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來越多的朋友想了解我的具體業務,似乎也到時機介紹一下自己的業務模式了!未來將寫一系列的文章介紹我可以做的業務。
高峰論壇組織者的痛點
自從做過專業媒體之後,參與組織過高峰論壇,在行業內承認我在物聯網、智能製造等領域的專家地位之後,就有機會經常在高峰論壇上作為嘉賓分享主題,在這個過程中,經常與高峰論壇的組織者交流。發現高峰論壇組織者在以下幾個領域會有痛點:
1、論壇的主題是什麼?如何策劃論壇的主題?
2、邀請哪些嘉賓?如何邀請這些嘉賓?確定嘉賓參與論壇?
3、論壇當天的現場組織協調困難,在高峰論壇現場需要多種角色、多個任務、多個工作協同進展的。如何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高效協同?
以上問題是觀察過多個論壇,組織者都遇到的難題。而很多細節問題,論壇組織者可以通過一些會務公司來解決。會務解決不了論壇的策劃問題。
主題策劃是關鍵
從專業角度講,一個成功的論壇,是能夠有非常多的精彩觀點碰撞出來。最關鍵的是主題策劃:
這個主題是不是專業內的熱點問題?
這個主題是不是分享嘉賓感興趣的主題?分享嘉賓在這個領域的地位如何?
這個主題中,觀眾對哪些領域感興趣,是否有觀眾感興趣的分享嘉賓?
這個主題的參與者是不是能形成觀點的碰撞?
論壇的費用提供者的訴求是什麼?主題是否能夠滿足費用提供者的訴求。
主題演講如何策劃?圓桌論壇如何策劃?
只要主題策劃的好,哪怕論壇的組織上出現紕漏,論壇也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一個案例
電子學會2017年在策劃物聯網大會的過程中,邀請我組織一場論壇,經過思考之後,確定了一個主題《物聯網PaaS平臺承載未來業務》。
根據自己了解的物聯網PaaS平臺企業,做出了一個簡單的策劃,就把宣傳文案發出去,之後華為、中興、中國聯通等企業都通過聯繫電子學會,希望在我組織的論壇上分享。
分享嘉賓、觀眾是組織論壇成功的關鍵因素,當有了知名企業參與之後,參會觀眾自然就不是問題。
所以在2017年的物聯網大會上,參與的觀眾數量確是最多的論壇之一。
主題策劃能力源自組織沙龍
2011年曾經參與一個校友會的工作,為了活躍校友活動,一個人組織了多場沙龍,策劃了雲計算、車聯網、開發者、物聯網、供應鏈等多個領域的沙龍。
這些沙龍都是獨立策劃主題,自己選擇嘉賓,獲得很多人的認可,後來北大創業校友會的秘書長楊勇(楊眾籌)參與了一次之後,組織的沙龍併入北大創業校友會的活動。(非常有趣,楊勇是為了解決校友會的活動場所難題,策劃眾籌的1898咖啡館,後來楊勇卻因為中國式眾籌而被大眾認可)。
為了組織好沙龍,曾經花費很多精力。需要經常參加各種沙龍,了解哪些嘉賓講的好,哪些嘉賓受觀眾歡迎,並嘗試聯繫受歡迎的嘉賓。
比如2011年CSDN的蔣濤在中關村講堂分享了《技術大變革時代:開發者迎來黃金十年》,這個分享實在太精彩了,便計劃邀請蔣濤為校友會沙龍分享一次。首先想辦法與蔣總交換名片,發出口頭邀請,但是蔣總並沒有答應。
之後,開始研究蔣總的圈子,聯繫了兩位蔣總的朋友幫忙約蔣總的分享時間,最後蔣總約定時間為校友會分享。在沙龍上,還邀請了蔣總的兩位朋友參與,共同討論。
這場沙龍是非常經典的,對我影響巨大(至今為止,我對物聯網平臺的很多觀點還是借鑑了蔣總當年分享內容)。
在2011年組織沙龍中,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特別是一位沙龍分享嘉賓,在分享的時候,還不是特別有名氣,在沙龍後不到一個月,就在知名的EMBA論壇上分享,之後他的時間就非常難約了。
當時組織的沙龍包括:
邀請當時IBM的專家王陽,毛新生、秦磊分享的《雲計算》;
