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知識】強化——讓金屬變得更強,四種工藝總結

2021-01-15 騰訊網

專注於機械行業、專業、職業信息分享

服務於製造業百萬工程師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金屬材料學中的四種強化方式相關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快來看看吧~

固溶強化

1. 定義

合金元素固溶於基體金屬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晶格畸變從而使合金強度提高的現象。

2. 原理

溶入固溶體中的溶質原子造成晶格畸變,晶格畸變增大了位錯運動的阻力,使滑移難以進行,從而使合金固溶體的強度與硬度增加。這種通過溶入某種溶質元素來形成固溶體而使金屬強化的現象稱為固溶強化。在溶質原子濃度適當時,可提高材料的強度和硬度,而其韌性和塑性卻有所下降。

3. 影響因素

溶質原子的原子分數越高,強化作用也越大,特別是當原子分數很低時,強化作用更為顯著。溶質原子與基體金屬的原子尺寸相差越大,強化作用也越大。

間隙型溶質原子比置換原子具有較大的固溶強化效果,且由於間隙原子在體心立方晶體中的點陣畸變屬非對稱性的,故其強化作用大於面心立方晶體的;但間隙原子的固溶度很有限,故實際強化效果也有限。

溶質原子與基體金屬的價電子數目相差越大,固溶強化效果越明顯,即固溶體的屈服強度隨著價電子濃度的增加而提高。

4. 固溶強化的程度

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1)基體原子和溶質原子之間的尺寸差別。尺寸差別越大,原始晶體結構受到的幹擾就越大,位錯滑移就越困難。

(2)合金元素的量。加入的合金元素越多,強化效果越大。如果加入過多太大或太小的原子,就會超過溶解度。這就涉及到另一種強化機制,分散相強化。

(3)間隙型溶質原子比置換型原子具有更大的固溶強化效果。

(4)溶質原子與基體金屬的價電子數相差越大,固溶強化作用越顯著。

5. 效果

屈服強度、拉伸強度和硬度都要強於純金屬;

大部分情況下,延展性低於純金屬;

導電性比純金屬低很多;

抗蠕變,或者在高溫下的強度損失,通過固溶強化可以得到改善。

加工硬化

1. 定義

隨著冷變形程度的增加,金屬材料強度和硬度提高,但塑性、韌性有所下降。

2. 簡介

金屬材料在再結晶溫度以下塑性變形時強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韌性降低的現象。又稱冷作硬化。產生原因是,金屬在塑性變形時,晶粒發生滑移,出現位錯的纏結,使晶粒拉長、破碎和纖維化,金屬內部產生了殘餘應力等。加工硬化的程度通常用加工後與加工前表面層顯微硬度的比值和硬化層深度來表示加工硬化。

3. 從位錯理論角度解釋

(1)位錯間發生交截,產生的割階阻礙位錯運動;

(2)位錯間發生反應,形成的固定位錯阻礙位錯運動;

(3)位錯發生增殖,位錯密度增加使位錯運動阻力進一步增大。

4. 危害

加工硬化給金屬件的進一步加工帶來困難。如在冷軋鋼板的過程中會愈軋愈硬以致軋不動,因而需在加工過程中安排中間退火,通過加熱消除其加工硬化。又如在切削加工中使工件表層脆而硬,從而加速刀具磨損、增大切削力等。

5. 好處

它可提高金屬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特別是對於那些不能以熱處理方法提高強度的純金屬和某些合金尤為重要。如冷拉高強度鋼絲和冷卷彈簧等,就是利用冷加工變形來提高其強度和彈性極限。又如坦克、拖拉機的履帶、破碎機的顎板和鐵路的道岔等也是利用加工硬化來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的。

6. 在機械工程中的作用

經過冷拉、滾壓和噴丸(見表面強化)等工藝,能顯著提高金屬材料、零件和構件的表面強度;

零件受力後,某些部位局部應力常超過材料的屈服極限,引起塑性變形,由於加工硬化限制了塑性變形的繼續發展,可提高零件和構件的安全度;

金屬零件或構件在衝壓時,其塑性變形處伴隨著強化,使變形轉移到其周圍未加工硬化部分。經過這樣反覆交替作用可得到截面變形均勻一致的冷衝壓件;

