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丫(旭程)教育何英:科學評估走進孩子的世界

2020-12-02 中國日報網

「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家庭和生活環境都不一樣,所以每個孩子的智力、關注點都會不一樣。有些孩子學習考試分數一直上不去,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孩子智力有問題,不是讀書的料,但事實上或許並非如此。」廣州小丫丫(旭程)教育總校長、韋氏智力測試主試、家庭教育專家何英告訴記者,而是我們家長沒有科學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沒有走進孩子的世界。

何英從廣州醫科大學畢業後從事醫學工作13年,2019年底放棄正式編制,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一院離職全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來。

同年全職於廣州小丫丫(旭程)教育,她將在醫院獲得的韋氏兒童(WISC-IV)、幼兒(WPPSI-IV)智力檢測運用到少兒、幼兒的智力潛能評估中來,目的就是讓家長更加科學地了解孩子,在培養過程中能揚長避短。 

韋氏:少兒智力評估

據了解,《韋氏兒童智力量表》是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編制的一組採用個別施測的方法,評估3歲至16歲兒童智力水平的智力測驗工具。自1939年第一套韋氏智力量表誕生以來,各類的韋氏智力量表逐漸問世,對心理評估和診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韋氏智力量表作為當今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智力測驗工具,對於臨床心理學和學校心理學領域有著傑出的貢獻。 

韋氏智力量表目前已發展到第四版,韋氏兒童第四版中文版由張厚粲先生引進中國並主持修訂,並且得到中國心理學會的認證。它具有極高的臨床效度。用該量表做評估和去醫院做CT, 核磁共振等等檢查性質是一樣的,嚴謹而科學。

韋氏兒童第四版將智力測驗歸結為四個方面和一個總智商,四個方面包括兒童言語理解能力,知覺推理,工作記憶(記住知識同時加工知識的能力),加工速度(做事情及學習的效率),由這四個方面的指數最後合成一個總智商。韋氏智力量表實際上是對兒童認知發展水平做一個全面的評估,通過該量表家長可以知道自己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全國同齡孩子相比處於哪個位置,同時該量表也強調一切只看智商分數不重視原因分析的智力測驗都是耍流氓。因此該量表除了有鑑別特殊兒童如自閉症,智力障礙等功能外,另一方面的重要功能是用來對正常兒童做發展諮詢,學習指導,特別是針對有偏科的兒童。

中山大學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心理中心主任、留美醫學博士後、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評估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肖計劃教授稱,韋氏智力量表測驗是一個將青少年的能力、才幹和智力水平進行量化評估的項目。智力測驗的方法方面,美國著名的「韋氏智力測驗」在國際上比較通行,美國早在1978年就設立「天才計劃」,對天才兒童進行科學地培養。我國曾有機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引進這套智力測評工具和評價系統,但很長時間以來主要用於智障人士的篩選。

目前國內相關科研機構更多運用於對兒童進行智力測評以發現兒童的智力狀態和智力結構的特點,為其進行個性化的智力發展指導和設計專項訓練,使之在未來的智力發展中揚長避短。韋氏智力量表也是美國排名前50學校指定的智力測試量表,也就是說去美國留學得提供韋氏智力測驗評估報告。

家庭教育講師、韋氏智力測評師何英說,人的智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但是還有一部分是受後天教育及社會環境影響的。因此了解了孩子在認知方面的強項和弱項,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教育是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的,該量表的4個指數對兒童學業成就有比較準確的預測。

科學了解孩子的世界

「三年前一對母子來醫院問我,她說她的孩子正在上初二,考試每次都能95分左右,但是就不能有更好的突破。老師反映說他上課老是不專心,經常有小動作或和別的同學講話的行為,懷疑是不是由什麼問題。」何英了解清楚這個孩子的情況後,給他做了一個測試,並詳細出了一份分析報告,通過分析發現,是因為這個孩子學習、接受能力比較強,老師在課堂上的知識點他很快就掌握,他有太多的「空餘」時間,所以導致他在課堂上小動作比較多,但同時也因為粗心,常常不能拿滿分。何英建議他多研究難度較大的題目,比如說奧數等,有助於激發他的學習興趣,更進一步提高。

