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的哲學性解讀

2021-02-25 哲思學意

「 既然研究自然是要研究空間的量、 運動和時間的, 其中每一個必然不是無限的就是有限的, 因此, 所有有名的哲學家, 凡是接觸過這門自然哲學的都討論過有關無限的問題。」

——亞里斯多德《物理學》

「無限」是一個內涵極為豐富和深刻的哲學範疇,在中西哲學史上 ,許多偉大的哲學家均對其進行過探討並提出過多種不同的解決方式。但由於人類知識在一定階段上的有限性以及諸如自然科學的發展水平、統治者對人們的思維限制以及該問題本身的不可完全解決性等多方面的客觀原因,「無限」成為令哲學家們感到十分難解卻又不可規避的問題。

在逐漸認識到人類自身的有限性後。哲學家們開始了對「無限」問題的思考。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本原。之後其學生阿那克西曼德認為「無定形」(也譯作無限)才是萬物的本原。他把「無限」看作是沒有具體形狀和性質、沒有任何規定性的物質世界之本原,他認為這個「無限」比有具體形狀和性質的水更能揭示物質世界的多樣性。由於其擺脫了具體形態和性質的規定,(思廬哲學編輯)所以也更能怡當地描述萬物的運動變化,更能表現出物質世界永恆運動的「無限性」。阿那克西曼德對「無限」的描述是物質性的,在他看來,能夠作為物質之本原的東西仍然必須是物質性的。所以「無限」在他那裡就成為在質上擺脫了規定性的「物質團」。但有些自然哲學家則把「無限」看作元素的屬性,如阿那克薩戈拉認為無限的事物是由同種的部分組成,德謨克利特認為無限的事物是由不同形狀的原子混合而成。

由此可見,古希臘學者對「無限」的看法大多停留在自身無規定和屬性的無限這一層面上。只有亞里斯多德的說法較為進步一些,他把無限問題看作是所有自然哲學家不可迴避的,並將之與其運動觀和時空觀聯繫起來進行思考。如他提出無限存在的五點根據:(1)時間是無限的;( 2)量是無限可分的;( 3)事物是由無限產生的:(4 )有限事物總是以其他事物為限;( 5) 一切事物都被認為是無限的」他由此認為,無限必然是不可分的,從具體事物上看,單一和複合的事物都不可能是無限的。因為如果構成具體事物的元素數目有限,那麼合成的事物就不可能是無限的。他的結論是:只有潛在的無限,沒有現實的無限。無限的真正涵義是「此外永有」,而不是「此外全無」。「此外全無」之物是「完全者」,是有限的,因為「沒有一個完成的事物沒有終結,而終結就是限」 。「此外永有」則是可以不斷在已取出的部分之外再取出些東西,只有量上具有這種性質的東西才是無限。包括亞里斯多德在內的古希臘哲學家大多把靈魂看作不隨身體毀滅而不復存在的永恆存在。這也可以說是他們解決有限的人生與無限發展的世界之間的矛盾的方式。

中世紀後,基督教神學在西方佔據統治地位。人們把上帝視為造物主。人間的苦難、世界萬物的繁雜和人類自身的有限性,都是上帝創造物之體現。是上帝存在的證據。上帝是「無限」,人是「有限」。有限作為有其規定性和缺陷的不完全存在。總是低於和從屬於絕對無限的上帝。在此之後的幾個世紀裡,人們基本上都把無限與作為世界主宰的上帝聯繫起來。共同成為只能信仰而不能有絲毫褻讀的東西。由此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本體論哲學便失去了其原有的價值。於是,對存在之存在的追問也就轉向了如何達到對上帝的認識的探求,西方哲學因而也開始了從本體論向認識論的轉型。

上帝的存在把人們的思維局限在對其進行證明之上。而這對於哲學和人類文明的發展極為不利,16世紀以後,隨著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完成,哲人們開始持泛神或無神的態度以新的視角去審視世界。如被稱為「近代哲學之父」的笛卡兒,提出了普遍存疑的思維方式,重新把「自我」提高到了無上地位。並通過上帝提出了人的認識能力是天賦的。以演繹邏輯批判了當時培根歸納邏輯的經驗主義。從而開創了近代理性主義的先河。在經過對世界的普遍存疑後,笛卡兒確定了三個實體:自我、上帝和物質。其中上帝的存在確實無疑,自我和物質則是「只需要上帝的加被而並不需要其他東西就能存在的一種事物」表面上,笛卡兒解決無限問題的途徑是通過上帝。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並不像經院哲學家那樣把上帝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惟一信仰對象,而是把上帝改造成本身不具有任何奇蹟法力的科學保護神和普遍有效的哲學前提。