可以改進低碳鋼的切削性能,使切屑易於分離。但加工硬化也給金屬件進一步加工帶來困難。如冷拉鋼絲,由於加工硬化使進一步拉拔耗能大,甚至被拉斷,因此必須經中間退火,消除加工硬化後再拉拔。又如在切削加工中為使工件表層脆而硬,再切削時增加切削力,加速刀具磨損等。

細晶強化

1. 定義

通過細化晶粒而使金屬材料力學性能提高的方法稱為細晶強化,工業上通過細化晶粒以提高材料強度。

2. 原理

通常金屬是由許多晶粒組成的多晶體,晶粒的大小可以用單位體積內晶粒的數目來表示,數目越多,晶粒越細。實驗表明,在常溫下的細晶粒金屬比粗晶粒金屬有更高的強度、硬度、塑性和韌性。這是因為細晶粒受到外力發生塑性變形可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內進行,塑性變形較均勻,應力集中較小;此外,晶粒越細,晶界面積越大,晶界越曲折,越不利於裂紋的擴展。故工業上將通過細化晶粒以提高材料強度的方法稱為細晶強化。

3. 效果

晶粒越細小,位錯集群中位錯個數(n)越小,應力集中越小,材料的強度越高;

細晶強化的強化規律,晶界越多,晶粒越細,根據霍爾-配奇關係式,晶粒的平均值(d)越小,材料的屈服強度就越高。

4. 細化晶粒的方法

增加過冷度;

變質處理;

振動與攪拌;

對於冷變形的金屬可以通過控制變形度,退火溫度來細化晶粒。

第二相強化

1. 定義

復相合金與單相合金相比,除基體相以外,還有第二相的存在。當第二相以細小彌散的微粒均勻分布於基體相中時,將會產生顯著的強化作用。這種強化作用稱為第二相強化。

2. 分類

對於位錯的運動來說,合金所含的第二相有以下兩種情況:

(1)不可變形微粒的強化作用(繞過機制)。

(2)可變形微粒的強化作用(切過機制)。

彌散強化和沉澱強化均屬於第二相強化的特殊情形。

3. 效果

第二相強化的主要原因是它們與位錯間的交互作用,阻礙了位錯運動,提高了合金的變形抗力。

總結

影響強度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材料本身的成分、組織結構和表面狀態;其次是受力狀態,如加力快慢、加載方式,是簡單拉伸還是反覆受力,都會表現出不同的強度;此外,試樣幾何形狀和尺寸及試驗介質也都有很大的影響,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如超高強度鋼在氫氣氛中的拉伸強度可能成倍地下降。

金屬材料的強化途徑不外兩個,一是提高合金的原子間結合力,提高其理論強度,並製得無缺陷的完整晶體,如晶須。已知鐵的晶須的強度接近理論值,可以認為這是因為晶須中沒有位錯,或者只包含少量在形變過程中不能增殖的位錯。可惜當晶須的直徑較大時,強度會急劇下降。另一強化途徑是向晶體內引入大量晶體缺陷,如位錯、點缺陷、異類原子、晶界、高度彌散的質點或不均勻性(如偏聚)等,這些缺陷阻礙位錯運動,也會明顯地提高金屬強度。事實證明,這是提高金屬強度最有效的途徑。對工程材料來說,一般是通過綜合的強化效應以達到較好的綜合性能。

