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少兒圖書銷量持續增加,其中少兒科普圖書佔比超20%

2021-01-16 界面新聞

在第八屆上海國際童書展期間舉行的「2020年全球童書出版市場數據及趨勢論壇」上,開卷與尼爾森兩家公司以數據分析了疫情對當下童書出版與閱讀的影響。從分享中可以看到,童書市場有些現象是持續多年的,比如中國童書中的「新人不新,老人霸榜」,而另一些變化確實是新鮮的,也體現了整個圖書市場的情況,比如在封城期間,人們更加偏好線上購買以及電子書和有聲書,而這反過來影響了實體書店的經營狀況。 

中國:新書種類下降、「新人不新」

據開卷公司常務副總裁楊雷介紹,目前,少兒圖書市場已經成為國內碼洋比重最大的類別。少兒類圖書市場一直是近五年來增速最快的細分類市場之一:自2015年至2019年,少兒圖書市場佔整體圖書市場的碼洋比重持續增長,從20.22%增長至26.35%。即使今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少兒市場也實現了正向增長,佔據整體市場中28.27%的碼洋比重,依然是碼洋比重最大的類別。

圖片來源:開卷數據

少兒圖書各個門類中表現突出、增長明顯的是少兒科普讀物,而少兒文學類圖書近五年間都呈下降趨勢。楊雷認為,科普類圖書碼洋增長與疫情期間孩子與父母相處時間變長有關。「2020年受疫情影響,長時間的居家防控使得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增多,這對於少兒版塊結構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適合親子閱讀的啟蒙類、互動類和科普類圖書增幅比較明顯。」

圖片來源:開卷數據

近些年整體圖書市場中新書品種數呈現穩定且小幅下降趨勢,與之相應,少兒圖書市場也有類似表現,近些年少兒新書品種數從2015年的3.1萬多種降至2019年的2.6萬多種。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新書的投入受到巨大影響,和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前三季度少兒新書品種數,新書動銷品種數下降了24.4%。

「老人老作長期霸榜,新人新作上榜難」已經成為近些年少兒圖書市場的常態(2019年界面文化就做過「少兒圖書市場老書長期霸榜」的報導)。童書市場中,系列圖書和經典書目佔據榜單的大多數席位。從前三季度少兒整體零售榜單前100名來看,系列圖書佔據了6成以上席位,分別為「米小圈」系列、「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哈利·波特」、「曹文軒純美小說」和「笑貓日記」系列等,其餘上榜品種主要是一些經典常青樹圖書,如《窗邊的小豆豆》《我爸爸》《我媽媽》等。

系列圖書和經典書目優勢顯著也提升了原創新作入榜的難度。據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榜單前100名有僅3個新品上榜,而所謂的「新品」也是以往暢銷系列最新冊,諸如《笑貓日記(26)-幸運女神的寵兒》,大中華尋寶記系列《海南尋寶記》以及《米小圈腦筋急轉彎(第2輯)-智慧者遊戲》。實體店渠道榜單也是如此——10種上榜作品中,僅有一本原創新作《鍾南山:生命的衛士》,其餘都是暢銷系列的新作。楊雷說,「新書」不新的現象依然還會持續,一方面是因為新書市場中亮眼作品匱乏,另一方面在於新書上榜門檻較高。 

英國:人們更偏好線上購買以及電子書

來自英國的尼爾森圖書研究總監海柔爾·凱尼恩也連線參與了分享。自2020年3月,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開始了封城隔離,書店商鋪普遍關閉,根據尼爾森監控數據顯示,義大利、西班牙、印度童書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解封之後都有所回升。「以義大利為例,童書銷售在一月份還是領先於2019年的同期水平,但之後就有一些回落,在3月封城前有一個小小的高峰,直到9月才完全回復。」凱尼恩介紹道,與義大利類似,在英國由於疫情封城,童書銷量下降了18%,在解封之後才呈現出回升趨勢。

