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於指靜脈模組,脈迪科技要做業界的「Intel Inside」

2020-12-05 億歐網

智能門鎖擁有方便、安全性高等特點,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但近日國家市監局發布的一則消息卻令不少人開始質疑智能鎖的安全性。

日前,國家市監局發布了一則關於智能門鎖質量安全消費警示,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智能門鎖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發現智能門鎖產品在遠程開鎖和人臉識別方面風險較高,另外在密碼邏輯安全、抗電磁幹擾、指紋識別等方面程度不同地也存在隱患。

億歐了解到,智能鎖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刷卡和密碼為主的電子鎖階段,目前這類鎖依然是酒店的標配。

第二階段是指紋鎖階段,目前大多數家居智能鎖均採用指紋識別技術,根據《2018中國智能鎖消費白皮書》,指紋識別佔智能鎖生物識別市場的95.34%,是目前的主流。

第三階段則是多種生物識別方式並存的階段,除了指紋識別外,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靜脈識別等安全性較高的生物識別技術均被引入智能鎖行業。

目前智能鎖行業所處的正是多種生物識別技術「百花齊放」的第三個階段。

「雖然目前門鎖採用的生物識別技術五花八門,但卻沒有一個能真正保障身份認證的安全性。」智慧眼副總裁、深圳脈迪CEO徐偉告訴億歐。

脈迪成立於2016年,是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企業智慧眼旗下一家專業從事指靜脈識別技術研發生產的企業。徐偉認為,不同的生物識別方式適用於不同的場景與環境,但要論到「安全性」,那就非指靜脈識別莫屬。

△智慧眼副總裁、脈迪科技CEO徐偉

指靜脈識別是什麼?

大多數人都聽過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等生物識別的方式,但卻對指靜脈識別感到陌生,那是因為人臉、虹膜、指紋都能直接被肉眼看見,而指靜脈卻「藏」在人身體裡。

據了解,指靜脈識別屬於靜脈識別的一種,是利用手指皮下淺表的血管分布作為生物特徵的身份認證方法。相關醫學研究表明,手指靜脈形狀具有唯一性和穩定性,健康成年人的靜脈形狀一般也不會發生改變,因此指靜脈可以作為一個可靠的生物識別特徵。

徐偉告訴億歐,與其他生物識別技術相比,「指靜脈有太多優勢了。」

首先,指靜脈的識別精度非常高。「我們說識別精度,有兩個主要的指標,一個是認假率,一個是拒真率。」徐偉說,認假率即把假的對象錯認成真對象概率,這個指標與安全性掛鈎;拒真率即把本應該成功認證的對象「拒絕」了,這個指標與用戶體驗掛鈎。

這兩個指標成負相關,換句話說,安全與體驗,就像魚與熊掌,難以兼得,但指靜脈識別卻能將二者的平衡達到最佳。徐偉告訴億歐,以人臉識別為例,認假率在萬分之一的時候,拒真率大概是5%;而指靜脈識別的認假率在百萬分之一時,拒真率僅萬分之一。「所以說,把人臉識別用在智能鎖上,註定只能火一時。」

指靜脈識別的第二大優勢是適用人群廣,受環境影響小。徐偉認為,雖然目前指紋識別是智能鎖的主流,但在手指髒、手出汗,或環境溫度過低等情況下,指紋,識別準確度就會受到影響。「指紋識別的忌用人群大概是5%,但我認為實際遠不止這個數。」

指靜脈識別的第三大優勢是安全性高。由於靜脈在人身體內部,因此無法複製或偽造,更重要的是,指靜脈識別解決了大多數生物識別所不能克服的問題——活體檢測。

指靜脈識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血液中血紅能吸收特定波長紅外線的特性,將用紅外線照射手指,並由CCD等圖像傳感器感應手指透射過來的光,獲取手指內部靜脈圖像,進而進行生物特徵識別。簡單來說,只有血液還處於流動狀態,指靜脈識別才能成功。再換句話說,只有活體才能夠進行指靜脈識別。

△指靜脈識別基本原理圖

「每種生物識別技術都有合適的應用場景。」徐偉說,比如虹膜識別天然適合煤礦場景,人臉識別適合進行大規模布控,聲紋識別適合反電信詐騙……而指靜脈識別在身份認證上的精度高、安全性強,因此十分適合應用在門禁、金融等對身份認證要求高的場景。