相關焦點

  • 金屬材料的四種強化方式最全總結來了熱處理
    在溶質原子濃度適當時,可提高材料的強度和硬度,而其韌性和塑性卻有所下降。3. 影響因素溶質原子的原子分數越高,強化作用也越大,特別是當原子分數很低時,強化作用更為顯著。溶質原子與基體金屬的原子尺寸相差越大,強化作用也越大。
  • 金屬材料的四種強化方式最全總結!
    定義     隨著冷變形程度的增加,金屬材料強度和硬度提高,但塑性、韌性有所下降。2. 簡介     金屬材料在再結晶溫度以下塑性變形時強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韌性降低的現象。又稱冷作硬化。產生原因是,金屬在塑性變形時,晶粒發生滑移,出現位錯的纏結,使晶粒拉長、破碎和纖維化,金屬內部產生了殘餘應力等。加工硬化的程度通常用加工後與加工前表面層顯微硬度的比值和硬化層深度來表示加工硬化。3.
  • 【知識】金屬的四種強化機制
    金屬的強化是指通過合金化、塑性變形、熱處理等手段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金屬的實際強度只有理論強度的幾十分之一,甚至幾千分之一。為了提高金屬的強度,常用的強化方法有形變強化、固溶強化、第二相強化、析出強化。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其金屬表面處理工藝
    生產砂模澆注材料的傳統工藝如今被很多設計師運用到了其他更新更有趣的領域。材料特性:優秀的流動性、低成本、良好的耐磨性、低凝固收縮率、很脆、高壓縮強度、良好的機械加工性。典型用途:鑄鐵已經具有幾百年的應用歷史,涉及建築、橋梁、工程部件、家居、以及廚房用具等領域。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金屬表面處理工藝介紹
    生產砂模澆注材料的傳統工藝如今被很多設計師運用到了其他更新更有趣的領域。材料特性:優秀的流動性、低成本、良好的耐磨性、低凝固收縮率、很脆、高壓縮強度、良好的機械加工性。典型用途:鑄鐵已經具有幾百年的應用歷史,涉及建築、橋梁、工程部件、家居、以及廚房用具等領域。
  • 材料=音質? 塑料/金屬/木質音箱誰更強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對於喜歡在家裡品味音樂的朋友來說,一款多媒體音箱自然是比不可少的設備;通過它,我們可以聽到美妙動聽的音樂、欣賞震撼音效的歐美大片,或感受逼真的遊戲世界;而如果沒有了音箱發聲,這一切都將變得乏味無趣;多媒體音箱可以說也是家用電器中的主流產品,雖然它並不起眼,但不能否認的是
  • 金屬材料工藝性能名詞簡介
    1:可鑄性(castability):是指可用於獲得合格鑄件的金屬材料的性能。可鑄性主要包括流動性,收縮和偏析。流動性是指液態金屬填充模具的能力。收縮率是指鑄件凝固時的體積收縮率。偏析是指金屬的內部化學組成和結構的不均勻性,這是由於在金屬的冷卻和固化過程中結晶順序的不同而引起的。 。2:可鍛性:是指金屬材料的性能,可以在衝壓過程中改變形狀而不會破裂。
  • 一張圖看懂金屬表面處理工藝
    常用方法氣體滲碳法、固體滲碳法、真空滲碳法氣體氮化法、離子氮化法溫度900~950℃500~570℃表面厚度一般為0.5~2mm不超過0.6~0.7mm優點--溫度較低,硬度、耐磨性、抗疲勞性更高,耐蝕性更好,無需再熱處理, 可避免熱處理帶來的變形和其他缺陷缺點--工藝複雜,成本高,氮化層薄用途廣泛用於飛機
  • 金屬材料固溶硬化與強化機制概述
    他們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合金(兩種或更多金屬的混合物)。儘管當時人們並不知情,但他們卻應用了一種重要的強化機制——固溶強化。青銅時代便成為了冶金的開端。 固溶強化簡單的描述就是一種金屬溶入另一種金屬的行為,就像在咖啡中加入糖一樣。這一行為是在鑄造的過程中完成的,所以的金屬都會熔化成液體。作為電器連接元件,銅通常是主要成分並且通常是溶劑,就像上面的例子中的咖啡。
  • 為什麼發動機至今依然是金屬材料 其它材料行嗎?
    工程上為了迎合這些要求以及為了使新引擎的設計部署生產周期更短,也不斷刺激著具有更高熔點、更高強度、更低密度以及更長耐久度的新材料的生產。目前的發動機體系依然是金屬材料的天下目前商用飛機引擎的重量一般在2000kg到8500kg不等,其中金屬材料佔了發動機重量的85%至95%。
  • 金屬材料知識大全
    其中有通過快速冷凝工藝獲得的非晶態金屬材料,以及準晶、微晶、納米晶金屬材料等;還有隱身、抗氫、超導、形狀記憶、耐磨、減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屬基複合材料等。3.性能  一般分為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兩類。所謂工藝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加工製造過程中,金屬材料在所定的冷、熱加工條件下表現出來的性能。
