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材料的未來

2020-12-04 科學網
應《科學》雜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柯發表文章展望——
金屬材料的未來

 

□本報記者 潘希

 

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上世紀70年代,人們把信息、材料、能源作為社會文明的支柱。隨著高技術的興起,又把新材料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並列作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標誌。如今,材料已成為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工程領域,上世紀50年代的工程材料以金屬材料為主,但由於其比強度及比剛度較低,金屬材料在當今工程結構材料中所佔的份額日益減少。在把重量作為主要考慮因素的應用領域,例如航空及運動器材等,金屬逐步被其他輕質高強材料所替代。

 

在這種趨勢下,未來金屬材料是否會被其他材料完全取代?金屬材料的優缺點是什麼?金屬材料發展的出路在哪裡?哪些領域將對金屬材料有需求?

 

在4月16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所長盧柯的特邀文章《金屬材料的未來》給出了上述問題的答案,並就金屬材料的特性及其未來應用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比強度及比剛度較低,是金屬材料在未來需要改進的一個重要方向。長期以來,金屬材料界一直致力於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通常,強化金屬的途徑是通過控制生成內部缺陷和界面來阻礙位錯運動,如固溶強化、彌散強化、細晶強化等,但這些強化方式往往會降低材料的塑性和韌性,也可能導致其他性能如導電性和抗腐蝕性能的降低。

 

在增加金屬材料強度方面,細化晶粒雖能強化金屬又不損失其韌性,但是當晶粒尺寸細化到亞微米時,強度的增加往往伴隨著塑性和韌性的降低。

 

盧柯認為,近期有研究發現在低合金鋼中利用多級各向異性納米結構可以同時實現高強度和高韌性,這為同時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和韌性開闢了一個新途徑。此外,具有多級複合結構的納米孿晶金屬也表現出卓越的綜合力學性能,例如納米孿晶銅的強度是粗晶銅的10倍並具有很高的塑性,而其導電率與高導銅相當,抵抗電遷移的能力極高,該材料在微電子行業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金屬的腐蝕是金屬材料的另一大問題,通過表面塗覆一層耐蝕材料或形成保護性鈍化膜可實現防腐,也可通過改變表層的化學成分提高金屬耐腐蝕性能,但這種方法往往需要在高溫下進行,從而導致金屬基體性能的惡化。

 

表面機械研磨處理可細化表面晶粒至納米量級,可使處理溫度顯著降低。此外,金屬在高溫下強度降低也是其一大弱點。高溫合金的使用溫度較高(鎳基合金可達1150攝氏度),可在航空渦輪發動機等高溫環境下使用。研究人員正在研發以Mo和Nb等難熔金屬為基的高溫合金以進一步提高使用溫度。

 

盧柯認為,儘管金屬材料存在上述缺點,但由於金屬材料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獨特性能,它仍將是我們當今社會的承載主力,是不可替代的。

 

原因主要體現在幾方面。首先,由於金屬的斷裂韌性較其他材料高得多,因此金屬材料往往被用作對可靠性和持久性要求最高的關鍵部件上。

 

其次,金屬在各個方向上的性能一致,拉伸和壓縮強度基本相同。金屬的失效強度通常可以預測,這對於預測工程結構的斷裂極為重要。「相反,目前人們難以準確預測複合材料和陶瓷的斷裂強度,而這些材料的失效,經常是災難性的瞬時斷裂,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因此,許多先進技術仍依賴於高性能金屬材料。」盧柯說。

 

此外,大多數金屬的導電性均高於陶瓷和高分子,銅和鋁仍是電力傳輸的最佳材料。同時,金屬還具有其他材料所不易具備的優異磁學性能。金屬在從低溫至幾百攝氏度的溫度範圍內均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這些溫度正是大多數的化工、能源、發動機等工業機械工作的溫度區間。大多數的金屬都可回收利用,這對大量應用的材料來說十分重要。

 