尼爾森數據顯示,疫情改變了人們購買與閱讀的習慣。封城期間,一方面,英國人更加喜愛在線上購買紙書,英國線上紙書的銷量佔比從2019年4-5月的28%上升到2020年同期的43%,書店渠道的銷量大幅下降,從40%將至16%;另一方面,電子書與有聲書的銷量佔比也明顯提高,前者由27%升至35%,後者由5%增至7%,「這也很好理解,因為實體書店關閉了,人們會選擇實體書之外的其他形式的書籍。」凱尼恩解釋說。而在童書市場當中,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是,今年1-6月的數據顯示,面向0—12歲兒童圖書的實體書反而賣得更好,而電子書和有聲書的變化並不顯著,與之形成對照的是,12歲以上兒童的實體書呈下降趨勢,電子書與有聲書的佔比都有所增加。 

疫情對整個英國出版業都有不小的打擊,凱尼恩相信,類似的情況正在全世界發生,對出版商而言,缺少面對面的接觸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實體的書展、活動和會議都在減少,更多的活動和會議都在線上進行——未來也將有更多的混合線下和線上的活動。此外,由於封城許多圖書的出版計劃都由原本的4月5月延遲至年底甚至次年,這改變了出版計劃,也影響了整個出版業的商業運轉,包括影響到印刷廠的產能以及書籍如何從印廠裝運到書店。 疫情也改變了作家與讀者的關係,作家本來會更習慣去書店、書展和學校與讀者建立關係,但現在應該怎麼還原作家和讀者之間的互動,這也是出版商應該考慮的問題。

疫情期間,人們更偏好線上購書或是閱讀電子書,這也反過來影響了實體書店的經營狀況。凱尼恩道,英國比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更多受到了疫情的打擊,因為英國的商業更加注重社交體驗、商店也通常更加狹小,所以保持社交距離在英國會比美國更困難。「還好顧客也都非常關心當地社區的商店,為了讓商店正常運轉,也願意接受一些不便。」凱尼恩說,最近聖誕季即將來臨,鑑於以往聖誕季都是圖書銷售旺季,現在又面臨第二次封鎖,所以現在給書店和顧客預留的時間都不多了,許多書店包括傳統書店和獨立書店都在尋求其他方式的賣書途徑,像是網上賣書和線上訂購的方式。 

