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01新計劃
在重要的科技領域,有很多項目實際上不是一個企業能拿下的,有時候需要國家層面出手,才能在這一科技領域實現突破。比如晶片,在晶片界有不少領先的巨頭企業,但他們取得成功的背後,又有多少是得到上面的人支持。
同樣的,我國的民營企業華為在科技領域有非常大的進展,晶片和5G都取得矚目的成績。但成績越好,越容易遭人嫉妒。別人擁有大國的力量,卻和一個民營企業過不去,毫無大國風範。
這類領域想要更進一步,打破束縛,就不是一個民營企業能扭轉局面的,對此一條消息傳來,「國家隊」可能又有新計劃了。
10月26日,我國有關部門提出計劃,將考慮把5G,集成電路和生物製藥等重點領域,納入「十四五」規劃中。引導企業突破核心技術,加強在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
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我國要在5G以及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納入國家重點發展的規劃領域中。以前可能是企業間的小打小鬧,但是這一次,是真的有可能把這些重點科研領域,放在首要發展的目標中。
前有中科院入局光刻機,後有5G,集成電路的「十四五」規劃,有了「國家隊」的出手,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而且我國在這5G,集成電路兩大領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025G和集成電路的成績
首先是5G領域的成績,5G是在2018年正式開始商用,而我國三大運營商拿到5G商用牌照是在去年,到今年也有一周年的時間了。
截至9月底,三大運營商開通了69萬個5G基站,其中以中國移動為首,5G套餐客戶突破1.14億,中國移動也成為了全球5G用戶最多的運營商。經過三大運營商在一年時間裡的努力,我國5G正式進入收穫期。
從初期的部署基站,到開通5G用戶,這個過程不過才一年。而我國在一線城市也實現了5G網絡城區連片覆蓋,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等。
我國能夠在5G領域取得如此矚目的成績,離不開各大運營商以及國人的支持。
除了5G外,國內集成電路市場同樣有一定的成績。
集成電路涉及晶片,半導體產業,在這方面主要集中在企業的成就。
其中國內晶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完成了N+1工藝的流片,在芯動科技的幫助下,完成全球首款N+1工藝的流片,並且實現了全IP自主國產。隨著中芯國際工藝水平的上升,以後我國想要生產高端晶片,也並非不可能。
除了晶片製造方面,中興也在晶片設計上將自研的7nm晶片正式商用,自研的5nm晶片也已經處於實驗室階段。最後不得不提的是華為麒麟9000晶片,這款晶片於10月22日和華為Mate40一起發布。
毫不誇張地說,麒麟9000是中國目前國內晶片中的巔峰,也是華為集成了16年晶片研發的心血,沒有任何一款國產晶片能超越麒麟9000,儘管存在遺憾,但在它發布的那一刻,已經不留遺憾了。
5G,集成電路領域,我國交出了自己的成績單,但是距離滿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條路需要國內企業的共同參與,只有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03總結
一條消息傳來,我國有關部門要在5G,集成電路領域重點發展,未來將展開的新計劃,可能從此刻開始發生改變。以前是被迫發展,現在是主動出擊,在關鍵的技術領域,必須要實現突破。
當然,關說說也是不行的,必須要行動起來,哪怕困難也不能放棄。十年後再看現在的決定,就會發現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對國產5G和集成電路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