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機市場在近幾年發展較快,每年超過20%的複合增長率,在2011年市場的銷量接近200萬臺,增長前景尤為可觀。尤其是諸如3D、微投、短焦、LED光源等新技術的出現,更是給投影機市場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動力。細心的人會發現,近兩年投影市場出現的新技術,主要以德州儀器的DLP技術的革新為基礎,新產品的出現也是以這項技術為核心的產品居多。
反觀以日係為代表的3LCD投影技術,在幾年前春風得意,佔據著行業採購市場的大頭,日子過得非常舒服。隨著DLP技術的強勢崛起,3LCD技術卻依舊停滯不前,難以做出較大的改變。眼看著市場份額逐漸被以DLP技術為主的廠商吞噬,以3LCD技術為主的日系廠商被動著做出改變。
近日,有消息傳出,松下公司在2012年計劃向中國市場推出60餘款投影機產品,力圖實現在中國市場12%的總體佔有率和重回投影機市場的第一陣營的目標。回想2011年年末,同為日系投影機廠商的愛普生,也一舉推出超過50款投影機新品,並聯手國內最大的分銷渠道商神州數碼,以期重回市場銷量第一的寶座。
老牌日系廠商做出如此改變,尤其是以3LCD核心技術擁有者愛普生帶頭做出的改變,是否能改變目前頹勢?且看比特觀察為您解讀。
日系投影廠商之尷尬
近兩年,與3LCD為主的日系廠商節節敗退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加入DLP陣營廠商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麗訊、LG、宏碁等廠商,都是近些年進入國內市場,這些廠商也都因為在國內市場份額在短時間內的提升,被業界稱為「黑馬」。新進入市場品牌的產品,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質量上乘、價格低廉,性價比成為打開市場的利器。
部分日系廠商,雖然沒有沒有主動放棄3LCD技術,但更多的廠商也是選擇了以DLP和3LCD兩種技術兼顧的市場策略。如NEC、三菱等廠商,在低端娛樂、商務、便攜、家用以及高端的工程市場採用DLP技術,僅僅是在傳統的行業採購市場,配置了部分的3LCD技術產品。而完全生產3LCD產品的廠商也僅剩愛普生、索尼、日立等幾家老牌企業。曾經的3LCD聯盟,早已名存實亡。
在產品的價格方面,日系的3LCD產品一直處於高位,無論是在製造成本上,還是在後期的維護上,相比DLP技術產品都處於劣勢。我們可以看到,在投影機市場上的同級別產品,DLP技術的機型在價格上都低於3LCD技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