家長根據何英做的分析報告進行實踐,前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廣東省實驗中學,是廣州最好的高中之一。

有的家長說孩子寫作文很困難,按照韋氏嚴謹的思路分析導致寫作文困難大致先劃分為智力原因及非智力原因,非智力原因包括興趣,動機,家庭教育,環境等等。重點看看智力原因,家長看到的寫作文困難是一個結果,看不到的是寫作文需要用到的智力過程,比如寫作文需要言語表達技巧,需要在語言發展的基礎上,需要一定詞彙知識,需要記憶能力記住知識並提取知識,需要言語抽象技能,需要信息整合能力,使用過往經驗的能力,需要視動協調等等智力過程的參與。

「到底是哪一個或哪幾個智力過程的薄弱導致寫作文困難的呢?光靠家長的猜測是沒有用的,這就需要使用專業的量表來分析尋找原因。假設某個小朋友寫作文困難是詞彙量方面的問題,那做完測驗是不是建議老師家長增加小孩詞彙量,多看書就完了呢?顯然不是。我們還需要將量表裡的分測驗做相關分析,並結合行為觀察的結果對小孩及家長進行訪談,綜合所有信息之後,深入分析詞彙量不足的深層原因:是否是沒有機會接觸到豐富詞彙,如果有機會接觸到豐富的詞彙,是否是進入短時記憶的詞彙無法轉換成長時記憶,是否是進入長時記憶的詞彙在使用時無法提取,是否是接觸到豐富詞彙但是由於言語理解能力較弱而不知道如何使用。我想這些分析在任何語文老師那裡都是很難聽到的。而根本原因不解決,不管上多久輔導班,作文水平提高也不會很明顯。」何英說,通過韋氏測評,或許可以找到根本原因,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針與策略,對孩子的學習將會是事半功倍的。

小丫丫(旭程)教育成功將韋氏智力潛能評估運用到教學之中,可以更科學地發揮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潛能。經過四年的發展,小丫丫(旭程)教育的理念及管理模式得到社會各界及家長的逐步認可,在2019年年底,何英老師不僅全心投入,而且成功邀約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徐倫的加入,為機構的長期發展規劃提供了方向和奠定了基礎。

「我們家長、老師只有走進了孩子的世界,科學地了解了我們的孩子,在教育過程中才能揚長避短,更科學地培養孩子。」何英如是對記者說。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相關焦點

