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SPWM 逆變器控制系統的建模與仿真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在雙環控制中,為了獲得更好的控制效果,逆變器要實現狀態反饋解耦。文章在狀態反饋解耦的基礎上,首先建立了SPWM 數學模型,接著對提出的兩種控制方案進行了比較,通過分析指令傳函的動態跟蹤性能和擾動傳函的擾動抑制能力,選擇了負載電流解耦的電感電流反饋,它是控制效果較好的一種方案,最後對所選的控制方案進行了系統仿真,結果表明輸出電壓波形質量高,動態響應好,擾動抑制能力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2391.htm

  0 引 言

  目前,電壓外環電流內環的雙環控制方案是高性能逆變的發展方向之一。雙環控制方案的電流內環擴大逆變器控制系統的帶寬,使得逆變器動態響應加快,非線性負載適應能力加強,輸出電壓的諧波含量減小。

  由於考慮到濾波電感等效電阻的壓降作用和電壓外環對電流內環的緩慢擾動作用,為要實現更好的控制效果,必須對控制對象實現狀態反饋解耦,消除輸出電壓產生的交叉反饋作用。本文在狀態反饋解耦的基礎上,建立了SPWM 的仿真模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仿真。仿真過程考慮了死區效應和器件的損耗,因此是較為精確的模型。

  1 單相電壓型逆變器的數學模型

  為方便控制器的設計,首先建立單相SPWM(sinusoidalpulse wIDTh modulatiON)逆變器合理的數學模型。

  圖1 中E 為直流母線電壓,ui為逆變器輸出電壓,uc為電容兩端電壓,iL為流過輸出濾波電感L 的電流,io代表負載電流。濾波電感L 與濾波電容C 構成低通濾波器。r 為包括線路電阻、死區效應、開關管導通壓降、線路電阻等逆變器中各種阻尼因素的綜合等效電阻。電壓ui可以取三個值:E,0或-E,因此,電壓ui是幅值為+E 或-E 的電壓脈衝序列。

  由於逆變器電路中各個功率開關器件都工作在開關狀態,因此是一個線性和非線性相結合的狀態,分析時有一定的難度。可假設直流母線電壓源E 的幅值恆定,功率開關為理想器件,並且逆變器輸出的基波頻率、LC 濾波器的諧振頻率與開關頻率相比足夠的低,其截止頻率通常選擇在開關頻率的1/10 ~1/5 左右,則逆變器可以簡化為一個恆定增益的放大器,從而可以採用狀態空間平均法得到逆變器的線性化模型,單相電壓型SPWM 逆變器的等效電路如圖1 所示。


圖1 單相電壓型SPWM 逆變器等效電路

  基於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和電流定律,可以得到逆變器的小型號模型為:



  選擇電容電壓Uc和電感電流iL作為狀態變量,逆變器的連續時間狀態方程為:



  據此可以容易地推出其頻域傳遞函數:



