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晶片產業格局分析

2020-12-04 電子發燒友

光晶片產業鏈

01 中國光器件產業鏈

從光器件產業鏈看,主要環節為「光晶片、光器件、光模塊、光設備」,最終應用於電信市場、數據中心市場及消費電子市場。其中,光晶片處於產業鏈的核心位置高技術壁壘,佔據了產業鏈的價值制高點。

(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02 中國光晶片產業鏈

從生產流程看,光晶片產業鏈環節眾多,工藝流程較為複雜,主要包括晶片設計、基板製造、磊晶成長、晶粒製造四個環節:

1、晶片設計: 用晶片設計軟體根據特定的晶片功能要求製作光電線路圖;

2、基板製造: GaAs/InP 材料經提純、 拉晶、 切割、 拋光、 研磨製成單晶體襯底即基板;

3、磊晶成長: 根據設計圖,用基板和有機金屬氣體在 MOCVD/MBE 設備裡長晶,製成外延片( Wafer );

4、晶粒製造: 對外延片進行光刻等系列處理,製成電路功能完整的可封裝晶粒。

(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在這些生產環節中,磊晶生成的外延片質量( Wafer )是決定光晶片性能的關鍵因素,且生成條件較為嚴苛,是光晶片製備的重要環節。目前,磊晶生長主要有 MOCVD 與 MBE 兩種方式:

(1)MOCVD (金屬有機物化學氣相沉積): 以 III 族元素 +V 族元素(或 II 族元素 +VI 族元素) 組成的有機化合物作為晶體生長原材料,以熱分解反應方式在襯底(基板)上進行氣相外延,形成 III-V 族化合物(或 II-VI 族化合物)薄層晶體。在MOCVD工藝中,需要著重考慮系統密封性、流量、溫度控制等工藝環節。

(2)MBE (分子束外延) : 與 MOCVD 相比,MBE 是一種更新的晶體生長技術。其主要方 法是將半導體襯底放置在超高真空腔體中,和將需要生長的單晶物質按元素的不同分別放在噴射爐中。通過加熱,元素噴射的分子流在襯底上長出晶格結構。MBE能夠製備超薄層的半導體材料(可達到單原子層水平) ,技術難度較高。

03 光晶片成本佔比大,提升趨勢明顯

光晶片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和複雜的工藝流程。因此,光晶片在光器件/光模塊中成本佔比較大。此外,隨著晶片速率的提升,製備難度增大,成本佔比或進一步提升。一般情況下,對於低速率光模塊/光器件(轉換速率小於10Gbps ),光晶片的成本佔比約為 30% 左右; 而對於高速光模塊/光器件(調製速率大於25Gbps ), 晶片的成本佔比約為60%左右。例如,全球數通光模塊龍頭中際旭創 (公司主力產品為100G QSFP28,採用 25G 光晶片),整體光晶片及組件成本佔比在50%左右。

04 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為主,分工初現

半導體行業發展中, 隨著矽基半導體產業和 GaAs 化合物半導體在射頻器件領域的大規模應用,相應的 IC 產業分工開始逐漸細化,晶片設計 — 磊晶成長 — 晶粒製作(晶圓代工)等專業廠商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如以臺積電為代表的矽基晶圓代工大廠,以及穩懋為代表的 GaAs 晶圓代工廠商。光器件行業的發展也遵循類似的規律,目前主要有兩類光晶片製備廠商: 垂直一體化的 IDM 廠商以及第三方代工廠商:

(1)垂直一體化(IDM)廠商:負責從晶片設計到晶粒製作的全產業鏈製造,甚至延伸至下遊的光器件與光模塊製備環節。由於光晶片工藝複雜,客戶需求多樣,產品線難以標準化,加之行業規模有限,目前超過 50% 的光晶片的磊晶和晶圓製作都由 Finisar 、 Lumentum 和 Avago 等垂直一體化廠商( IDM )把控。