指靜脈識別從日本到中國

中國的市場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許多新技術都源自外國,但卻在中國找到廣闊的發展空間,生根發芽,再長成參天大樹。網際網路是如此,人工智慧亦是如此。

徐偉告訴億歐,靜脈識別最早在日本研究及推廣。據了解,1992年日本北海道大學生物工程系的K.Shimizu發表文章認為可以利用人體手血管紅外成像作為身份識別依據,奠定了靜脈作為身份識別特徵的理論依據。

2000年,日本學者Kono等人發表論文《基於指靜脈模式匹配識別個體的新方法》(《A new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s by using of vein pattern matching of a finger》),這被認為是指靜脈識別研究方面最早可見的公開學術文獻。

我國的指靜脈識別研究大約2003年開始,而早期研究幾乎都在高校內進行,國內幾乎沒有企業研究和生產相關產品,國內市場上還是以採購日本企業的產品為主。

「我2008年的時候開始在中國推動指靜脈識別,當時中國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在做。好幾家日本做指靜脈的公司,還是我引到國內來的。」徐偉告訴億歐,當時推廣指靜脈識別非常難,一方面國內對這項技術的認知度很低,另一方面,技術的商用並不成熟,加上核心技術基本被日系企業壟斷,這也給推廣增加了難題。

徐偉回憶,由於核心技術掌握在日本企業手上,中國廠商在定製化上稍微提一些需求,日方就報出高昂的開發費用。更重要的是,日系企業提供的模塊,只輸出特徵結果,不採集原圖像,「從安全的角度想,這麼做是為了保護隱私;但從技術角度來看,特徵值是通過特定算法提取的,日本企業此舉是希望在技術上取得壟斷地位。」

徐偉告訴億歐,當時北京有一個廠商一直採用日立的模塊,但「越推越推不下去」。該廠商希望將指靜脈識別推廣到社保領域,但由於日系企業提供的模塊無法提供採集的原圖,因此遭到相關部門拒用。

既然「進口貨」有諸多限制,那就只能靠自己。只是自主研發的路從來都不是平坦的。

十年堅持換來超越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寫道,願望強烈的程度,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從頭頂到腳底,全身充滿了這種願望,如果從身上某處切開,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這種願望。抱著這樣的願望,聚精會神地、一心一意地、強烈而透徹地進行思考,這就是事業成功的原動力。

這段話也被徐偉發在了微信朋友圈中。

「我認為指靜脈技術一定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識別技術之一。」正是徐偉的這種信念,讓他在指靜脈識別的路上堅持了10年。

他告訴億歐,2008年的時候,推廣指靜脈識別面臨著「三座大山」——體積大、功耗大、成本高。當時徐偉幾乎跑遍了國內所有做指紋鎖的廠商,「別人一聽指靜脈識別有這麼多優點,都很感興趣,但一問到價格,都紛紛表示以後再考慮。」

但經過了將近10年的發展,現在脈迪已經能將指靜脈識別的模塊提及做得和光學指紋模塊一樣小,功耗也做得和指紋識別幾乎無異。

徐偉是學技術出身的,每每談及技術,他的語速都會不自覺地加快。說起脈迪的技術成果和產品時,徐偉總是如數家珍。

「我敢說,在指靜脈領域,我們比其他廠商領先至少3到5年。」徐偉告訴億歐,脈迪從2015年起,已連續三年獲得全球指靜脈算法第一名,可以說,在識別精度上,脈迪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但衡量一項技術是否「好用」,除了要評估精度外,還要綜合考慮識別速度、操作容忍度等。徐偉告訴億歐,識別速度方面,在1:N比對中,當N等於十萬的時候,脈迪的識別時間只需要43毫秒。「我們還能做到在實際操作中,手指位移正負一釐米,旋轉正負45°,也能夠成功識別。」徐偉自豪地說:「這是目前大部分公司都做不到的,包括曾經領先的日系企業。」

技術已經成熟,接下來需要準備的無非是應用的市場。以前,由於公眾對指靜脈識別的認知度不高,應用場景受限,徐偉在推廣指靜脈識別時屢屢碰壁。但如今,市場機會正在來臨。

《2018中國智能鎖消費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鎖行業整體銷量超過500萬套,預計到2020年,智能鎖銷量將突破3200萬套。在生物識別技術市場中,主流的技術是指紋識別,佔95.34%,指靜脈識別僅佔0.96%。

