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學能培養教育發展大趨勢,你家孩子準備好了嗎?

2020-11-23 騰訊網

全腦學能教育又稱「腦力潛能開發」或「大腦開發教育」。是指對大腦的左右腦同時進行開發和訓練;是通過全面啟動右腦建立左右腦的第二次協同訓練。

腦力開發是現今教育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傳統教育是以灌輸知識為主要目標,腦力開發則把發掘孩子具有的潛在能力作為教育的目標,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智力開發起到很大作用。目前,全球的教育仍以左腦教育為主,但是人們早已認識到右腦教育的重大意義,全腦學能開發正進入全民關注和激烈競爭的階段。

要從事全腦學能教育,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都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變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以「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育人、發展人、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全人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樹立教育(包括學科教育)是為了「整體的人」發展的教學觀念,將德、智、體、美、勞、心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統一在學科教育之中。

01腦力開發(左腦+右腦開發)

腦力開發指利用各種開發大腦的工具,同時開發理性的左腦和感性的右腦,全方位開發大腦的潛力。根據腦力開發訓練的教育理念與兒童接受教育實踐的需求結合起來,用特別的教材和教具及教學體系對兒童、學生五感、六超能力和八大智能的個性化訓練,全面激發左右腦潛力,開發全腦學能,使孩子學會使用全腦思維和高效學習,有效提升學生的 IQ(智商)、EQ(情商)、MQ(道德智商)和八大智能。塑造每個人特別是兒童的完整性,促進每個人認識、情感、社會性、身體、道德、個性、意志、興趣、態度、價值觀、觀念等綜合全面性的和諧發展,在科學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02右腦學能開發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是左腦開發優於右腦,且應試教育制度往往讓孩子走上死記硬背強化左腦的道路。這種應試教育制度不是一時能夠改變得了的,為了讓孩子能夠全面發展,因此希望家長不要過早地讓孩子走上這條道路,而是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在玩的過程中獲得各種知識,提前把大量的信息儲存在大腦中。

孩子的早期教育必須遵循大腦發展的規律,任何偏廢一側半腦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著名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李政道說:「科學和藝術,是硬幣的兩面,誰也離不開誰」。一個優秀的人物,他的左右腦是均衡發展的。

03左右腦均衡發展

人類發展有三大過程:古代人-右腦人;現代人-左腦人;未來人-左、右腦同步發展的全腦人。

愛因斯坦、達文西、居裡夫人,這些世紀偉人有什麼共同之處?美國權威機構研究顯示:他們無一例外,都有著超強發達的右腦,有著超群的創造力、想像力和洞察力。

現實生活中95%的人僅僅只使用了自己的左腦。科學家們指出,終其一生,大多數人只運用了大腦的3%~4%,其餘的97%都蘊藏在右腦的潛意識之中。

左右腦的功能是平衡協調發展的,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二者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統一的控制系統。若沒有左腦功能的開發,右腦功能也不可能完全開發,反之亦然,無論是左腦開發,還是右腦開發,最終目的是促進左右腦的平衡和協調發展,從整體上開發大腦。

04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天才兒童

眾所周知,人的大腦蘊藏著極大的潛力,這種潛能至今還「沉睡」著。相關研究證實,一般人一生只能開發大腦潛力5%左右,即使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也只不過開發了大腦潛力的30%,所以深入挖掘左右兩半球的智能區非常重要。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3-9歲是孩子全腦學能教育開發培養最好的時期,此時的孩子沒有過多的生活經驗,對大腦的發揮也沒有任何的局限性,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思維存在敏銳的展現,同時也是思維開拓的絕佳時期,能夠全面促進孩子的大腦開拓能力並且讓孩子的思維得到注入,並成功的讓孩子擁有聰慧的大腦。

05全腦學能教育國家重視程度

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是國家戰略意圖的反映。綱要草案全文中摘取了未來五年中國計劃實施的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其中「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放到了第四位。

中國腦計劃制定為15年計劃(2016-2030年),前五年與中國「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相吻合,將面向世界智能科技前沿和「健康中國2030」的戰略需要,發展我國腦科學、類腦技術,從認識腦、保護腦和模擬腦三個方向展開研究。

隨著全球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全腦學能教育已成為全球矚目的教育重點和熱點,全世界的教育趨勢也將由偏重於知識和方法培養的傳統教育模式向重視人格與能力培養的全腦教育模式轉型,哪個國家忽視了全腦學能教育的發展,哪個國家必將陷入創新型、智慧型、綜合型人才缺失,必將淪為經濟落後,國家衰敗的境地。

06全腦學能開發的目的

全腦學能開發的目的就是讓千千萬萬的兒童開發全腦潛力,打開智慧的天窗,培養過目不忘的記憶習慣,增強專注力、想像力、創造力,個個變得聰明伶俐、多能多智、個個都有成為天才的機會。

07人腦的潛力

人類的一切語言動作都靠大腦指揮,當你專注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否想過盡全力使你的能力發揮最大。所謂潛力就是人腦潛在的能力,如果說人腦的潛力有100%,那麼一般人們現在所做的事只利用到了大腦的5%左右。