(2)第三方代工廠商:隨著光晶片市場規模的拓展, IDM 廠商開始專注於晶片設計, 並逐漸剝離磊晶製作和晶圓代工業務,交給第三方代工廠商,出現了以聯亞光電為代表 的專業光晶片磊晶廠,以及以 IQE 為代表的射頻器件和光晶片磊晶雙主業廠商。2017 年 9 月,VCSEL 雷射器成為蘋果手機面部識別核心組件,VCSEL 光晶片正式進入消費電子市場。我們認為,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大且客戶群體對成本的敏感性高,有望進一步驅動第三方代工廠商的規模化生產。

在光晶片市場形成初期,市場規模相對有限。光器件廠商為了擴大市場範圍主要致力於上下遊產業鏈的整合,形成垂直一體化的 IDM 廠商。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核心光晶片的生產線得以標準化,第三方代工廠商憑藉成本優勢迅速佔領基板製造、磊晶成長、晶圓代工等生產環節,而原先的 IDM 廠商則專注於晶片設計等核心環節,逐漸剝離毛利率相對較低的代工環節。我們認為,隨著光晶片市場規模的持續增大, VCSEL晶片在消費電子市場的滲透率提升,產業鏈有進一步分工細化的趨勢。

市場規模加速增長且「一望無際」

伴隨流量加速爆發,光晶片市場規模加速增長:

(1)電信市場: 傳輸網擴容正當時,接入網逐步向 10G PON 升級,5G基站大規模建設或帶來超 20 億美元光晶片市場空間,為 4G時代 2.8 倍。

(2)數據中心市場: 數據中心市場需求持續井噴。

(3)消費電子市場: VCSEL 晶片切入消費電子市場, 市場空間拓展10-100倍。隨著矽光集成度提升帶來價值佔比提升,未來成長空間「一望無際」 。

從細分市場看,光晶片主要應用於電信市場、數據中心市場、 以及消費電子市場。其中,電信市場主要應用於傳輸網、 接入網以及無線基站,市場份額佔比約 60%左右;數據中心市場主要應用於數據中心內部互聯、連接數據中心間的 DCI 網絡,市場份額佔比約 30%左右;消費電子市場主要包括手機3D感應系統(內含VCSEL晶片),市場份額佔比約 10%左右。

01 電信市場:有望迎來5G高增長機遇

從電信市場看: 有線方面,傳輸網擴容愈加緊迫,城域網 100G 逐漸下沉;接入網由 GPON/EPON 向 10G PON 升級。無線基站方面,目前正處於 4G 建設後期,需求相對疲軟。隨著 5G 基站大規模建設逐漸開啟,有望迎來 5G 高增長機遇。

(資料來源:中國電信官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傳輸網擴容正當時, DFB/EML 晶片需求穩步增長

傳輸網主要包括骨幹網和城域網。電信傳輸網具有傳輸距離遠、帶寬壓力大等特點,相關設備中的光模塊一般採用 DFB / EML 晶片。自2013年起,國內開展傳輸網 100G 升級,從骨幹網向城域網逐漸滲透。隨著數據流量的持續爆發,接入網 10G PON 的滲透率提升將再次對骨幹網和城域網的升級產生需求。我們認為,隨著流量持續增長,網絡 升級將遵循:骨幹網 → 城域網 → 接入網 → 骨幹網的循環過程, 對高速光晶片形成持續而穩定的需求。

接入網向 10G PON 升級, DFB 晶片需求有望提升接入網用於連接傳輸網與終端,傳輸距離較短。目前,點到多點(P2MP)的光纖接入方式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是我國運營商採用的光纖接入方式,多採用EPON 或 GPON 。隨著 4K/8K 視頻、VR/AR 等技術的發展,EPON 和 GPON 已逐漸無法適應用戶對帶寬的需求。為實現網路的平滑升級, PON 的升級將成為關鍵因素, EPON 和 GPON 有望向 10G PON 技術升級。考慮到成本,在 GPON / EPON 方面,國內大多採用 FP雷射器。在 10G PON 時代,需要採用 DFB 雷射器。目前,國內具備自主生產DFB光晶片的企業較少,大量依賴於國外進口。隨著接入網升級的全面展開,具備10G DFB 晶片量產能力的光器件廠商有望充分受益於行業需求紅利。