盧柯指出,現代工業技術發展不僅依賴於金屬的這些優異性能,而且還急需開發性能更高的金屬材料。提高金屬的強度而不損失其他性能,對提高金屬材料的競爭力尤為重要。

 

「多尺度多級結構組裝可能是優化金屬材料綜合性能的一個途徑。金屬材料可以與其他材料結構進行複合——通過獨特的多級組裝等方式將金屬與其他材料組裝,可以得到最佳的強度韌性配合。各類不同材料通過這種方式取長補短,能夠實現綜合性能的提升。」盧柯說。

 

《科學時報》 (2010-4-20 A1 要聞)

相關焦點

  • 液態金屬:金屬材料中的新貴,具有重大產業化前景
    鋯基液態金屬是市場上得到實際應用的主要液態金屬之一。鋯基液態金屬未來或將成為手機主流應用材料,需求量或將快速增長。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大約2-3年內,消費電子行業有望大規模應用液金屬。鋯基非晶合金不僅蘋果手機的卡針已經使用,華為等國產手機裡面也有些如卡託之類的小件也開始用非晶合金製造。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金屬材料「鈦」厲害
    金屬材料種類繁多,以鋼鐵應用最為廣泛。鋼鐵強度大,但容易生鏽;鋁合金重量輕,但不耐高溫;金屬銅導電性強,但密度大太重,也會生鏽。
  • 玩轉新材料!這家中關村企業用液態金屬列印「未來」
    夢之墨不僅「玩轉」了液態金屬這種前沿新材料,還基於液態金屬的特殊屬性自主研發了世界首臺液態金屬印表機,為將液態材料應用到柔性電子印刷和電子製造產業領域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新材料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一種材料意味著一個時代。 今天我們就來揭秘一種神奇的新材料——液態金屬。 說到液態金屬,大家還記不記得在電影《終結者Ⅱ》中的全液態金屬機器人?
  • 金屬材料教案
    ,認識金屬材料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2)了解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知道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但同時還需考慮如價格、資源以及廢料是否易於回收等其他因素。(3)能區分生鐵和鋼,認識金屬與金屬材料的關係。過程與方法:(1)引導學生自主實驗探究金屬的物理性質,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2)通過討論探究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係,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 工業設計中的金屬材料
    眾所眾知,金屬材料多是指工業應用中的純金屬、各種合金及金屬材料金屬間化合物。具有優異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能夠按照設計師的設計構思實現產品的多種功能與造型,廣泛應用於工業設計中,成為現代工業的支柱材料。今天將大家走進「金屬」的世界,感受不一樣的「金屬」!
  • 將帶你去火星旅行的最輕金屬材料----微格金屬材料
    目前,波音公司展示了世界上最輕的金屬材料,99.99%中空結構,意味著 99.99%部分都是空氣。這種創新材料比泡沫塑料輕 100 倍,未來可用於航空設計,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它能夠放置在一朵蒲公英上。這就是微格金屬材料。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一個新型非線性光學的材料寶庫
    非線性光學材料是未來集成光電子器件的核心元素。二維材料具有與傳統體材料所不同的各種新穎的物理化學特性,並且完美的符合了人們日益增加的對於小型化、集成化、高效率、多功能器件的需求,因而成為了目前各學科交叉研究的熱點和重點。
  • 金屬材料檢測對象金屬材料晶體的詳細介紹
    金屬材料檢測中「力學性能試驗」的對象——金屬與合金的晶體結構。什麼是晶體?固體物質,根據原子在內部的排列特徵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大類。原子按一定的幾何形式周期性地重複排列而成的固態物質稱之為晶體,原子無規則地堆積在一起的固態物質稱為非晶體。
  • 金屬材料知識大全
    包括純金屬、合金、金屬材料金屬間化合物和特種金屬材料等。(註: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鋁)不屬於金屬材料)1.意義  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同金屬材料關係十分密切。繼石器時代之後出現的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均以金屬材料的應用為其時代的顯著標誌。現代,種類繁多的金屬材料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
  • 為什麼發動機至今依然是金屬材料 其它材料行嗎?
    金屬是先進飛行器引擎的基礎材料。雖然其發展已趨於成熟,但新興的計算手段、實驗、工藝的創新,又擴大了新型金屬材料在未來幾代先進推進系統中研究和運用範圍。Nature Materials官網最近聚焦航空航天材料,邀請了加州大學聖巴巴拉校區的Tresa M. Pollock、布朗大學Nitin p Padture以及羅羅公司高級工程師等眾多學者大牛撰文評述該領域的現狀與發展,材料人幾位小編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 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