笛卡兒實際上把上帝視為最高理性或純粹「我思思維」的象徵,他鼓勵科學發展。之後。黑格爾、康德等理性主義學者和許多存在主義哲學家也都分別對「無限」問題進行了深刻探討,如薩特就用現象學方法把存在物之存在還原為它的各種顯露方式。從而消解了存在與現象、潛能與活動等傳統二元命題,「這是不是說,把存在物還原為它的各種顯露我們就成功地消除了一切二元論呢?看來倒不如說我們把一切二元論都轉化為一種新的二元論:有限與無限的二元論。

由古希臘開始,從最早把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看作神跡而產生心理恐懼和自然崇拜到自然哲學家們把無限看作自然事物的屬性。再到柏拉圖把世界一分為二成有限的現實世界和無限的理念世界。甚至於後來的基督教神學、近現代理性主義、存在主義和生命哲學等哲學流派。幾乎所有的哲學流派都對無限抱有濃厚的興趣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人們對無限的探討和思考從未停上。

對於理性主義,從笛卡兒開始。無限就成為普遍有效的哲學前提和建立理性主義哲學體系的基礎。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曾把無限分為「思維的無限」和「想像的無限」。前者被看作是一種永恆理性而成為最高的本體性實體,或人類和世界萬物的邏輯因。也可稱為「絕對肯定」;後者則屬於想像範疇,如數學的無窮數列。斯賓諾莎通過這種區分,把人的心靈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下解放出來,他追求人類精神的終極價值,致力於實現人類精神的普遍解放,從而把人類智慧看作是關於生的沉思、超越死亡和關於永恆和無限的沉思。他預設統攝萬有的實體,把世界看作是從思維和廣延兩方面展現實體無限性的存在。人在他的體系中只是作為在自然懷抱中的實體無限性的載體而出現。並且作為一種有主動性的特殊存在。人可以藉助天賦的理性思辨能力來排除各種蒙蔽進而認識到綿延意義上的生命有限和本質意義上的生命無限,從而達到人生最高境界即無限的人類精神。

黑格爾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斯賓諾莎的思想,他把無限分為「真無限」(肯定的無限或理性的無限)和「假無限」(否定的無限或知性的無限),,「假無限」類似於「想像的無限」。其特點是對有限的簡單否定和拋棄,但有限並沒有因此而被真正否定,而是重複發生。這種變換並不能離開有限的範疇而達到無限。在「假無限」領域內,無限其實是被放在了不可達到的彼岸,「真無限」不是某物與他物彼此處於外在的某種關係之中。不是某物在他物之外,而是某物在他物之中即在自身之中。

康德把有限和無限看作是第一類先驗理念,即宇宙四個二律背反中的第一個:「正題:世界在時間之起始,就空間而言,亦有限界;反題:世界並無起始,亦無空間之界限;就時空二者而言,世界乃無限的。」之後,他用反證法論證了正題和反題都能夠成立,從而使認識陷入了矛盾之中。康德認為如果把宇宙作為一個統一整體(或絕對總體、無限)去認識,這就超出了感性經驗的範圍。感性直觀不能把宇宙作為整體呈現給知性,即感官不可能感知作為整體的宇宙,由感性直觀提供的經驗世界總是有限的、不完備的、部分的聯繫於其他事物而存在的,即是有條件的,受自然因果關係支配的。對於超出這些的「現象綜合的絕對不受條件限制的總體」,是經驗所無法提供的。那麼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康德認為其途徑是,劃分不可知範疇和經驗認識的現象界,不可知範疇包括物自體、上帝、自由意志等超驗的東西,現象界則是感性直觀的對象世界。康德通過把人的認識限制在「感性直觀」範圍內,把上帝、無限等超出這個範圍的東西拋到了不可知範疇,從而在其理論內部解決了有限與無限問題。

海德格爾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在者在而無反而不在。他認為只有「在者」在,本真的、始源性的「無」才能反而被嚴實地遮蔽起來,這是因為受到科學和邏輯思維的限制而表現出來的不正常現象。在他看來,「無」的隱而不顯是「此在世界」沉淪、失真的原因,要拯救此在世界只有通過追求和領悟「無」來實現。他把人的切身體驗「畏」看作領悟「無」的途徑(思廬哲學編輯)。憂慮、不安、恐懼等切身體驗被認為是人們理解自身存在的鑰匙。但是,人們總是以更加繁忙地投入到日常此在生活的方式來逃避那些情緒。這就使得他們越來越陷入「此在」當中,離自己的真正本質越來越遠。海德格爾的「畏」是指對此在本身和在場的這個世界的一種「無聊感」或」煩」,它可以使人們從沉淪的此在世界中驚醒過來,將個別化和自由賦予原先混跡於此在中而迷失了真正本質的那個「自我」,使之從此在中解脫出來。 他所謂始源性的「無」 ,同時也是最高的「超越境界」 , 即超越當下的有限性,與無限合一。

