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能培養孩子什麼?

2020-12-06 自在人生wub

教育的基本概念

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

廣義的教育,指凡是能夠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稱之為教育;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教育類型具體包括正規教育、成人教育、技術教育、特殊教育、終身教育等。

(來自於「教育百科」)

真正的教育是一場自我修行!

古今中外教育家們的普遍共識強調:教育的本質是一場自我修行。教育者在對被教育者施以教育的過程中,實際上是一種首先完成自我救贖的過程,積極努力地去發現自己的知識缺陷和能力不足之處,想方設法地去彌補與完善;然後再把獲得的成功經驗和正確認知,教育傳遞給下一代,特別重視讓真知灼見得以有所承續和發揚光大。如此一來,才算完成了真正的教育過程!

真正的教育可以用宋代張載的四句話來概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儒學包括了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教人成為聖賢的學問,而成為聖賢,成為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成為具有極高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的人,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這與孔子所作《易傳》中「通天下之志,定天之業,斷天下之疑,成天下之務」,有異曲同工之妙!

真正的教育是在培養孩子什麼呢?

總的來說,真正的教育目的,在於幫助孩子去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教育首要目的是要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讓孩子能夠透過紛繁蕪雜的現象,把握世界和生活的本質,即正確地認識世界;真正的教育更重要目的,是要幫助孩子具備生存和發展的實力,讓孩子在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現實生活中,具備戰天鬥地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即正確地改造世界。