不同接入標準與對應的光晶片類型:

無線基站需求放緩, 5G時代晶片需求有望大幅回暖

2020年起,5G規模商用開啟,有望再次拉動對光模塊的需求,預計市場規模超45億美元,按照晶片成本佔比50%估算,市場空間超20億美元。根據測算,5G基站光晶片市場規模約為4G基站 2.8 倍左右。與4G基站光模塊市場相比,5G基站的建設對光晶片的需求將持續提升

(1)從基站數量看:由於5G頻譜頻率上升,信號穿透建築物的衰減較大,建站密度與4G基站相比將更高。預計,未來6年內有望建設 581.4 萬個5G基站,密度是4G基站數的1.36倍。

(2)從單基站光模塊數看: 5G基站架構從4G的 前傳—回傳 演進到 前傳—中傳—回傳,單個基站需要的光模塊數有望達 8-10 個,較4G基站有所增加。晶片方面,5G基站前傳至少為 25G QSFP 28,主要採用DBF/EML晶片。中傳回傳有望採用 10G SFP+ 光模塊,主要採用DBF/EML晶片。我們認為,目前正處於4G 基站與5G基站建設交替期,需求階段性放緩。而隨著 5G 商用將至,對於光晶片的需求將大幅提升,相關光晶片廠商有望迎接 5G 時代的高增長機遇。

光晶片應用於4G與5G基站的對比:

02 數據中心內部市場的發展有望提升

VCSEL/DFB 晶片的需求

數據中心內部連接距離相對短,以850nm的VCSEL和 1310nm的DFB晶片為主。其中,100G AOC和100G SR4 主要以VCSEL晶片為主,100G PSM4和100G CWDM4主要以 DFB 晶片為主。

隨著數據中心承載的功能逐漸增加,數據中心內部傳統的三層網絡架構(接入層、中層的匯聚層)逐漸難以適應內部流量集中的趨勢,帶寬壓力持續增大,新型分布式數據中心葉脊式網絡架構隨之興起。

葉脊拓撲網絡是兩層結構,包括脊交換機和葉交換機,數據中心與外部的連接可以通過(邊緣)脊交換機或(邊緣)葉交換機實現。在該結構下,每臺脊交換機與每臺葉交換機之間都要進行連接。與傳統網絡層相比,葉脊網絡擴大了接入層、匯聚層與主機之間的連接數。因此,在數據傳輸的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時,對於光模塊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2020年光晶片市場空間測算:

核心假設:

1、新架構為 1:1 收斂比的二層脊葉型數據中心;

2、數據中心使用 10G 和 100G 兩種埠;

3、單臺葉交換機下連兩個機櫃共 20 臺伺服器,

單臺脊交換機下連 10 臺葉交換機。

在此假設下,100萬伺服器的數據中心需要400萬個 10G 光模塊,40萬個100G光模塊。根據Ovum,到2020年全球新增100個數據中心(100 萬臺伺服器),則市場空間高達120億美元。我們假設 VCSEL 晶片在光模塊中的成本佔比約35%,則2020年VCSEL晶片在數據中心內部的市場規模約為42億美元。

數據中心互聯(DCI 網絡)市場規模發展將帶來DFB / EML 晶片需求

隨著流量爆發引起網絡結構變化,驅動數據中心互聯(DCI)市場呈高速發展趨勢。目前,由於不同地區數據中心之間的信息需要通過電信骨幹網相連,因此傳輸時延和傳輸成本無形之中大大增加。隨著數據中心流量的爆發,骨幹網的帶寬成為限制數據互訪流量爆發的瓶頸。在此背景下,DCI 網絡在不同地區的數據中心之間重新建立新的傳輸通道,將極大地提升數據中心之間的傳輸效率,同時減少骨幹網的傳輸壓力。DCI 網絡需要滿足兩點:

(1)要求網絡架構採用DC間一跳直達的全互

聯、扁平化網絡,滿足低時延要求。

(2)要求網絡架構具備高密度100GE埠,及面

向1T、2T的平臺平滑演進能力。

DCI網絡主要採用WDM系統 (包括 CWDM 和 DWDM ),按距離可分為同一城市內互聯和城市間互聯。前者對應的傳輸距離一般在40公裡以內,主要用到 DFB 晶片;後者對應的傳輸距離一般在為幾百公裡,主要用到 EML 晶片。隨著 DCI 網絡建設的逐步推進,高速光晶片的需求有望快速增長。

03 消費電子市場規模有望極大拓展

VCSEL 成為 3D 感應核心組件

2017年9月,蘋果新款手機 iPhone X 配備的面部識別功能引起廣泛關注。3D感應技術是面部識別的核心,其目的是創建一種非接觸、非破壞性方式來數位化捕捉對象的技術,從而精確記錄被捕捉對象的形狀、距離等參數。VCSEL雷射憑藉其線寬窄、功耗低等特點,成為3D感應系統的首選紅外光源,VCSEL晶片也成為3D感應系統的核心組件。

除了智慧型手機,3D感應系統正向其多類消費電子產品逐漸滲透。iPad 、Mac 、AR 眼鏡等消費電子產品都有用到3D感應系統。我們認為,隨著VCSEL在多種消費電子產品的滲透率逐步增大,VCSEL晶片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拓展。

與光通信領域的 VCSEL 雷射器相比,應用於 3D 感應的 VCSEL 晶片在技術難度方面較低。由於消費電子客戶群體對價格較為敏感,我們認為消費電子 VCSEL 晶片的競爭 核心是規模擴展後的成本之爭。從市場需求看,小米、 OPPO 、vivo 等手機廠商均已開始切入這一領域,擴大 VCSEL 生產規模將是大勢所趨。我們看好國內光器件龍頭廠商 通過擴展 VCSEL 的產能切入該領域。

矽光時代將至

矽光子技術是基於矽材料,利用現有 CMOS 工藝進行光器件開發與集成的新一代通信技術。矽光子技術的核心理念是「以光代電」,將光學器件與電子元件整合到一個獨立的微晶片中,利用雷射作為信息傳導介質,提升晶片間的連接速度。我們認為,隨著流量的持續爆發,晶片層面的「光進銅退」將是大勢所趨,矽光子技術有望實現規模商用化。

01 晶片集成度有望大幅提升

在矽光子技術中,晶片的概念由原先的雷射器晶片延伸至集成晶片。從結構上看,矽光晶片包括光源、調製器、波導、探測器等有源晶片及婺源晶片。矽光晶片將多個光器件集成在同一矽基襯底上,一改以往器件分立的局面,晶片集中度大幅提升。矽光子技術主要有以下三大優勢:

(1)集成度高。矽光子技術以矽作為集成晶片的襯底。矽基材料成本低且延展性好,可以利用成熟的矽 CMOS 工藝製作光器件。與傳統方案相比,矽光子技術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及更多的嵌入式功能,有利於提升晶片的集成度。

(2)成本下降潛力大。在光器件和光模塊中,光晶片的成本佔比較高。傳統的GaAs / InP襯底因晶圓材料生長受限,生產成本較高。近年來,隨著傳輸速率的進一步提升, 需要更大的三五族晶圓,晶片的成本支出將進一步提升。與三五族半導體相比,矽基材料成本較低且可以大尺寸製造,晶片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3)波導傳輸性能優異。矽的禁帶寬度為1.12eV,對應的光波長為1.1 μm。因此,矽對於 1.1—1.6μm的通信波段(典型波長 1.31μm/1.55μm)是透明的,具有優異的波導傳輸特性。此外,矽的折射率高達3.42,與二氧化矽可形成較大的折射率差,確保矽波導可以具有較小的波導彎曲半徑。

矽光子技術取得了高速發展,技術持續突破。不過,矽光子技術仍面臨以下兩大問題:

(1)晶片良率低,成本優勢不明顯: 目前,傳統三五族半導體晶片的良率在 90% 以上,而矽光晶片需要將 III-V 族半導體鍵合在矽基襯底上。由於矽光集成的工藝尚未成熟, 在雷射耦合等步驟上的良率較低,導致矽光模塊成本難以進一步提升。