相關焦點

  • 睢陽區勒馬鄉:開展優秀少兒圖書、期刊閱讀推廣活動
    為持續做好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進一步拓展全民閱讀工作的覆蓋面和受眾面,提高圖書館影響力,11月28日,睢陽區圖書館、勒馬鄉圖書分館及焦莊村農家書屋,走進焦莊村文化廣場,開展優秀少兒圖書、期刊閱讀推廣活動,進一步增加人們對少兒閱讀的認識,促進少兒閱讀和少兒共同發展.
  • 兒童節少兒圖書受追捧 書博會變身孩子汲取知識的海洋
    昨日是「六一」兒童節,亮相第27屆全國書博會的各種少兒類圖書以及精彩讀書活動吸引了大量小朋友。在書博會廊坊主會場,小朋友們席地而坐進行閱讀的現象隨處可見,離開時又帶著購買的圖書滿載而歸。不少展館的一些少兒讀物被搶購一空。
  • 少兒圖書抄襲嚴重 同種書版本達十多種
    在某書店少兒專櫃前,7歲的小嵐尋找喜歡的童話書,她從書架上抽出一本童話集,翻開其中的一頁說,「這個故事我在別的童話書裡都看過了,這裡只是把『小豬』換成了『小象』。」種類繁多的少兒圖書讓人眼花繚亂,但少兒圖書的內容乃至書名的「克隆」卻讓家長們感到頭疼。
  • 2020年圖書市場大數據來襲,每一個數字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圖片來源:北京開卷疫情對於線下的打擊是巨大的,作為圖書重要的銷售渠道之一,由於書店的相繼關閉,實體書店的售賣同比下降33.8%,而網店渠道因為「免接觸」的優勢,同比上升了7.27%。第二季度,疫情稍有緩解,網購迎來「報復性消費」,居家隔離期間,參與網絡購書的我們,一不小心就參與了涉及100000000金額的大項目!
  • 京東圖書用戶行為報告:中低線市場提速,疫情改變閱讀習慣
    2019年線上買書用戶中,金額在501-1000元的用戶最多,佔比25.5%,另有22.6%的用戶買書金額在301-500元。此外,2019年對比2018年,52.9%用戶買書數量增加,31.8%用戶買書數量持平;買書數量在4-10本之間的用戶數最多,佔比過半;還有14.6%的用戶購買了20本以上圖書。
  • 這些新上市的少兒科普讀物推薦給你
    今天全國科普日 浙江人最愛買科普書今天9月14日是全國科普日。這兩年,5G、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科技概念層出不窮,科技熱點頻現,也讓科普書籍的銷量水漲船高。京東圖書與京東大數據研究院剛剛發布了科普圖書數據報告,數據顯示,今年科普圖書銷量比去年整整提升了三成。其中,少兒類科普書和百科讀物最受歡迎。在今年京東科普書2019年前8個月的銷售額中,少兒科普和百科讀物的佔比已經超過了80%。報告還根據銷售額對最喜歡購買科普書的省份和地區進行了排名,浙江人排在了全國第一位。
  • 圖解丨浙江省首屆「雲館配」圖書展示會大數據揭秘
    4月20日至4月24日,浙江省首屆「雲館配」圖書展示會在社店館三方努力下創造了豐厚的成果,省店集團通過精選品種、優化展會服務,在雲計算和大數據保障下,實現了全國圖書供應商與圖書館客戶實現信息化交互升級。「雲館配」的大幕開啟,也正值世界圖書日期間,呼應「萬物復書」的主題,我們用實際行動演繹「用閱讀喚醒城市」。
  • 圍繞國內動物圖書出版...
    ◆呼籲各類資助項目重視科普圖書入選率,以激發出版社開發包括動物保護圖書在內科普出版的熱情。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野生動物保護再次成為熱點話題。疫情之下,出版人對於動物圖書的思考是什麼?《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與採訪。
  • 「聚焦兩會」國內30本科普圖書六成為引進,科普讀物能不能讓科學家...
    30本科普圖書六成為引進別必亮列舉,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科普讀物,如華羅庚的《從祖衝之的圓周率談起》、張璽的《我國的貝類》、周明鎮的《我國的古動物》、沈嘉瑞的《我國的蝦蟹》、方宗熙的《生命進行曲》和《揭開遺傳變異的秘密》等。然而,今天的圖書市場上,科普讀物創作出版卻出現了不少問題。
  • 《流浪地球》電影小說雙豐收 同名圖書銷量漲近20倍
    今年春節電影市場可是異常火熱,在初一之前人們覺得節日期間的票房市場一定是腥風血雨。但是電影火了書未必火,而且電影所能帶來的熱度時間有限,熱點只能蹭一時,要想圖書持續暢銷,靠的還是圖書本身的內容吸引。這一點在《流浪地球》上也得到了印證。同名圖書最高日銷量漲近20倍電影《流浪地球》的威力,在圖書電商平臺表現明顯。不僅同名圖書熱銷,也帶動了劉慈欣其他圖書作品的銷售。
  • 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聽大科學家講科普小故事
    在少兒圖書展臺,孩子們看著喜愛的繪本。   說起這三位科學家,他們可都是大名鼎鼎,一個是《大科學家講科學:畫中漫遊微積分》作者,榮獲波爾查諾數學科學成就金獎、華羅庚數學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林群;一個是《大科學家講科學:天氣的脾氣》作者,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評為「中國有突出貢獻的科普作家」的氣象專家林之光,一個是《貪玩的人類:寫給孩子的科學史》作者,曾任中國科學院高級工程師的著名科普作家老多。
