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廢水處理問題答疑,讀完你就是環保大師(一)!!

2020-11-23 中國水網

第一章 問題目錄

一、概論

1、為什麼要汙水處理? 

2、什麼叫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 

3、怎樣實施科學的環保管理? 

4、什麼叫「環保110」? 

5、清潔生產管理包括那幾項工作? 

6、廢水分析中為什麼要經常使用COD和BOD這二個汙染指標? 

7、什麼叫COD(化學需氧量)? 

8、什麼叫BOD5(生化需氧量)? 

9、COD和BOD5之間有什麼關係? 

10、什麼叫B/C? B/C表示什麼意義? 

11、什麼叫pH? 

12、廢水分析中為什麼經常使用毫克/升(mg/L)這個濃度單位? 

二、廢水的預處理 

13、什麼叫廢水的預處理?預處理要達到哪幾個目的? 

14、廢水集水池是派什麼用的? 

15、為什麼廢水中的膠體顆粒不易自然沉降? 

16、怎樣使膠體顆粒沉澱? 

17、什麼叫凝聚? 

18、什麼叫絮凝? 

19、廢水為什麼要用聚鐵進行絮凝吸附預處理? 

20、什麼叫混凝? 

21、什麼叫吸附? 

22、什麼叫鐵炭處理法? 

23、鐵炭出水為什麼還要用石灰粉進行中和處理? 

24、怎樣估算化學汙泥的產生量? 

三、廢水的生化處理? 

25、什麼叫作廢水的生化處理? 

26、微生物是通過何種方式將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分解去除掉的? 

27、微生物與哪些因素有關? 

28、微生物最適宜在什麼溫度範圍內生長繁殖? 

29、微生物最適宜的pH條件應在什麼範圍? 

30、什麼叫溶解氧?溶解氧與微生物的關係如何? 

31、為什麼高濃度的含鹽廢水對微生物的影響特別大? 

32、什麼叫好氧生化處理?什麼叫兼氧生化處理?二者有何區別? 

33、生物處理在廢水處理工程上有哪些應用?

34、生物膜法和活性汙泥法有哪些異同之處? 

35、什麼叫活性汙泥? 

36、怎樣評價活性汙泥法與生物膜法中的活性汙泥? 

37、在用顯微鏡進行生物相觀察時,那一類微生物直接表明生化處理效果良好? 

38、什麼叫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 

39、什麼叫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 

40、汙泥沉降比(SV)? 

41、汙泥指數(SVI)? 

42、溶解氧(DO)表示什麼? 

43、廢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44、生化過程中微生物所需的氧氣有誰提供? 

45、在生化過程中為什麼需要經常補充廢水中的營養物? 

46、廢水中微生物所需的各營養元素之間的比例為多少? 

47、為什麼會有剩餘汙泥產生? 

48、怎樣估算剩餘汙泥的產生量? 

49、什麼叫生物炭法(PACT法)?  

第二章 問題解答

1、為什麼要汙水處理? (這個是某公司廢水處理站的技術資料) 

***公司位於***,主要生產****.廢水來源於銀杏葉提取工藝,提取過程中使用乙醇作為萃取劑,廢水中有多項汙染因子嚴重超標,長期以來一直成為影響和制約公司生產和發展的難點之一。這些廢水如果排放前不處理,將嚴重汙染環境。一般來說,當環境和資源遭到破壞,生態平衡失調後,沒有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是難以恢復的,而且有時是無法恢復的。因此,任何企業企圖以犧牲環境和資源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的暫時發展,不但國法不容,人民群眾不答應,而且企業自身的存在和發展也必將受到限制。 

2、什麼叫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 

ISO14000系列標準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制定的環境管理標準,其指導思想是「全面管理、預防汙染、持續改進」,是環境管理思路與方法的創新。ISO14000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和條例,從購進原料開始到產品出廠每個生產工序和管理環節均有相應的核查標準,它從制度上嚴格地預防了汙染物質在生產過程中的產生和保證汙染物質的有效治理。廢水治理僅僅是ISO14000系列標準中的一個部分。目前ISO14000系列標準正在國內某些大城市和大型企業開始試點和執行。 

ISO14000環境質量認證被稱為國際市場認可的「綠色護照」,誰通過認證,無疑就獲得了「國際通行證」。許多國家紛紛宣布,沒有環境管理認證的商品和產品,將在進口時受到數量和價格上的限制。因此,隨著與國際市場的逐步接軌,ISO14000環境質量認證在國內所有的企業中全面推廣執行,如同ISO9000(質理管理標準)一樣。 
因此,從環境管理標準的角度出發,我們不僅要努力做好汙染源末端的廢水處理工作,實行科學的環保管理,保證處理出水達標排放;更應該化大力氣狠抓汙染源前端的清潔生產管理,預防汙染,減少汙染。 

3、怎樣實施科學的環保管理? 

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因此,廢水處理應符合我國制定的環境保護法規和方針政策。在環保的規劃設計中,必須把生產觀點和生態觀念、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統籌考慮,把治理廢水和改進生產工藝、實行清潔生產結合起來統籌考慮。通過系統的分析和考證,尋求比較合理的治理方案。環保管理的主要原則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 淘汰不合理的產品 

對於一些傳統的、低產值的、廢水治理難度極大的垃圾產品應該下決心用高產值的、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置換掉。如果某產品的年利潤還抵不上每年用於廢水的治理成本,這樣的產品應下決心停止生產,換上汙染少且易於治理達標的產品。 

(2) 加強管理,減少汙染 

企業管理也是防治汙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如設備的跑、冒、滴、漏;不按操作規程辦事造成的生產事故或產品報廢等導致的大量高濃度廢水的產生;用大量的水衝洗設備與地面,造成廢水量的增加;冷卻水與生產廢水未做到「清濁分流」,都會增加廢水的水量和廢水的治理難度。 

(3) 建立區域性的小型汙水處理廠 

對工廠比較集中的地方,不必套用「誰汙染,誰治理」的原則,而應該加強各企業間的聯繫,統籌考慮汙染的治理對策,若有必要和可能,可將各個工廠的廢水集中處理,建立統一的汙水處理廠,實行「誰汙染,誰出錢」的治理方法。因為各個工廠由於產品的不同,廢水的水質也不是一樣的,如有的工廠的廢水是酸性的,而有的工廠的廢水卻是鹼性的,放在一起處理可以減少中和藥劑的處理費用;有的工廠排出的高鹽分低COD的廢水,而有的工廠的廢水卻是高濃度易生物降解的,如果單獨處理的話,都是治理難度很大的廢水,但如果放在一起進行生化處理,由於水質條件的改善,不僅可以減少廢水的處理難度,而且可以提高處理效率。 

(4) 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 

為了減少廢水水量,首先應該在廢水產生的源頭上多做文章。如可以考慮水的循環利用、或多次重複利用,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儘量減少外排水量。在國外,某些先進企業水的循環利用率已經達到96%以上,而上海生產企業水的循環利用率還停留在20-30%的較低水平,尚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提高生產用水的循環利用率不僅可以減輕環境汙染,而且還能減少新鮮水的補充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和日益緊張的水資源問題。在廢水處理時,也應該儘量考慮處理出水的循環使用。 

(5) 回收利用和綜合利用 

廢水中的汙染物,都是在生產過程中進入水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反應介質(如溶劑),特別是精細化工生產中一些化學反應往往不能十分安全,產品的分離過程也不可能十分徹底,因此在廢水中尤其是在反應母液中常含有一定數量的有用物質。排放這些汙染物質,就會汙染環境,造成危害。但若加以回收利用或綜合利用,便可以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或以廢治廢,取長補短,綜合治理,就可以節省水處理的費用。 

4、什麼是「環保110」? 

