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8日,在第17個「世界鎮痛日-中國鎮痛周」來臨之際,「中國疼痛醫學雜誌-泰德製藥」戰略合作啟動儀式在北京正式舉行。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名譽主委、中國醫師協會疼痛科醫師分會名譽會長、《中國疼痛醫學雜誌》創刊主編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教授,中國醫師協會疼痛科醫師分會會長、《中國疼痛醫學雜誌》主編樊碧發教授,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疼痛醫學雜誌》副主編張達穎教授與北京泰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宇航先生一起,共同開啟雙方合作新篇章。
啟動儀式後,韓濟生院士和孫宇航總裁分别致辭。
韓濟生院士致辭:
中國疼痛醫學雜誌創建於1995年,是中國疼痛醫學界旗幟性的期刊。但僅作為國內的優秀期刊,還遠遠不夠,應該走向世界,提高國際影響力。
中國疼痛醫學雜誌作為中國疼痛醫學發展的窗口,讓世界了解中國疼痛醫學的發展。雜誌的持續發展,需要各位同道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具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支持。泰德製藥給與我們大力的支持,讓我們的雜誌走向更高的水平,希望在5年之內,我們的雜誌能有更大的發展。
孫宇航總裁致辭:
疼痛領域,是泰德製藥重點關注的領域,已上市的治療疼痛相關產品,已布局圍術期鎮痛、急慢性關節肌肉疼痛、神經痛等領域,針對腰椎管狹窄症、神經痛的創新藥物也在上市籌備中,中國疼痛醫學的發展給了泰德製藥成長的機會。
泰德製藥高度重視與《中國疼痛醫學雜誌》展開的戰略合作,希望將雜誌社的學術優勢與企業的資金優勢、科研優勢相結合,為疼痛學科的建設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中國疼痛醫學雜誌》於1995年創刊,泰德製藥於1995年創建,值此25周年之際,《中國疼痛醫學雜誌》和泰德製藥強強聯合,今天的啟動儀式只是一個開始,雙方未來將不斷探索多層次、多類型的合作方式,推動共同發展。
會後,韓濟生院士、樊碧發教授、孫宇航總裁,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韓濟生教授採訪:
●您認為咱們國家的疼痛醫學領域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目前中國的疼痛醫學還處於初步發展的階段,各醫院發展不平衡,疼痛醫學人才缺乏,但需求卻很大。任何一個學科的發展都需要時間,尤其是專業醫護人員水平的提高,我們有了疼痛學會、疼痛雜誌以後,專業醫護人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今天泰德製藥對中國疼痛醫學雜誌給與大力支持,我相信中國的疼痛醫學會有更好的發展。醫學隊伍需要培養,我親眼目睹了中國疼痛醫學隊伍的發展,我對此很有信心。
●我們國家都在為十四五的發展做規劃,您作為院士,作為疼痛領域的權威,您對未來疼痛醫學的發展有那些建議?
中國的疼痛醫學目前在國際上的水平並不低,除了藥物治療,還有微創、手術治療,在國際上處於比較先進的地位。但在人才培育機制、管理機制方面還需提高;全國疼痛科數量與患病人數相比明顯不足,應推動這方面的建設;規範疼痛診療方案,促進中國疼痛醫學的發展。
樊碧發教授採訪:
●目前在疼痛學科領域,診療手段主要是哪些?
疼痛科成立的歷史比較短,2007年才成立,這十幾年在韓院士的帶領下,已建立健全基本上的診療體系,也建立健全了臨床疼痛的診療理念。
疼痛科有它的核心疾病和核心技術體系。核心疾病是ICD11國際疾病診斷分類中的第8類——慢性原發性疼痛,也就是原因不明的疼痛。核心技術包括各類治療疼痛藥物,疼痛科醫生應熟悉各種治療疼痛的藥物,不是一種藥物可以治療多種疼痛,必須診斷什麼樣的病、什麼樣的痛用什麼樣的藥物,所以說藥物是疼痛科必備的基礎。其次各項介入微創技術,神經調控技術、神經阻滯技術等構成了完整的疼痛醫學治療體系。
目前我國疼痛診療的發展極不均衡,不充分,只有2000家疼痛科,不到2萬名疼痛科醫生,因此要促進疼痛學科的發展,每個醫院建立疼痛科,提供疼痛醫學平臺性的服務勢在必行。
孫宇航總裁採訪:
●與《中國疼痛醫學雜誌》戰略合作的開展,泰德這方面的初衷是什麼?
疼痛領域是泰德非常關注的治療領域之一,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我們企業的宗旨是「關懷生命,精益創新」,我們也希望通過企業的力量對學科的發展做出貢獻。幫助中國疼痛醫學雜誌社走向世界,幫助中國的疼痛醫學取得更好的發展,實現學科、企業、患者都獲益的結果。
●泰德製藥在藥物研發方面還有哪些布局?
泰德製藥以創新作為企業宗旨,既往我們在疼痛領域推出的一系列產品都是創新產品。我們推出的第一個產品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國內第一個靶向鎮痛產品,是首創的;第二個治療急慢性肌肉關節痛的產品,使用了獨特的凝膠貼膏技術,也使我們成為國內僅有的幾家能大批量生產這樣技術的企業;第三個疼痛產品是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填補了國內空白,是歐美指南的一線用藥,也是3.1類自主研發的創新藥。後續治療腰椎管狹窄症等的創新藥物,可能會在明年陸續上市。我們希望能在疼痛領域發揮泰德的優勢。
我們一致致力於把國外先進的、成熟的技術和產品引入到中國,讓更多的創新藥物給國內疼痛領域提供更多治療方案的選擇。
【來源:新浪醫藥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