作者:張益寧、黃勤

來源:《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二期

轉載自:思廬哲學公眾號(ID:SiLu-philosophy)

 

普通人學習哲學,並不是要做學問,而是想從哲學中獲得啟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經驗上,不斷地思索、懷疑、反思······從而組織成自己的哲學,找到應對各種問題的方法。

 

這門哲學課程將圍繞人生中有關孤獨、愛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個「大問題」展開,每個「大問題」分為5講,為你講述海德格爾、亞里斯多德、叔本華、尼採、加繆、柏拉圖、薩特等20位古今哲學家的思想體系,從中探索出屬於自己的生命策略。

 

這門課程不追求「效率」,並非把教科書式的哲學導論直接扔給你,而是精心地把艱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動的故事和輕鬆的講述,用一整年的時間,通過104堂課程,帶你一點點了解漫長的哲學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講人會為你解析《存在與時間》《理想國》《沉思錄》《會飲篇》等20本經典哲學著作的精華內容。涵蓋古希臘羅馬哲學、近代早期西歐哲學、德意志古典哲學、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內容。

 

每堂課程開始,主講人都會以一部電影,一本小說或一首樂曲切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從鮮活的感情經驗和體悟出發,再上升到哲學性的疑問和反思,讓聽眾更輕鬆地打開哲學思考大門。

 

另一方面,好的文藝作品除了娛樂的功能,背後還包含著一種生命體驗、一種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藝作品背後的內涵,不拘泥於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

點擊試聽專欄

《姜人生哲學到底——20位哲學家的生命策略》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姜人生哲學到底 ——20位哲學家的生命策略》專欄