針對當前環保行政執法和環境管理與群眾投訴不相適應的狀況,上海市開通了環保應急熱線62863110,即所謂的「環保110」。今後電話號碼將簡化為63110(「綠色110」的諧音)。這是全國環保系統中首個「環保110」。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強,全國各地將先後推行環保應急熱線。 

環保應急熱線的職責範圍是:受理和組織在全市範圍內發生的重大汙染事故受理對排汙單位汙染非法排放的舉報,如偷排、直排等;受理和處理由環境問題引發的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的事件;協助有關部門處理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重大事件;其它無需到現場處理的環境汙染問題,環保應急熱線可24小時接受上述範圍內的全市群眾的投訴。 

對於汙染排放單位來說,環保110的開通既是壓力又是動力,我們只有認真做好汙染的管理和治理工作,才能經受住環保執法機構和群眾的監督考驗。 

5、清潔生產管理包括那幾項工作? 

廢水和其中的汙染物是生產工藝過程的產物,因此改革生產工藝,實行清潔生產是消滅或減少廢水危害的根本措施。通過工藝及設備的改革可以把廢水消滅於生產過程之中,這樣既可以提高原輔材料的利用率,又可減少廢水的處理費用。這方面工作應由生產工藝工程師及環境工程師共同合作完成。應該認識到保護環境不只是環境工程師的工作,而是要從汙染源頭進行控制,這樣才能真正把廢水治理好。因此,在工藝設計、產品試製時就要考慮今後可能發生的環境汙染問題。在選擇合成路線時,儘量採用無公害、少公害的生產工藝,要選擇原料利用率最高的路線,在生產工藝中不用或少用生物難降解性物質或有毒有害物質,包括原輔材料及溶劑,並加強溶劑及副產品的回收及綜合利用工作。具體的辦法大致有下列幾種: 

(1) 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路線 

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路線。首先可對生產工藝中配料比作一核實,應把汙染較大,而又超過理論配比的原料降低,以增加原料的利用率以及廢水的可處理性。 
在化工生產中,有時採取了新的路線,不但可提高生產水平,也可以解決廢水處理問題。例如以往抗結核藥物原料異煙酸,需由硫酸作電解液進行電解氧化製備,過程中產生的酸性廢水水量較大且較難處理。現採用空氣催化氧化新技術,在流化床中進行反應,廢水水量也較少,汙染問題也比較容易解決。 

(2) 更換原輔材料 

這是常用的方法,如用無毒或低毒的原料代替高毒或劇毒的原料,用生物可降解物質代替生物難降解物質等。此外要儘可能地不用和少用排放標準中規定限止性物質,特別是一些要求嚴格的物質,這樣就可以減輕廢水處理的負擔。例如現在對廢水中的氨氮濃度有較嚴格的要求,這樣就要求在生產中儘可能少用氨水或液氨。例如以前在調節廢水pH時,有的處理工藝用氨水調節,則出水中的氨氮就會大大超標,也增加了廢水的生化處理的難度。同樣的原理我們應少用重鉻酸鉀做氧化劑,少用硝基化合物、氯代烴做溶劑。 
在選用溶劑時,除了需滿足生產工藝上的要求外,還需考慮溶劑的生物可降解性及其毒性。 

從上述要求來說,其選用的優先秩序見下表。 

溶劑選擇優先秩序表 
優 先 使 用 
甲醇、乙醇、異丙醇、丙酮、醋酸、醋酸乙酯、甘油、乙二醇 可 以 使 用 
苯、甲苯、二甲基甲醯胺(DMF)、甲醯胺、二甲苯 
避 免 使 用 
叔丁醇、二甲亞碸(DMSO)、三乙胺、二甲基苯胺、氯仿*、四氯化碳*、氯苯、硝基苯*、吡啶*、嗎啉、四氫呋喃 
註:*表示對微生物有毒性或有抑制作用。 

(3) 選用新的後處理工藝,將汙染減輕或消滅在生產工藝中

這種方法對於從事化學化工生產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例如,在有機合成工業中,常用加水稀釋反應物料的方法(水析)使反應產物從反應有機溶劑中析出,水析所產生的母液,由於水量較大,其中有機溶劑(如甲醇、乙醇等水溶性溶劑)較難回收,帶入廢水流中造成汙染。如果在稀釋前,先用蒸餾法回收大部分溶劑,再用水稀釋,則廢水中有機物的含量可明顯下降。 

為了使所得的產品保證較好的質量,反應產物或中間產物常需進行洗滌,以除去產物中夾帶的雜質。洗滌操作是否合理,對廢水汙染程度有相當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採用新的後處理技術即可以使洗滌廢水全部消滅於工藝操作過程中,實現零排汙。廢水中的鹽分含量太高會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影響生化處理的效果。我們也可以採用新的後處理工藝來解決廢水處理中的這一難點。例如某廠將對硝基氯苯在甲醇溶劑中與氫氧化鈉反應製備對硝基苯甲醚。原先的後處理操作工藝是用水洗滌去除反應物料中的NaCl鹽分,該操作的結果是廢水水量大,廢水中的鹽分含量高,導致後續的生化處理發生困難。後來該廠改進了後處理的操作工藝,先將反應物料(有機相)中的NaCl過濾掉,再用水洗滌並析出對硝基苯甲醚,改進後的操作工藝不僅可以減少廢水水量的50%,而且可以回收廢水中鹽分的97.4%,削減廢水有機負荷58.7%,廢水的生物降解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 加強溶劑回收工作 

在大多數化工原料生產廠,溶劑在原輔料中的使用比例是相當高的,可以說,許多生產廢水中的有機負荷基本上來自溶劑,因此,重視和做好溶劑的回收工作不僅是防治汙染、減少汙染的重要措施,也是降本增效、提高利潤的重要途徑,具有環境和經濟的雙重效益。如上海某生產激素的製藥廠,有機負荷(COD)的日排放總量為8噸,是地區的汙染大戶。該廠的環保治理首先從溶劑的回收工作做起,將含有相同溶劑的母液廢水集中起來加以回收,結果廢水中的有機負荷日排放總量從8噸降至3噸,回收溶劑的收益超過了廢水處理站的運行費用。 

6、廢水分析中為什麼經常使用COD和BOD這二個汙染指標? 

