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之源——光合作用

2020-11-25 騰訊網

呼吸作用是把有機物氧化分解,產生ATP,供能的過程。那麼有機物是怎麼是怎麼來的呢?對於動物來說是通過吃食物,消化吸收,產生能量供給自身需要;那麼食物是何而來呢?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二、光合作用的過程

1、總反應式

6CO2+6H2O( 光照、酶、 葉綠體)C6H12O6(CH2O)+6O2

二氧化碳+水(光能,葉綠體)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2、光反應和暗反應式

光反應

2H2O (光) 4[H]+O2

ADP+Pi(光能,酶)ATP

暗反應

CO2+C5(酶)C3 2C3([H])(CH2O)+C5+H2O

(CH2O)表示有機物 C6H12O6為葡萄糖

條件: 光和葉綠體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其中光能供給能量,葉綠體提供光合作用的場所。

實質: 光合作用的實質上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可以概括出兩個方面:一方面把簡單的無機物轉化成複雜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這是物質的轉化過程;另一方面是在把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的同時,把光能轉變成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這是能量的轉化過程。

意義: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繁衍和發展的根本保障。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不僅能滿足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其產生的氧氣是生物圈的氧氣的來源。

光合作用的過程

三、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

(1)光照強度:光照增強,光合作用隨之加強。但光照增強到一定程度後.光合作用不再加強。夏季中午,由於氣孔關閉,影響二氧化碳的進入,光合作用強度反而下降,因而中午光照最強的時候,並不是光合作用最強的時候。

(2)二氧化碳濃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濃度影響光合作用的強度。溫室種植蔬可適當提高大棚內二氧化碳的濃度,以提高產量。

(3)溫度:植物在10℃~35℃、條件下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最適宜,35℃以上光合作用強度開始下降,甚至停止。

易錯點:誤認為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影響光合作用的外界條件主要是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在一定限度內,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若光照過強,氣孔會關閉,從而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

四、光合作用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單位面積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費,又不至於讓葉片相互遮擋,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

(2)間作套種(立體種植)立體種植就是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作物,在空間和時間上進行最優化組合,以達到增產,增收,延長應的目的。

(3)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一般是0.03%,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為0.5%~0.6%時,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就會顯著增強.產量有較大的提高。在溫室中,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增施有機肥料(農家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放出二氧化碳;噴施儲存在鋼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化學方法產生二氧化碳等。

(4)其他方面植物光合作用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最大限度地滿足農作物光合作用對水、無機鹽、溫度、光照等方面的要求,農業生產就能獲得豐收。

