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表面處理工藝大全

2021-01-17 每天學點熱處理

  應廣大讀者要求,特建立每天學點熱處理同名QQ群,

  群號:839893516,需要線下交流的同行可以加群!

表面處理是在基體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層與基體的機械、物理和化學性能不同的表層的工藝方法。表面處理的目的是滿足產品的耐蝕性、耐磨性、裝飾或其他特種功能要求。 對於金屬鑄件,我們比較常用的表面處理方法是,機械打磨,化學處理,表面熱處理,噴塗表面等。




表面淬火是指在不改變鋼的化學成分及心部組織情況下,利用快速加熱將表層奧氏體化後進行淬火以強化零件表面的熱處理方法。

表面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應加熱熱處理,常用的熱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應電流、雷射和電子束等。




利用交變電流在工件表面感應巨大渦流,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的方法。

感應加熱分為:

1.高頻感應加熱,頻率為250-300KHz,淬硬層深度0.5-2mm;

2.中頻感應加熱,頻率為2500-8000Hz,淬硬層深度2-10mm;

3.工頻感應加熱,頻率為50Hz,淬硬層深度10-15mm。



利用乙炔火焰直接加熱工件表面的方法。成本低,但質量不易控制。




利用高能量密度的雷射對工件表面進行加熱的方法。效率高,質量好。

雷射表面強化可分為雷射相變強化處理、雷射表面合金化處理和雷射熔覆處理等。

雷射表面強化主要用於局部強化的零件,如衝裁模、曲軸、凸輪、凸輪軸、花鍵軸、精密儀器導軌、高速鋼刀具、齒輪及內燃機缸套等。




鋼材或鋼件在空氣-水蒸氣或化學藥物中加熱到適當溫度使其表面形成一層藍色或黑色氧化膜的工藝。也稱發黑。

常用於精密儀器、光學儀器、工具、硬度塊及機械行業中的標準件等。



工件(鋼鐵或鋁、鋅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鹽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積形成一層不溶於水的結晶型磷酸鹽轉換膜的過程,稱之為磷化。

磷化廣泛應用於防蝕技術,金屬冷變形加工工業。





化學熱處理是將工件置於特定介質中加熱保溫,使介質中活性原子滲入工件表層從而改變工件表層化學成分和組織,進而改變其性能的熱處理工藝。

化學熱處理也是獲得表硬裡韌性能的方法之一。與表面淬火相比,化學熱處理不僅改變鋼的表層組織,還改變其化學成分。根據滲入的元素不同,化學熱處理可分為滲碳、氮化、多元共滲、滲其他元素等。 化學熱處理過程包括分解、吸收、擴散三個基本過程。


常用的化學熱處理:

滲碳、滲氮(俗稱氮化)、碳氮共滲(俗稱氰化和軟氮化)等。滲硫、滲硼、滲鋁、滲釩、滲鉻等。

發藍、磷化可以歸為表面處理,不屬於化學熱處理。




對比
滲碳
氮化
目的
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同時保持心部良好的韌性。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提高耐蝕性。
用材
含0.1-0.25%C的低碳鋼。碳高則心部韌性降低。為含Cr、Mo、Al、Ti、V的中碳鋼。常用方法
氣體滲碳法、固體滲碳法、真空滲碳法
氣體氮化法、離子氮化法
溫度
900~950℃
500~570℃
表面厚度
一般為0.5~2mm不超過0.6~0.7mm優點
--
溫度較低,硬度、耐磨性、抗疲勞性更高,耐蝕性更好,無需再熱處理, 可避免熱處理帶來的變形和其他缺陷缺點
--
工藝複雜,成本高,氮化層薄
用途
廣泛用於飛機﹑汽車和拖拉機等的機械零件﹐如齒輪﹑軸﹑凸輪軸等。用於耐磨性、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及耐熱、耐磨及耐蝕件。如儀表的小軸、輕載齒輪及重要的曲軸等。





表面形變強化指使鋼件在常溫下發生塑性變形,以提高其表面硬度並產生有利的殘餘壓應力分布的表面強化工藝。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是提高鋼件抗疲勞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的重要工藝措施。




噴丸強化是將大量高速運動的彈丸噴射到零件表面上,猶如無數個小錘錘擊金屬表面,使零件表層和次表層發生一定的塑性變形而實現強化的一種技術。


應用:形狀較複雜的零件,在磨削、電鍍等工序後進行。




利用自由旋轉的淬火鋼滾子對鋼件的已加工表面進行滾壓,使之產生塑性變形,壓平鋼件表面的粗糙凸峰,形成有利的殘餘壓應力,從而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和抗疲勞能力。