廢水中有許多有機物質,含有十幾種、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有機物質的廢水也是能經常遇到的,如果對廢水中的有機物質一一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既耗時間,又耗藥品。那麼能不能只用一個汙染指標來表示廢水中所有的有機物質及其它們的數量呢?環境科學工作者經過研究發現,所有的有機物質都有二個共性:一是它們至少都由碳氫組成;二是絕大多數的有機物質能夠化學氧化或被微生物氧化,它們的碳和氫分別與氧形成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廢水中的有機物質不論是在化學氧化過程中還是在生物氧化過程中都要消耗氧,廢水中的有機物質愈多,則消耗的氧量也愈多,二者之間是呈正比例關係的。於是環境科學工作者們將廢水用化學藥劑氧化時所消耗的氧量稱為化學需氧量,即COD;而將廢水用微生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稱為生物需氧量,即BOD。由於COD和BOD能夠綜合性地反映廢水中所有有機物質的數量,且分析比較簡單,因此被廣泛地應用於廢水分析和環境工程上。 

實際上,COD並不是單單表示水中的有機物質的,它還能表示水中具有還原性質的無機物質,如:硫化物、亞鐵離子、亞硫酸鈉,甚至氯根離子等。譬如講,如果鐵炭池出水中的亞鐵離子在中和池中沒能完全被去除掉的話,則生化處理出水中由於有亞鐵離子的存在,出水COD可能會超標。 

7、什麼叫COD(化學需氧量)?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廢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被化學氧化劑氧化時,所需要的氧量,以氧的毫克/升作為單位。它是目前用來測定廢水中有機物含量的一種最常用的手段。COD分析中常用的氧化劑有高錳酸鉀(錳法CODMn)和重鉻酸鉀(鉻法CODCr),現在常用重鉻酸鉀法。廢水在強酸加熱沸騰回流條件下對有機物實行氧化,用硫酸銀作催化劑時可以使大多數的有機物的氧化率提高到85-95%。如果廢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氯根離子,應該用硫酸汞將氯離子屏蔽掉,以減少對COD的測定幹擾。 

8、什麼叫BOD5(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也可以表徵廢水被有機物汙染的程度,最常用的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它表示廢水在微生物存在下進行生化降解五日內所需要的氧的數量。今後我們將經常使用五日生化需氧量。 

9、COD和BOD5之間有什麼關係? 
有的有機物是可以被生物氧化降解的(如葡萄糖和乙醇),有的有機物只能部分被生物氧化降解(如甲醇),而有的有機物是不能被生物氧化降解的而且還具有毒性(如銀杏酚、銀杏酸、某些表面活性劑)。因此,我們可以把水中的有機物分成二個部分,即可以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和不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 

通常認為COD基本上可表示水中的所有的有機物。而BOD為水中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因此COD與BOD的差值可以表示廢水中生物不可降解部分的有機物。 

10、什麼叫B/C?B/C表示什麼意義?

B/C是BOD5與COD比值的縮寫,該比值可以表示廢水的可生化降解特性。如果CODNB表示COD中的不可生物降解部分,則廢水中不可為微生物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所佔的比例可用CODNB/COD表示。 
BOD5/COD與CODNB/COD之間有如下表所示的關係: 
CODNB/COD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BOD5/COD 0.52 0.46 0.41 0.35 0.29 0.23 0.17 0.12 
當BOD5/COD≥0.45時,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僅僅佔全部有機物的20%以下,而當BOD5/COD≤0.2時,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已佔全部有機物的60%以上。 
因此,BOD5/COD值常常被作為有機物生物降解性的評價指標。 
BOD5/COD    0.45    易生物降解 
BOD5/COD    0.30    可生物降解 
BOD5/COD    0.30    較難生物降解 
BOD5/COD    0.20    較以難生物降解 
B/C在環境工程上有著非常重要而實用的意義。 

11、什麼叫pH? 

pH實際上是水溶液中酸鹼度的一種表示方法。平時我們經常習慣於用百分濃度來表示水溶液的酸鹼度,如1%的硫酸溶液或1%的鹼溶液,但是當水溶液的酸鹼度很小很小時,如果再用百分濃度來表示則太麻煩了,這時可用pH來表示。pH的應用範圍在0-14之間,當pH=7時水呈中性;pH<7時水呈酸性,pH愈小,水的酸性愈大;當pH>7時水呈鹼性,pH愈大,水的鹼性愈大。 

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是離不開水的,但是適宜於生物生存的pH值的範圍往往是非常狹小的,因此國家環保局將處理出水的pH值嚴格地規定在6-9之間。 

水中pH值的檢測經常使用pH試紙,也有用儀器測定的,如pH測定儀。 

12、廢水分析中為什麼要經常使用毫克/升(mg/L)這個濃度單位? 

一般來說,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含量是很小很小的,如果用百分濃度或其它濃度來表示則太麻煩太不方便了,譬如一噸廢水中往往只有幾克、幾十克、幾百克甚至幾千克汙染物質,其單位即為克/噸(g/T),如將噸換算成升即為毫克/升(mg/L)。計算時可參考下表換算: 
1毫克/升    百萬分之一 
1000毫克/升    千分之一 
10000毫克/升    百分之一

13、什麼叫廢水的預處理?預處理要達到哪幾個目的? 

生化處理前的處理一般都習慣地叫作預處理。由於生化法處理費用比較低、運行比較穩定,因此一般的工業廢水都採用生化法處理,***公司廢水的治理也以生化法作為主要的處理手段。但是***公司的廢水中含有某些對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有機物質,因此廢水在進入生化池之前必須進行必要的預處理,目的是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物質儘可能地削減或去除,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地運行。 

預處理的目的有二個:一是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有抑制作用的物質儘可能地消減和去除或轉化為對微生物無害或有利的物質,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運行;其二是在預處理過程中削減COD負荷,以減輕生化池的運行負擔。 

***公司的預處理工藝是鐵炭微電解與Fe2+/Fe3+還原氧化法,形成的無數個微小的鐵炭原電池有利於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可將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破壞去除,在中和沉澱過程中還可以通過二價鐵與三價鐵在鹼性條件所形成的活性絮體吸附廢水中的有機物質以削減COD負荷,保證後續的生化處理系統能正常地運行。 

14、廢水集水池是派什麼用的? 

廢水集水池的作用是匯集、儲存和均衡廢水的水質水量。 
各個車間的生產廢水,其排出的廢水水量和水質一般來說是不均衡的,生產時有廢水,不生產時就沒有廢水,甚至在一日之內或班產之間都可能有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精細化工行業的廢水,如果清濁廢水不分流,則工藝濃廢水與輕汙染廢水的水質水量變化很大,這種變化對廢水處理設施設備的正常操作及處理效果是很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廢水在進入主要汙水處理系統前,都要設置一個有一定容積的廢水集水池,將廢水儲存起來並使其均質均量,以保證廢水處理設備和設施的正常運行。 

15、為什麼廢水中的膠體顆粒不易自然沉降? 
廢水中許多比重大於1的雜質懸浮物、大顆粒、易沉降的懸浮物都可以用自然沉降、離心等方法去除。 

但比重小於1的、微小的甚至肉眼無法看到的懸浮物顆粒則很難自然沉降,如膠體顆粒是10-4-10-6mm大小的微粒,在水中非常穩定,它的沉降速度極慢,沉降1m需耕時200年。沉降慢的原因有二個,(1)一般來說,膠體粒子都帶有負電荷,由於同性相斥的原因,從而阻止膠體微粒間的接觸,不能被彼此粘合,懸浮於水中。(2)膠體粒子表面還有一層分子緊緊地包圍著,這層水化層也阻礙和隔絕膠體微粒之間的接觸,不能被彼此粘合,懸浮於水中。 

16、怎樣使膠體顆粒沉澱? 
要使膠體顆粒沉澱,就要促使膠體顆粒相互接觸,使之成為大的顆粒,亦即凝聚起來,使其比重大於1而沉澱。 

採用的方法有很多種,工程上常用的技術有:凝聚法、絮凝法和混凝法。 

17、什麼叫凝聚? 

