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光晶片國產化勢在必行,「XYTech (芯耘光電)」 研發100G及以上...

2021-01-07 36kr

當前的信息世界是建立在以二三極體、電阻電容等為代表的電子方案基礎之上的,但受限於半導體工藝,趨膚效應、量子效應等因素,進一步微型化、低能耗、高密度、高性能化面臨很大的挑戰。用光子替代電子作為信息的載體,目前來看是有可能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之一,被認為未來在通信、存儲領域,將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備受關注。矽光子技術則是其中最為接近產業化的一種,目前全球都處在整個矽光產業爆發增長的前夜,當前僅有少數幾家美、日公司完成了產品研發並有一定規模的出貨量。

我們此前報導的XYTech(芯耘光電) 就在從事這方面的創業,公司專注於100G及以上速率的光晶片及光子集成技術開發,設計和製造。目前已經推出了傳輸距離為10公裡、40公裡的產品方案,100G的矽光晶片正在研發中,預計將於2018年推出樣品。

原理上來說,光通信利用了光全反射的原理,當光以一定的角度注入,光便可以在光纖中形成全反射,從而達到長距離傳播的效果。相比於其他的傳播方式,光通信可以做到大容量、長中繼距離、價格低,因此在寬帶、通信基礎設施中被廣泛應用。一般來說,通信時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然後調製到雷射器發出的雷射束上,過光纖傳遞,在接收端接收並轉化為電信號,經調製解調後變為信息。從這裡可以推出,光通信領域主要的硬體可以分為系統設備、光纖光纜、光模塊三大部分。其中,光模塊裡面的光器件主要實現光電信號的相互轉換。

行業數據顯示,光晶片在光模塊中也是成本佔比最高的。有數據顯示,低端產品中光晶片成本佔比在30%左右,中端產品佔比在50%左右,高端產品佔比可達70%。眾所周知,通信網絡的應用場景不同,傳輸距離也不相同。接入網一般只需要10KM左右的傳輸距離,城域網需要80-120KM左右,骨幹網則往往需要達到500KM以上,而不同的傳輸距離,採用不同的調製方式,往往需要不同的光晶片進行支持。當前,隨著傳輸速率和傳輸距離的提升,對光晶片的性能要求也在提升。

得益於通信行業的高速擴張,對光晶片國產化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升,近年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10Gb/s速率的光晶片國產化率接近50%,但25Gb/s速率及以上國產化率不超過5%,嚴重依賴於新博通、MAOM、三菱、住友、Oclaro等美日公司。數據分析,2015年僅華為和中興在主流光模塊廠商的採購額保守合約已達6.3億美元。而一旦遇到禁售,往往很難應對。因此,近年來諸如海思、光訊等國內知名公司和包括XYTech(芯耘光電)等在內的初創公司也都開始進行相關產品研發。

光晶片的研製過程可進一步分解成為三個環節,分別是外延材料設計、外延材料的生長以及後端工藝製備。外延材料設計是指藉助模擬仿真軟體設計出滿足應用需求的晶片外延結構。外延材料的製備是指利用相關方式生長出滿足設計要求的外延材料,其質量往往是影響光晶片性能的重要因素。後端工藝製備則是利用半導體相關工藝,將外延材料製作成具有一定表面結構的光晶片。

此前,光晶片主要以砷化鎵等三五族 (III-V)元素為生長材料,成本很高,XYTech(芯耘光電) 則希望使用矽基材料實現光波導和晶片。這方面,XYTech(芯耘光電)的團隊成員曾參與過早期第一代網際網路基礎架構、移動手機的射頻晶片方案設計,積累了豐富的高速射頻及太赫茲射頻集成電路設計和半導體工藝方面的經驗。

創業之初,XYTech(芯耘光電)就做過分析,隨著4G網絡升級到5G,100Gb/s速率的光模塊數量會大幅提升,國產光晶片的產業進度將有可能直接影響我國5G網絡的部署進程。XYTech(芯耘光電)告訴36氪,團隊經過8個月的研發,已經完成了100G光器件套片的研發,產品實際性能與設計性能十分接近,完全滿足設計指標,且同時解決了量產難題。目前的產品主要有4 X 25G、 4X28G、等規格,傳輸距離可達到10公裡、40公裡,適用於接入網、城際網,樣品已經送至設備商進行板級測試和驗證,預計今年四五月前後完成量產的全部準備。此外,單波100Gb/s速率的光晶片正在研發中,預計將於2019年完成。

XYTech(芯耘光電)認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場,即將到來的5G投資會激發國內100G市場的爆炸性需求,目前公司正積極地和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開展合作,布局相關的產業機會。

團隊認為,矽光子技術的成熟,不僅僅意味通信市場和數據中心市場的巨大機會,團隊也有計劃未來以矽光技術作為平臺切入到下一代車載雷射雷達、消費類MEMS光傳感器,高速光交換晶片,高性能光計算晶片等領域。