  • 從開卷數據透析中國童書市場20年崛起歷程
    另一方面,少兒圖書市場在實體店渠道中的碼洋比重穩定在15%-20%之間。特別是2000-2012年,隨著「哈利·波特」叢書的出現與國內系列少兒文學作品的崛起,少兒文學在少兒圖書中的碼洋比重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但在2012年之後,由於優秀新品略有不足,而少兒科普百科回升、少兒繪本市場崛起,導致少兒文學碼洋佔比逐步下降。2.
  • ...趕海去——跟環境科學博士尋寶潮間帶》入圍「中華優秀科普圖書...
    趕海去跟著環境科學博士尋寶潮間帶2020年第一季度榜單「中華優秀科普圖書榜」是圍繞科學普及讀物展開的一次大型推薦活動,旨在推動出版文化建設,深化科技與文化融合,以當前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契機,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宣傳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全民科普熱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應有貢獻。
  • 拿下諸多熱門圖書版權的背後
    如今,《奧特曼》《爆笑蟲子》《巴啦啦小魔仙》《小馬寶莉》等一系列品牌圖書產品,使川少社一舉成為國內擁有動畫品牌圖書出版權最多的少兒出版社之一,並成為迪士尼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的主要圖書授權出版商。振興四川出版,川少社連續拿下諸多熱門圖書版權的背後究竟憑藉的是什麼?7月1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面對面專訪了川少社社長常青。
  • 調研國內科普圖書市場「五多五少」癥結在哪裡?
    調研國內科普圖書市場「五多五少」癥結在哪裡?  記事人: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別必亮  3月4日 星期一 多雲   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聚焦文化建設,助推文化強國」是我的情懷與使命。所以,去年兩會期間,我提交的三份建議中,兩份事關文化。
  • 《太空日記》《三體全集》入選「少年中國」少兒優秀科普作品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史競男)第六屆「少年中國」少兒優秀科普作品22日在京發布,《太空日記》《海錯圖筆記》《三體全集》《地圖(人文版)》等30本優秀科普圖書、《機器人新世界》《神奇科學》《節氣那些事兒》等15件新媒體互動作品和
  • 科普圖書的出版與閱讀力量
    經常有讀者感嘆,國內原創的科普圖書難讀,缺乏思想和趣味,沒有閱讀的意願,更談不上閱讀所帶來的快樂。與此同時,也有出版人說,科普圖書難做,做原創科普圖書更難,能夠贏得讀者喜愛的原創科普圖書難上加難。的確,科普圖書需要既要有嚴謹的科學觀點,又要有深入淺出的可讀性;既要有獨特的視角吸引讀者,但也不能偏離正確的科學規律。科普圖書的出版對於作者和編輯都是功力的考驗。
  • 假期書店少兒書籍遭損壞 家長抱怨如二手市場(圖)
    周小雲 攝  中新網鄭州2月20日電 (記者 周小雲)時值寒假,在河南鄭州,不少的「小書蟲」趁假期湧進各大書店扎堆「蹭」書看。隨人流量的增加,書店圖書亂放、損壞的現象亦隨之攀升,不少少兒讀物受到「攻擊」。此舉不免令不少家長怨言連連,「陪孩子逛書店買書猶如進二手市場,真掃興」、「眼看著一堆財富,就變成垃圾了。」  「我剛才還看到一本被損壞的圖書。」
  • 2019年度十大科普優秀圖書揭曉
    2019年度十大科普優秀圖書揭曉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記者史競男)2019年度十大科普優秀圖書8日在京揭曉,《科技改變中國》《這裡是中國》《名畫在左 科學在右》《穿越時空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藏在地圖裡的二十四節氣》等10
  • 「少兒書香節」來了!非遺市集、閱讀分享、冬至雅集...等你來參加
    本次少兒書香節節目精彩紛呈,既有「閱讀之星」的頒獎表彰、少兒美術作品展覽、非遺市集、閱讀分享、冬至雅集等體驗式、互動式閱讀活動,還有聽書打卡、圖書推介、美食分享等雲端閱讀活動。「活動以線上線下方式覆蓋更廣泛的群體,以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閱讀需求。」省少兒圖書館館長崔喜梅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