在廢水中投加帶正離子的混凝藥劑,大量正離子在膠體粒子之間的存在以消除膠體粒子之間的靜電排斥,從而使微粒聚結,這種通過投加正離子電解質的方法,使得膠體微粒相互聚結的過程稱為凝聚。常用地凝聚劑有硫酸鋁、硫酸亞鐵、明礬、氯化鐵等。 

18、什麼叫絮凝? 

絮凝是在廢水中加入高分子混凝藥劑,高分子混凝藥劑溶解後,會形成高分子聚合物。這種高聚物的結構是線型結構,線的一端拉著一個微小粒子,另一端拉著另一個微小粒子,在相距較遠兩個粒子之間起著粘結架橋的作用,使得微粒逐漸變大,最終形成大顆粒的絮凝體(俗稱礬花),加速顆粒沉降。常用的絮聚劑有聚丙烯醯胺(PAM)、聚鐵(PE)等。 

19、廢水為什麼要用聚鐵進行絮凝吸附預處理? 

聚鐵在混凝過程中形成氫氧化鐵絮體具有很好的吸附廢水中有機物質的能力,實驗數據表明,廢水用聚鐵絮凝吸附後,可以去除廢水中COD的10%-20%左右,這樣可以大大地減輕生化池的運行負擔,有利於處理廢水的達標排放。另外,用聚鐵進行混凝預處理可以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毒害、有抑制作用的微量物質去除,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運行。在諸多混凝藥劑中,聚鐵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25-300元/噸),因此處理成本比較低廉,比較適合工藝廢水的預處理。 

聚鐵是酸性物質,腐蝕性很強,因此處理設備應做好防腐處理。 

20、什麼叫混凝? 

凝聚與絮凝結合在一起使用的過程為混凝過程。混凝在實驗或工程上被經常應用,如先在水中投加硫酸亞鐵等藥劑,消除膠體粒子之間的靜電排斥,然後再投加聚丙烯醯胺(PAM),使得微粒逐漸變大,形成肉眼可見的礬花,最後產生沉降。 

21、什麼叫吸附? 

利用多孔性固體(如活性炭)或絮體物質(如聚鐵)將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吸附在固體或絮體的表面上或微孔內,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這種處理方法稱作為吸附處理。吸附的對象可以是不溶性固體物質,也可以是溶解性物質。吸附處理的效率高,出水水質好,因此常作為廢水深度處理。也可在生化處理單元中引入吸附處理,以提高生化處理效率(如PACT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22、什麼叫鐵炭處理法? 

鐵炭處理法又稱鐵炭微電解法或鐵炭內電解法,它是金屬鐵處理廢水技術的一種應用形式,用鐵炭法作為預處理技術來處理有毒有害、高濃COD廢水具有一種獨特的效果。鐵炭法的處理機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現在比較認同的一種解釋是:在酸性條件下,鐵與炭之間形成無數個微電流反應池,有機物在微電流的作用下被還原氧化。鐵炭出水再用石灰或石灰乳中和,生成的Fe(OH)2膠體絮狀物對有機物具有很強的絮凝吸附能力。因此,鐵炭法是綜合應用了鐵的還原性質、鐵炭的電化學性質和鐵離子的絮凝吸附作用,正是這三種性質的共同作用,使用鐵炭法具有很好的處理效果。 

鐵炭法的缺點是:(1)鐵屑在酸性介質中長期浸泡後易於板結成塊,造成堵塞,形成溝流,使操作困難,處理效果降低;(2)鐵在酸性條件下溶出的鐵量較大,加鹼中和後產生的泥渣量較多。 

23、鐵炭出水為什麼還要用石灰粉進行中和處理? 

用硫酸調節成pH為2廢水經過鐵炭處理後,硫酸成為硫酸亞鐵,廢水的pH值從2升高至5-6,那麼鐵炭出水為什麼還要用石灰粉進行中和處理呢?或者中和處理時是不是可以少加一些石灰粉呢? 

鐵炭出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亞鐵,如果不予去除的話,會影響後續生化池中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我們必須要用石灰將廢水的pH值從5-6再調高至9以上,使水溶性的硫酸亞鐵轉化成不溶性的氫氧化亞鐵與硫酸鈣,然後通過混凝沉降的方法使它們沉澱下來,以保證進入生化池的廢水中不含硫酸亞鐵。 

中和處理時是不是可以少加石灰粉呢?我們可以在化驗室做一個對比實驗。取相同數量的鐵炭進水(pH在2左右)和鐵炭出水(pH在5-6)分別放置於二個燒杯中,然後分別計量地加入石灰粉進行中和混凝,二個燒杯中的廢水的pH值都調節至9時,我們可以發現二個燒杯中所投加的石灰粉的數量是一樣的。這是因為鐵不是中和藥劑,硫酸所轉化成的硫酸亞鐵還是酸性物質,硫酸亞鐵在中和過程中轉化成氫氧化亞鐵與硫酸鈣時所耗用的石灰粉是一點也不能少的。因此,鐵炭出水中和處理時是不可以少加石灰粉的。 

24、怎樣估算化學汙泥的產生量? 

通過化學反應(如:中和)和物化處理(如:加藥混凝)所產生的汙泥習慣上都稱作為化學汙泥。鐵炭出水經過中和混凝處理後形成的汙泥主要由氫氧化亞鐵與硫酸鈣組成。汙泥的產生量可以通過投加的硫酸與石灰粉的量來計算。工程上也可以利用經驗進行估算。一般來說,鐵炭進水的pH如果在2左右,則中和混凝後每噸廢水所產生的化學汙泥量(含水率80%)在50公斤左右。

25、什麼叫廢水的生化處理? 

廢水的生物化學處理是廢水處理系統中最重要的過程之一,簡稱生化處理。生化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將廢水中的可溶性的有機物及部分不溶性的有機物有效地去除,使水得到淨化。事實上,我們對生化處理並不是很陌生的,天然的水體中存在著一條食物鏈,即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小蟲,小蟲吃微生物,微生物吃汙水,如果沒有這條食物鏈,自然界就要亂套了。在天然的河流中,有著大量的、依靠有機物生活的微生物,它們日日夜夜地將人們排入河流中的有機物(如工業廢水、農藥化肥、糞便等等有機物質)氧化或還原,最終轉化為無機物質,如果沒有微生物的存在,我們周圍的河流,少則幾個月,多則一、二年,就會成為臭河了,只是由於微生物太微小太分散,以致人們的肉眼看不見罷了。而廢水的生化處理工程則是在人工條件下對這一過程的強化。人們將無以計數的微生物全部集中在一個池子內,創造一個非常適合微生物繁殖、生長的環境(如溫度、pH值、氧氣、氮磷等營養物質),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機物的速度和效率。然後再往池內泵入廢水,使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中得到氧化降解,使廢水得到淨化和處理。與其他處理方法相比,生化法具有能耗低、不加藥、處理效果好、處理費用低等特點。 

26、微生物是通過何種方式將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分解去除掉的? 