(2)矽波導與光纖的耦合效率低,性能優勢不明顯。矽基光波導的尺寸在0.4 — 0.5 μm量級,遠小於單模光纖尺寸 (纖芯直徑約8 — 10 μm)。尺寸上的差別將導致模場的失配,需要利用矽基波導光柵進行耦合,在耦合過程中將產生損耗。

02 矽光市場逐步形成,產業鏈逐漸清晰

近年來,矽光技術持續發展,以 Luxtera 、Intel 及 IBM 為代表的公司不斷推出商用級矽光集成產品。2018年,全球矽光晶片及其封裝器件市場將接近 2 億美元,且整體市場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其中,數據中心應用佔比將超過 90% 。預計2015 — 2025 年,矽光晶片及其分裝器件市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45% ,市場規模有望大幅提升。

矽光子的市場規模(億美元)快速增長

矽光集成模塊收入佔比(%)逐漸提升

隨著市場逐步打開,矽光子晶片市場呈現逐步分化的狀態。自2015年起,隨著市場逐步打開,更多的廠商開始進入矽光子晶片市場。目前投入研發的公司不僅包括 Mellanox、Luxtera、Acacia、Finisar、Avago 等光通信公司,Intel 、IBM 、思科、IMEC 以及華為等廠商也加入了這一領域的競爭。隨著廠商逐漸增多,從上遊的原材料供應商,到中遊的矽光子器件、晶片、集成廠商,再到下遊的數據中心、電信等客戶紛紛入場, 矽光子技術的產業鏈正逐步形成。

光晶片市場發展格局

01 制約晶片速率提升難點

雷射器開啟與關閉的頻率

晶片的傳輸速率取決於發送光信號的頻率, 即雷射器開啟與關閉的頻率。這一頻率與驅 動電路及相應的電路組件所決定。當傳輸速率為 10Gbps 時,單個信號的對應的時間為 0.1ns;而當傳輸速率提高至 25Gbps 時,單個信號的對應時間僅 0.04ns。高速光晶片的設計需要在提高傳輸速率的同時確保信號的質量。制約晶片調製速率的因 素主要有以下兩點:

(1)寄生效應。晶片產生的 0/1 信號,本質上是驅動電路中的調製電流在「無電流 /有電 流」之間快速切換。電流的快速變化將產生由電感和電容引起的阻抗,產生寄生效應。由於電路中的電流無法產生突變,因此電流高速變化產生的雷射信號不是理想的矩形,而是帶有一定上升沿或下降沿延時的梯形信號。傳輸速率越高,電流的變化越快,寄生效應就越強。

(2)弛豫振蕩 (阻尼振蕩)。馳豫振蕩是雷射輸出由不穩定趨向穩定的過程,這一過程一直存在。不過,在提升傳輸速率的同時需要同步增大調製電流,而弛豫振蕩的角頻率和阻尼速率隨工作電流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馳豫振蕩限制了調製速率的上限。

除此之外,限制傳輸速率的因素還包括信號的色散等難點。為進一步提升傳輸速率,目前通常採用 PAM4 技術(四階脈衝幅度調製),單通道傳輸速率可從 25G 提升至 50G 。

02 光晶片種類多升級快,市場處於充分競爭狀態

從市場集中度看,光晶片廠商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整個市場正處於充分競爭狀態。其中,Finisar 作為北美光器件的龍頭廠商,佔據全球 14.8% 的市場份額,國內龍頭光迅科技市場份額佔比為 5.6% 。

國內外主要光器件公司光晶片研發能力

光晶片與光器件產品種類多且升級更新快, 在市場規模既定的情況下單個產品的市場空間有限。與此同時,不同產品的細分使廠商不斷尋求差異化競爭,在某一細 分領域精耕細作,這也是市場集中度難以提升的一大因素。

