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趙述評 魏茹 網編:趙述評 2021-01-08
隨著年輕一代消費群體佔據主流,酒水市場為迎合年輕人的個性化追求可謂使出渾身解數。相比於高精尖的茅臺,對於「95後」而言更願意端起一杯「微醺」的小甜酒。
1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在眼花繚亂的起泡酒中,一款名為全月葡萄汽酒的「雞尾酒」出現在便利店中,而此前類似產品多見於酒吧等消費場所。據便利店店員介紹,全月葡萄汽酒「銷量還不錯」,但在記者停留的一個小時內,並未有消費者在該產品前停留或購買。對此,深圳市五福源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福源商貿」)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該產品屬於加汽雞尾酒,是以葡萄酒作為基酒進行調配,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多年。不同於以往的起泡酒,全月葡萄酒自身定位「雞尾酒中的葡萄酒」,但產品名稱標註「配製酒」,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消費者混淆。
對此,易久批副總裁殷凱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葡萄汽酒本質上是一種起泡酒。與當前很熱的果酒一樣,這一類酒以低度化和利口化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社交飲酒的需求。隨著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崛起,果酒類產品或者新興品牌會隨之崛起,預計在今年會有更多新品牌湧入這一賽道。
迎合年輕一代
北京商報記者在便利店中看到,全月葡萄汽酒分為紅葡萄、白葡萄、黑葡萄以及桃紅四個口味,售價16.9元/瓶,規格為275ml,酒精度在5%和7.5%,與RIO雞尾酒的規格、價格相差無幾。該款產品原產自泰國,由五福源商貿進口至中國市場,並在天虹、盒馬、伊藤洋華堂等10家超市有售。
同時,北京商報記者在五福源商貿官網看到,全月葡萄汽酒的宣傳頁上,「預調小酒」「微醺剛剛好」「深受年輕人喜愛」等字眼明顯可見,適合自飲、約會以及聚會等氣氛場合飲用。顯然,該款產品意在順應當下年輕人的消費趨勢,迎合時下流行的「微醺風」。
但相對於走熱的醉鵝娘、天使之手等網紅品牌,對於處在微醺風漩渦中的全月葡萄汽酒,網紅效應似乎並未奏效。根據北京商報記者多日觀察,鮮有消費者在該產品前停留,且僅有一名年輕消費者進行了購買。除了線下門店備受冷落,線上平臺的銷量也並不可觀。在五福源商貿天貓旗艦店,無論是單瓶還是組合裝,全月葡萄酒的月銷量均在4-19筆。反觀醉鵝娘旗艦店,起泡酒、甜酒等產品的銷量最高均在1000筆以上,大多數產品銷量也多在100筆以上。
對此,殷凱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以及網紅酒品牌的興起,很多生產型企業已經逐漸在技術、規模、品質、流程等方面有所提高。但部分產品或者品牌依然在產品品質、外觀形象、品牌推廣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對於熱門品類而言,產品品質良莠不齊屬於客觀正常現象。
優勝劣汰生存法則
事實上,對於大多數品類而言,產品參差不齊屬於客觀存在的現象。而隨著「小甜水」這一新興賽道逐漸擁擠,優勝劣汰也成了生存下去的不二法則。在殷凱看來,於新興熱點賽道而言,會呈現階梯式發展趨勢,並出現反覆優勝劣汰的過程,最終形成成熟性品類。
北京商報記者在線上平臺發現,淘寶僅搜索「起泡酒」關鍵詞的產品就約在4800個左右,京東商城中,與「起泡酒香檳」關聯產品約7505個,與「起泡酒京東自營」關聯產品約1.45萬個,與「甜酒京東自營」關聯產品約2.2萬個。
對此,中國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隨著年輕一代「求新求異」的消費需求變化,酒類消費市場逐漸衍生細分品類。於消費者而言,低度化、利口化以及性價比高滿足年輕消費者的飲酒需求;於生產商而言,這一網紅小酒工藝流程簡單、成本較低、渠道鋪貨相對白酒而言更簡單直接,且與年輕人時尚潮流的思想觀念相吻合,預計這一品類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對於起泡酒、甜酒的走熱,除了迎合年輕消費者,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白酒市場競爭白熱化,不少酒商決定在白酒之外開拓低度酒新板塊。尤其在看到年輕人群、尤其是女性飲酒人群的快速增長趨勢後,預計低度酒未來市場增量巨大。
佔位新賽道
隨著醉鵝娘、天使之手、聽海、晚收甜白等網紅起泡酒、甜酒在年輕人中走熱,也印證著低度酒市場空間較大。
據CBNData《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顯示,起泡酒消費金額增速在50%以上,其中,「90後」「95後」佔據線上酒水消費主流,2020年線上酒水「90後」「95後」消費增速TOP 5中,「果酒/起泡酒」這一品類位列第二,且香甜的口感更能抓住年輕消費者。
與此同時,這一賽道也越來越熱鬧,逐漸有資本加入。公開資料顯示,去年5月,農夫山泉發布了國內第一款米酒+氣泡瓶裝飲料新品TOT氣泡飲,酒精度為0.5%。同時,百威推出酒精度6%的含酒精蘇打水Seltzer和含酒精氣泡水Mike’s Hard,並預測到2025年,百威集團內低酒精和零酒精啤酒的銷售額將佔據啤酒總銷售額的20%左右。此外,熊貓精釀也推出了酒精度數約為3.5%的蘇打酒品牌Chill,以伏特加作為基酒調製而成,主打0糖低卡;真格基金領投了原ofo聯合創始人於信創立的低度酒品牌利口白數百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
對此,殷凱表示,由於當前網紅果酒品牌多見於線上平臺銷售,試錯時間較短,更新迭代較快,因此,隨著果酒在年輕消費市場的走熱,部分品牌可能會被淘汰,且會逐漸有新品牌介入,甚至會有資本方進入,預計未來果酒會在酒類市場佔據較大比例。同時,由於果酒釀造方式較多,雖然國內酒企的低溫發酵技術取得了進展,但還需要在品牌運營以及品質等方面下功夫。
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 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