由於廢水中存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有機物,這些無生命的有機物是微生物的食料,一部分降解、合成為細胞物質(組合代謝產物),另一部分降解氧化為水份,二氧化碳等(分解代謝產物),在此過程中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被微生物降解去除。 

27、微生物與哪些因素有關? 

微生物除了需要營養,還需要合適的環境因素,如溫度、pH值、溶解氧、滲透壓等才能生存。如果環境條件不正常,會影響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甚至發生變異或死亡。 

28、微生物最適宜在什麼溫度範圍內生長繁殖? 

在廢水生物處理中,微生物最適宜的溫度範圍一般為16-30℃,最高溫度在37-43℃,當溫度低於10℃時,微生物將不再生長。 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溫度每提高10℃,微生物的代謝速率會相應提高,COD的去除率也會提高10%左右;相反,溫度每降低10℃,COD的去除率會降低10%,因此在冬季時,COD的生化去除率會明顯低於其它季節。 

29、微生物最適宜的pH條件應在什麼範圍?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有密切關係。大多數微生物對pH的適應範圍在4.5-9,而最適宜的pH值的範圍在6.5-7.5。當pH低於6.5時,真菌開始與細菌競爭,pH到4.5時,真菌在生化池內將佔完全的優勢,其結果是嚴重影響汙泥的沉降結果;當pH超過9時,微生物的代謝速度將受到阻礙。 

不同的微生物對pH值的適應範圍要求是不一樣的。在好氧生物處理中,pH可在6.5-8.5之間變化;厭氧生物處理中,微生物以pH的要求比較嚴格,pH應在6.7-7.4之間。 
30、什麼叫溶解氧?溶解氧與微生物的關係如何? 

溶解在水體中的氧被稱溶解氧。水體中的生物與好氧微生物,它們所賴以生存的氧氣就是溶解氧。不同的微生物對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給充足的溶解氧,一般來說,溶解氧應維持在3mg/L為宜,最低不應低於2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範圍在0.2-2.0mg/L之間;而厭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範圍在0.2mg/L以下。 

31、為什麼高濃度的含鹽廢水對微生物的影響特別大? 

我們先來描述一個滲透壓的實驗:用一張半滲透薄膜將兩種不同濃度的鹽溶液隔開,低濃度鹽溶液的水分子就會透過半滲透薄膜進入高濃度鹽溶液,而高濃度鹽溶液的水分子也會透過半滲透薄膜進入低濃度鹽溶液,但其數量要少,故高濃度鹽溶液一側的液面會升高,當兩側液面的高差產生了足夠阻止水再流動的壓力時滲透就會停止,這時兩側液面的高差產生的壓力就是滲透壓。一般來說,鹽分濃度越高,滲透壓越大。 

微生物在鹽水溶液中的情況與滲透壓的實驗是相似的。微生物的單位結構是細胞,細胞壁相當於半滲透膜,在氯離子濃度小於等於2000mg/L時,細胞壁可承受的滲透壓為0.5-1.0大氣壓,即使加上細胞壁和細胞質膜有一定的堅韌性和彈性,細胞壁可承受的滲透壓也不會大於5-6大氣壓。但當水溶液中的氯離子濃度在5000mg/L以上時,滲透壓大約將增大至10-30大氣壓,在這樣大的滲透壓下,微生物體內的水分子會大量滲透到體外溶液中,造成細胞失水而發生質壁分離,嚴重者微生物死亡。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用食鹽(氯化鈉)醃漬蔬菜和魚肉,滅菌防腐保存食物,就是運用了這個道理。工程經驗數據表明:當廢水中的氯離子濃度大於2000mg/L時,微生物的活性將受到抑止,COD去除率會明顯下降;當廢水中的氯離子濃度大於8000mg/L時,會造成汙泥體積膨脹,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會相繼死亡。 

不過,經過長期馴化,微生物會逐漸適應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生長繁殖。目前已經有人馴化出能夠適應10000mg/L以上氯離子或硫酸根濃度的微生物。但是,滲透壓的原理告訴我們,已經適應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生長繁殖的微生物,細胞液的含鹽濃度是很高的,一旦當廢水中的鹽分濃度較低或很低時,廢水中的水分子會大量滲入微生物體內,使微生物細胞發生膨脹,嚴重者破裂死亡。因此,經過長期馴化並能逐漸適應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生長繁殖的微生物,對生化進水中的鹽分濃度要求始終保持在相當高的水平,不能忽高忽低,否則微生物將會大量死亡。 

32、什麼叫好氧生化處理?什麼叫兼氧生化處理?二者有何區別? 

生化處理根據微生物生長對氧環境的要求的不同,可分為好氧生化處理與缺氧生化處理兩大類,缺氧生化處理又可分為兼氧生化處理和厭氧生化處理。在好氧生化處理過程中,好氧微生物必須在大量氧的存在下生長繁殖,並降低廢水中的有機物質;而兼氧生化處理過程中,兼氧微生物只需要少量氧即可生長繁殖並對廢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降解處理,如果水中氧太多,兼氧微生物反而生長不好從而影響它對有機物質的處理效率。 
兼氧微生物可適應COD濃度較高的廢水,進水COD濃度可提高到2000mg/L以上,COD去除率一般在50-80%;而好氧微生物只能適應於COD濃度較低的廢水,進水COD濃度一般控制在1000-1500mg/L以下,COD去除率一般在50-80%,兼氧生化處理和好氧生化處理的時間都不太長,一般都在12-24小時。人們利用兼氧生化和好氧生化之間的差別和相同之長,將兼氧生化處理和好氧生化處理組合起來,讓COD濃度較高的廢水先進行兼氧生化處理,再讓兼氧池的處理出水作為好氧池的進水,這樣的組合處理可以減少生化池的容積,既節省了環保投資又減少了日常的運行費用。 

厭氧生化處理與兼氧生化處理的原理和作用是一樣的。厭氧生化處理與兼氧生化處理的不同之處是:厭氧微生物繁殖生長及其對有機物質降解處理的過程中不需要任何氧,而且厭氧微生物可適應更高COD濃度的廢水(4000-10000mg/L)。厭氧生化處理的缺點是生化處理時間很長,廢水在厭氧生化池內的停留時間一般需要40小時以上。 

33、生物處理在廢水處理工程上有哪些應用? 

