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花蜘蛛-中新網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油炸花蜘蛛

2012年11月19日 17:00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參與互動(0)

  一個月前,有幸和當過導遊的表姐去了一趟美麗的西雙版納遊玩。眾所周知,西雙版納地處熱帶北部邊緣,是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不但生長著各種奇特的植物,鮮花四季盛開,還有我們平時難得一見的孔雀和大象。但讓我記憶深刻的除了美麗的風景,居然是人們印象中比較憎惡的花蜘蛛。如果我說油炸花蜘蛛很美味,你又會怎樣地瞠目結舌呢?

  表姐說以前曾帶過幾批客人來過這兒,吃過這裡最具特色的一種菜餚,至今想起來還流口水,我連忙問是什麼菜。哪知表姐說出五個駭人聽聞的字:「油炸花蜘蛛。」這一說,不禁讓原本飢腸轆轆的我,頓時失去了想大快朵頤的念頭,還幾乎沒了胃口。

  表姐見我一下子變得垂頭喪氣,不禁大笑起來,她拍拍我的肩:「妹妹,你以為波彎阿勒大名鼎鼎的花蜘蛛,是在咱們那裡屋簷下長的那種逮蚊子的小蜘蛛嗎?」我一臉不解:「不然還會是什麼樣的呢?」

  表姐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自己親自摘一個嘗嘗。於是,我們中午去了一家門口寫有特色菜餚的店子,點了幾道清炒本地野菜,一道油炸花蜘蛛。

  菜好上桌,散發著大自然清新的炒野菜,味道很不錯。原本在印象裡十分懼怕的油炸花蜘蛛,原來與我印象裡的全然不一樣,個個如小手指大小,身上長有一種並不規則的花斑,看上去脆而不焦,顏色微黃,此時窗外的一抹陽光照射進來,恰好落在這些花蜘蛛身上,令其更是泛出一陣朦朧的光暈,煞是好看,聞起來更是異香撲鼻。表姐夾起一隻放在我面前的小碗裡,讓我嘗嘗。吃到嘴裡,果然肉質鮮香酥脆,滿口生香。我一邊品嘗著這異鄉的美味,一邊聽表姐給我作詳細的介紹。

  原來這種蜘蛛生活在山野之內,在樹枝或灌木叢中結網。當地人都是上山時抬著樹枝裹網捕捉。烹製的方法也很簡單,將預先捕捉回來的花蜘蛛,去掉頭和腳,僅用留下手指般大小的圓形肚子,用水淘洗後置入油鍋內以微火煎炸,至蜘蛛腹呈黃色時取出,撒上適量食鹽便可食用。油炸花蜘蛛不僅味美,而且牠的肚子裡全是乳白色的蛋白質,不僅風味獨特,還十分有營養。從西雙版納回來後,我至今還對那兒的油炸蜘蛛念念不忘呢!

  (摘自香港《大公報》 文/胡紅雲)

