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用手機拍攝電腦或者電視屏幕的畫面時,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波紋,有些是豎的、有些是橫的,甚至還有其他形狀的,在放大或者縮小的時候還會變化,非常難看,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造成這種波紋出現的原因有兩種,一是由於手機和電腦顯示器的屏幕刷新頻率不同步導致的,二是由於莫爾條紋的幹擾。
1
但是用手機拍攝就不一樣了,手機拍攝的頻率是每秒30幀,也就是每秒刷新30次的意思。這樣一來,手機拍攝時的快門速度比顯示器刷新的頻率要快得多,手機和顯示器刷新的頻率也就不同步了,這時就能捕捉到肉眼看不到的波紋了。
2
另外一種原因是莫爾條紋幹擾。莫爾條紋是空間頻率相近的兩條線條相互幹涉、由2組或多組不同的條紋重疊後所產生的幹涉的影像。莫爾條紋是兩條線之間以一定的頻率發生幹涉的視覺的結果,當肉眼無法分辨這些物體時,實際上就是放大了條紋之間的差異。
簡單來說,莫爾條紋就是電腦顯示屏幕、手機攝像頭和手機顯示屏三者互相干涉的結果。
▲
生活中關於莫爾條紋的例子很多:
辦公椅背 ↓
紙幣上用來防偽 ↓
有沒有辦法解決它呢?悲催的是,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辦法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只能儘量減少幹擾。比如:
有些手機會有「減少閃爍」的選項,可以進入把刷新頻率調慢;
拍攝時調整手機攝像頭或者顯示器的角度,儘量傾斜拍攝;
調整拍攝距離,也就是找到手機攝像頭和電腦顯示器之間合適的距離;
嘗試用錄屏、截屏的方式獲得照片,這樣照片就會更清晰了。
來源:洛陽綜合廣播 編輯: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