光晶片的國產化之路

01 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國內高速光晶片國產化率較低,已成為我國光器件的「阿喀琉斯之踵」。目前,高速光晶片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美日廠商手中。2018年1月,工信部頒布《光器件產業發展路線圖,將光晶片國產化上升為國家戰略。而中美貿易摩擦與中興禁售事件或將促使我國加大力度扶持高速光晶片,國產化進程有望進一步提速。

近幾年,中國光通信市場快速發展,目前國內光通信器件市場佔全25左右的市場份額。整體上,國內光器件廠商以中小企業為主,產品主要集中在無源器件、低速光收發模塊等領域。國內廠商憑藉成本優勢在組裝和代工方面佔優,在產品研發與創新方面則相對薄弱。光晶片產品方面,國內產品主要集中在10Gb/s 及以下的低速光模塊。根據《中國光器件產業發展線路圖( 2018-2022 ),目前小於 10Gb/s 的光晶片國產化率達到80% ,10Gb/s 速率的光晶片國產化率接近50% ,而 25Gb/s 及以上的速率的光晶片則高度依賴出口,國產化率僅 3% 。

中國光器件在全球市場份額佔比約 25%

光模塊與光晶片國產化率預測

02 DFB/EML 晶片:國外廠商主導,

國內廠商開始蓄力

安捷倫是 ICT 巨人惠普分離出來的子公司。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安捷倫與昂飛合作,為昂飛公司製造生物晶片外圍掃描配套設備。1999 年安捷倫自主開發生物分析系統及產品,與昂飛公司由供應商關係變成了直接競爭對手。而安捷倫自主開發的生物晶片產品利用惠普在列印技術領域的優勢,製造出新一代生物晶片產品。

安捷倫公司重視產品和技術的融合,使得原安捷倫的員工主動學習不同背景的技術,不斷進行新產品的創造。目前,安捷倫生命科學事業部產品包括:微陣列生物晶片、微流控體生物晶片、氣相色譜、質譜分析、試劑。而其主打產品:基於噴墨技術的生物晶片以其可定製性強、成本較低,給用戶提供了新特徵的產品選擇,因此順利成為了昂飛這個龍頭企業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安捷倫是 ICT 產業成功實現產品融合跨越的典型案例。它證明了已存的大企業雖然在新興技術孕育期缺乏先驅者優勢,仍可依託自身豐富的內部資源,發揮自身技術與資源互補優勢,突破產品融合創新,快速進入到新興產業的融合型價值鏈中來。

03 VSEL 晶片:安卓需求優勢,

國內有望打造3D感應供應鏈

VCSEL 晶片是 3D 感應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內在 DOE 衍射光柵、圖像傳感器這兩部分尚無潛在廠商。此外,對於 TX 發射組模、 RX接收組模和可見光攝像頭是彼此獨立的,這些器件在空間上的相對穩定性非常重要,這對於 3D 感應系統的組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認為,在安卓手機大規模部署 3D 感應的背景下,國內有望打造 3D 感應供應鏈,形成 3D 感應系統核心競爭力。從國外廠商看,蘋果自 2010 年起先後收購多家公司布局 3D 感應。經過8年時間形成 3D 感應系統供應鏈,是移動端 3D 感應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布局整個供應鏈需要長期的技術積澱,先發企業依舊佔據著明顯的優勢。

3D感應系統重要組件:

04 政策加碼,光晶片國產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8年1月,工信部發布了《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 (以下簡稱《光器件產業發展路線圖》),全面量化了核心光晶片的發展規劃,全面提速DFB 、EML 、VCSEL 等核心晶片的國產化進程。根據規劃,截止2020年:

(1)25G 級以上 VCSEL 晶片及器件: 國產化率將從

目前的 0% 提升至 10% — 20% 左右

(2)25G 及以上的 DFB 晶片: 國產化率將超過

30%

(3)10G / 25G EML 晶片: 國產化率將分 別達到

50% 和 30%

《光器件產業發展路線圖》將光晶片的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未來幾年光晶片國產化率穩步提升的確定性高。