相關焦點

  • 風靡柬埔寨的油炸大蜘蛛 你敢吃嗎
    摘要:不少人吃過油炸知了,但是下面這道菜未必吃過,來自柬埔寨的重口味——油炸大蜘蛛。   當地時間2020年7月19日,柬埔寨磅湛省,小販在車站售賣油炸蜘蛛。
  • 青島現昆蟲宴 蜘蛛蜈蚣蠍子等被油炸
    青島現昆蟲宴 蜘蛛蜈蚣蠍子等被油炸
  • 油炸巨型蜘蛛領銜 糖球會美食揭秘(組圖)
    今年最吸引眼球的無疑是昆蟲宴,碩大的泰國蜘蛛下油炸,看著就讓人心驚。衣著時尚的美女大口吃著蜈蚣,混搭得那叫一個絕。一上午逛下來,絕大多數小吃記者都沒聽說過。往日印象裡臭豆腐就算特色了,來了糖球會真讓人開了眼界。先甭管好不好吃,單是名字、用料和做法,有些小吃就足夠唬人了。美容蟹、菠蘿飯、油炸螞蚱,跟這些猛料比,烤肉真要靠邊站了。
  • 油炸蜘蛛連榜單都上不去!
    而你們以為油炸蜘蛛什麼的能上了榜?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那些油炸的蟲子,我也吃過,味道不錯。但是有些東西,下口就是吐。現在給大家來說下。世界上最噁心的幾道菜。油炸蜘蛛常年居於世界最噁心的湯品之首,就是這碗蟑螂湯了。
  • 為什麼柬埔寨人愛吃油炸蜘蛛?你敢吃嗎?
    蜘蛛多以昆蟲、其他蜘蛛、多足類為食,部分蜘蛛也會以小型動物為食,並且部分蜘蛛是帶有毒性的,它們螯節內或頭胸部內有毒腺,其分泌的毒液,甚至這些毒液能至人死亡。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蜘蛛是一個恐怖且陰森的形象,但是你能想像把蜘蛛當做一種食物嗎?或者說是一種可口的美味佳餚?
  • 世界上讓人驚悚的變態美食:油炸蜘蛛烤蝙蝠(圖)
    原標題:世界上讓人驚悚的變態美食:油炸蜘蛛烤蝙蝠(圖)   美食的定義很寬,是外觀美,還是味道美。中國美食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而下面你看到的這些,我個人感覺還真算不上美,更是有一種恐怖的樣子。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無疑是勇士,也許吃了下面的食物,你也是個勇士,這些在當地人嘴裡已經不算什麼了吧!
  • 在西雙版納竹蟲可以吃就算了,還可以吃蜘蛛,真的不是再開玩笑嗎
    花蜘蛛,也叫大腹圓蛛,布朗族叫「波彎阿勒」是一種生活在高山叢林中的大蜘蛛,同時它也是西雙版納的布朗族人最喜愛的美食之一!沒錯,是美食!油炸波彎阿勒,是當地一道名菜。竟然是美食,當然,捕捉它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花蜘蛛不容易獲得,要上山去找。
  • 在西雙版納竹蟲可以吃就算了,還可以吃蜘蛛?真的不是再開玩笑嗎?
    花蜘蛛不容易獲得,要上山去找。夏季是捕捉花蜘蛛的最佳時間,有經驗的布朗族人在行動之前,都會做一個關俘虜的「監獄」,捕捉工具就是一根樹丫,在「Y」字形的分叉處裹蜘蛛網,只留下放蜘蛛進去的洞,然後就是滿山遍野的搜尋!看到在網上優哉遊哉的花蜘蛛就蓋上去,將它黏在樹丫的網和它自己的網之間。
  • 花蜘蛛(創意構圖)
    花蜘蛛橫紋金蛛;生活於陽光照射的草叢、潮溼地帶,一般在草上或田邊結網。雌蛛體長18-22mm,雄蛛體長5.9mm。花蜘蛛最擅長織網和捕食了。
  • 花蜘蛛千萬別碰
    本報8月2日訊(記者李雯)今天,家住錯埠嶺小區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兩天前,她6歲的兒子在陽臺抓到一隻長約3釐米的綠色蜘蛛拿著玩,誰知昨晚孩子突然出現頭暈、噁心等症狀。  今天下午,家住湖光山色小區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早晨在陽臺上也發現了一隻長約5釐米的花蜘蛛。這隻蜘蛛的爬行速度非常快,並且長了一個類似蜜蜂的肚子。
  • 花蜘蛛網上織出「英文字母」 網友:蜘蛛成精了
