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金屬所盧柯院士榮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9月6日上午,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柯榮獲「物質科學獎」,以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提高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通常在提高材料強度的過程會造成材料本身的塑形和導電性的下降。
-
金屬材料的四種強化方式最全總結來了熱處理
在溶質原子濃度適當時,可提高材料的強度和硬度,而其韌性和塑性卻有所下降。3. 影響因素溶質原子的原子分數越高,強化作用也越大,特別是當原子分數很低時,強化作用更為顯著。溶質原子與基體金屬的原子尺寸相差越大,強化作用也越大。
-
【材料知識】強化——讓金屬變得更強,四種工藝總結
這種通過溶入某種溶質元素來形成固溶體而使金屬強化的現象稱為固溶強化。在溶質原子濃度適當時,可提高材料的強度和硬度,而其韌性和塑性卻有所下降。 3. 影響因素 溶質原子的原子分數越高,強化作用也越大,特別是當原子分數很低時,強化作用更為顯著。溶質原子與基體金屬的原子尺寸相差越大,強化作用也越大。
-
金屬材料的未來
通常,強化金屬的途徑是通過控制生成內部缺陷和界面來阻礙位錯運動,如固溶強化、彌散強化、細晶強化等,但這些強化方式往往會降低材料的塑性和韌性,也可能導致其他性能如導電性和抗腐蝕性能的降低。 在增加金屬材料強度方面,細化晶粒雖能強化金屬又不損失其韌性,但是當晶粒尺寸細化到亞微米時,強度的增加往往伴隨著塑性和韌性的降低。
-
工程金屬材料的結構納米化科學與技術
製備出梯度納米結構材料,揭示了其獨特的變形行為,實現材料強度提高而不降低塑性,被評為201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在純鎳中製備出超硬超高穩定性新型納米層片結構,闡明其形成機理,突破了傳統金屬材料的強度-穩定性倒置關係,為開發高綜合性能金屬材料開闢了新途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
-
研究人員開發出具有高導電性和粘塑性的液態金屬墨水
現在的電子設備都在朝著可摺疊、可拉伸和可變形的方向努力。為了生產這種高度可拉伸或可變形的設備,就必須要開發出電氣性能能夠承受嚴酷變形或機械損傷的電極和電路。近日,POSTECH-延世大學聯合研究小組開發出具有高導電性和粘塑性的液態金屬墨水,研究成果已於2021年1月4日發表在國際權威雜誌《Nature Materials》上。研究人員共同開發了電子設備傳統上使用金、銀或銅等硬金屬製成的電極和電路。然而,這類金屬基材在受到外部壓力和伸長後會開裂並失去導電性,因此不適合用於可變形的電子設備。
-
16歲上大學、30歲博導、38歲當院士,遼寧副省長摘百萬$獎
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通常材料的強化均通過引入各種缺陷以阻礙位錯運動來實現,但材料強度提高的同時會喪失塑性和導電性,這導致了材料領域著名的長期未能解訣的材料強度與塑性(或導電性)的倒置關係。如何克服這個矛盾,成為國際材料領域幾十年以來一個重大科學難題。
-
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獎100萬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通常材料的強化均通過引入各種缺陷以阻礙位錯運動來實現,但材料強度提高的同時會喪失塑性和導電性,這導致了材料領域著名的長期未能解決的材料強度與塑性(或導電性)的倒置關係。如何克服這個矛盾,成為國際材料領域幾十年以來一個重大科學難題。
-
獎金100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通常材料的強化均通過引入各種缺陷以阻礙位錯運動來實現,但材料強度提高的同時會喪失塑性和導電性,這導致了材料領域著名的長期未能解訣的材料強度與塑性(或導電性)的倒置關係。如何克服這個矛盾,成為國際材料領域幾十年以來一個重大科學難題。
-
獎金100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通常材料的強化均通過引入各種缺陷以阻礙位錯運動來實現,但材料強度提高的同時會喪失塑性和導電性,這導致了材料領域著名的長期未能解訣的材料強度與塑性(或導電性)的倒置關係。如何克服這個矛盾,成為國際材料領域幾十年以來一個重大科學難題。盧柯及其研究團隊發現了兩種新型納米結構可以提高銅金屬材料的強度,而不損失其良好的塑性和導電性,在金屬材料強化原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