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幸福工廠》(Satisfactory)結束了一年的Epic遊戲商店獨佔,登陸了Steam。隨著玩家數量的增多,玩家們也開始注意到遊戲中一個特別而貼心的功能——蜘蛛恐懼症模式(Arachnophobia Mode)。
《幸福工廠》是一款背景設定在外星球的遊戲,當中自然少不了各種奇形怪狀的外星生物。遊戲中有一種敵人的形狀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蜘蛛非常類似,對多數玩家來講,這樣的怪物可能會引起些許不適,在蜘蛛恐懼症玩家的眼中則要嚴重得多——遊戲裡出現異星蜘蛛的場景與地獄無異。
不必擔心,這種尺寸的異星蜘蛛還是不太常見的
蜘蛛恐懼症是一種特殊的動物恐懼症,其症狀是對部分蛛形綱生物如蜘蛛、蠍子等產生的強烈的、非理性的恐懼反應。在較為嚴重的情況下,患者甚至會對狹縫、角落等可能藏匿蜘蛛的環境或是蜘蛛網、逼真的蜘蛛圖片等產生驚恐反應。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蜘蛛恐懼症並不是昆蟲恐懼症,雖然二者看起來相似且對象大都是節肢動物,但蜘蛛並不屬於昆蟲綱,同樣地,我們常說的「蠕蟲」大多也和昆蟲沒有關聯。
2005年出版的《認知科學:心理研究導論》(Cognitive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Mind)中提及了這樣一個觀點:蜘蛛恐懼症可能是一種誇張的本能反應,它有助於早期人類在危險的環境下生存。即便如此,相比環境中其他有威脅的生物,人類對於蜘蛛的恐懼要嚴重得多——人類對蜘蛛的反應速度非常快,而且表現也往往比較誇張。
科幻遊戲中外星怪物的靈感有不少來自於現實中會引發人類反感的生物或生物器官,我們在許多作品中都會見到諸如「蟲族」「黏液」的設定。一方面,這些設定有豐富的素材可以套用;另一方面,它們又確實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即便是普通人,在看到這些畫面的時候,也很容易會對這些敵對生物感到厭惡。
話說回來,《幸福工廠》很可能是第一個向玩家提供蜘蛛恐懼症模式的遊戲,只不過開發組想到的用於緩解蜘蛛恐懼症的方式確實相當出人意料——在啟動蜘蛛恐懼症模式後,遊戲中所有的蜘蛛都會變成各種貓咪的投影,更準確地說,是貓咪頭部的投影。
於是,我們會看到這樣的一幕:月黑風高的荒地裡,一群毛色各異的貓貓頭撲向玩家……
實際上,此前很少有開發者特意考慮那些患有特定恐懼症玩家的感受。畢竟,大多數人對這些症狀都不是太理解,所謂的恐懼症並不是單純地「害怕」某種東西,而是包含了各種條件反射式的生理反應:在見到或是不慎觸碰到蜘蛛時,一個患有蜘蛛恐懼症的人不僅會尖叫、哭泣,還常常會伴有冷汗、呼吸困難和心律加快,嚴重時,這種恐懼反應甚至會導致昏厥。從這個角度來講,《幸福工廠》的開發團隊實在是相當貼心。
在「遊戲」選項中,玩家可以找到這個模式的開關
變成橘貓投影的「恐怖蜘蛛」
只是,這種設計也存在潛在的問題,那就是對於那些「恐貓症」玩家而言,這個模式的體驗大概是相當糟糕的。幸好, 既畏懼蜘蛛又害怕貓咪的玩家不算很多,貓咪貼圖能造成的壓迫感也遠不如一隻比越野卡車還大的蜘蛛。即使在普通玩家眼中,這一模式也能大大減輕遊玩時的恐懼感和壓力,讓他們可以帶著更加輕鬆的心態探索星球、收集資源。
當然,披著可愛貓咪外皮的蜘蛛仍是敵對勢力,而且依舊是相對比較危險的生物。在礦洞一類的地方,它們一如既往,成群結隊地騷擾著玩家。
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在語音頻道裡聽到這樣的呼救:「快來人,我正在被一群貓貓頭追殺!」
雖然玩家紛紛在討論區表達對這一模式的認同,但身為愛貓人士,我還是必須批評一下這個設計——貓咪貼圖的品種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