邀請當時IBM的專家王陽、秦磊、陸薇分享的《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參與討論的專家還有當時中石化銷售公司總經理,普天研究院的陶雄強等專家;
邀請當時中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分享的《車聯網》;
邀請唐興通分享的《社交媒體》;
還有《基於交易數據分析的客戶洞察-客戶分析》、《運營數據分析》《社交化CRM》、《供應鏈管理》等多個主題的分享。
2010-2012年組織的十幾場沙龍,都非常準確的預測了未來流行趨勢,除了我分享的《供應鏈管理》這個領域從去年才開始熱之外,其他領域早在2012、2013年都是非常熱的領域。
演講嘉賓願意參與策劃好的論壇
其實主題策劃的好,演講嘉賓是非常願意參與的。
我組織的做好的一次沙龍,是2012年的物聯網沙龍,那次沙龍,當時IBM的全球副總裁王陽、IBM專家秦磊、陸薇做了主題分享。[至今為止,我講的物聯網的課程的核心,還是這次沙龍得到的IBM物聯網生態圖]
在圓桌討論中,包括當時中石化銷售公司總經理、王陽、陶雄強、王志良等物聯網專家都參與了討論。
其實當時主題策劃的好,正好中石化銷售公司在危險品運輸車隊中,特別需要了解物聯網知識,而IBM當時在物聯網領域有非常多的實踐,所以中石化銷售公司總經理有意願了解物聯網;而因為這個關係,IBM也願意分享。
因為專家水平都很高,這次交流碰撞出了很多有價值的觀點。
本來這次活動也邀請了楊景老師作為嘉賓,但楊景老師當時有事沒有參與。後來活動報導出來以後,楊景的助理電話我說,他特別後悔沒有安排楊老師參與這場活動。
其實只要主題策劃的好,很多專家是願意分享的。而且如果嘉賓水平相當,又熟悉的話,嘉賓也是非常願意參與的。
所以主題策劃很大程度決定重要嘉賓是否願意參與。
最近好幾個論壇需要邀請政府領導參與,這些論壇的主辦者認為邀請領導做嘉賓是非常難的事。但是——領導也需要一個平臺將政府的政策宣傳到行業相關企業,政府也需要支持真正有潛力的,能夠有助於經濟發展的企業。好的主題,是能夠幫助政府宣傳政策、搭建與優秀企業交流的平臺的。如果主題策劃的好,政府領導也是願意參與的。
論壇協調至關重要
在論壇組織當天的協調至關重要。在論壇組織之的當天,會有各種意外發生,無論計劃如何周密,總會有些小問題發生。所以論壇的協調,出現小意外之後的協調就特別重要。
曾經在2012年的時候,組織策划過一場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3000人的大會。我是現場總調度。
因為人民大會堂的留給我們準備時間非常短,所以前期準備時間都卡的很準,但有些原因,晚開放給我們半小時,所以一下子就把組織節奏打亂了,然後各個環節都出問題。所有問題都匯總到我這裡。
最開始,一片混亂,後來我理清楚了關鍵問題,按照緊急程度,將所有環節重新調整了,把不重要的事情調整到最後。
比如給每個位置放禮品這個工作,因為時間排不開,就排到了最後。後來擺放禮品這個工作,重要位置的禮品是在會議開始前排的。但大部分禮品(後排座位上的),是在會議開始後排的。而其他重要的事情都沒有耽擱。
有了這麼大型會議的協調經驗,我自己就有了一個組織會議的Checklist。後來創辦物聯網專業媒體之後,就要求負責論壇組織的員工準備一個checklist,每次會議、沙龍按照checklist準備,如果會議、沙龍有問題,就完善這個checklist。當然問題擺出來,就有應對方法,這樣可以避免組織當天的混亂。
承接:論壇主題策劃業務,可以擔任論壇協調的顧問。
這是我個人可以做的業務,後續還會通過文章的形式,介紹我可以做的其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