應用:圓柱面、錐面、平面等形狀比較簡單的零件




表面脹光是在常溫下將直徑稍大於孔徑的鋼球或其他形狀的脹光工具擠過工件已加工的內孔,以獲得準確,光潔和強化的表面。








表面覆層強化是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在金屬表面塗覆一層或多層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的表面強化工藝。

目的:提高鋼件的耐磨性、耐蝕性、耐熱性或進行表面裝飾。



將金屬粉末加熱至熔化或半熔化狀態,用高壓氣流使其霧化並噴射於工件表面形成塗層的工藝稱為熱噴塗。

利用熱噴塗技術可改善材料的耐磨性、耐蝕性、耐熱性及絕緣性等。

廣泛用於包括航空航天、原子能、電子等尖端技術在內的幾乎所有領域。




在基體材料的表面覆上一層或多層金屬鍍層,可以顯著改善其耐磨性、耐蝕性和耐熱性,或獲得其他特殊性能。有電鍍、化學鍍、複合鍍、滲鍍、熱浸鍍、真空蒸鍍、噴鍍、離子鍍、濺射等方法。




氣相沉積技術是指將含有沉積元素的氣相物質,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沉積在材料表面形成薄膜的一種新型鍍膜技術。

根據沉積過程的原理不同,氣相沉積技術可分為物理氣相沉積(PVD)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兩大類。

物理氣相沉積是指在真空條件下,用物理的方法,使材料汽化成原子、分子或電離成離子,並通過氣相過程,在材料表面沉積一層薄膜的技術。

物理沉積技術主要包括真空蒸鍍、濺射鍍、離子鍍三種基本方法。

物理氣相沉積具有適用的基體材料和膜層材料廣泛;工藝簡單、省材料、無汙染;獲得的膜層膜基附著力強、膜層厚度均勻、緻密、針孔少等優點。

廣泛用於機械、航空航天、電子、光學和輕工業等領域製備耐磨、耐蝕、耐熱、導電、絕緣、光學、磁性、壓電、滑潤、超導等薄膜。

化學氣相沉積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混合氣體與基體表面相互作用而在基體表面形成金屬或化合物薄膜的方法。

由於化學氣相沉積膜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蝕性、耐熱性及電學、光學等特殊性能,已被廣泛用於機械製造、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煤化工等工業領域。





拋光是對零件表面進行修飾的一種光整加工方法,一般只能得到光滑表面,不能提高甚至不能保持原有的加工精度,隨預加工狀況不同,拋光後的Ra值可達1.6~0.008 mm。



