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教育就是讓孩子探索宇宙的教育嗎?"
"宇宙教育有哪些教育任務?又該如何開展?"
"宇宙教育會培養出怎麼樣的孩子?"
這篇文章涵蓋了宇宙教育及宇宙任務的研究、理論、實踐及緣起。文中,萊納德先生回憶了他在自身教學經歷中帶領學生進行植物學學科探索的過程。萊納德在本文中論及一個講故事的課程,該課程生動形象地把視角放在宇宙教育的各個方面,如哲學、人類團結、歷史英雄、發明、感恩、與自然的聯繫等等。
作者:Gerard Leonard
翻譯:凌靜遠
01
·一支鉛筆中的「宇宙視野」·
1946年,在喀拉蚩,有個人講述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故事。一個孩子想要寫字但發現筆沒有了,老師就讓他到商店裡去買一支鉛筆。回到學校,孩子向老師抱怨說排隊買筆,等了太久時間。碰巧旁邊有個睿智的老婦人目睹了這件事,她把小孩叫到了身邊,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一支鉛筆的奇妙旅程。
故事的內容是:一支鉛筆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很多人都參與了它的生產之旅。她講了石墨和木材等原材料是怎麼形成的,講到了為了生產一支鉛筆,礦工、伐木工、運輸工等許多人是如何參與進來,還講到了商店裡的售貨員阿姨怎樣辛苦工作並將東西賣給她的顧客。她希望通過這個故事引發孩子的同情之心,用他的想像力和智慧更深刻地理解這件事。
換句話說,透過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質。一支小小的鉛筆,包含了無數的人與物之間的聯繫。老婦人希望藉此喚起孩子的感激之情,在這件事中用耐心去對待、去回報他人高尚的勞動。
那個睿智的老婦人就是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她把這個故事告訴了她在喀拉蚩的學生,更描繪出一個蒙氏老師該如何用心去準備自己,並通過細微之處去開啟兒童的宇宙視野。
《透明的事物》一書的作者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也談到了這種「專注行為」的本質。即便專注的目標是 「一支非常樸素、圓潤、技術上沒有特別亮點的廉價松木鉛筆」納博科夫說,「無論我們專注的物質處於何種狀況,專注的行為會引導我們不由自主地思考該件事物的歷史。」
對於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而言,深入思考事物的歷史及宇宙功能已經成為了其思考模式。從上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她就通過「宇宙教育」的理念向世人展示這種思考。在整個20世紀40年代,她通過授課傳授兒童教育的理論,發展出了生物和各元素的宇宙任務及其角色的概念。
深入理解瑪利亞·蒙臺梭利的宇宙教育,必須要理解一種極其宏觀的看待地球歷史及人類在生物圈的位置的方式。她同時看到,這個方式可以激發孩子探尋人類在地球上行為的重要性的興趣。
02
·「生命為宇宙而工作」激發兒童探究欲·
蒙臺梭利博士在數十年裡週遊了世界,堅定了她認為萬物都在工作的理念——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特殊的使命——驅使它無休止地工作。
在印度的戈代加奈爾,蒙臺梭利博士和她的兒子馬裡奧與不同國家不同年齡的小孩一起工作的時候,看到了生命為宇宙而工作這個概念是多麼的吸引孩子們。他們觀察到了孩子們對走進大自然、沉浸在動植物的世界、去了解它們所創造出的地球生態環境、土地形成與分解的地質過程是多麼地感興趣,當然還包括令人驚嘆的水的工作。
他們發現6到12歲的兒童用想像力、推理性心智、喜歡「大數字」的數學傾向,可以進入小到原子的微觀世界,也可以走進大到星系的宏觀世界。「比如說,我們如果對一個這個年齡的孩子說,在一個針尖大小的地方可以容納71億個氫原子,這個孩子可能會對此報以極大的敬畏和好奇,然後通常渴望去對這個事情做進一步探索和研究。這種對宇宙的探索特別適合這個年齡孩子的智力發展。」(瑪利亞·蒙特梭利,未發表的演講,1940年1月29日)。
如果再回到那個鉛筆的故事,我們便可以看到,教師不僅要深化自身對於事物之間起源及聯繫的知識框架,還要拓展視野並隨時做好準備,直接和自發地利用好當下發生的事情。(Lakshmi Kripalani,談話內容,2005年10月)教師要緊緊抓住宇宙教育的理論,體現出宇宙視野,增長她對自然界作為統一體、完整體的認知。在同兒童一起探索研究的過程中,教師要保持求知慾和興奮感。
對於環境中的生物的微小細節的關注與研究,即教師所強調的「宇宙觀「、「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毫無疑問會把孩子引入到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正如蒙臺梭利博士所說:
如果我們研究自然界中植物或昆蟲的生活,我們或多或少地會對世界範圍的植物或昆蟲有大致的了解。沒有人會認識所有的植物;看到了一棵松樹就能夠去想像其他松樹是如何生長的。(從童年到青少年,第35頁)
