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發現昨天居然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寒,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編表示一點都沒感覺出來。只能說小寒都來了,那大寒還會遠嗎?總覺得距離上次冬至(Winter Solstice)沒過去多久呢!只能默默的感慨一聲「時間都去哪了?」問題來了,小夥伴們「小寒」「大寒」 用英文怎麼表達呢?「小寒-Lesser Cold」 「大寒- Great Cold」。
小寒來了,那這兩天小夥伴們,你們那是不是又開始降溫了啊?聽氣象預報說,過年期間有大寒潮,估計過年走親戚真的要凍成狗啊...關於「冷空氣來了明天穿厚點,小編看到這樣一種表達「Cold air is coming,wear thicker clothes tomorrow.」你能看出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
這裡提到的cold air,小夥伴以為是「冷空氣」,看似沒問題,cold 是 「冷」;air 是 「空氣」...所以cold air 是 「冷空氣」,堪稱完美!但是小編一直堅信看似很對的中式英語套路,就越是錯誤的!那冷空氣究竟怎麼表達才正確呢?
很多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在看英文天氣預報播報時,播報員說到冷空氣要來了,一般都會說:The cold frontis on the way. 冷空氣要達到具體的城市或者國家的時候可以說:There's a cold front coming to China有一股冷空氣要來中國啦!所以冷空氣是「cold front」,「front」是一個氣象學的名詞,表示 「冷暖氣流的交鋒」。而cold air, 一般是指 空調等設備發出的 「冷氣」,比如我們可以說:keep the cold air from coming through windows. 不要讓冷氣從窗戶跑出去了。
例句:
Acold front is bringing colder air and snow,you should wear more clothes tomorrow.
冷鋒過境,空氣變冷還下雪,明天你得多穿衣服。
說完冷空氣,我們再說後面一句「穿厚點」,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wear thicker clothes」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式英語,正確的表達應該是 「wear more clothes」。另外關於穿厚點,還有一個更加地道的表達:「Bundle up-穿暖和些」
例句:
1、Let's bundle up, go out, and play in the snow!
咱們穿暖和點,到外面去玩雪!
2、Bundle up, it's freezing cold outside!
穿多一些,外面很冷!
3、In this cold wind you'd be wise to bundle upwell.
這麼冷的風,你還是穿暖點好。
說起 「天氣冷」 , cold front 是一個比較 「官方」 的表達,一般在正式場合,比如氣象預報中常見,老外平時說話很少會用,他們一般會說:
The temperature is dropping.
溫度要下降了
It's getting colder.
天要冷了
The wind is picking up.
要颳風了
那表達自己冷,小夥伴們是不是只會說cold 呢,詞到用時方恨少啊,其實表示 「冷」 有很多種表達方式,比如說下面這些:
It's freezing / chilly out there.
外面凍死了
The wind is bone-chilling.
真是寒風刺骨啊。
I'm frozen stiff.
我簡直凍僵了
這裡需要注意一下chilly/ cold/extremly cold 分別表示的寒冷程度是呈遞增狀態的。
這幾天那麼冷,小夥伴出門是不是都分分鐘都想把自己裹成熊一樣的出門呢?需要提醒一點的是在英文裡我們問對方穿了多少件衣服,不要說 how many clothes,而要問:How many layers are you wearing?你今天穿了多少層?
當然關於寒冷,我們冬天會用到很多取暖神器,比如說暖寶寶、電熱毯等,之前小編有一篇文章是專門介紹這些取暖神器的英文表達的,如果大家想知道,可以往前翻閱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