如果一個人的大腦全部開發,那麼在學習方面他有能力輕鬆學會40多種語言,得到數十種學士學位,大腦記憶可以輕鬆容下百科全書的每一個字。

剛出生的孩子是沒有潛力的,如果有的話也是遺傳而來或胎教促成的,英國智力研究人員託尼巴贊在書中得出結論:人群中隱藏著達文西式的人物,通過訓練會有人具有達文西那樣的聰明才智,潛力的創造是具有思維創造性的,人腦的潛力能被激發出來也是確實存在的。

光腦時代是一家專注於為3-15歲的青少年兒童提供關鍵期全腦學能培養及素質教育創新模式解決方案。目前教育項目合伙人面向全國火熱招商加盟中。

摒棄死學硬背的傳統記憶模式,通過科學的記憶訓練,有效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把方法和學習內容相結合,讓學生記得住、記得牢,學習過程輕鬆快樂、成就優異,輕鬆趕超其他同齡人,讓學生開心,讓家長放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全腦學能教育是最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
    全腦學能教育,不是一種補習和培訓,更不是一種興趣班,而是當今全球最為科學的教育方法之一。全腦學能課程是由清華大學教授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研發出的系統的全腦開發課程,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專注力,想像力,思維能力……以及情商,讓孩子養成科學用腦的習慣。能力的訓練比一味生硬的灌輸知識更重要,學習做事都得講究方法!
  • 如何培養好你的孩子,激發智力潛能?別人家優秀的孩子不是偶然!
    培養你的孩子孩子是家長心中的一塊寶,家長盼著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無論孩子多大,在家長的心裡,孩子永遠是孩子,是心底那塊最柔軟的地方,也是家長心中的底線。但是培養孩子不是一度的溺愛就能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溺愛的後果可能會讓你措手不及,孩子可能會很叛逆,總是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沒有按照你原本期望的路線上發展。優秀的孩子不是偶然(童年經歷)你看到別人家優秀的孩子做很多事情都井井有條,能做的非常棒,但是這些孩子的家長付出了很多,不過大多數家長只看到別人孩子的優秀,而沒有看到自身在對孩子的培養上做的不足。
  •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能培養孩子什麼?
    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真正的教育是在培養孩子什麼呢?總的來說,真正的教育目的,在於幫助孩子去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 「教育的未來——家校合力,培養快樂讀書人」
    本次交流會緊緊圍繞「家校合力,培養快樂讀書人」的主題,直奔閱讀核心區,集結各個領域與閱讀相關的教育學者、家庭教育專家、著名作家、全國語文名師、知名校長、閱讀推廣人、教育傳媒人士、少年兒童及家長代表共同參與,直擊現代兒童閱讀的痛點,把脈閱讀根本,深入探討了教育改革背景下學校與家庭如何進行有效聯動,促進童年閱讀教育;如何幫助少年兒童形成終身受益的閱讀能力,培養出新一代的快樂讀書人等議題。
  • 世界教育奇書《卡爾威特的教育》:如何把孩子培養進哈佛大學?
    3歲之前是教育的最重要時期。-----老卡爾威特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老」。也就是孩子3歲時,其性格特點基本就已經成型了。這種特點就會影響他的一生。相反,我們從一個成人也能看出他三歲之前的影子。所以,3歲之前的教育是最佳時期,是非常科學的。三歲之前如何教育呢?
  • 這5類孩子看似平凡,智商往往高於常人,你家孩子是嗎?
    曾經有科學家研究證明:孩子的智商在2歲以前是可以提高的。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通常覺得孩子的智商是一生下來就決定的,是不能人為改變的。孩子有沒有高的智商,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得看出來。這5類孩子看似平凡,智商往往高於常人,你家孩子是嗎?
  • 了解「霍桑效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可以培養優秀孩子嗎?
    當孩子學習時,或做作業時,坐在孩子的一旁起到"監督"的作用。但這種教育方式真的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嗎?家長到底該不該盯著孩子學習?這個問題很多家長很有不同的看法,有表示贊同的,也有表示不贊同的,說法不一。但所有家長的初心都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學業有成,成為棟梁之才。
  • 全腦開發教育解決孩子教育的學習難題
    以「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育人、發展人、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全人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樹立教育是為了「整體的人」的發展的教學觀念,將德、智、體、美、勞、心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統一在學科教育之中,教單科育全人。 全腦教育的概念不僅僅是指全腦功能開發更包含全人教育教學。
  • 全腦開發 孩子不容錯過的教育
    腦科學的研究一旦獲得突破,影響將是深遠的…… 全腦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全腦教育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當時的教育學博士七田真提出右腦教育。 全腦開發的目的 全腦開發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不僅記東西更快、更牢固,更重要是培養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記憶力、意志力、分析判斷能力、總結歸納能力、表現表達能力等。