△脈斯盾指靜脈智能門鎖系列

徐偉判斷,至少在智能鎖行業,未來指靜脈識別至少能佔據40%的市場,而其中至少80%將採用脈迪的模塊。同時,脈迪也在探索新的應用場景。比如脈迪已經與汽車廠商合作,嘗試用指靜脈識別開車門,讓汽車進入「無鑰時代」。

只專注於模塊,想成為Intel Inside

脈迪想進入的場景很多,徐偉認為,除了鎖以外,醫保、社保、銀行金融等傳統需要採集指紋的場景,都是指靜脈識別可以進入的市場。但徐偉告訴億歐,脈迪不會為了進入某個市場,就生產相應的產品,「我們的定位是只專注於做指靜脈識別模組。」

徐偉認為,在一個產業鏈中,一定要各自做各自擅長的事情,才能讓事業有所成,如果什麼都想涉獵,最終只會什麼都做不好。「更何況,核心模組涉及底層技術,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絕對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徐偉說,尤其是在智能鎖大批量應用的情況下,只有把技術做好,才能做到對客戶負責、對用戶負責。

對於一家創業公司來說,選擇只做模組,無異於在一款新遊戲中選擇了Hard模式,可以預見的是,這條路一定會非常難走。

徐偉也承認,在整個行業中,「做模組是最苦的,也是最不賺錢的」。集成商往往接下了金額上百萬的訂單,只需花少量的錢購買模組,且後續的維護還需要模組銷售廠商來完成,「所以賣模組往往是虧錢的」。

△脈迪經典款指靜脈模塊

尤其是在指靜脈的市場還未完全爆發,模組的銷量無法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只賣模組的利潤空間可想而知。但徐偉還是堅持這麼做,「總要有人來把技術打紮實,我希望脈迪在其中充當這樣的角色。」

所有裝有英特爾處理器的電腦上,都貼著一個標籤「Intel Inside」,這對英特爾來說是一塊「小廣告」,但對電腦生產商來說,這個「小廣告」也是自己產品的背書。徐偉希望,脈迪有一天也能成為這樣的角色。

「市面上可能不會看到一個智能鎖的品牌叫脈迪,但大部分的智能鎖上,或者說大部分用到指靜脈識別的場景,都貼著脈迪Inside。」徐偉希望,未來脈迪能夠憑藉領先的技術實力,推動指靜脈識別的應用,成為指靜脈識別技術的賦能者。「我已經堅持了10年了,下一個10年,我還會繼續堅持下去。」