  從而可以得出逆變器在頻域下的等效框圖如圖2所示。



圖2 單相電壓型SPWM 逆變器的等效框圖


相關焦點

  • SPWM波控制逆變器雙閉環PID調節器的建模與仿真
    在這些指標中對輸出電壓的THD要求比較高,對於三相逆變器,一般要求阻性負載滿載時THD小於2%,非線性滿載(整流性負載)的THD小於5%.這些指標與逆變器的控制策略息息相關。文中主要介紹如何建立電壓雙環SPWM逆變器的數學模型,並採用電壓有效值外環和電壓瞬時值內環進行控制。針對UPS單模塊10 kVA單相電壓型SPWM逆變器進行建模仿真。
  • 三相SPWM逆變器的調製建模和仿真
    具有開關頻率固定,控制和調節性能好,能消除諧波,設計簡單,是一種比較好的波形改善法。它的出現為中小型逆變器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由於大功率電力電子裝置的結構複雜,若直接對裝置進行實驗,且代價高費時費力,故在研製過程中需要藉助計算機仿真技術,對裝置的運行機理與特性,控制方法的有效性進行試驗,以預測並解決問題,縮短研製時間。
  • 異步電動機直接轉矩控制離散系統的建模和仿真
    ,使得控制系統得以簡化,並且提高了快速相應能力。直接轉矩控制不僅拓寬了向量控制理論,同時促進了電機現代控制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SIMUUNK是MATLAB提供用來對動態系統進行建模、仿真、分析的軟體包。
  • 利用電子仿真軟體Saber對無刷直流電機控制系統進行仿真分析
    本文利用Synopsys公司的電力電子仿真軟體Saber建立了無刷直流電機的控制系統的仿真分析模型,對該控制系統中的位置傳感器、電子換向器、三相逆變電路進行研究與分析,完成仿真模型的搭建、功能驗證和性能分析,最後利用整體模型進行系統的仿真試驗。 1 電機控制系統總體 無刷直流控制系統的組成框圖如圖1所示。
  • 分布式電源併網逆變器控制策略與仿真研究
    針對光伏併網過程中的直流升壓、SPWM波形產生、同步鎖相、逆變併網動態過程、研究了基於電網特點的FIR數字濾波、交流採樣和穩定直流母線電壓的數字PID控制器等技術提出了基於改進MPPT算法的控制策略並進行Simulink動態仿真。
  • 逆變器並聯繫統開關環流的研究
    對現有環流問題進行擴展分析,提出開關環流的概念,並基於開關器件級的電路模型,研究電路參數與開關環流之間的關係,提出能夠較好抑制開關環流的電路參數的設計原則。通過仿真和實驗明確了所提出的開關環流概念的理論和實際意義,並驗證了對其分析以及抑制的電路參數設計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逆變器在風力發電系統與電網接口上的作用
    逆變器作為風力發電系統與電網的接口,承擔著核心電能變換和控制的作用,同時是系統中極易發生故障的薄弱環節,系統能否向電網或負載提供優質的電能,逆變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電網穩定運行,提高電能質量,逆變器的故障診斷尤為重要,因此近些年逆變器的故障診斷研究成為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
  • 基於數字移相器的逆變器系統相位跟蹤控制
    基於數字移相器的相位跟蹤控制方法。實驗利用MSP430產生SPWM信號合成正弦波模擬光伏逆變電源系統。採用基於數字移相器思想的開環控制方式,實現了無誤差頻率跟蹤,高精度的相位跟蹤。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控制速度快、精度高。
  • 基於EG8010-SPWM純正弦波逆變器設計
    摘要:為滿足風力發電系統對純正弦波逆變器的要求,設計了一種以EG8010-SPWM為核心的逆變器。主電路採用升壓斬波電路和單相全橋逆變電路,降低了噪聲,提高了效率。
  • 基於OPNET的區域網拓撲建模仿真
    2 基於OPNET的區域網拓撲建模 優化網絡工程工具(Optimized Network Engineering Tool,簡稱OPNET)是OPNET公司開發的商用仿真平臺,支持各類通信網絡和分發系統的模擬與仿真
  • 基於MPPT算法的光伏發電併網系統仿真研究
    針對此現象,本文基於MATLAB軟體平臺建立了兩級式太陽能光伏併網系統的仿真模型,前級升壓斬波電路[1]運用電導增量法[2](BOOST)對電池最大功率點進行跟蹤;並對後級併網逆變器的控制策略進行了研究,同時仿真了在光伏電池輸出電壓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後級逆變器的響應特性,最後對單相兩級式光伏
  • 基於SPWM的逆變器、變頻電源及變頻器等的設計方案匯總