05 中美貿易摩擦提速國產替代

中美貿易摩擦反映了中美局勢的動蕩,中興禁售事件更是凸顯了我國高端晶片技術的不足。晶片技術的獲取並非一朝一夕,國內高速光晶片技術缺失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不過中興禁售事件或將促使我國進一步重視核心晶片缺失的現狀,加大高端晶片的政策扶持力度。預計高速晶片國產化進程有望在《光器件產業發展線路圖》 的規劃上進

總體而言,隨著5G驅動電信網絡新建擴容,數據中心需求持續高增長,消費電子新藍海開啟;光晶片市場規模有望持續高增長且空間「一望無際」 。同時《光器件產業發展線路圖》將光晶片上升為國家戰略,疊加「中興禁售事件」 ,光晶片國產化進程有望進一步提速,國內相關龍頭廠商有望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責任編輯:ha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5G和數據中心雙擎驅動光晶片產業高速發展
    25G前傳起量、100G需求恢復和400G蓄勢待發驅動行業規模快速增長,未來光模塊產業鏈將由中國企業主導,行業卡位優秀並具備上遊晶片能力的行業龍頭將引領產業發展。5G網絡規模建設落地,5G新應用帶動數據流量快速爆發。電信運營商和雲巨頭資本開支雙雙回暖,疊加流量驅動帶來的光模塊速率提升,光模塊迎來技術代際更迭和需求爆發的雙輪驅動。
  • 華為為何在英國買500英畝地建「光晶片」工廠?
    DcUednc有意思的是,本周標題帶有「重磅」、「大動作」「華為晶片工廠」的文章陸續出現,先不說「華為建晶片工廠」這樣的表述極容易讓人誤解,更讓人意向不到的是有文章直接分析了華為建晶片工廠的意義,以及將降低對臺積電的依賴。DcUednc
  • 中國光晶片產業格局及國產替代分析
  • 高端光晶片國產化勢在必行,「XYTech (芯耘光電)」 研發100G及以上...
    矽光子技術則是其中最為接近產業化的一種,目前全球都處在整個矽光產業爆發增長的前夜,當前僅有少數幾家美、日公司完成了產品研發並有一定規模的出貨量。 我們此前報導的XYTech(芯耘光電) 就在從事這方面的創業,公司專注於100G及以上速率的光晶片及光子集成技術開發,設計和製造。
  • 2020年全球3D列印產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美國產業規模位列...
    1、區域格局分析:美國產業規模位列第一2020新冠疫情期間,供應鏈斷裂,防疫物資短缺問題影響防疫進度,美國、義大利等國紛紛利用3D印表機生產呼吸機配件、個人防護面罩等。3D列印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反映出3D列印技術普及度的提高和應用領域的擴展。
  • 劉駿秋:光晶片應用不僅局限於人工智慧
    大會上,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博士劉駿秋在《光晶片技術和人工智慧》主題演講時表示,電晶片本質上在晶片的尺度上利用電子來生成處理和傳輸信息;光晶片就是把電子換成光子,在晶片的尺度上用光子生成和處理、傳輸信息。與電晶片相比,光晶片在諸多領域,通訊、雷射雷達、傳感、圖像分析上面有獨一無二的優勢。
  • 2015年基因測序領域產業格局分析
    第三部分:基因測序產業格局 投資機會及挑戰分析3.1 基因測序產業格局概覽基因測序市場的細分領域,包括了儀器、耗材、測序服務、數據處理、終端應用等多個方面,如下圖所示。NextSeq CN500基因測序儀是貝瑞和康與Illumina公司合作,為滿足中國臨床需求而設計製造的一款新型高通量的基因測序儀。3.3 中遊:第三方測序服務機構和生物信息分析(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目前行業發展的瓶頸環節Illumina推出HiSeq系列高通量測序儀後,終端的數據分析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
  • 光子產業進入爆發期:巨頭加持,加速布局新賽道
    加速布局「新賽道」由於這一技術未來將在數據通信、生化醫療、自動駕駛、國防安全等大顯身手,光子技術正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歐美一批傳統集成電路和光電巨頭通過併購,正迅速進入光子領域搶佔高地,以傳統半導體強國為主導的全球光子產業格局悄然成形。
  • 智庫報告|國研中心課題組:未來全球產業分工格局變化分析
    全球產業分工格局變化調整是全球化的重要表現。本文在總結全球產業分工格局的歷史演變及其主要驅動因素的基礎上,分析影響未來全球產業分工格局走勢的關鍵因素及一些具有全局性影響的小概率事件。 |全球產業分工格局的歷史演變及其主要驅動因素 分工合作,一直都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演進的關鍵性機制。
  • 矽光技術未來已來 一文帶你了解矽光產業發展現狀與競爭格局