  • 上海少兒英語公司_廣州小丫丫培訓教育有限公司
    上海少兒英語公司,廣州小丫丫培訓教育有限公司,十幾年來,她一直關注兒童行為性格的培養以及家庭教育工作,並取得了相應的少兒教育資格證書。小丫丫教育, 瑞思文化宮校區首校成立,13名追逐夢想的勇士,為著一個事業、一個平臺、一個家而努力奮鬥。2011-2012/瑞思學科英語快速發展了個分校,在少兒英語領域奠定了基礎。
  • 新書|給孩子的科學三書:照亮孩子探索世界的明燈!
    科學教育,大勢所趨。  也許有家長存在誤解,不希望孩子長大後成為科學家,是不是就不需要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呢?  科學教育不僅是知識上的補充,更是為孩子的素質和各項能力打基礎。我們的「保羅叔」——這套書的著者極平易通俗地向我們揭示了這個神妙世界,他以眼前的日常事為題材,將深奧的原理融匯其中,令孩子們通俗易懂。他用這種方式教育著自己的侄兒侄女,同時也教育著全世界的孩子與成人。  讀了這套書後,相信你一定會愛上博學而且有趣的保羅叔叔,並會從中收穫許多有趣的知識和豐富的教益。
  • 學科普,愛科普,氣象知識科普走進開封市集英小學
    央廣網開封9月29日消息(記者 彭華 實習生 何瑾琨)為了廣泛推廣科技常識、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全市廣大青少年對科普知識的興趣,9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河南分網、少年之聲小記者在開封市集英小學舉辦首場主題為「學科普、愛科普 氣象知識科普進校園」系列科普知識宣傳活動,活動由河南省科協
  • 乾乾科創教育走進西安40多所小學 提供專業的科學探索課程
    乾乾編程小學科創教育課程針對小學「課後三點半服務」分為小學1-2年級階段,小學3-5年級階段。著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百年經典蒙特梭利教育走進中國 匯聚影響與改變的力量
    2018年8月31日,蒙特梭利教育分享會在北京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處開啟。來自中意兩國的蒙特梭利教育工作者及數家新聞媒體在此經歷了一場洋溢著濃厚蒙特梭利學術氣息的教育發現之旅。在上半場會議中,義大利蒙特梭利國家工程中國區執行長為大家講述了義大利蒙特梭利國家工程走進中國這一偉大創舉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 作為編程教育的核心,計算思維如何培養與評估?
    Q:如今,K-12階段編程教育已經蔚然成風,那麼它的存在核心意義是什麼呢?A: 編程於K-12階段孩子的意義,是一種觀察世界的全新視角,它的核心的是培養計算思維。關於什麼是「計算思維」我們製作了小短片:(製圖:允菡)計算思維是什麼?1.
  • 如何更科學評估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CEFR標準體系引發思考及討論
    近段時間,從人民網、中國新聞周刊等權威媒體,到鯨媒體垂直教育媒體,再到倪叔、孔二老師等自媒體大V,從當前中國青少兒英語學習的現狀出發,相繼發起了關於CEFR標準體系的思考與討論。隨著不斷增長的青少兒英語學習需求,如何更科學地評估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更精準地定位他們的學習成長路徑,國內英語教育機構也在不斷引進國外成熟的評價標準和測評體系,積極探索和嘗試研發更具針對性的課程產品,為個性化教學提供科學依據,最大程度地實現孩子英語學習的高效性。CEFR作為被國際認可的描述語言能力和水平的標準,頻繁被國內英語教育機構引入,並作品牌宣傳賣點。
  • 他為「星星的孩子」做能力評估
    「這樣的表現說明這個孩子在對肌張力的控制方面是存在一些障礙的。」周鵬程說,「我們會從感知覺、粗大運動、精細動作和認知溝通等多個方面對孩子進行科學評估,從而為他量身打造教學和康復訓練方案。」孤獨症,即孤獨症譜系障礙,是一種以社會交流障礙、刻板行為以及狹窄的興趣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發育障礙疾病。
  • 芥末翻 | 作為編程教育的核心,計算思維如何培養與評估?
    Q:如今,K-12階段編程教育已經蔚然成風,那麼它的存在核心意義是什麼呢?A: 編程於K-12階段孩子的意義,是一種觀察世界的全新視角,它的核心的是培養計算思維。(製圖:允菡)計算思維是什麼?1.評估方式如果不進行評估,計算思維教育很難成功進入任何K-12課程。此外,為了有效評估計算思維課程,普遍用作評估的方法都需要再次驗證。
  • 教育應講求科學方法 讓每個孩子都有成才的機會
    幫助孩子成長不僅靠意識和態度,更應講求科學方法,彰顯教育的智慧少年兒童代表著希望和未來;關愛孩子成長,體現著社會的溫度。現實中,很多事情都強調「從娃娃抓起」,著眼的是為孩子們拓展教育資源、創造更好環境,讓孩子們從小就養成良好習慣。但也有一些地方機械理解了「從娃娃抓起」的良苦用心,丁點兒的事都講「進校園」,凡事都要求「大手拉小手」,將此當作重視某項工作的標配,這就有點過猶不及了。學校是孩子成長的園地。
  • 宇宙教育:讓孩子用更廣闊的視角認識世界
    (主教老師示範地質構造工作)"宇宙教育就是讓孩子探索宇宙的教育嗎?""宇宙教育有哪些教育任務?又該如何開展?""宇宙教育會培養出怎麼樣的孩子?"他們觀察到了孩子們對走進大自然、沉浸在動植物的世界、去了解它們所創造出的地球生態環境、土地形成與分解的地質過程是多麼地感興趣,當然還包括令人驚嘆的水的工作。