    它廣泛地用於直流交流逆變器等,在變頻器領域被廣泛的採用。本文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基於SPWM設計的變頻電源、變頻器及逆變電源的設計方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4229.htm  基於PIC單片機的SPWM控制技術  本文採用軟硬體結合設計的方法,利用面積等效法,並且基於PIC單片機實現對試驗逆變系統的SPWM控制。
  • SPWM變頻調速的基本原理與在交流伺服電機中SPWM變頻調速方法
    SPWM的控制模式:  SPWM調製波是根據三角波與正弦波的交點來確定逆變器開關器件的通斷工作時刻的。  spwm的應用  SA8281型SPWM波發生器原理及在變頻器中的應用  脈寬調製技術通過一定的規律控制開關元件的通斷,來獲得一組等幅而不等寬的矩形脈衝波形,用以近似正弦電壓波形。脈寬調製技術在逆變器中的應用對現代電力電子技術以及現代調速系統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 基於Verilog HDL的SVPWM算法的設計與仿真
    摘要:空間矢量脈寬調製算法是電壓型逆變器控制方面的研究熱點,廣泛應用於三相電力系統中。基於硬體的FPGA/CPLD晶片能滿足該算法對處理速度、實時性、可靠性較高的要求,本文利用Verilog HDL實現空間矢量脈寬調製算法,設計24矢量7段式的實現方法,對轉速調節和轉矩調節進行仿真,驗證了設計的實現結果與預期相符。
  • 基於LM25037的車載可攜式SPWM逆變器設計
    目前,汽車普及率日益升高,車載逆變器將汽車點菸器輸出12 V DC轉換成220 V/50 Hz交流電,供一般的電器產品使用。車載逆變器作為一種移動中使用的電源轉換器,為人們外出工作或旅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 應用於SiC光伏併網逆變器研究的新模型,可分析開關振蕩問題
    開關頻率提升後,由於開關振蕩的存在,可能導致高頻下的併網電流波形質量下降,因此需要建立精準的模型來為SiC MOSFET在光伏逆變器中的應用提供指導。目前的SiC MOSFET模型大多基於Pspice的仿真環境建立的,不能用於包含複雜的電路拓撲和控制算法的仿真研究。
  • 基於雙環控制和重複控制的逆變器控制方案研究
    重複控制的逆變器控制技術,該方案在電流環和瞬時電壓環之外附加了一個重複控制環。在實現輸出電壓解耦和擾動電流補償後,根據無差拍原理設計的雙環控制器使逆變器達到了很快的動態響應速度;位於外層的重複控制器則提高了穩態精度。該方案在一臺基於DSPTMS320F240控制系統的PWM逆變器上得到驗證。
  • DSP控制SPWM全橋逆變器直流偏磁的研究
    摘要:提出了一種基於DSP的消除SPWM全橋逆變器直流偏磁問題的控制方案,採用TI公司的DSP晶片TMS320F240來實現。在一臺400Hz6kW樣機上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案能較好地解決全橋逆變器中的直流偏磁問題。
  • MATLAB/SIMULINK的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系統仿真研究
    傳統的控制方式由於引入了位置傳感器而給當前的調速系統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佔據了比較大的有效空間,使系統編程複雜。因此無位置傳感器控制系統的研究變得越發的重要。SIMULINK仿真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矢量控制的系統結構框圖,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PMSM驅動仿真分析,用id=0時的無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的仿真模型如圖2所示,各個模塊介紹如下:給定的參考轉速是700rpm;速度通過PI調節模塊,實現轉速的閉環控制策略,該調節採用了輸出限幅
  • 基於APFC晶片控制的光伏併網逆變器研究
    摘要:提出一種基於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PFC)晶片控制的小功率光伏併網逆變器方案。該逆變器包括直流變換環節和逆變環節。其中直流變換環節採用APFC晶片控制將光伏電池板的直流低電壓變換成正弦雙半波的直流電,逆變環節採用工頻全橋逆變電路將正弦雙半波電流變換為交變電流注入電網。新方案中併網逆變器的併網控制採用APFC晶片實現,而實時控制要求低的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孤島保護可採用低價的單片機實現。新方案具有成本低、開發和電流採樣容易等優點。通過一臺300W的樣機證明了系統方案是正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