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天文科技工作者馮國傑(中)、助理觀測員努爾蘭·卡納皮亞(左)、阿克力·圖拉提在慕士塔格峰下合影(6月15日攝)。盛夏時節,新疆帕米爾高原上依舊會有雪花飛過。 在慕士塔格峰下的新疆阿克陶縣布倫口鄉蘇巴什村,天文科技工作者馮國傑加穿了一條羽絨褲,帶上水壺和乾糧,就出發了。與他同行的,還有從村裡招聘的兩個助理觀測員。車行山谷中,連續翻過盤山道,約40分鐘後,馮國傑和助理觀測員到達了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 慕士塔格觀測站位於我國西陲,在我國時域天文觀測設備布局和對空觀測任務的執行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天文觀測條件綜合優勢。這裡海拔4526米,為最大限度保障人員的身體健康,觀測站實行輪班制,同時將生活區設立在海拔相對較低的蘇巴什村。北京時間晚上10點左右,西陲天地相接處仍存亮色。馮國傑領著助理觀測員,抓緊檢查氣象、天文觀測等儀器設備,為當晚的觀測做準備。在夜幕降臨前,他們還必須生起爐火,以保障徹夜值守時簡易房內的溫度,高原夏夜的氣溫也會降至零度左右。 夜間觀測,白天上傳數據、分析判斷、發日報,是慕士塔格觀測站值班人員的職責,這裡採集的數據將被用於光學天文研究。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於2017年1月投入使用,大量像馮國傑這樣的基層天文科技工作者克服高海拔帶來的種種困難,輪班堅守,保障設備正常運轉併科學採集觀測數據,為開展科研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影報導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助理觀測員阿克力·圖拉提開啟望遠鏡圓頂,準備開始當晚的觀測(6月15日攝)。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馮國傑(右)幫助助理觀測員努爾蘭·卡納皮亞(左)、阿克力·圖拉提分析數據(6月15日攝)。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助理觀測員努爾蘭·卡納皮亞(左)和阿克力·圖拉提在夜間查看觀測數據(6月15日攝)。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馮國傑(右)和助理觀測員努爾蘭·卡納皮亞在休息時聊天(6月15日攝)。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馮國傑檢測氣象設備的線路(6月15日攝)。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助理觀測員努爾蘭·卡納皮亞(右)和阿克力·圖拉提在戶外工作(6月15日攝)。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馮國傑打開軟體,調試設備(6月15日攝)。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助理觀測員阿克力·圖拉提開啟望遠鏡圓頂,準備開始當晚的觀測(6月15日攝)。
↑在位於新疆阿克陶縣布倫口鄉蘇巴什村的生活區,天文科技工作者馮國傑用指夾式脈搏血氧儀檢查身體狀態(6月15日攝)。
↑天文科技工作者馮國傑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內巡查(6月15日攝)。
↑助理觀測員阿克力·圖拉提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值守(6月15日攝)。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馮國傑和助理觀測員在戶外工作(6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馮國傑檢查太陽能光伏電板的運行情況(6月15日攝)。
↑星空下的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一角(6月16日攝,長時間曝光)。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馮國傑(左)為助理觀測員阿克力·圖拉提講解當晚觀測要點(6月15日攝)。
↑在位於新疆阿克陶縣布倫口鄉蘇巴什村的生活區,天文科技工作者馮國傑在做飯(6月16日攝)。
↑到達慕士塔格觀測站後,冷風襲來,馮國傑穿上衝鋒衣,拉上拉鏈(6月15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