    1.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1)密度物質單位體積所具有的質量稱為密度,用符號表示。利用密度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如計算毛坯的重量、鑑別金屬材料等。常用金屬材料的密度如下:鋼為7.8 克/立方釐米,灰鑄鐵為7.2 克/立方釐米,銅為8.9 克/立方釐米,鋁為2.7 克/立方釐米。(2)導電性金屬傳導電流的能力稱為導電性。各種金屬的導電性不同,銀的導電性最好,其次是金、銅和鋁。(3)導熱性金屬傳導熱量的能力稱為導熱性。一般說導電性好的材料,其導熱性也好。
  • [公告]雲海金屬:關於全資子公司揚州瑞斯樂複合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公告]雲海金屬:關於全資子公司揚州瑞斯樂複合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產1萬噸微通道扁管項目的公告 時間:2018年04月23日 18:10:35&nbsp中財網 證券代碼:002182 證券簡稱:雲海金屬 公告編號:2018-41 南京雲海特種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全資子公司揚州瑞斯樂複合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金屬表面處理工藝介紹
    另外,鋅也被應用在屋頂材料,照片雕刻盤、行動電話天線以及照相機中的快門裝置。相對於已經有9000年使用歷史的黃金而言,鋁,這種略帶藍光的白色金屬,實在只能算是金屬材料中的嬰兒。鋁於18世紀初問世並被命名。與其他金屬元素不同,鋁並不是以直接的金屬元素的形式存在於自然界中,而是從含50%氧化鋁(亦稱礬土)的鋁土礦中提煉出來的。
  • 你對金屬了解多少?盤點常見的金屬材料!
    金屬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極為普遍,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同金屬材料關係十分密切。繼石器時代之後出現的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均以金屬材料的應用為其時代的顯著標誌。在現代,種類繁多的金屬材料早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而這也包括室內裝飾的領域。
  • 產業情報:金屬材料及製品產業
    根據半導體晶片製造過程,一般可以把半導體材料分為基體、製造、封裝等三大材料,其中基體材料主要用來製造矽晶圓半導體或者化合物半導體,製造材料則主要是將矽晶圓或者化合物半導體加工成晶片過程中所需的各類材料,封裝材料則是將製得的晶片封裝切割過程中所用到的材料。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為18951億元。
  • 生物醫用金屬材料,高附加值市場看漲
    全球人口老化、新興國家經濟起飛,醫療器材產品需求量與日俱增,帶動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的需求增加和應用商機。目前全球生物醫用金屬的使用,以不鏽鋼、鈦合金及鈷基合金為大宗,粗估佔全球生物醫用材料的40%,生物醫用金屬相關下遊應用關連市場高達331億美元。
  • 材料人報告|十年來金屬材料研究成果、熱點分析
    金屬材料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有著廣泛的工業和生活應用,發展歷程也較為久遠。一般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特種金屬三大類。 本文基於Web of Science檢索平臺,通過論文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對2008年以來金屬材料領域(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整理和分析,希望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國內外研究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 中科院金屬所盧柯院士榮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9月6日上午,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柯榮獲「物質科學獎」,以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提高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通常在提高材料強度的過程會造成材料本身的塑形和導電性的下降。
  • 綜述:金屬納米材料誘導的可見光催化
    可見光激發下載流子在Au/TiO2體系中的分離 直接利用光來驅動化學反應的光催化在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方面具有極大的潛力,而開發高效的可見光(約佔太陽光能量的43%)響應材料是目前光催化領域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