生物處理在廢水處理工程上應用得最廣泛最實用的技術有二大類:一類叫做活性汙泥法,另一類叫做生物膜法。 

活性汙泥法是以懸浮狀生物群體的生化代謝作用進行好氧的廢水處理形式。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可以形成表面積較大的菌膠團,它可以大量絮凝和吸附廢水的懸浮的膠體狀或溶解的汙染物,並將這些物質吸收入細胞體內,在氧的參與下,將這些物質完全氧化放出能量、CO2和H2O。活性汙泥法的汙泥濃度一般在4g/L。 

而在生物膜法中,微生物附著在填料的表面,形成膠質相連的生物膜。生物膜一般呈蓬鬆的絮狀結構,微孔較多,表面積很大,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有利於微生物進一步對這些被吸附的有機物分解和利用。在處理過程中,水的流動和空氣的攪動使生物膜表面和水不斷接觸,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和溶解氧為生物膜所吸附,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不斷分解這些有機物質,在氧化分解有機物質的同時,生物膜本身也不斷新陳代謝,衰老的生物膜脫落下來被處理出水從生物處理設施中帶出並在沉澱池中與水分離。生物膜法的汙泥濃度一般在6-8g/L。 

為了提高汙泥濃度,進而提高處理效率,可以將活性汙泥法與生物膜法結合起來,即在活性汙泥池中添加填料,這種既有掛膜的微生物又有懸浮微生物的生物反應器稱為複合式生物反應器,它具有很高的汙泥濃度,一般在14g/L左右。 

34、生物膜法和活性汙泥法有哪些異同之處? 

生物膜法和活性汙泥法是以生化處理的不同反應器形式,從外觀上看主要區別在於前者的微生物不需要填料載體,生物汙泥是懸浮的,而後者的微生物是固定在填料上的,然而它們處理廢水、淨化水質的機理是一樣的。另外,二者的生物汙泥都是好氧活性汙泥,而且汙泥的組成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外,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由於是固定在填料上的,可以形成比較穩定的生態系統,其生活能量和消耗能量不象活性汙泥法中的微生物那樣大,因此生物膜法的剩餘汙泥比活性汙泥法要少。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有限公司的接觸氧化池採用生物膜法,而SBR生化池採用活性汙泥法。 

35、什麼叫活性汙泥? 

從微生物角度來看,生化池中的汙泥是由各種各樣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組成的一個生物群體。如果把汙泥的泥粒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裡面有多種微生物---細菌、黴菌、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如輪蟲、昆蟲的幼蟲和蠕蟲等),它們構成一條食物鏈,細菌和黴菌能分解複雜的有機化合物,獲得自身活動必需的能量並構造自身。原生動物以細菌和黴菌為食,又被後生動物所消耗,後生動物也可以直接依靠細菌生活。這種充滿微生物、具有降解有機物能力的絮狀泥粒就叫做活性汙泥。 

活性汙泥除了由微生物組成之外,還含有一些無機物質和吸附在活性汙泥上不能再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即微生物的代謝殘餘物)。活性汙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 
活性汙泥象礬花一樣,具有很大的表面積,因此具有很強的吸附力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 

36、怎樣評價活性汙泥法與生物膜法中的活性汙泥? 

活性汙泥法與生物膜法的活性汙泥生長情況的判別和評價是不一樣的。 
在生物膜法中,活性汙泥生長情況的評價主要採用顯微鏡直接觀察生物相。 
在活性汙泥法中,評價活性汙泥生長情況的評價除了直接用顯微鏡觀察生物相外,常用的評價指標還有: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汙泥沉降比(SV),汙泥沉降指數(SVI)等。 

37、在用顯微鏡進行生物相觀察時,那一類微生物直接表明生化處理效果良好? 
微型後生動物(如輪蟲、線蟲等)的出現則表明微生物群落生長良好,活性汙泥的生態系統比較穩定,這時候的生化處理效果最佳,這就好比能經常捕獲到大魚的河流裡,小魚小蝦生長良好的情況一樣。 

38、什麼叫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 

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亦要稱為汙泥濃度,它是指單位體積生化池混合液所含幹汙泥的重量,單位為毫克/升,用來表徵活性汙泥濃度。它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兩部分。一般來說SBR生化池內MLSS值控制在2000-4000mg/L左右為宜。 

39、什麼叫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 

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是指單位體積生化池混合液所含幹汙泥中可揮發性物質的重量,單位也是毫克/升,由於它不包括活性汙泥中的無機物,因此能較確切地代表活性汙泥中微生物的數量。 

40、汙泥沉降比(SV)? 

汙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氣池內混合液在100毫升量筒中,靜止沉澱30分鐘後,沉澱汙泥與混合液之體積比(%),因此有時也用SV30來表示。一般來說生化池內的SV在20-40%之間。汙泥沉降比測定比較簡單,是評定活性汙泥的重要指標之一,它常被用於控制剩餘汙泥的排放和及時反時汙泥膨脹等異常現象。顯然,SV與汙泥濃度也有關係。 

41、汙泥指數(SVI)? 
汙泥指數(SVI)全稱汙泥容積指數,1克幹汙泥在溼態時所佔體積的毫升數,其計算公式如下為: 
SVI=SV*10/MLSS   
SVI剔除了汙泥濃度因素的影響,更能反映活性汙泥凝聚性和沉降性,一般認為: 
當60<SVI<100時, 汙泥沉降性能好 
當100<SVI<200時, 汙泥沉降性能一般 
當200<SVI<300時, 汙泥由膨脹的趨勢 
當SVI>300時, 汙泥已膨脹 

42、溶解氧(DO)表示什麼? 

溶解氧(DO)表示水中氧的溶解量,單位用mg/L表示。不同的生化處理方式對溶解氧的要求也不同,在兼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0.2-2.0mg/L之間,而在SBR好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間。因此,兼氧池操作時曝氣量要小,曝氣時間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時,曝氣量和曝氣時間要大得多和長得多,而我們用的是接觸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43、廢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水中溶解氧的濃度可以用Henry定律來表示:當達到溶解平衡時: 
C=KH*P 
其中:C為溶解平衡時水中氧的溶解度; 
P為氣相中氧的分壓; 
KH為Henry係數,與溫度有關;增加曝氣努力使氧的溶解接近平衡,而同時活性汙泥還會消耗水中的氧。因此廢水中實際溶解氧量與水溫、有效水深(影響壓力)、曝氣量、汙泥濃度、鹽度等因素有關。 

44、生化過程中微生物所需的氧氣由誰提供? 

生化過程中微生物所需的氧氣主要由羅茨風機提供。 

45、在生化過程中為什麼需要經常補充廢水中的營養物? 

利用生化過程去除汙染物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而微生物的細胞合成等生命過程均需要有足夠量和種類營養物質(包括微量元素)。對於化工類廢水來說,由於生產產品的單一性,因此廢水水質的組成的成分也較為單一,缺乏微生物必要的營養物質。比如講,***公司的生產廢水中只有碳和氮而沒有磷,這種廢水無法滿足微生物新陳代謝需要,因此必須添加廢水中磷完善微生物新陳代謝的過程,促進微生物細胞的合成。這就像人在吃米飯、麵粉的同時,還要攝入足夠量的維生素一樣。 

46、廢水中微生物所需的各營養元素之間的比例為多少? 

