶片壟斷指日可待
    中芯國際取得巨大進展,打破晶片壟斷指日可待。 在礙於光刻機的製造技術時候,中國在光刻機方面遲遲得不到突破之時,就另尋突破口,在最近中芯國際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 中芯國際14nm工藝良率達標後,對我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2、可以搶競爭對手的訂單:在技術落後的時候,中芯顯然無法接14nm製程的訂單,這樣也就自然使部分訂單流落到其他代工廠,比如三星、臺積電等等。現在中芯14nm良率達標,意味著可以從三星、臺積電這些廠商中搶奪一部分訂單。
  • 突破3nm,進軍1nm,晶片巨頭傳好消息,單月營收289億元
    ,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用了20年時間,才將晶片製程提升到14nm。中芯國際已經表示,能夠實現14nm穩定的量產工藝。但還有一家晶片製造,已經實現了5nm的晶片量產技術,它就是臺積電。據臺積電在2020年世界半導體大會上表示,最快在2021年市場上就能出現3nm有關的晶片產品。
  • 一天內傳來3個好消息,中芯國際正式表態發聲了
    最主要的是,在一天時間內,中芯國際接連傳來3個好消息,而且,中芯國際也發聲了。第一個好消息,中芯國際回應對公司運營沒有重大影響。就像中芯國際一樣,其訂單依舊是滿載,今年的研發任務也基本完成等等。第二個好消息,第二代 FinFET 已進入小量試產在全球範圍內,能夠量產5nm以下工藝的晶片,僅有三星和臺積電,但能夠生產7nm以下晶片的企業,將多一家企業,其就是中芯國際。
  • 國產7納米晶片大邁進!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納米良品率突破大關
    可以看出,我國晶片行業均需要進口組裝,若能打破壟斷完全實現自產自造控制開發,國產晶片才會有本土產業鏈,不受制於人。近日,我國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傳來消息,中國7nm晶片正在和世界縮小差距,14nm的晶片工藝更是實現大步邁進式發展。
  • 中芯國際只論性能,把14納米晶片做大,性能是否能到7納米水平?
    但是說實話,如果不是光刻機被卡脖子,中國晶片企業不至於技術發展這麼慢,很簡單的道理,沒有光刻機來進行晶片生產實踐,這樣的情況下技術進步的難度比不為光刻機發愁的臺積電三星高了N個檔次。7nm製成,只是耗電小,發熱還要高於14nm,只是相同體量下,容納更多二極體,所以晶片做大一倍,真的不是問題。實際上現在手機晶片內存能力過剩,7nm和5nm對大多數人來說無多大區別。
  • 14納米的晶片與7納米的晶片,有什麼差別嗎?
    國內最新進的工藝在2019年之前,國內晶片製造最厲害的是中芯國際也僅僅只能量產28nm的晶片,不過2019年的時候,中芯國際對外宣布,公司正式可以量產14nm的晶片,技術上取得了一大進步,比中芯國際更牛的為韓國三星,目前可以量產10nm的晶片,全球實力最強的為臺灣的臺積電,可以量產7nm的晶片(蘋果、華為、高通的高端晶片都是臺積電在代工生產的
  • 好消息!中科院突然宣布,晶片設計突破2nm,量產卻受制於光刻機
    中科院突然宣布 隨著川普和美國政府對華為公司的制裁全面升級,國內的科技發展也到了危急時刻,我們只有不斷地突破自己,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才能掌握一定的主動權,並且在科技之爭中取得領先!
  • 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工藝曝光新進展,7nm製程取得突破
    :33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13日消息,近日,中芯國際第二代
  • 中芯國際14納米工藝升級!對中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作為中國自主半導體產業的領頭羊,中芯國際14nm工藝的進展可以說是引人關注,早在2019年底,中芯國際就實現了14nm工藝的量產,但是在良品率和產能方面仍然不盡人意,而在最近召開的中芯國際投資者會議中,中芯國際CEO表示其14nm工藝獲得了重大進展,產能逐步提升,不僅良品率達到了業界標準
  • 中國最大晶片代工廠成功上市,年底將試產7nm工藝
    據媒體報導指中國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近日開始認購,預計募資超過400億元人民幣,在巨額資金的支持下預計最快年底可以試產7nm工藝(中芯國際方面稱為N+2工藝,在性能參數方面接近臺積電的7nm工藝),加快先進工藝的研發。
  • 中芯國際7nm工藝量產在即,中國晶片為什麼長期受制於人?
    中芯國際作為我國集成電路生產的「國家隊」,近期在先進集成電路設計方面收穫了不少喜人的進展。在2020年年初,中芯國際方面斥資150億元實現了14nm晶片的擴產提速,成為了華為海思方面14nm器件的主要供應商,同時從荷蘭方面購買的光刻機也正式形成生產能力。
  • 中芯國際喜訊不斷:7納米獲得突破,14納米良品率突破大關
    近日,我國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傳來消息,中國7nm晶片正在和世界先進位程技術縮小差距,14nm晶片製程工藝更是實現大步邁進式發展。據管理部門透露,目前中芯國際14nm製程工藝的良品率已經達到了行業標準,這也就意味著中芯國際所生產的晶片良品率已經達到了95%以上。
  • 芯動科技:全球首發基於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晶片
    中國一站式 IP 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INNOSILICON)今天發布: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 IP 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
  • 中國「芯」大突破!華為迎轉機?2.6萬億晶片板塊迎重磅利好
    原標題:中國「芯」大突破!華為迎轉機?2.6萬億晶片板塊迎重磅利好,聰明資金加倉的滯漲晶片股出爐,最高上漲空間超50%作者:數據寶 張娟娟中芯國際工藝獲突破,這些滯漲晶片股有望受益。A股市場蘋果概念股今日表現也不及預期,截至收盤,蘋果概念指數跌近2%,板塊內個股跌多漲少。相比之下,雖受大盤拖累,華為概念指數也有下跌,但跌幅顯著低於蘋果概念指數。事實上,華為概念股與蘋果概念股中有不少是相同的公司,同屬於蘋果、華為概念股的海航科技、安利股份、鵬鼎控股等跌幅均超過5%;而華為概念板塊的賽摩智能、天晟新材、上海天洋今日均逆勢大漲。
  • 中芯未來會不會有3nm,1nm晶片?我們會不會打破1nm工藝製程禁錮
    【未來會不會有3nm,1nm晶片?我們會不會打破1nm工藝製程的禁錮】中芯國際目前並沒有拿到花費2.2億美元訂購的7nm EUV光刻機。但是,我們也知道中芯的N+1技術,已經非常接近7nm工藝。這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我們知道,已經實現量產FinFET 14nm工藝晶片,並且在最近還為華為麒麟710A處理器進行了代工。當我們也知道,中芯已經在打造N+1,N+2方案,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透露,N+1工藝和14nm相比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邏輯面積縮小63%,SoC面積減少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