目前,XYTech(芯耘光電)組建了將近30人的核心團隊。核心成員來自中/美/歐頂尖半導體和光通信企業及相關行業學術機構人才。CEO 夏曉亮在半導體行業有超過15年的從業經驗,創辦XYTech(芯耘光電)之前曾在一家從事CMOS射頻微波晶片企業負責中國區的相關光通信和電信市場業務。核心高管餘永銳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得電子電氣工程博士學位,一直從事射頻微波和超高速光通信晶片項目開發,是全球最早的10G/40G/100G光通信晶片的設計者之一,其論文和IEEE核心會議邀請發表文章超過100篇。

根據最近發布的《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 年)》中提到,到2022年,實現 400G 速率以下產品所用核心光電晶片50%的國產化,市場佔有率提升到 70%,1T+ 速率光收發模塊產品實現市場突破。我們簡單測算,僅考慮光通信和消費電子兩個領域市場,光晶片全球市場規模在 2017 年達到 32.4 億美元,到 2020 年將增長至 61.5 億美,複合增速為 23.8%。

相關焦點

  • 半導體國產化投資機會系列二:光刻膠,半導體製程關鍵材料
    上回,富途資訊和大家分享了《半導體國產化投資機會系列一:清洗設備》一篇文章,裡面內容曾提過,華為被美國舉全國之力打壓此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如果我們只有一家頂尖的科技公司,但相關配套的產業鏈設備沒有發展起來的話,最終是可能會被拖後腿的。」預計未來,我們會加大對半導體產業鏈的投入和研發,加快了我們國家半導體國產化進程。
  • 第15屆中國芯-光通信晶片論壇成功在杭州臨安舉辦
    成立兩年多來,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先後推出可商用的100G矽基相干光晶片,100G/400G數據中心矽光模塊,量子通信應用的矽光晶片與器件,25G可調諧光發射組件,800G矽光晶片等。,將在3-5年內逐步建成矽基光電子、異質異構三維集成的8吋、12吋高端特色工藝平臺。
  • 「芯布局」光刻膠國產化進行時,誰能躍居龍頭率先領航?
    主要企業有飛凱材料、永太科技、蘇州瑞紅(晶瑞股份100%控股)和北京科華微電子等。近年來,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迅猛,以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為代表的面板企業迅速崛起,產業中心向中國明顯轉移。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日韓面板產能逐步退出。再疊加整個產業鏈中材料國產化的大趨勢,我國LCD光刻膠市場規模及國產化率有望逐步提升。
  • 武漢敏芯半導體發布25G PIN PD和4*25G PIN PD Array產品
    5/29/2019,武漢敏芯半導體發布首款25G單模單路接收探測器晶片P2565-I0-002-00及4路陣列晶片P2565-IA-002-00,該產品可應用於5G前傳光模塊以及數據中心市場100G CWDM4光模塊。
  • 中國光晶片產業格局分析
    光晶片的國產化之路 01 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國內高速光晶片國產化率較低,已成為我國光器件的「阿喀琉斯之踵」。目前,高速光晶片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美日廠商手中。2018年1月,工信部頒布《光器件產業發展路線圖,將光晶片國產化上升為國家戰略。而中美貿易摩擦與中興禁售事件或將促使我國加大力度扶持高速光晶片,國產化進程有望進一步提速。
  • 推出新D-ToF傳感器,「芯視界微電子」提供測距和三維成像晶片級...
    文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芯視界微電子」官網 當前雷射雷達成本功耗高、可靠性低、系統設計複雜等痛點,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研發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和單光子檢測成像技術研發的科技公司——南京芯視界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視界微電子」),針對上述痛點,研發了世界上首款基於大規模單光子檢測陣列的全集成晶片。
  • 山東中芯光電推出3段式RF直調DBR可調雷射器晶片
    ICCSZ訊 2019年8月5-7日,可調雷射器晶片及器件模塊供應商山東中芯光電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一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上發布首款用於5G基站前/中傳光模塊的3段式RF直調DBR可調雷射器晶片。該晶片可支持C波段 9-10nm可調,10Gbps傳輸速率,具有低閾值,高帶寬,直接調製信號的特點;另外中芯光電還在此次光博會上發布了一款可用於傳感器光源的高功率3段式DBR可調雷射器晶片,用該晶片封裝而成的蝶形光器件尾纖出光功率可達30mW,支持C波段 8-10nm可調,可用於各類光傳感設備的光源。