相關焦點

  • 智慧眼敲開智能汽車市場 或憑指靜脈躋身生物識別行業「獨角獸」
    其中指靜脈識別作為汽車進入的唯一識別技術,同時也可以實現汽車啟動,備受關注。中國安防展覽網有幸採訪到了該款車型指靜脈識別技術提供廠家——深圳脈迪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徐偉先生。成功在智能汽車上實現應用的脈迪科技,其在指靜脈識別領域的造詣,遠不止這麼簡單!
  • 脈迪指靜脈,更安全的智能核心|29家智能門鎖,半數指紋識別存風險
    基本原理指靜脈識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血液中血紅蛋白能吸收特定波長紅外線的特性,將紅外線照射手指,並由CCD等圖像傳感器感應手指透射過來的光,獲取手指內部靜脈圖像,進而進行生物特徵識別。簡單來說,只有血液還處於流動狀態,指靜脈識別才能成功,也就是只有活體才能夠進行指靜脈識別。
  • 脈迪科技勇奪全球指靜脈算法冠軍
    摘要:近日,由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及國際模式識別協會舉辦的2017年國際生物識別聯合會議之2017年全球指靜脈識別挑戰賽(ICB-CFVR)的比試結果正式出爐。在來自全球數十支知名算法團隊中,深圳脈迪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指靜脈識別算法憑藉最低的等錯誤率、最高的識別率等多項指標第一的成績奪得本屆國際挑戰賽的冠軍,再創國內生物識別企業在國際算法比賽中的佳績。
  • 智能鎖廠家如何選擇指靜脈模塊
    漸漸的,指靜脈智能鎖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上,作為智能鎖的中高端產品,大眾還是高度關注和認可的。特別是疫情期間,指靜脈為智能鎖廠賦能,實現了質的轉型,新的機遇。指靜脈鎖對應的的指靜脈模塊主要有三種形態:脈迪指靜脈識別模塊M128是一種頂射式微型指靜脈模塊,適合嵌入到智能鎖頂部;脈迪指靜脈識別模塊M129是一款整體式頂射指靜脈模塊,特別方便與平面的整合,適合嵌入到智能鎖中部;脈迪指靜脈識別模塊M168
  • 指靜脈識別技術讓生活更安全——訪重慶智脈通科技公司
    周毅 )如果要證明「你」是「你」,你會選擇什麼方式?進入人工智慧時代,一項利用手指靜脈特徵進行比對識別、不可複製、高安全性的精準活體識別新科技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它叫做指靜脈識別。在仙桃數據谷,就有一家從事這一新興技術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重慶智脈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脈通公司)。該公司由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重慶市「臨空創新人才」方沛宇博士領銜創立,是我區招商引資、入庫的重點科技型企業,2017年7月,正式入駐仙桃數據谷。
  • 指靜脈智能鎖亮相建博會,聖點科技掀新一代生物識別技術創新旋風
    在這其中我們看到了諸如黑龍、弘博匯、智家人、洛克思格、東屋世安、藍虹、乘方、耐特等等鎖企,品牌旗下的指靜脈智能鎖均在其展館內展示。專注於研發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的聖點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點科技),便是其中一家提供指靜脈生物識別方案的企業。在直播之外,研究組也在建博會期間對這家企業做了進一步深入了解。
  • 指靜脈識別如何落地在智能家居的哪些場景中?
    深圳脈迪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淵表示,指紋識別所提取的是手指表面的紋路,容易被獲取和磨損,且會因年齡變化而所有改變;而人臉識別和虹膜識別的識別度易受到光線影響,且面容高度相似的兩張人臉也會騙過人臉識別,故指紋識別、人臉識別以及虹膜識別的安全性能也有所缺陷。而指靜脈識別,可完全規避以上所有的安全風險。
  • 指靜脈識別,構築家庭安防的第一道防線
    深圳脈迪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淵表示,指紋識別所提取的是手指表面的紋路,容易被獲取和磨損,且會因年齡變化而所有改變;而人臉識別和虹膜識別的識別度易受到光線影響,且面容高度相似的兩張人臉也會騙過人臉識別,故指紋識別、人臉識別以及虹膜識別的安全性能也有所缺陷。而指靜脈識別,可完全規避以上所有的安全風險。
  • 指紋、人臉識別不夠安全,「燕南科技」指靜脈識別瞄準高安全場景
    指靜脈特徵已被國際公認具有唯一性,和視網膜相當;指靜脈是對流動的血液進行檢測,具備活體識別功能;指靜脈特徵並不像指紋、人臉等外露,不易被竊取。燕南科技是一家指靜脈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基於北京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技術及團隊組建,是指靜脈技術國家標準的參與制定者,曾於2015年獲達晨創投數千萬元投資。
  • 指靜脈識別技術的最新發展與應用
    因此人們希望一種保密性更好、可靠性更高更便捷的安全保密方式——手指靜脈識別技術應運而生,被業界稱為全球頂尖的生物識別技術。  醫學研究證明手指靜脈的形狀具有唯一性和穩定性:即每個人的手指靜脈圖像都不相同;同一個人不同的手指的靜脈圖像也不相同;健康成年人的靜脈形狀不再發生變化,這就為指靜脈提供了醫學依據。
  • 指靜脈技術識別率高 展開應用收效好