  • 「別人家的孩子」會帶來壓力 名校長公益大講堂走進警營送「教育經」
    範穎說,一些家長總覺得,孩子讀書、吃飯、睡覺,生活簡單,能有什麼壓力,其實,現在孩子的壓力還真不少。「比如小升初階段,孩子需要離開熟悉的環境,建立新的人際關係,認識新的自己,這對孩子都是挑戰。到了七八年級,面對身心發育、自我管理要求的提高,學業壓力也相應增加。九年級又要面對升學壓力和對未知的恐懼。孩子的心理世界從孤獨、壓力鬱積到渴望壓力釋放的一個過程。」
  • 家風家教巡講十 | 「探索孩子學習動力 賦能家長教育方向」走進...
    家風家教巡講十 | 「探索孩子學習動力 賦能家長教育方向」走進向陽社區 2020-11-23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婦聯「家庭教育流動學校」百場講座進萬家項目走進蒲呂石魚
    11月26日,市婦聯「家庭教育流動學校」百場講座進萬家項目走進蒲呂街道和石魚鎮興發村,分別開展了題為《親子閱讀 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和《祖輩當好配角 父母教育不缺席》的兩場專題講座。在蒲呂街道會議室裡,親子閱讀推廣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小讀者學堂重慶分會會長、聯合國兒基會學前教師培訓優秀志願者、首屆全國創新運用十大新聞人物劉豔老師為大家分享了家庭閱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開展好家庭閱讀,指導和幫助孩子成長成才。
  • 走進科學小天地,引領健康生活新樣態——南通市如東縣豐利鎮石屏...
    為落實縣社科普及周的活動要求,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如東縣豐利鎮石屏小學結合學校實際,於10月12日-16日開展了以「走進科學小天地,引領健康生活新樣態」為主題的社科普及系列活動,以此促進學校的科普教育工作,培養學生「敢於探索、勇於創新
  • 中國教育報2020年度
    《病菌簡史》    張文宏/主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    3.《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    [英]貝蒂娜·霍恩 [英]簡·吉爾摩 [英]塔拉·墨菲/著 任靜/譯    中國青年出版社    4.《教育的對白》    朱永新 [英]艾倫·麥克法蘭/著    馬嘯 等/編譯 長江文藝出版社    30.《教育思想的花園:教育基本理論前沿講座》    檀傳寶/主編 教育科學出版社    31.
  • 走進化學奇妙世界就看2020科學劇《化學秀》中文版上海站!
    化學無處不在,生活中各種奇妙的現場無不在揭示化學這門科學的奇妙之處,像變魔術一樣把我們帶到奇幻的境地!2020科學劇《化學秀》中文版上海站時間:2020-01-10/11/122020科學劇《化學秀》中文版上海站地點:上海|共舞臺ET聚場2020科學劇《化學秀》中文版上海站門票價格:120、180、280、380、(280*2)480《化學秀
  • 何為「快樂教育」?只要快樂忘了教育?家長應該科學認識快樂教育
    作者:熊崽(原創文章,圖片源於網絡,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編輯:熊崽越來越多的家長認為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非常關鍵,讓孩子們的都保持一顆童趣的心,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信奉快樂教育方式。快樂教育是由英國教育家斯賓賽博士提出的。快樂教育的本質就是家長不要讓孩子負重前行,在孩子成長、學習的這一階段,順應孩子天性。
  • 森林教育 回歸戶外後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教育能有多少種形式?隨著觀念的轉變,在傳統教育之外,一些走在先鋒行列的創新型教育機構開始不斷發展,從不同維度探索著教育的可能性,也拓寬著教育的邊界。在這其中,森林教育就是不斷發展的形式之一,也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逐步走進了家長和孩子的視野。
  • 哈佛校長: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學會一堆知識,而是掌握科學思維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很多家長覺得教育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懂更多的知識,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哈佛大學唯一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也曾發表過自己對教育的看法:「走出去了解整個世界是孩子們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