  • 人民日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作者:沐白來源:教師E家(ID: edu589)洞見孩子身上的每一個毛病,幾乎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你最重要的事業俗話說得好:「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胡同裡也練不出千軍萬馬。」父母傾其一生,都在為孩子努力。忙事業,忙賺錢,希望給更優渥的生活條件,更好的學習環境。
  • 光明日報:全腦開發、右腦教育,早教機構真能讓孩子變聰明嗎
    夏日驕陽炙烤之下,孩子們大多只能待在房間裡,但是父母又不能全天陪伴,「如果有一個地方,孩子有同伴,時間安排合理,不用老和保姆待在一起看電視,那裡,一定是早教班。」北京市東城區的李女士是兩位寶寶的媽媽,這是她選擇早教班的原因。跟隨李女士的腳步,記者走訪了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數家早教機構,發現近期確實是早教機構的報名高峰期。每一家機構門前都人滿為患。
  • 「全腦開發」「右腦教育」 早教機構真能讓孩子變聰明嗎
    然而,我們卻看到了不少與之不相稱的所謂「全腦教育」亂象,如右腦開發、松果體開發、考試香水、聽音頻提升腦力、閃卡等。這種打著「腦科學與教育」培訓的旗號,在家長、學生與教育人員中大肆傳播的「神經神話」(沒有腦科學證據支持的錯誤觀點),已經對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造成了不良影響。亂象背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的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一冬一夏,早教機構都是最熱鬧的地方。
  • 孩子懶惰不上進?棍棒教育是傷害,了解「馬蠅效應」培養自律娃
    正文字數:1908字閱讀時長:約7分鐘一些家長在教育自家孩子過程中,常會遇到孩子懶惰不上進、缺乏自制力、做事拖拉等情況,。而且家長苦口婆心的教誨效果甚微,有時候把家長逼急了還可能採取棍棒教育,但孩子也往往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下次依舊再犯。冬冬就是個討厭寫作業的小學生,每次回到家都是書包一扔就跑去玩。
  • 英語啟蒙、數感訓練、語感培養……一套拼圖繪本全搞定
    為了提前培養娃對語數外這些基礎學科的興趣,寶爸寶媽們通常早早就開始準備。在這過程中,寶爸寶媽心中也會有些煩惱:自己認真給孩子「磨耳朵」學英語、聽故事,陪孩子玩樂高、搭積木,好像還是收效甚微……也許,你忽略了這些基礎學科背後的聯繫性,忽略了培養孩子最基礎的認知能力。
  • 孩子記憶力好,有這3個特點,你家孩子有嗎?
    鄰居家孩子今年五歲多了,小名叫圖圖。圖圖平常非常喜歡看書,每當看完一本書時,他總能清楚記得裡面的情節和人物名字。平日裡,他也總能清楚記得身邊人說過的一些話,並能照顧到每個人的喜好。在圖圖不到三歲時,媽媽曾帶著他回過一次河北老家,本以為他在那裡僅僅待了幾天,應該不會有什麼記憶。
  • 成為一名空管人,你準備好了嗎?
    姑姑為你的熱血感到驕傲,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空管人絕不是要創造奇蹟,成為英雄,而是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做到勤勤懇懇,時刻準備著……你參觀塔臺那天碰上大風天,你說站在上面都能隱約感覺到腳下有些搖晃。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會面臨這樣的抉擇,但是當你選擇了空管行業,就意味著你的工作將與「人命」緊密相連,你的一時疏忽,可能會導致極為嚴重的後果。只有時刻謹記「人命大於天」,敬畏每一個生命個體,才能讓一架架飛機安全平穩著陸。成為一名空管人,你準備好了嗎,將敬畏生命刻進心底,因為它是乘客旅途中的定心丸,是空管人崗位職責的底線,是民航人的使命擔當!
  • 森林教育 回歸戶外後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教育能有多少種形式?隨著觀念的轉變,在傳統教育之外,一些走在先鋒行列的創新型教育機構開始不斷發展,從不同維度探索著教育的可能性,也拓寬著教育的邊界。在這其中,森林教育就是不斷發展的形式之一,也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逐步走進了家長和孩子的視野。
  • 核物理學家王乃彥:學校教育千萬別把孩子培養成書呆子
    王乃彥是一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一位20年如一日熱心關切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的慈愛的耄耋老者。 「比我聰明的人有的是」 「比我聰明的人有的是,我能走到今天,要感謝老師對我的啟發、學校環境對我的薰陶。」王乃彥說,他的科學啟蒙與學校教育密不可分。
  • 這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記憶力、思維能力也會遠超同齡人
    由於身心發展水平的限制,一般來說,6歲前的孩子還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表現出來就是注意力很難集中。這也是為什麼6歲以後才會讓孩子接受課堂學校教育,這跟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有關。事實上前額葉區發育比較遲緩,通常人到20歲之後才完全發育成熟。
  • 「虎媽」教育的孩子後來到底怎麼樣了?這部新紀錄片也太敢拍了!
    我們似乎也越來越認可,要培養好的孩子一定離不開優質的教育,而好的教育更是要「拼爹拼媽」。所以,很多父母從小開始規劃孩子的學習時間和路徑,用無限的課外班填滿孩子有限的童年,用單詞、漢字和算式來衡量每天的kpi......日益狂熱的教育,讓孩子瘋魔,也讓我們應接不暇,太多人有這樣的疑惑:在「虎媽」「狼爸」盛行的時代,我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