相關焦點

  • 無限循環的《無限青春》,又一首「活久見」的圓夢系列
    作為兩支來自不同地區搖滾樂團的首次合作,大多數時候都可以被稱為全新的跨界,但對於F.I.R.飛兒樂團和DO As Infinity大無限樂團來講,跨界的定義卻並不合適。因為音樂審美和表達的異曲同工,F.I.R.飛兒樂團與DO As Infinity大無限樂團這次合作的《無限青春》,更像是一種合流、一種匯聚。
  • X人生:無限可能,未完待續
    對X的解讀,最喜歡的一個是——無限可能。1《乘風破浪的姐姐》,「X」作為一項初評標準,本意是在唱跳兩方面均不出眾,需要提高的含義。結果在張雨綺這裡,生生變了理解。結果沒聽出弦外之音,腦迴路直接的張雨綺,立刻「領悟」到了精髓——那就是超級厲害,無限可能啊!即便很快從其他人那了解了真正的含義,卻毫不影響張雨綺自己對「X」的定義。無限可能的她,作為隊長帶領她的三人團,在第二次公演中,以第一名的成績全員晉級。
  • 人類遺傳密碼97%待解讀
    「最近30年測定人類遺傳密碼以後,迄今全世界科學家可以解讀的遺傳密碼不超過3%。」12月2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舉行的第一期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大講堂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表示,還有97%的遺傳密碼可以測出來但還沒有人能很好解讀,當中蘊含著大量原始創新的機會。
  • 《無限世界》世界觀曝光
    【元規則】《無限世界》包含了許多平行宇宙,無數無限世界的智慧體還有種種不為人知的玄奇詭異散居其間。一千億宇宙,便有千億的創世傳說,但彼此間仍有隱隱共通的規律,在無限世界中,這些規律被稱為大宇宙法則。大宇宙法則一直是多元宇宙的終極奧秘。無數生靈一直苦苦追尋,終其一生傾盡所有只為能略窺門徑。
  • 彭羅斯階梯是無限循環的階梯 解讀彭羅斯階梯的原理
    彭羅斯階梯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幾何學悖論,彭羅斯階梯指的是一個始終向上或向下但卻無限循環的階梯,彭羅斯階梯其實有點像是盜墓劇《鬼吹燈》中懸魂梯,利用的其實就是一種幾何學的原理,那麼彭羅斯階梯的原理到底是怎樣的呢?彭羅斯階梯是什麼?
  • 無限接近光速飛行一光年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這是網上一個熱門問答題,下面是我的回答:首先咱們先釐清題目中的一個概念,按常規極限思想,「無限接近光速」的結果就是光速。以光速飛行的東西是存在的,比如說光,就是以光速飛行。對「無限接近光速」另類解讀的答案以上是把「無限接近光速」理解為光速飛行的回答。但常規極限思想未必適用於光及光速的情況,因為光及光速是宇宙及其規律的界限,甚至可以說是宇宙本質的東西,宇宙中的任何物理和數學規律的適用範圍都不會超出這個界限。
  •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的解讀和應用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的解讀和應用數學是工具,必須有足夠的水平,才能在專業水平上有更好的發展。
  • 解讀宇宙大爆炸無限小的「奇點」,在那裡傳統物理定律完全失效!
    最開始的奇點體積無限小,密度和溫度無限大。如此小的奇點能在一瞬間產生宇宙中的所有物質能量,這確實匪夷所思,讓人無法理解,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並不支持大爆炸理論,因為它與我們的常識相差太遠了。如果奇點難以理解的話,我們可以先試著了解黑洞,從性質上分析它與宇宙大爆炸奇點有幾分相似。
  • 人類遺傳密碼97%待解讀 蘊含大量創新機會
    人類遺傳密碼97%待解讀12月2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舉行的第一期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大講堂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表示,還有97%的遺傳密碼可以測出來但還沒有人能很好解讀,當中蘊含著大量原始創新的機會。陳潤生院士表示,這97%的遺傳密碼的突變也與疾病有關。
  • 解讀「蝴蝶效應」
    下面我為大家解讀一下。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對於這個解釋我們用無限放大理論想想,熱帶雨林中少說也有個幾十萬的蝴蝶吧,它們每隻蝴蝶隨便扇兩下翅膀,結果是——美國德克薩斯州轉眼間就會吹沒影了!
  • 大無限樂團:《無限完美》
    大無限樂團:《無限完美》2002年04月29日11:26:44 網易社區    在1999年出道,由吉他手大渡亮及女主唱伴都美子所組成的大無限樂團,出道前即以多場小型街頭演唱會,讓他們累積了相當多的臨場演唱經驗,加上了由新生代作曲家長尾大所提供那兼顧了流行樂風以及搖滾精神的動人旋律,不但使他們的知名度迅速上升
  • 《時間簡史》解讀
    這篇書評解讀的,是世界科學著作的裡程碑,霍金教授的《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Stephen Hawking)。《時間簡史》是全世界最知名,銷量最大的科普書,沒有之一。
  • 瑞士目的地夥伴培訓課程第六期,感受蘇黎世與日內瓦無限風光!
    瑞士目的地夥伴培訓課程第六期,感受蘇黎世與日內瓦無限風光!9月22日,瑞士國家旅遊局將攜手合作夥伴為大家詳細解讀蘇黎世與日內瓦。參與直播還有機會贏取終極福利哦!另外,還有「瑞士國家旅遊局在線培訓」瑞士旅遊專家課程(點擊跳轉)等你來學。中文版由【必修課程】、【主題選修課程】以及【瑞士的地區和旅遊目的地課程】三部分組成,專業講師為你全方面解讀瑞士,並分享瑞士的最新消息。學習在線課程,成為瑞士旅遊專家!
  • 無限供給經濟學:新經濟、新特徵、新理論、新實踐
    本書對無限供給產品的基本特徵進行了分析、總結,並在此基礎上,對有限供給產品生產運營活動和無限供給產品生產運營活動的異同進行了比較,論證了無限供給產品生產企業資產無形化的原因,闡述了無限供給產品生產企業的規模取決於用戶,而有限供給產品生產企業的規模取決於產能等一系列有關無限供給的新特徵。
  • > LOL盒子無限視距下架 真影響遊戲平衡?
    LOL盒子無限視距下架 真影響遊戲平衡?前朝丶記憶   LOL盒子公告:無限視距下架
  • 無限鎧甲?除了無限手套,其實漫威無限寶石也曾加持過這些裝備!
    一提到漫威宇宙的無限寶石,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無限手套,貌似在設定上無限寶石只能夠和無限手套相互配合,但其實在漫威的設定中,無限寶石本身除了無限手套以外,也曾經有過和其他裝備結合的設定。當然了!這裡類似於電影宇宙中的單個無限寶石姿態,比如洛基的權杖、奇異博士的阿戈摩託之眼、羅南鑲嵌了力量寶石的克裡戰錘等等已經被不少粉絲知曉的無限寶石裝備咱們就不再多費口舌了,我們接下來要聊一聊在漫畫中的那些鑲嵌了無限寶石後堪稱神器的裝備設定。【1】無限寶石鎧甲,擁有者:洛基!
  • 漫威:無限手套是滅霸的最強神器嗎?在漫威宇宙是什麼級別?
    但若放眼有著近90年歷史的「漫威世界」,比無限手套強大的武器還有很多:無限手套力量的「瓶頸」在哪?嚴格來講,電影中的「無限手套」被嚴重削弱了。而這種削弱,主要體現在「反噬」上:電影中使用「無限手套」,特別在打響指之時,會對使用者產生嚴重的反噬,強如滅霸這種「永恆神族」體質,都只能勉強承受「兩下」。
  • 《英雄聯盟》無限火力盧錫安怎麼無限e 盧錫安無限e方法分享
    導 讀無限火力盧錫安怎麼無限e 在英雄聯盟無限火力模式中,盧錫安的技能享受80%冷卻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