微生物像動物植物一樣也需要必要的營養物質才能夠生長繁殖,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是指碳(C)、氮(N)、和磷(P),廢水中主要營養元素的組成比例有一定的要求,對於好氧生化一般為C:N:P=100:5:1(重量比)。 

47、為什麼會有剩餘汙泥產生? 

在生化處理過程中,活性汙泥中的微生物不斷地消耗著廢水中的有機物質。被消耗的有機物質中,一部分有機物質被氧化以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機物質則被微生物利用以合成新的細胞質,從而使微生物繁衍生殖,微生物在新陳代謝的同時,又有一部分老的微生物死亡,故產生了剩餘汙泥。 

48、怎樣估算剩餘汙泥的產生量? 

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中,部分有機物質(BOD)被微生物利用合成了新的細胞質以替代死亡了的微生物。因此,剩餘汙泥的產生量配被分解了的BOD數量有關,兩者之間是有關聯的。 

工程設計時,一般都考慮每處理一公斤BOD5,產生0.6-0.8公斤的剩餘汙泥(100%),折算成含水率為80%的幹汙泥則為3-4公斤。 

49、什麼叫生物炭法(PACT法)? 

有些難以生物降解的製藥廢水,其生化處理出水中的COD要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100mg/L)以下是比較困難的,因此生化處理出水應再採用顆粒活性炭吸附處理技術以保證出水達標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顆粒活性炭吸附處理法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即處理成本太高,其根本原因是顆粒活性炭吸附處理COD的動態吸附容量在10%左右(重量百分比),即一噸活性炭只能吸附處理廢水中的COD在100公斤左右。由於顆粒活性炭再生困難,處理成本高,因此顆粒活性炭處理技術的應用推廣在國內還並不普遍。那麼是不是可以開發一種新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活性炭的動態吸附容量,有效地降低廢水的處理成本呢? 

由杜邦公司最先開發的生物炭法工藝(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Treatment Process)就是這種新技術的代表之一。生物炭法簡稱「PACT法」,或「PACSBR生化法」,被國外認為是最有發展前途的新型的廢水生化處理工藝, 
在生化進水中(或在曝氣池內)投加粉末活性炭與回流的含炭汙泥一起在曝氣池內混合,從汙泥濃縮池中排出的剩餘汙泥進汙泥脫水裝置。在曝氣池內,活性汙泥附著於粉末活性炭的表面,由於粉末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積及其很強的吸附能力,提高了汙泥的吸附能力,特別在活性汙泥與粉末活性炭界面之間的溶解氧和降解基質濃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從而也提高了COD的降解去除率。一般來說在PACT系統內,活性炭吸附處理COD的動態吸附容量在100-350%(重量百分比),即一公斤粉末活性炭可吸附去除1.0-3.5公斤COD。而且,PACT法能處理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的有機汙染物質。 

根據我們的工程調試經驗,直接在SBR好氧生化池內定期(每15-30天)定量投加粉末活性炭可以獲得很好的處理效果。其實粉末活性炭和顆粒活性炭的吸附處理機理是一樣的,不過在在SBR生化池內投加粉末活性炭更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節約投資成本; 

操作靈活方便; 

活性炭利用率高; 

可避免顆粒活性炭易長生物膜導致堵塞,影響出水速率的缺點: 在粉末活性炭--活性汙泥系統中,活性汙泥附著於粉末活性炭的表面,由於粉末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積及其較強的吸附能力,在活性汙泥與粉末活性炭界面間的溶解氧和降解基質濃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從而也提高了COD的降解去除率。一般來說,COD的去除(視廢水的種類)可以提高10-40%; 

由於廢水中的有毒有害有機物質被粉末活性炭所吸附,因此廢水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可以穩定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從而保證了生化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 
對於防止氨氮指標反彈,保證出水氨氮指標達標具有很好的效果。 

我們曾用PAC-SBR法處理***廠生產廢水,結果表明:PAC-SBR法有著比較顯著的處理效果,生化處理出水達到了國家一級排放標準。 

對於***公司的廢水處理系統來說,如果SBR生化出水不能達到排放標準的話,我們也可以在SBR生化池內投加少量粉末活性炭以提高生化處理效率,保證生化處理出水可以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 