    矽光技術未來已來 一文帶你了解矽光產業發展現狀與競爭格局  王應虎 • 2019-01-02 15:15:58
  • 光晶片研製成功,也未必能替代矽,成為市場主流
    光晶片的發展已經有幾年了,到了2020年市場規模也不是太大。將光晶片應用到手機、筆記本、臺式機等處理器上,完全取代市場主流的矽基晶片,一直是該領域的發展方向。到目前為止,對光晶片的研究和應用,依然停留在較小的範圍之內,並沒有到取代矽晶片的地步。
  • 2020年中國產業新城建設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多以PPP模式...
    原標題:2020年中國產業新城建設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多以PPP模式開展   產業新城以地區產業園為基礎,側重於本地區具有優勢生產要素稟賦的產業發展,布局
  • 2020年全球及中國玻璃纖維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中國確立...
    2020年全球及中國玻璃纖維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中國確立全球市場龍頭地位  2020-09-02 17:45:22
  • 中國微流控產業快速發展,未來有望顛覆世界格局!
    小編推薦會議:2018(第二屆)微流控技術前沿研討會  中國微流控產業將改變全球產業競爭格局劍指2025,中國工業領域深化變革中國政府制定了全面提升國家工業製造的戰略計劃,以使中國能夠成為不依賴於其他國家的市場主要參與者。該計劃被譽為「中國製造2025」,其中包括了對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的關注。受惠於該計劃,一直到2025年,醫藥和醫療器械相關行業的廠商將獲得幾乎無限的資金支持,其最終目標是與國外產業競爭,並佔據重要的市場份額。
  • 2020年全球OLED產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國內廠商奮力崛起
    隨著終端品牌對柔性OLED機型需求的增加,柔性OLED的供需比將持續收縮,供需狀況開始轉良好, 2020年國內廠家的產能將逐步釋放,柔性OLED面板供應格局也將發生一些改變。    韓系廠商持續領先,國內廠商奮力崛起  在平板時代,全球面板產業形成了中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四足鼎立的格局
  • 30歲中科大畢業生破解集成光晶片難題,幫助尋找地外行星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揭曉,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博士後劉駿秋因解決了集成光晶片和孤子頻率梳的幾個關鍵難題上榜。他和同事們研製出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小、最緊湊的孤子微梳光晶片模塊,創造了每米光程0.5dB損耗的世界最低記錄。基於此,他們實現了微波信號生成、高速集成聲光調製、雷射雷達以及雷射自注入鎖定等技術應用。
  • 「兩化」合併,中國特種氣體產業格局或將改變
    會上,中化集團董事長、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中國化工集團和中化集團合併重組正在進行中,兩家企業的合併非常有必要。這是對於「兩化」合併一事,寧高寧的首次對外公開表態。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均為世界財富500強公司,兩者在2019年的排名分別為第88位和第144位。
  • 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原標題: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寧德時代業務收入遙遙領先發展   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 2020年全球及中國半導體用靶材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主要...
    2020年全球及中國半導體用靶材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主要市場仍集中在國外  2020-10-27 12:00:42
  • 中國高功率雷射設備產業集聚格局
    在全球重要的雷射市場中,中國佔比21.3%,排在歐盟和美國之後,成為全球第三大雷射應用市場。到2017年,全球雷射市場產業規模將超過110億美元,其中,中國雷射產業將佔到1/3。  這次,我們綜合各方面信息,就中國高功率雷射設備產業集聚格局發表一孔之見。  全國生產高功率雷射設備的廠商約有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