    花蜘蛛網上織出「英文字母」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 記者 李巖 蘇龍 通訊員 高軍軍)一隻花紋蜘蛛竟在蜘蛛網上織出「英文字母」,你信嗎?家住山陽縣九子碑村的楊女士平時喜歡養花,前幾天,她在澆花時發現,小銀杏樹上面有一隻花紋蜘蛛在蜘蛛網上織出了「英文字母」。山陽縣城關街辦九子碑村楊女士:「山區蜘蛛挺多的,但是沒見過這種織出英文字母的蜘蛛,然後我就拿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然後發到(微信)朋友圈,朋友關注度還挺高的。」
  • 花蜘蛛"網"住青島6小區林地 專家:此種蜘蛛有毒
    27日,記者接到熱線電話,青島市浮山後六小區內的公園裡出現了大量花蜘蛛,讓人很害怕。  27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內的錦鯉湖公園。記者看到,這裡環境優美,但在湖南岸幾百平方米的樹林裡,除了柳樹之外,松樹、槐樹等樹木的樹梢、樹幹之間全都掛滿了蜘蛛網(圖),上面還趴著數隻大蜘蛛。記者發現,這些蜘蛛前肢有三條黑白相間的條紋、背部有三條黃棕色相間斑紋伴有少許斑點,並且有著像蜜蜂一樣的肚子。
  • 蜘蛛成致富的寶貝疙瘩,建成國內最大規模蜘蛛養殖場
    據悉,目前五指山市南聖、水滿、通什、毛陽、暢好等鄉鎮,有約500多戶農戶正通過飼養蜘蛛增收。  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蜘蛛養殖場  蜘蛛在全世界分布廣泛,除南極洲以外,從海平面到海拔5000米處,均有分布。蜘蛛的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自然界中蜘蛛有4萬多種,我國已經發現的蜘蛛有1000多種。
  • 蜘蛛竟長著一張人臉 「人面蜘蛛」原是花蟹蛛(圖)
    蜘蛛竟長著一張人臉「人面蜘蛛」原是花蟹蛛(圖) 2002年5月21日12:08  紅網新聞   一隻蜘蛛,竟然長著一張「人臉」,稀奇不稀奇?
  • 張雨綺吃蜘蛛 臉不紅心不跳 網友:真蜘蛛還是假蜘蛛?
    今天,張雨綺吃蜘蛛上了熱搜。這次還沒有等網友表示張雨綺是誰?更多的人震驚的想問:她吃的是真蜘蛛還是假蜘蛛?這太可怕了吧。下面,小編帶你一起「查看真相」。而張雨綺卻拿起了一個蜘蛛當場放進了嘴裡。張雨綺吃蜘蛛小編寫著寫著,突然頭皮發麻。張雨綺吃蜘蛛是真的蜘蛛嗎?
  • 花蜘蛛「安營紮寨」小樹林 專家提醒有毒莫碰(組圖)
    昨天,家住浮山後六小區的李女士向記者反映,小區錦鯉湖南邊的樹林裡到處掛滿了蜘蛛網,許多肥胖的花蜘蛛在此「安營紮寨」。同時,八大湖小區等處也發現了花蜘蛛。據有關專家介紹,這種大蜘蛛叫黃蜘蛛,又叫花蜘蛛,是有毒性的。
  • 國內街頭驚現「昆蟲宴」 各種蟲子串成串油炸給你吃(圖)
    一商販現場油炸蜈蚣、蜘蛛、蠍子、螞蚱、蜥蜴等昆蟲進行販售,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拍照。現場油炸的各式昆蟲,畫面看起來相當酸爽。此外,現場更有一條2米長的大蛇被剝皮油炸,端上餐桌。據商販介紹食用昆蟲具有排毒養顏、滋陰補氣等功效。有在現場吃過這些油炸昆蟲的朋友表示,看起來雖然很嚇人,但口感還是不錯的,有嘗過的朋友嗎?
  • 南京紫金山上,花蜘蛛織網「寫」英文字母
    揚子晚報網9月11日訊(通訊員 武家敏 記者 梅建明)9月9日上午,在南京紫金山森林草叢中,市民蘇女士登山時發現,一隻花蜘蛛正在織網。令人意外的是,這隻花蜘蛛竟然「寫得」一手好英文字母,令人嘖嘖稱奇。圖為蜘蛛織下的英文字母這位市民告訴記者,她登山遊玩時,發現草叢枝葉間有張40釐米見方的蜘蛛網,上面有一隻花生般大小、通體呈黃黑白色的蜘蛛,正在織網。
  • 蜘蛛百合(蜘蛛蘭)花
    蜘蛛蘭 [石蒜科] [水鬼蕉屬] 別 名  蜘蛛百合、笹蟹百合、螫蟹花    拉丁名:Hymenocallis speciosa 產地分布  原產印度西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5月至8月,高度60~100cm, 冠幅60~100cm。叢生狀。白色,具芳香味。
  • 製作油炸食品小技巧及面點油炸技術要領
    1 什麼是油炸? 任何用熱油煮的食物都是油炸的。熱傳遞的方法是一樣的,無論是鍋裡有一點脂肪(煎),脂肪在食物的一邊(淺煎),或脂肪完全包裹食物(油炸)。當食物被添加到熱油(通常是176℃),其表面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