相關焦點

  • 高一生物教案:《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教案一  一、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植物體最基本的新陳代謝之一,是生物界物質和能量的基本來源。  本節教學設計意圖沿著光合作用的發現歷程,對光反應和暗反應這兩個階段從物質變化和能量轉化的高度作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引導學生從物質和能量轉變的角度去理解光合作用的實質,掌握本節重點。同時希望通過對教材中科學家關於光合作用探究過程的經典實驗的學習和分析,使學生體會經典實驗蘊含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
  • 第四節 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
    考試方向:光合作用過程、外界環境條件變化時光合作用各物質的變化、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聯繫及其在增產方面的應用,都是考試重點。(1)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 萬物之源—光合作用,原來這麼有能量,致敬吧凡人
    光合作用的巨大能量地球表面綠色植物每年儲存的能量約為7.11×1018 千焦。這個數字大約相當於23000個三峽水電站每年所發出的電力(3×1014 千焦)。相當於人類在工業生產、日常生活和食物營養上全部所需要能量的100倍。在地球的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繁多,根據它們在能量和物質運動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歸納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 揭示生命能量之源
    ,能量是宇宙中事物運行、移動、操縱、創造改變的能力,此能力無法被生成或摧毀,宇宙中總的能量永遠不會改變,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如此,因此,在數十億年前,對於第一個生物來說,最關鍵的挑戰之一就是獲取可用的能量,我們對這些起源之初的細胞了解不多,只知道它們是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獲得能量,並且他們找到了終極的能量轉運系統,生命能量建造模塊,三磷酸腺苷或ATP,其結構使其在接收和釋放能量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 揭示生命能量之源
    細胞必須與宇宙的其餘部分保持分離,例如,通過保持內部和外部某些分子的濃度不同來實現分離,同時積極地抽出多餘的分子,為此,細胞需要能量,能量是宇宙中事物運行、移動、操縱、創造改變的能力,此能力無法被生成或摧毀,宇宙中總的能量永遠不會改變,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如此,因此,在數十億年前,對於第一個生物來說,最關鍵的挑戰之一就是獲取可用的能量,我們對這些起源之初的細胞了解不多
  • 科學網—揭秘光合作用的能量工廠
    「光合作用光系統等超大分子複合體的結構、功能與調控」名列其中。 光合作用為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和能量。「生物體內的光合作用複合體就像一個個小工廠的不同功能單元,既有向外捕獲光能的『天線系統』單元,也有進行能量轉化反應的『反應中心』單元。」
  • 陽光是植物光合作用唯一的能量源,搭配品種時候,千萬不要忽略掉
    通過光合作用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光子能量被固定在糖分中,糖分是一種用來維持生命的能量。葉片是光合作用控制中心。甚至可以說所謂園藝就是給葉片創造最理想的條件,幫助它們完成光合作用的使命。人類要是跟植物一樣的話,就得隨時隨地逐日而動,同時還得估算光照的強度:陽光過多也會造成傷害。不僅是因為紅外線過強,還有可怕的紫外線,紫外線具致突變性,會引發人類的黑色素瘤。
  • Science:光合作用新見解,類胡蘿蔔素參與能量轉移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藻類和某些細菌通過光合色素,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或硫化氫)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或氫氣)的生化過程。光合色素包括葉綠素a、葉綠素b和類胡蘿蔔素等。光合作用由一系列複雜的代謝反應組成,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  植物和紫細菌中的類胡蘿蔔素不僅能輔助光吸收,還能夠抵禦光破壞。
  • 光合作用能量轉化終極「閥門」長這樣
    LPOR-NADPH晶體結構 程奇供圖「萬物生長靠太陽」,地球上的生命所用能量均是通過光合作用直接或間接轉化而來。10月24日,《自然》在線發表葉綠素生物合成關鍵酶三維結構解析論文,首次解析了葉綠素生物合成關鍵酶——光依賴型原葉綠素酸酯氧化還原酶(LPOR)的三維晶體結構,揭開了光合作用終極能量來源的生物學轉化「閥門」真實結構。該成果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生物所)微生物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程奇課題組聯合國內外相關單位共同完成。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
    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       光合作用的實質上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可以概括出兩個方面:一方面把簡單的無機物轉化成複雜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這是物質的轉化過程;另一方面是在把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的同時,把光能轉變成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這是能量的轉化過程。
  • 人類為什麼不在DNA中植入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
    相信任誰都能區分出植物和動物的區別,除了外表,植物還能進行人類做不到的光合作用,雖然生物界有極小部分生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但這對人類來說確實望而卻步的。因為光合作用對植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就相當於人類的日常飲食,只要有太陽,植物就不會缺少能量攝入的途徑。
  • 光合作用 原來這麼有能量 小編今日才知道
    光合作用的巨大能量地球表面的綠色植物每年製造約4400億噸有機物。地球表面綠色植物每年儲存的能量約為7.11×1018 千焦。相當於人類在工業生產、日常生活和食物營養上全部所需要能量的100倍。在地球的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繁多,根據它們在能量和物質運動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歸納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各種生物以其獨特的方式獲得生存、生長、繁殖所需的能量,並參與化學元素在生物間的傳遞和循環。
  • 2019年中考生物知識點之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中考生物知識點之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 科學家發明仿生蘑菇電燈 3D列印細菌通過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科學家發明仿生蘑菇電燈 3D列印細菌通過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來源:環球網 • 2018-11-08 17:36:36
  • Science:解析出日光桿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結構
    如果我們能夠更加高效地捕獲所有的這些能量,那麼就能夠很多倍地提供地球所需的能量。鑑於如今的太陽能電池板僅具有有限的太陽能捕獲效率(當前,80%以上的太陽能以熱量的形式喪失),科學家們一直從自然中尋求靈感以便更好地理解光合植物和光合細菌捕獲太陽光的方式。
  • 光合作用簡介
    同時也有將光能轉變為有機物中化學能的能量轉化過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複雜的代謝反應的總和,是生物界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地球碳-氧平衡(即二氧化碳與氧氣的平衡)的重要媒介。+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2C3化合物+4NADPH→C5糖(有機物的生成或稱為C3的還原)C3(一部分)→C5化合物(C3再生C5)C3(一部分)→儲能物質(如葡萄糖、蔗糖、澱粉,有的還生成脂肪)ATP→ADP+Pi+能量(耗能)C3:某些3碳化合物C5:某些5碳化合物能量轉化過程:
  • 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義
    ,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將二氧化碳和水(細菌為硫化氫和水)轉化為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細菌釋放氫氣)的生化過程。同時也有將光能轉變為有機物中化學能的能量轉化過程。植物之所以被稱為食物鏈的生產者,是因為它們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利用無機物生產有機物並且貯存能量。通過食用,食物鏈的消費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細菌所貯存的能量,效率為10%~20%左右。對於生物界的幾乎所有生物來說,這個過程是它們賴以生存的關鍵。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環,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概念     概念:     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
  • 【知識點】生物|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反應式及其過程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1.概念及其反應式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
  • 植物光合作用檢測儀實時監測葉面溫度
    萬物生長靠太陽,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的支持,植物光合作用檢測儀可以測量植物生長中葉片的光合速率以及葉片的溫度,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長中必須進行的生理過程,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的過程,不用說,這個過程對於環境淨化意義重大,所以常常說植物能夠美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