編輯:張偉

相關焦點

  • 腈綸廢水處理的問題與對策
    腈綸廢水的處理引起了國內許多環保工作者的注意,本文對腈綸廢水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總結,為腈綸廢水處理廠提供可行方案與運行依據。   根據腈綸廢水中存在的汙染物,腈綸廢水主要可概括為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生產中加入20多種原料,聚合反應中又同時生成各種不同分子量的高聚物和副產品,因此廢水中汙染物較多,含有難以生物降解且難自然沉降的高分子聚合物;二是生產過程中加入硫酸,且反應副產品丙腈磺酸鈉經厭氧水解產生硫酸根,因此高濃度硫酸鹽也成為廢水中的主要汙染物;三是廢水中含有有機胺和氨氮,這就要求系統有脫氨氮的能力;四是廢水中含有
  • 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答疑50題
    關於工業廢水有很多技術工藝,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關於工業廢水處理技術50大問題總結,希望給做工業廢水的你提供幫助。1. 問:採用 CAST 工藝,汙泥脫水後的混合液直接排入進水泵房,導致進水COD,SS偏高,並影響選擇池的反硝化反應,應該如何解決?
  • 萬州工業廢水處理價格【風物環保】
    萬州工業廢水處理價格【風物環保】風物環保專業從事重慶廢水治理,重慶廢氣治理,重慶工業廢水治理,重慶廢氣治理公司,重慶汙水處理等。公司秉承環保,節能理念,助力城市環保發展!為工業企業提供專業環保技術解決方案,環保處理設備提供與安裝,施工一站式服務.歡迎來電諮詢!
  • 你不得不知道的廢水處理知識!
    這是全國環保系統中首個「環保110」。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強,全國各地將先後推行環保應急熱線。環保應急熱線的職責範圍是:受理和組織在全市範圍內發生的重大汙染事故受理對排汙單位汙染非法排放的舉報,如偷排、直排等;受理和處理由環境問題引發的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的事件;協助有關部門處理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重大事件;其它無需到現場處理的環境汙染問題,環保應急熱線可24小時接受上述範圍內的全市群眾的投訴。
  • 重金屬廢水處理處理技術,塗山環保
    還原一沉澱法這種方法的原理是,用還原劑將重金屬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還原為金屬單質或者價態較低的金屬離子,先將金屬過濾收集,然後再往處理液中加入石灰乳,使得還原態的重金屬離子以氫氧化物的形式沉澱收集。銅和汞等的回收可以利用這種方法。該法也常用於含鉻廢水的處理。較常使用的還原劑有硫酸亞鐵、亞硫酸氫鈉、鐵粉等。4.
  • 茨竹工業廢水處理設備價格【風物環保】
    「水十條」的重點是注重水環境質量,重中之中就是廢水處理可再循環利用。和「大氣十條」比較,「水十條」一個突出特點是責任主體更加明確,每一項行動均清晰明了牽頭、參與和落實部門。作為「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步,到2020年我國要全面走向小康社會,對水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要更高了,需要行動計劃做出重點部署。
  • 福鑫環保——生活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福鑫環保生活廢水處理工藝流程:預處理過程廢水預處理過程包括的設施、設備有:格柵、調節池、提升泵等。同時調節廢水水質水量。調節池中設置提升口,安裝提升泵。提升泵用於控制後續生化構築物的處理量和運行工況,提升泵按一用一備設置。提升泵用調節池液位控制,自動啟閉。其調節功能係指調節進水水質、水量,一方面在出現大量排水時,有足夠容積保證生化系統的穩定。
  • 砂石骨料生產線如何過環保?廢水、粉塵,噪音三大汙染問題先處理好!
    華寶礦機 砂石骨料生產線如何過環保?廢水、粉塵,噪音三大汙染問題先處理好! 機制砂石骨料作為資源依賴型建材產業,環保問題是關係到該產業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解決環保問題刻不容緩。在機制精品砂石骨料環保化生產的過程中,主要存在的是粉塵、噪聲、廢水等汙染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相關探討,促進機制精品砂石骨料產業的綠色發展。
  • 24個化工廢水處理項目解析(下)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24個化工廢水處理項目解析(上)》中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十二個化工廢水處理項目。針對複雜的化工廢水處理問題,另外十二個化工廢水處理項目又有何高招?讓我們一睹為快。 接觸氧化池採用MBBR工藝,解決活性汙泥培養和馴化難的問題 。氧化確保出水水質各項指標穩定達到設計標準。   一是,進水中有機物可生化性差,生化處理出水中溶解性難降解COD濃度較高;本廠實際進水B/C值平均為0.12-0.16,遠遠低於汙水可生化參考值0.3。   根據這種情況,本廠採用生化處理工藝的處理難度較大,面臨生化系統無法啟動的窘境。
  • 廢水生化處理原理,處理過程中常見的25個問題及解析
    關於廢水處理中25個為什麼?(生化篇) 1、什麼叫廢水的生化處理? 廢水的生物化學處理是廢水處理系統中最重要的過程之一,簡稱生化處理。
  • 電鍍廢水鎳離子超標問題分析及處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本文針對公司新建電鍍廢水處理中心的在線監測系統出現廢水處理後總排口鎳離子超標的問題,採取航天系統質量問題歸零的手段,通過故障樹分析,排查了廢水分流分治情況、電鍍鎳系廢水處理的合理性設計、廢水處理系統的管理和車間生產管理等方面,定位了問題的發生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和預防措施,確保電鍍廢水各項指標的達標排放。
  • 十張圖帶你看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廢水處理能力逐步...
    隨著環保風向趨嚴,水環境綜合治理需求開始釋放,市場上也湧現了一批工業廢水處理的領先企業。前瞻預計,「十四五」時期,隨著環保治理的不斷深入,工業廢水處理行業仍將保持穩定增長。建國以來,我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具體內容如下:2、工業廢水處理能力逐步提升工業廢水具有類型複雜、處理難度大、危害大等特徵,主要來源於石化行業、紡織工業、造紙工業、鋼鐵工業和電鍍工業等。
  • 厚街靠譜鑄造廢水處理設備公司_旭嘉環保
    厚街靠譜鑄造廢水處理設備公司,旭嘉環保,我司本著「質量為先,信譽為重,管理為本,服務為誠」的服務態度,立志於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施工方案,節約客戶施工成本,遵循「誠信為本,創新為魂;嚴守標準,履行合同,工程優質,信譽至上」的行為準則,把專業的設計、先進的技術、成熟的作業方案和完善的服務提供給客戶,不斷整合和轉化適合於實際應用的治理技術和服務能力
  • 品種繁多:淮安廢水處理設備一體化——創研博律環保
    品種繁多:淮安廢水處理設備一體化——創研博律環保cyblhdsdkf工程中經常會提到MVR和,兩種處理工藝雖然只能一字差別,在處理工藝上卻是完全不同兩種系統。MVR是蒸汽機械再壓縮技術,是利用二次蒸汽能量,完成對汙水的蒸髮結晶分離。
  • 天盛環保電芬頓技術解決廢水處理提標改造難題
    而我國水汙染問題日益突顯,城鎮汙水處理排放標準的提高已是大勢所趨。近年來,各地汙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工作正在陸續進行。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不能合理設置目標,以致剛建成就要改造,改造後出水水質仍難以達到預期要求的案例屢見不鮮。
  • 白雲區表面活性劑廢水處理_廣州科理環保客戶至上
    白雲區表面活性劑廢水處理,廣州科理環保客戶至上,主要產品有:1、各類生物填料和曝氣裝置;2、一體化處理設備:可應用於50m3/日、100m3/日、200m3/日、250m3/日、500m3/日農村、醫療、生活汙水處理;3、過濾器系統:多介質過濾器、高效纖維過濾器;4、高級氧化技術:紫外消毒裝置、光催化殺菌消毒裝置、臭氧光催化高級氧化反應器等
  • 龍安泰環保|橡膠助劑高鹽高COD廢水處理工藝的應用分享
    前言目前廢水處理成為制約企業良好穩定運行的關鍵環節,尤其是高濃度廢水,有機物濃度高,鹽含量高,根本不能通過一般的物化+生化處理的方式對廢水進行徹底達標治理。橡膠助劑廠家在生產當中也面臨著高有機物,高鹽分廢水的處理問題。
  • 蝕刻廢水如何做到零排放處理
    第一個處理工藝為物化處理工藝,此工藝的主要作用是去除蝕刻廢水中的重金屬及SS等汙染物,為了保護後續生化處理系統穩定運行。其次是生化處理系統,有的蝕刻廢水可能COD濃度較低,是否可以不用生化處理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平時蝕刻廢水的溢流清洗水COD較低,但換槽時的換槽液會比溢流清洗水要濃很多,在這裡設置生化處理系統可以有軟的抵抗衝擊負荷,而且生化處理系統可以去除水一些肉眼看不見,但可能會堵膜的物質,如膠體、油類等。這樣可以保護後續膜濃縮工藝,讓膜不易堵塞。
  • 穩定運行的建議:句容生活廢水處理設備廠家---創研博律環保
    穩定運行的建議:句容生活廢水處理設備廠家----創研博律環保cyblhdsdkf本節主要講解的化學處理,包括中和、化學沉澱、氧化還原、電解四部分內容。儘管用物理法、化學法和生化法作為基本處理單元處理某些染料廢水可以取得一定的處理效果。但迄今為止,染料廢水仍是較難治理的工業廢水之一,既要考慮處理技術的先進性,又要考慮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等方面的可行性。因而促使染料廢水處理技術主要集中在以下4個方面:高效性、適應性、經濟性、清潔性。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的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機遇,目前工業正處於發展的上升期,其成就也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 廢水生化處理的25個問答
    在天然的河流中,有著大量的、依靠有機物生活的微生物,它們日日夜夜地將人們排入河流中的有機物(如工業廢水、農藥化肥、糞便等等有機物質)氧化或還原,最終轉化為無機物質,如果沒有微生物的存在,我們周圍的河流,少則幾個月,多則一、二年,就會成為臭河了,只是由於微生物太微小太分散,以致人們的肉眼看不見罷了。而廢水的生化處理工程則是在人工條件下對這一過程的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