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是把有機物氧化分解,產生ATP,供能的過程。那麼有機物是怎麼是怎麼來的呢?對於動物來說是通過吃食物,消化吸收,產生能量供給自身需要;那麼食物是何而來呢?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二、光合作用的過程
1、總反應式
6CO2+6H2O( 光照、酶、 葉綠體)C6H12O6(CH2O)+6O2
二氧化碳+水(光能,葉綠體)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2、光反應和暗反應式
光反應
2H2O (光) 4[H]+O2
ADP+Pi(光能,酶)ATP
暗反應
CO2+C5(酶)C3 2C3([H])(CH2O)+C5+H2O
(CH2O)表示有機物 C6H12O6為葡萄糖
條件: 光和葉綠體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其中光能供給能量,葉綠體提供光合作用的場所。
實質: 光合作用的實質上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可以概括出兩個方面:一方面把簡單的無機物轉化成複雜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這是物質的轉化過程;另一方面是在把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的同時,把光能轉變成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這是能量的轉化過程。
意義: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繁衍和發展的根本保障。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不僅能滿足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其產生的氧氣是生物圈的氧氣的來源。
光合作用的過程
三、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
(1)光照強度:光照增強,光合作用隨之加強。但光照增強到一定程度後.光合作用不再加強。夏季中午,由於氣孔關閉,影響二氧化碳的進入,光合作用強度反而下降,因而中午光照最強的時候,並不是光合作用最強的時候。
(2)二氧化碳濃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濃度影響光合作用的強度。溫室種植蔬可適當提高大棚內二氧化碳的濃度,以提高產量。
(3)溫度:植物在10℃~35℃、條件下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最適宜,35℃以上光合作用強度開始下降,甚至停止。
易錯點:誤認為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影響光合作用的外界條件主要是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在一定限度內,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若光照過強,氣孔會關閉,從而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
四、光合作用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單位面積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費,又不至於讓葉片相互遮擋,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
(2)間作套種(立體種植)立體種植就是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作物,在空間和時間上進行最優化組合,以達到增產,增收,延長應的目的。
(3)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一般是0.03%,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為0.5%~0.6%時,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就會顯著增強.產量有較大的提高。在溫室中,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增施有機肥料(農家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放出二氧化碳;噴施儲存在鋼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化學方法產生二氧化碳等。
(4)其他方面植物光合作用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最大限度地滿足農作物光合作用對水、無機鹽、溫度、光照等方面的要求,農業生產就能獲得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