包括輪式拋光、滾筒拋光和振動拋光。



化學拋光

將金屬零件浸入特製的化學溶液中,利用金屬表面凸起部位比凹窪部位溶解速度快的現象實現零件表面的拋光。

電化學拋光

電化學拋光與化學拋光類似,不同點是還要通以直流電,工件接陽報,產生陽極溶解,也是利用金屬表面凸起部位比凹窪部位溶解速度快的現象進行拋光的。






常見塗裝工藝有:刷塗、自動浸塗、手工噴塗(含高壓無氣噴塗)、淋塗、幕簾淋塗、流化床塗覆、輥塗、靜電噴塗等。


來源:材易通

每天學點熱處理 


-End-


更多文章,戳下面

往期文章:模具  |  齒輪  |  球化退火  |  貝馬珠比較 

工業爐  |  國外熱處理廠  |  拉伸試驗  |  火花鑑別

鋼的淬透性  |  四把火  |  回火脆性  |  熱處理問答

鐵碳相圖  |  淬火裂紋  |  失效分析  |  熱處理變形  

金相基礎  |  金相制樣  |  鋼材牌號對照表  |  深冷處理

真空熱處理  |  鋼鐵之美  |  金屬硬度強度對照表  |  TD工藝

跳蚤市場: 32期 |  31期  | 30期  |  29期  |  28期  | 


優質供應商推薦

杭州帝森感應科技

開拓感應加熱新格局


相關焦點

  • 一張圖看懂金屬表面處理工藝
    常用方法氣體滲碳法、固體滲碳法、真空滲碳法氣體氮化法、離子氮化法溫度900~950℃500~570℃表面厚度一般為0.5~2mm不超過0.6~0.7mm優點--溫度較低,硬度、耐磨性、抗疲勞性更高,耐蝕性更好,無需再熱處理, 可避免熱處理帶來的變形和其他缺陷缺點--工藝複雜,成本高,氮化層薄用途廣泛用於飛機
  • 金屬字6大常用表面處理工藝
    金屬字可以做成各種金屬發光字或者各種金屬類廣告標識,例如導視牌,廣告牌,精神堡壘等等。  金屬字常用的表面處理工藝有哪些呢?在這裡我們為大家做一下簡單介紹:    製作工藝:將金屬打磨到一定粗糙程度,噴上若干層油漆,並經過高溫烘烤定型。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其金屬表面處理工藝
    金屬表面處理工藝1、表面處理工藝簡介利用現代物理、化學、金屬學和熱處理等學科的技術來改變零件表面的狀況和性質,使之與心部材料作優化組合,以達到預定性能要求的工藝方法,稱為表面處理工藝。2、金屬表面處理工藝分類總共可以分為4大類:表面改性技術、表面合金化技術、表面轉化膜技術和表面覆膜技術。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金屬表面處理工藝介紹
    鍍鉻工藝通常分為三種類型:裝飾性鍍層、硬質鉻鍍層以及黑色鉻鍍層。鉻鍍層在工程領域中應用相當廣泛,裝飾性鉻鍍層通常作為最表層鍍於鎳層外面,鍍層具有精緻細膩如鏡面一般的拋光效果。作為一道裝飾性後處理工序,鉻鍍層厚度僅為0.006毫米。在打算採用鉻鍍層工藝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工藝的危險性。
  • 現在流行的八大金屬表面處理工藝,最後一種才是
    原標題:現在流行的八大金屬表面處理工藝,最後一種才是 金屬表面在自然狀態下容易生鏽、腐蝕,就會造成金屬產品過多的損耗,同時為滿足金屬產品光亮度、耐磨性、美觀度等功能要求,金屬表面的鍍層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通過表面處理可以提升產品外觀、質感、功能等多個方面的性能。
  • 金屬表面處理,不鏽鋼表面鈍化處理
    1、不鏽鋼拉絲處理不鏽鋼拉絲是一種金屬加工工藝,是當今不鏽鋼和鋁製品行業比較常用的一種表面處理技術,是對不鏽鋼及鋁產品進行的拉絲效果處理。不鏽鋼拉絲講究程序和工藝,一般配合拉絲機修復和還原產品刮花的位置及焊縫,最終達到整體的拉絲藝術效果。
  • 金屬表面發黑(發藍)處理工藝(每天學點工藝知識)
    但常溫發黑工藝對於低碳鋼的效果不太好。A3鋼用鹼性發黑好一些。鹼性發黑細分出來,又有一次發黑和兩次發黑的區別。發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和亞硝酸鈉。發黑時所需溫度的寬容度較大,大概在135攝氏度到155攝氏度之間都可以得到不錯的表面,只是所需時間有些長短而已。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發黑前除鏽和除油的質量,以及發黑後的鈍化浸油。
  • 新材料新工藝解決金屬表面處理汙染難題
    北京愛爾斯姆科技有限公司近幾年相繼開發了一系列高性能環保酸洗、環保鈍化新材料,以新材料新工藝解決金屬表面處理汙染難題。    北京愛爾斯姆科技有限公司為快速推進綠色環保生產,打消企業的疑慮。我們提出整套生產線環保打包服務的理念:科技、支持、服務、合作、共贏。實施方案如下:    1)首先對企業的生產工藝進行科學論證,必要時進行改造。
  • 金屬表面處理及電鍍硬鉻的工藝特點及應用
    慧聰表面處理網:金屬表面處理中電鍍硬鉻是在各種基體表面鍍一層較厚的鉻鍍層,它的厚度一般在20μm以上,利用鉻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耐溫和耐蝕等性能。    鍍硬鉻的工藝特點:     1、陰極電流效率高達50%~65%,沉積速度很快;     2、鍍層硬度高(900~1200HV),呈均勻密集的網狀裂紋,耐磨性能好;     3、鍍液分散能力好,鍍層厚度均勻,不易產生粗糙皰瘤現象,鉻層外觀青亮平滑;     4、鍍層與基體結合力強,前處理與傳統工藝相似
  • solidworks金屬表面處理
    電泳表面處理工藝的特點:電泳漆膜具有塗層豐滿、均勻、平整、光滑的優點,電泳漆膜的硬度、附著力、耐腐、衝擊性能、滲透性能明顯優於其它塗裝工藝。電泳工藝優於其他塗裝工藝。在高溫下(約550℃)氧化成的四氧化三鐵呈天藍色,故稱發藍處理。在低溫下(約3 50℃)形成的四氧化三鐵呈暗黑色,故稱發黑處理。在兵器製造中,常用的是發藍處理;在工業生產中,常用的是發黑處理。採用鹼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屬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以防止金屬表面被腐蝕,此處理過程稱為「發藍」。