  • 金屬表面處理工藝大全
    常用方法氣體滲碳法、固體滲碳法、真空滲碳法氣體氮化法、離子氮化法溫度900~950℃500~570℃表面厚度一般為0.5~2mm不超過0.6~0.7mm優點--溫度較低,硬度、耐磨性、抗疲勞性更高,耐蝕性更好,無需再熱處理, 可避免熱處理帶來的變形和其他缺陷缺點--工藝複雜,成本高,氮化層薄用途廣泛用於飛機
  • 【學術論文】金屬材料深冷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摘 要:深冷處理作為一種有效提高材料性能的工藝,其研究已經從黑色金屬領域走向有色金屬。綜合現有文獻,總結了金屬材料及其合金深冷處理的研究進展,簡述了深冷處理技術的工藝和機理,並結合國內外研究現狀提出了一些展望。
  • 金屬所學者提出提高材料綜合強韌性的新途徑
    4月17日出版的《科學》發表特邀綜述論文,詳細闡述了利用納米尺度共格界面強化材料的研究成果,此項成果由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盧柯研究員、盧磊研究員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S. Suresh教授合作,在過去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完成。如何提高材料的強度而不損失其塑性?
  • 材料加工製造與表面工藝(金屬篇)
    金屬材料是工業設計常見的先用基礎材料之一,在人類的發展史上金屬的材料的發展有著決定時代的意義,它決了一個社會文明的發展程度,就如人類最先使用的金屬青銅,青銅的使用讓人類文明從石器時代進入到一個農業、工業、軍事更加發達的時代。
  • 金屬材料的晶粒細化方法有哪些?
    當有快速變化的強脈衝電流通過金屬熔體時,將在熔體內產生快速變化的強脈衝磁場。強脈衝電流和強脈衝磁場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在金屬熔體內產生很強的收縮力,使熔體反覆地被壓縮,並使熔體在垂直於電流方向作往復運動。往復運動除了碎斷樹枝晶外,同時還使熔體迅速失去過熱、提高形核率。所以脈衝電流愈強,細化效果愈顯著。
  • 塑料/玻璃/金屬 四種不同材質手機推薦
    塑料/玻璃/金屬 四種不同材質手機推薦  特別說明:在觸屏手機流行的今天,手機正面都是以玻璃為主,因此本文說的材質指的是機身背面主要的材料。塑料材質:索尼LT29i參考價格:3888元(16GB)  塑料當然是最常見到最主流的手機機身材料,它的可塑性強、輕便且強度足夠,從早期就一直是手機上用得最多的材質,而現在我們能夠看到,在採用塑料材質的同時,面板表面往往也會有越來越多專門的處理,比如增加磨砂工藝,
  • 景德鎮15CR圓鋼生產工藝-山東豐勝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景德鎮15CR圓鋼生產工藝因此,可廣泛用於製造發動機零部件、宇航結構部件和化工設備。2005年以來,研究人員以1100℃用高溫合金為目標,避開相沉澱強化型鎳基高溫合金的變形抗力大、熱加工性能差及在高溫(﹥0.6T熔)下相的溶解失效問題,結合成分設計理論、合金元素作用原理、成分計算及試驗分析工作,設計了一種固溶強化型鎳基合金Ni-20Cr-18W-Mo(以下簡稱試驗合金)。
  • 寧波材料所在新一代雷射衝擊強化技術研究方面獲得突破
    雷射衝擊強化(Laser Shock Peening, LSP)是一種先進雷射表面處理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屬部件的疲勞壽命等。常規LSP原理是,先在金屬表面貼服吸收層,側面噴水形成透明薄膜,然後將高強度(GW/cm2)、短脈衝(8~30ns量級)雷射穿過透明約束水層,作用於吸收層,吸收層在強雷射作用下,瞬時產生高溫、高壓等離子體。
  • 馬氏體時效鋼強化工藝特點
    與傳統的高強度鋼不同,它不是用碳而是靠金屬間化合物的彌散析出來強化,這使其具有一個突出的優點:熱處理工藝簡單方便,這是由於馬氏體轉變不受冷卻速度的影響,不會出現像淬火回火鋼中常出現的淬透性問題,熱處理變形小,加工性能及焊接性能都很好。馬氏體時效鋼的顯著特點是在超高強度下仍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優異的斷裂韌性,這使它不僅可以取代傳統的高強度鋼,而且在一些重要領域內獲得別的材料難以替代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