  • 仕佳光子:以芯為本專注光通信領域 從「無源+有源」走向光電集成
    自2010年成立以來,仕佳光子秉承「以芯為本」的理念,保持對光晶片及器件的持續研發投入,不斷強化技術創新,掌握了自主晶片的核心技術。公司一直積極貫徹和服務「寬帶中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努力推動國家對光通信、光互連核心技術的掌控能力,彌補和縮短國內在光通信行業,尤其是光晶片領域與國外的技術差距。
  • 網傳美國最大兩家半導體設備廠商對中芯等啟動「無限追溯」機制...
    對中芯國際等國內半導體廠商將產生哪些影響?「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舉個例子:通常,美國晶片廠商的部分高端晶片是被禁止出售給具有軍方背景的中國企業的。所以出售之前都會對合作企業進行一些背景調查,沒有問題就可以合作。   但是如果之後該企業從美國進口的晶片、或是用美國設備製造出來的晶片最終流到軍方手上,不管中間經過多少步驟,由於「無限追溯」,該企業都需要擔責。
  • 特種氣體行業專題報告:電子工業「血液」,國產化勢在必行
    外企寡頭壟斷,國產化勢在必行行業具有較高的進入門檻 特氣行業具有較高的進入壁壘。特種氣體在其生產過程中涉及合成、純化、混合氣配製、充裝、分析檢測和氣瓶處理等多項工藝技術,以及客戶對純度、精度等的高要求,對行業的擬進入者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
  • 華為為何在英國買500英畝地建「光晶片」工廠?
    因此,華為的在英國要建的是光晶片工廠,不會搶奪臺積電或中芯國際的市場,也不能生產海思麒麟處理器。DcUednc接下來,再了解下這個位於英國的光片工廠。我們在英國愛丁堡、布裡斯託、利普斯維奇都建立了研究中心,最近在劍橋要建立一個光晶片的生產中心,而且在伯明罕也建立了培訓中心。」DcUednc光晶片是光電技術的核心產品,在不同的領域有特定的光晶片需求。任正非提到的光晶片顯然是指光通信晶片。光通信晶片是一種高度集成的元器件,包括雷射器、調製器、耦合器、分束器、波分復用器、探測器等。
  • 國產雷射器替代進口勢在必行
    摘要高端雷射器當前主要被外資企業所壟斷,中美貿易戰也使得中國企業在採購應用高端雷射器方面受阻,因此實現高端雷射器國產化並替代進口勢在必行。值得注意的是,高端雷射器當前主要被外資企業所壟斷,中美貿易戰也使得中國企業在採購應用高端雷射器方面受阻,因此實現高端雷射器國產化並替代進口勢在必行。
  • 掩膜版國產化領軍者 清溢光電加速國產化進程
    其中,Photronics、日本 DNP、日本 Toppan 三家佔據半導體掩膜版 80%以上的市場份額。我國掩膜版行業僅能滿足國內中低檔產品市場需求,高檔掩膜版則由國外公司提供。據IHS Markit統計,2018年全球石英掩膜版銷售金額排名中國內上榜企業僅國內掩膜版龍頭清溢光電一家。
  • 高端顯微鏡製造技術邁向國際水平永新光學謀求國產化高端替代
    9月14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高分辨螢光顯微成像儀研究及產業化」項目順利通過中期驗收,並達到「超額完成」的等級要求。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專程來到永新光學,採訪了該項目負責人、永新光學總經理毛磊。
  • 「路演」長芯光電:半導體雷射器及雷射晶片產業化
    全景網11月20日訊 全景鳳凰營84期·人工智慧行業專場路演11月20日在目術塘創意園舉行,活動邀請了愛加康、長芯光電、佰凌智能 、駭音科技、雲汽配配、虛之實教育等6家在網際網路科技領域的高潛力企業現場參與活動。
  • 光子集成硬科技企業奇芯光電落戶橫琴
    來源:經濟日報12月11日,珠海奇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芯光電」)揭牌開業典禮在珠海市橫琴新區舉行。2018年,奇芯光電攜「高性能光子集成晶片及器件的產業化項目」參加首屆橫琴科技創業大賽,最終獲得第二名的佳績。大賽後經過選址、註冊、裝修、招聘等一系列的籌備,奇芯光電正式落戶珠海橫琴。作為我國光子集成領域的開拓者,奇芯光電是一家集新材料,晶片設計與製備,封測及光模塊開發和製造於一體的技術創新型硬科技企業。
  • 晶片國產化勢在必行:安防行業勇當先鋒
    可以預見,未來我國晶片產業將乘風破浪,通過逐步「智造」更高質量的「中國芯」,破除前行之路上的迷霧。安防為何「芯芯念念」?回顧過去20年國內安防監控行業的發展歷程,基本上是以十年為一個周期律。第一個十年周期是模擬監控時代,第二個十年周期是數位化和高清監控時代,第三個十年周期無疑就是人工智慧時代。
  • 專注研發開關電源晶片,「芯茂微」提供數字模擬混合集成電路解決...
    36氪近期了解到一家從事高性能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設計的企業——「深圳市芯茂微電子有限公司」。 「芯茂微」成立於2012年10月16日,主要經營範圍為民用電源晶片、高壓器件的研發與銷售,計算機軟硬體、集成電路、電子產品、電子工業專用設備提供等。目前參保人數41人,持有 38項專利,最新一項公開日期2020年4月,專利名稱為開關控制電路、晶片、適配器及開關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