    在此情況下,手指靜脈識別技術應運而生,被業界稱為全球頂尖的生物識別技術。  據了解,指紋、人臉、虹膜等身份識別系統固然好,但也尚存在一些技術漏洞。例如,曾經流傳於網上的「指紋膜DIY教程」,只要將自己的指紋製成指紋膜,就可以讓別人代打卡。再者,如果一個在逃犯通過整容改變自己的相貌,那麼對於海關、機場等公共場所的安檢措施,將如同虛設。
  • 指靜脈智能識別模塊
    XG-V5是一款多功能指靜脈終端模塊,採用雙呼吸燈的硬體結構設計,雙色模製造工藝,解決使用問題,用戶體驗更好。XG-V7S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小型指靜脈智能鎖模塊。XG-V8是一款超薄型指靜脈智能鎖模塊,總厚度小於14.7mm,超低功耗,兼容指紋協議;軟體優勢:獨產自主的核心指靜脈識別算法國內獨家可見光靜脈認證技術,獨創可見光彩色靜脈圖像的灰度化方法
  • 2020年指靜脈行業十大關鍵詞預測
    指靜脈支付在國外非常常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指靜脈支付會在國內慢慢普及開。支持刷臉乘車、指靜脈等多模式組合驗證實現刷臉過閘。廣州地鐵二十一號線天河智慧城站採用指靜脈識別進站,指靜脈識別民用化應用越來越多,應用場景日漸豐富。國標近年來指靜脈識別的市場佔有份額逐步上升,但並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靜脈識別領域標準體系。為了結合靜脈識別產業發展需求,開展靜脈識別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提高行業應用水平。
  • 指靜脈識別將開啟智慧辦公新模式
    – 識別精準度高指靜脈識別的精準程度要遠高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主要體現在,在同一閾值下,其誤識率與拒真率遠低於人臉識別與指紋識別。– 適用性更廣指靜脈特徵產生於體內,不受用戶手指表面狀況影響,因此對於指紋質量不高、指紋淺薄的人群(老人、小孩)來說,指靜脈識別技術更適用。
  • 微盾科技:讓指靜脈識別技術真正惠及廣大消費者
    作為指靜脈識別核心技術引領者及可信身份認證解決方案供應商,廣州微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於以指靜脈識別為核心,多模態生物識別應用相結合的智能終端產品及解決方案,相繼研發推出一系列從小型到更小型的指靜脈模塊、指靜脈門禁考勤商用終端產品、指靜脈多模態生物識別終端以及多模態生物識別身份認證雲平臺。
  • 指靜脈技術的全面推廣和應用,將會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安全可靠的生活...
    是不是預示著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已進入黃金時代了? 生物識別技術已經使人們從繁瑣的密碼、凌亂的IC卡中解放出來,而其中的手指靜脈識別技術又被業界稱為全球頂尖的生物識別技術,其誤識率均僅為0.0001%,遠低於指紋的0.001%和面部的1.3%。雖然指紋識別技術、人臉識別發展迅速,但是都存在著一些缺陷。除了識別技術本身有待完善,一些難以避免的問題,如受人體溫度的影響,一些突發的情況如脫皮、受傷等都將影響識別的能力。
  • 指靜脈識別技術的源起、應用與發展深度解析
    同年,微盾科技的聯合創始人陳建昌開始以實驗室團隊的模式研發指靜脈識別技術,成為國內最早系統化、規範化開展指靜脈識別研發的團隊。2012年,由中國科學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發起的國家生物識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為指靜脈識別的產學研合作帶來良機。
  • 開發晶:未來兩年專注LED汽車照明市場
    ♦ 圖示:開發晶OLED+ 「今年開發晶已成功進入LED汽車照明供應鏈,我們通過投資歐帝電打入LED車燈模組端,實現從外延到模組的縱向整合。目前已與兩家國內一線車廠合作,大概有三款車系的頭燈採用開發晶的產品,預計今年上半年會相繼面市」,劉修仁向LEDinside強調到。
  • 指靜脈識別標準實施1個月 有何影響?
    另外,指靜脈識別是真正意義上的活體識別,就是說,假如手指沒有了血液流動,指靜脈則不能被識別通過。歸結兩點:1、指靜脈隱藏於手指內部,不外露;2、指靜脈識別是活體識別,非活體不識別!  指靜脈識別市場分析  指靜脈識別技術是一項新型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發展至今經歷了大約20年,關於指靜脈識最早的課件文獻是2000年日本學者Kono等人提出可以利用近紅外光採集指靜脈圖像實現身份識別,並給出一種有效的提取特徵方法。由於指靜脈識別技術發源於日本,而且日本在光處理技術領域的深厚積澱,因而目標日本在指靜脈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 微盾科技指靜脈338模塊,低功耗手尖輕觸快速識別
    消費者除了會考慮智能鎖的品牌、功能、外觀、材質以及價格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性,智能鎖產品不僅僅琳琅滿目,還良莠不齊,縱然有著95%的市場增長潛力,但要讓這些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都買單,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他們其實很茫然,面對著各種不同的智能鎖——指紋鎖、人臉鎖、虹膜鎖、指靜脈鎖以及聯網開鎖,消費者的感覺就是我該怎麼選?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