具體來說,真正的教育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與習慣,提升孩子的智商與情商,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具備專業技能。孩子良好的品行與習慣的培養、智商與情商的開發,主要來自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承擔的主要責任,在於培養孩子的科學文化知識和運用能力,以及品行與習慣、智商與情商的不斷完善;在當下的知識資訊時代,每個人都需要終身教育,及時加以彌補知識缺陷和不足,否則必將落伍於時代需要,為快速奔馳的社會發展列車所淘汰!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教育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爸爸媽媽都希望能幫助孩子收穫一個成功、幸福、快樂的人生,但是很多父母,對於如何做才能實現這個目標是一頭霧水,沒有明確的方法和途徑,處於茫然的階段!其實,我們在尋找各種方法之前,首先要搞明白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教育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 北鬥AR學生地球儀,給孩子真正的「快樂教育」
    談到教育,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背著沉重的書包去上學就認為孩子這樣不會開心,迫切希望能有既要學習又要快樂的教育形式就好了,其實大多數家長誤解了「快樂教育」的真正內涵,孩子真正的快樂應該來自於對世界的體驗和挑戰自我的成就感。
  • 看過比爾·蓋茨的女兒,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貴族教育
    童裝、日常必需品與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沒有什麼不同。真正體現的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為了進行家庭教育,比爾·蓋茨採取了這樣的方法:堅持每周兩次送女兒上學,在上學的路上與孩子聊天,了解有關孩子的一切,並堅持定期舉行家庭會議以聽取孩子的意見。雖然很忙,但是即使如此,比爾·蓋茨的父親也沒有錯過孩子們的成長。
  • 教育,讓孩子真正在閃耀中實現綻放
    也許我們都不願意和自己和解,但其實我們都應該在最合適的時機讓自己釋然並冷靜下來,特別是在教育這個層面上。幫助孩子樹立目標並堅定目標的過程,看似崎嶇,但正是因為必然會經歷這種艱難,所以,孩子們和家長們也會更好地去踐行這種必然。通過孩子們不同的生活習慣來規劃好他們在學習上的習慣,並不斷地完善和提高。
  • 孩子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根據我的經歷和對問題的一些思考,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我認為,孩子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要教會孩子學會如何做人,包括給予孩子品德、生活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社會知識和行為規範意識的灌輸等。讓孩子成為熱愛生活的人家長要做到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生活中積極樂觀向上。
  • 森林教育 回歸戶外後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教育能有多少種形式?隨著觀念的轉變,在傳統教育之外,一些走在先鋒行列的創新型教育機構開始不斷發展,從不同維度探索著教育的可能性,也拓寬著教育的邊界。在這其中,森林教育就是不斷發展的形式之一,也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逐步走進了家長和孩子的視野。
  • 世界教育奇書《卡爾威特的教育》:如何把孩子培養進哈佛大學?
    據說,凡是嚴格按照這本書上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孩子的,把孩子都送進哈佛大學了。四川成都有位母親,懷孕期間,朋友送給她了這本書,她如獲至寶,按照書中的方法教育女兒,18歲時,她女兒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她把教育經歷寫下來,就有了《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這本書是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哈佛大學精英的呢?主要從以下幾點來闡述。
  • 什麼是教育觀念?自由可貴,別讓孩子成為攀比的犧牲品!
    這是千裡馬的教育觀念。所以,如果他的兒子很懶,他肯定就覺得,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因為他兒子不要做馬,而要做豬!所以,什麼是教育觀念,其本質內容,就是要把人培養成什麼人的問題。每個人的生命都不一樣,但這並不意味著人人可以得自由,自由地呼吸,自由的成長。教育觀念,形成於社會,踐行於學校,執行在家庭!
  • 《優秀的綿羊》:精英教育桎梏進步,博雅教育才是大學的真正使命
    01精英教育系統培養出優秀的綿羊 ,既催生了社會的功利化,又擴大了社會的不平等什麼是優秀的綿羊:當前系統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聰明,富有天分,而且鬥志昂揚,但同時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對未來一片茫然,又極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標感——他們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特權泡泡裡,所有人都老實巴交的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 教育焦慮的根源在哪?黃玉峰校長:拒絕「內卷」,用詩性教育喚醒孩子...
    我也得拼命」,所以教育焦慮成為今天我們共同面對的一個問題。 在中國,把一個孩子從小培養到大學,教育經費投入約在70萬。 現在有個流行詞叫「吼媽」,還有「喪偶式教育」,媽媽在陪著孩子,爸爸在整個家庭結構裡也很焦慮,為什麼?
  • 真正的教育是讓學生「讀書成人」
    另一個童年的記憶是,我要是平時做了什麼「壞事」,讓母親覺得不妥時,母親會嚴厲地責備:「你還讀書呢,真是白讀了,讀的恐怕是老wa(指老鷹)書。」母親的意思就是,既然上學讀書了,就應該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即所謂的知書達理。那麼,讀書何以才算不白讀呢?在母親的心中,恐怕是讀書後變成名副其實的人才算是沒白讀吧。這有點讀書會讓人變成真正的人的意思。
  •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趙旻[摘  要]「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立足中國大地,辦社會主義大學,必須抓住培養什麼人的問題,謀劃設計和把握大學的治理結構、教學體制、辦學定位和服務面向;要始終用「培養什麼人」的問題拷問和校正辦學的目標和方向。
  • 郝景芳:中國教育還缺什麼?
    但是,他說,以色列的這種教育制度,太多靠個人推動,對於很多資質不高的孩子,就會變得非常平庸,甚至成年後的基本教育素質都較低,因此從大眾來看,教育成果並不高。這一點和中國教育系統正好形成對立:中國的教育系統,很少給出眾的孩子額外的自由度,但是能保證絕大多數學生最終的結果達到一定標準。
  • 教育孩子中最重要的四件事是什麼?
    價值觀這種東西看上去很大,但其實是需要你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教育和引導孩子。這裡要注意的是,你傳遞給孩子的,基本上不是你嘴上怎麼說,而是你真正認同什麼,怎麼做。如果你說一套做一套,很可能孩子也是價值觀混亂的。
  • 北京實驗二小校長蘆詠莉:真正有力量的教育要將身邊每件事情當成...
    到底在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第三,全方位,吃喝拉撒睡,提醒和監督孩子關注學業、運動、研究性工作的輔助材料,娛樂、交友,心理健康成長狀況。 教育是一個專業,家長都是接受教育長大的,教育門檻低,人人都可以發表意見,參與教育,但是請大家在參與關注的時候,要懂得尊重專業。真正有力量的教育要將身邊的每一件事情當成教育的素材和契機,社會就是教育的課堂和場。 學校首先要有意識的關注,父母也要建立這樣的概念,從教育的角度來反思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
  • LILY英語網校:從『輪迴』角度看孩子的教育
    絕大部分人對教育的認知有極大的偏差,深刻地影響了下一代人。是什麼引起了這麼大的偏差呢?許多人太急功近利、短期結果意識太強,這必會導致教育目標變短,一個人受教育的黃金時期幾乎都被小升初和中高考佔據了。家長為了讓孩子考上名校不惜一切代價,孩子每天在書山題海中孤軍奮戰。
  • 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到底是什麼
    不知道作為研究教育的同行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作為師範畢業的我,依然記得《教育學》裡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國家對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要求,它規定著人才的質量和規格,對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導作用
  • 如何教育孩子?要向猶太人學習,6條黃金守則是對孩子的底線教育
    要知道天才是需要培養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好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的個性發光發熱。而如果沒有做好家庭教育,可能會使孩子的才能就此埋沒。 2.培養孩子先苦後甜的精神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定的惰性,使得很多人都成為了享樂主義,不管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想走捷徑。
  • 全腦學能培養教育發展大趨勢,你家孩子準備好了嗎?
    腦力開發是現今教育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傳統教育是以灌輸知識為主要目標,腦力開發則把發掘孩子具有的潛在能力作為教育的目標,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智力開發起到很大作用。目前,全球的教育仍以左腦教育為主,但是人們早已認識到右腦教育的重大意義,全腦學能開發正進入全民關注和激烈競爭的階段。
  • 了解「霍桑效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可以培養優秀孩子嗎?
    當孩子學習時,或做作業時,坐在孩子的一旁起到"監督"的作用。但這種教育方式真的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嗎?家長到底該不該盯著孩子學習?這個問題很多家長很有不同的看法,有表示贊同的,也有表示不贊同的,說法不一。但所有家長的初心都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學業有成,成為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