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縣社科普及周的活動要求,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如東縣豐利鎮石屏小學結合學校實際,於10月12日-16日開展了以「走進科學小天地,引領健康生活新樣態」為主題的社科普及系列活動,以此促進學校的科普教育工作,培養學生「敢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科技文化素養,從而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參與下,各項活動開展順利,取得了預期效果。
加強領導,深入宣傳
學校成立了以吳紅兵校長為組長,以教導處桑琴、徐培培主任為副組長,科普志願老師和班主任為組員的科技活動周領導小組,詳細擬訂了切實可行的社科普及周實施方案,並通過教師會、班會、宣傳欄、QQ微信群等形式對科普活動周進行了廣泛宣傳。
活動豐富,紮實開展
1.班班有科普陣地。大隊部組織開展了科普黑板報展評活動。全校十二個班積極行動,一個星期內,紛紛出版了以「科普夢想」「科技強國」「科技創新,美好生活」為題的黑板報,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科普意識,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為推動學校科技素養教育營造了良好氛圍。
2.校園科普宣講。小小科普志願者以校園為陣地,從垃圾分類、科學防疫、食品安全、視力防護和保護勺嘴鷸等方面對全校學生進行科普宣講。小志願者們用聲情並茂的宣講,讓同學們享受到了科普樂趣,感受到了科技魅力,並提升了科技素養。
3.科普志願隊走向社區。學校小小科普志願隊秉承哲學社會科學「傳承文明、服務社會」宗旨,走進各村居民委員會進行科普宣講。一個個小志願者像小行家一樣,向居民宣講垃圾分類好處多多、科學防疫守護健康、食品安全生命至上、「三高」防治防患未然、視力保護明眸亮眼等,引領居民過一種健康的生活,懂得「生命至上、健康第一」。
4.共讀科普書。用閱讀引領孩子走進科普小天地,讓閱讀傳播科學健康生活新樣態。學校組織開展「讀科普愛科學」共讀、共書、共享悅讀活動。孩子們以讀寫繪、手抄報、讀後感、好書推介的形式展示對所讀科普書籍的理解與感悟,表達對科學的嚮往與熱愛。願閱讀、科普與孩子同行,譜寫孩子人生中最美華章。
5.開發校本微課程。學校科普志願老師編撰了校本微課程《科普小知識手冊》,從生命科學、物質世界的科學、地球與宇宙三個方面進行普及。師生人手一冊,攜手走進科普小天地。微課程雖小,但它就是一粒科學的種子,在孩子心田發芽、成長,有一天定能成為參天大樹。
6.科學護眼與健康同行。學校科普志願老師進行「愛眼,我們在行動」講座,普及科學愛眼護眼知識,教育學生樹立科學用眼理念;研究開發「銀球亮眸」桌球護眼操,讓孩子在愉悅的桌球運動中,進行護眼行動,還孩子一片明亮世界。願孩子們懂得「愛眼護眼始於心,科學用眼始於行」,行動起來,光明一生。
科普周在活動總結及表彰獎勵的儀式中落下帷幕。「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科普知識的普及如春雨般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在孩子們的心田種下了科學種子,相信一定會有「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美好相遇。(桑琴)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