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核核反應堆熱工水力技術重點實驗室承擔的華龍一號福清5號機組CIS臨界熱流密度實驗項目順利完成了實驗工況的現場見證。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和核動力院等單位的專家及代表參加了實驗工況見證會。
CIS臨界熱流密度實驗是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裝料的許可證條件之一。堆腔注水冷卻系統(簡稱CIS系統)作為嚴重事故緩解措施之一,可以在嚴重事故條件下將堆芯熔融物滯留在壓力容器內,極大地緩解嚴重事故的進一步發展和惡化,減緩放射性的釋放,保證公眾安全。CIS臨界熱流密度實驗用於獲得最大冷卻能力,為堆腔注水冷卻系統的設計與有效性評價提供依據和實驗數據支撐。根據國家核安全局要求,福清核電廠5號機組需要在首次裝料前完成壓力容器下封頭外壁面臨界熱流密度補充實驗項目。
為了確保核安全審評的順利實施,項目組與國家核安全監管部門、核電業主、核電工程公司、設計部門保持持續溝通,自2017年12月15日完成實驗前狀態檢查以來,項目組通過優化實驗方法和資源調配,經過半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近80組工況,有力保障了福清核電5號機組裡程牌節點。
在實驗工況見證過程中,專家們通過聽取實驗情況匯報、裝置現場查看、工況現場見證等環節,從實驗裝置及設備狀態、技術安全措施、現場環境、實驗數據的規律性、參數敏感性、數據的可重複性等多個方面進行了交流和討論。專家們對現階段獲取的研究結果給予一致認可,認為CIS臨界熱流密度實驗的結果準確可靠,對比工況具有良好復現性,滿足核安全審評的需求。
中核核反應堆熱工水力技術重點實驗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