  • 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對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的應用
    通常情況下,為了使金屬表面能加以強化,提升實用性和可靠性,就需要應用金屬表面處理工藝,那麼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對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的應用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就與大家共同探討相關內容:1 金屬表面處理的作用和種類隨著產品投入使用,不可避免的會跟環境相接觸,而首先接觸的就是金屬表面,當金屬表面發生破壞或失效,就會對產品的服役效果和使用壽命造成較大的影響。
  • 鋁合金表面處理常見工藝
    鋁合金以及鋁型材的使用已經非常的廣泛,為了滿足我們的具體使用需求,在使用這些材質時,需要對其表面進行相應的處理,來提高鋁合金材質的表面美觀度以及使用性能,下面是中華標準件網為大家提供的有關鋁合金表面處理常見工藝。1、噴砂,主要作用是表面清理,在塗裝(噴漆或噴塑)前噴砂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對附著力提高有一定貢獻,但貢獻有限,不如化學塗裝前處理。
  • 14項表面處理工藝,適用材料及工藝性全解
    以下表面處理工藝的14項技術大全,看看你都了解過哪些方法: 真空電鍍 真空電鍍(Vacuum Metalizing):一種物理沉積現象。
  • 金屬表面處理有哪些工藝?產品工業設計必須掌握的乾貨知識
    前言:本文整理並總結金屬表面處理的常見工藝,以鋁和鋁合金為例。現代產品工業設計已經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的趨勢,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屢見不鮮。不少產品上應用了金屬類材質,用以更好地體現產品品質,提升產品的厚重感或尊貴感等,並能凸顯品牌價值。常見的金屬類材質有不鏽鋼、鋁及鋁合金、鎂合金、鋅合金等。
  • 鋁合金及鋁型材的表面處理工藝
    【鋁道網】鋁合金及鋁型材通常都需要進行表面處理滿足不同需求,常見的鋁合金表面處理有電鍍>、噴塗、拉絲、陽極、噴沙、鈍化、拋光、氧化膜處理等。  1、噴砂,主要作用是表面清理,在塗裝(噴漆或噴塑)前噴砂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對附著力提高有一定貢獻,但貢獻有限,不如化學塗裝前處理。  2、著色:對鋁進行上色主要有兩種工藝:一種是鋁氧化上色工藝,另外一種是鋁電泳上色工藝。
  • 金屬表面磷化工藝探討
    磷化是常用的金屬前處理技術,是指把金屬放入含有錳、鐵、鋅的磷酸鹽溶液中進行化學處理,使金屬表面生成一層難溶於水的磷酸鹽保護膜的方法。原理上通過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給基體金屬提供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屬被腐蝕;用於塗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層的附著力與防腐蝕能力;在金屬冷加工工藝中起減摩潤滑作用 。磷化膜為磷酸鹽的結晶堆積,具有多孔性和不光滑的表面,可以滲入到這些孔隙中,因而能顯著提高塗膜的附著力。
  • 鋁合金的表面處理工藝有哪些?
    隨著電解鋁技術的應用,鋁越來越走進大眾生活;鋁合金表面處理工藝的發展,讓實用價值高的鋁金屬兼具了美學價值。小編給金粉們列舉了6種常見鋁合金表面處理工藝,你還知道哪些呢?金屬類材質在現有的各類產品上運用越來越多,因為金屬類材質更能體現產品品質、凸顯品牌價值,而在眾多金屬類材質中,鋁因為它的易加工、視覺效果好、表面處理手段豐富,首當其衝的被各個廠家採用,鋁型材表面處理主要分為:噴砂(形成啞光珍珠銀面)、拋光(形成鏡面)、拉絲(形成類似緞面效果)、電鍍(覆蓋一層其他金屬)、噴塗(覆蓋其他非金屬塗層)。
  • 【加工】不鏽鋼表面處理的六大工藝
    在生產中,不鏽鋼的表面工藝主要有以下幾種:    這是不鏽鋼加工最常見的一種表面處理工藝,它主要是通過將空氣進行壓縮得到的動力
  • 三種常見的不鏽鋼表面處理工藝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不鏽鋼表面處理的工藝有很多種,如:電鍍,陽極氧化,噴砂,塗裝,鈍化,酸洗,除油脫脂,除鏽等。三種常見的不鏽鋼表面處理工藝具體如下:     1、不鏽鋼鈍化     這個過程被推薦的表面必須是不含鐵。
  • 金屬產品常用的表面加工工藝有哪些?
    產品的外在表面隨著產品表面處理的新工藝、新技術等的發展日益豐富,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金屬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材料。由於其良好的材料特性被廣泛的運用到產品設計中。金屬材料表面處理工藝主要包括表面前處理和表面裝飾處理,金屬表面處理工藝主要包括表面機械處理、化學處理和電化學處理,這裡也就不過多贅述了。作為表面裝飾技術之一的表面肌理工藝是我們討論的要點,金屬表面肌理工藝通過鍛打、刻畫、打磨、腐蝕等工藝在金屬表面製作出的肌理效果。給金屬產品的表面包裝也給用戶帶來了不同的視覺效果,以及心理感受。以下我們從產品設計表面處理較為常用的方式入手進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