03
·教師的準備:建立「充滿活力」學習實驗室·
我記得,第一次讀馬裡奧·蒙臺梭利的文章《植物的工作》,為當時的我打開了一個全新世界。植物是維護地球的重要貢獻者,樹木和草把珍貴的土壤聚集在一起,用它們的根開採礦物和水,庇護和支持許多其他生命;植物是光合作用者,太陽能量的捕獲者,還和它們的無核原生物朋友一起成為固化氮元素者。這些科學知識並沒有削弱我對樹木和植物世界的詩意感,而是開始了我敞開心扉,更深入地觀察這些非凡的生命的過程。
這就是在宇宙教育環境中進行的「教師的準備」,也是環境準備的一部分。對每個人來說,宇宙教育不僅要被認知,而且要以某種方式感受到,這樣才能使這種理解滲透到精神空間和課堂工作中。毫無疑問,我們必須努力獲得和更新我們對多學科的知識,(尤其是蒙臺梭利博士所說的自然科學和歷史;見《兒童的創造性發展》第133頁)並更加了解我們的時間線、圖表和故事中的關鍵部分。
為了深化這項工作,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方法,讓我們的大腦與心靈建立聯繫。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是通過詩歌、藝術或音樂。對另外一些人,往往是通過與本土傳統智慧的接觸,這種智慧具有與地球的深刻關聯感。對今天的許多人來說,這種聯繫通過我們逐漸對偉大的進化史詩和偉大的科學新發現的認知而發生。人們也總是可以在散步和自然環境中,比如在田野、樹林、山裡、沙漠中獲得這些必要的營養。
「孩子應該熱愛他所學的一切,因為他的智力和情感的成長是相互聯繫的。」瑪麗亞·蒙臺梭利在《教育人類潛能》(P26)中這樣說。她明白愛和知識是緊密相連的。
因此,作為教師,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學習實驗室和一扇通向自然世界的大門,這樣孩子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通過學習和觀察各種細節,開始理解並驚嘆「宇宙任務」或「地球經濟」,從一個微小的葡萄糖分子到細菌、蝙蝠、橡樹的工作,還有像碳循環這樣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七至八歲的)孩子能理解這種哲學嗎?」瑪麗亞·蒙臺梭利問道。「也許不是有意識的,」她說,「但這些對這個年齡的影響都是在為之後的理解做準備。」(《適應的意義》P6)。
04
·教育兒童向社會表達感恩之心·
在馬裡奧·蒙臺梭利的《人類傾向與蒙臺梭利教育》中,為了讓孩子「內化」他的世界,他指出了兩個因素:一是給孩子們提供了解地球如何運作的鑰匙,以及人類如何受到地球運作方式的影響。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通過故事和研究來探索兒童的另一個深度,那就是「人類對人類同胞的貢獻」。
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上偉大而著名的發明和發現者的故事,從阿基米德到現在的,以及其他偉大的英雄人物。然而,蒙臺梭利也會讓我們用故事來頌揚歷史上無名英雄、馴養第一條狗的不為人知的人、針和線的發明者,以及為了生存而無名勞動的各種現代勞動者。
感恩是當我們了解到有多少人間接地幫助我們生存時所產生的感覺。瑪麗亞·蒙臺梭利要求我們實質性地改變我們對這些關係的看法。我們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是如何做出重要貢獻的,而不是簡單地認為每個人都只是為自己服務。
想想看,有多少來自國家的不同國家數以千計的人通過間接的相互合作來製作那支再簡單不過的鉛筆。蒙臺梭利稱這種現象為一種普遍的或宇宙的仁愛活動。她說:「這需要每個人終身奉獻給全人類,無論富人和窮人。」(《教育與和平》第139頁)。通過觀察各種生產和經濟交流,通過觀察各國人民的遷徙以及給他們新定居地區所作出的貢獻,可以喚醒這種觀點。小學生們喜歡這項工作,這對他們來說也特別合適,它點燃了他們的思想。
除此之外,思考和探索某個文化和文明的宇宙任務是令人著迷的。蒙臺梭利博士曾談論希臘文明的進步及其通過羅馬世界對我們當今全球文明的巨大貢獻。我們的一切都要歸功於過去和現在的同仁,以及他們英勇的奮鬥和犧牲。
蒙臺梭利博士於1939年在倫敦向世界宗教聯誼會發表講話,闡述了對人類的善良和仁愛的感激之情。她相信,儘管我們有戰爭、偏見和盲目性,但我們人類,正在逐步努力建設一個和平的世界。她說:「如果我們教育孩子們認識到這一點(也就是說,他無私的善良和自我犧牲精神」),他們就會準備好向全人類表達感激之情。這是我們宇宙教育的情感層面。」(《教育與和平》第141頁)。
在這個充滿國際焦慮、衝突、仇恨和環境災難的時代,我們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在我們的內心和頭腦中要有大局觀,為了我們的孩子和未來的愛,讓我們自己的希望之火和熱情燃燒起來。在未來,兒童的巨大發展潛力將引導我們走向一個和平的全球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