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恆星堪比百億太陽,最小恆星卻比木星還小,質量竟超2萬地球

2021-01-15 騰訊網

在我們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恆星,它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可謂是一個龐然大物,也是太陽系的絕對主宰者。但在夜晚仰望星空,我們目視所能看到的星體大都是恆星,它們大都比太陽更大,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是R136a1,質量在太陽的265~320倍之間,體積最大的恆星史蒂文森2-18(比盾牌座uy更大),能裝下100億個太陽。

它們都是宇宙中的巨型恆星,是恆星中的大個子,那麼最小的恆星有多小呢?與最大的恆星相比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從理論上講,最小的恆星的質量只有太陽的7~8%左右,其質量在木星的70倍以上,星體的內部就可以激發氫核聚變,就能成為發光發熱的恆星了。

那麼宇宙中有沒有這樣的星體呢?也是有的,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個編號為2MASS J0523-1403的紅矮星,無論是體積還是質量都是已知恆星中最小的。

紅矮星都是恆星類別中的「侏儒」,J0523這顆紅矮星距離我們只有40光年,位於天兔座方向,是一顆處於主序星階段的紅矮星,其亮度僅有太陽的1/80000左右,表面溫度也只有1800℃左右,發出的光非常微弱,只有大型天文望遠鏡才能看到,但是由於內部已經激發了氫核聚變,它也就已經是恆星的級別了。

這顆恆星有多小呢?其半徑還不到太陽的9%,約6萬千米,和土星大小相當,還沒有木星個頭大。不過別看它個頭小,肚子裡是真有貨,其質量大約相當於木星的85倍,或者相當於我們地球質量的27,000多倍,但是它的體積只相當於我們地球的700倍左右。

質量最大的恆星R136a1,比J0523大了3300~4500倍左右;而體積最大的恆星史蒂文森2-18,能裝下20萬億個J0523,可見巨型恆星與侏儒恆星的差別是非常巨大的。

相關焦點

  • 最大恆星堪比百億太陽,最小恆星卻比木星還小,質量竟超2萬地球
    在我們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恆星,它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可謂是一個龐然大物,也是太陽系的絕對主宰者。但在夜晚仰望星空,我們目視所能看到的星體大都是恆星,它們大都比太陽更大,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是R136a1,質量在太陽的265~320倍之間,體積最大的恆星史蒂文森2-18(比盾牌座uy更大),能裝下100億個太陽。
  • 已知最大的行星,個頭比最小恆星大了300倍,卻還得圍繞恆星運行
    ,即便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木星,質量和體積也不到太陽的1‰(約0.96‰)。那麼有沒有一個行星系統中行星的質量和體積超過恆星的情況呢?這是肯定沒有的,因為恆星的質量通常都比行星大很多,木星的質量相當於地球的318,雖然木星已經很大,但是需要80顆木星物質加起來形成的星球,才能激發內部的氫核聚變,形成一個最小的恆星——紅矮星。
  • 已知最大的恆星體積是太陽的45億倍,最小恆星的體積卻還沒木星大
    已知最大的恆星體積是太陽的45億倍,最小恆星的體積卻還沒木星大宇宙中有無數的恆星,我們太陽系的恆星太陽,只是眾多恆星中較小的一顆恆星,天文學家在宇宙中觀測到體積最大的恆星是太陽的45億倍,但是質量最大的卻只有太陽的265倍。
  • 宇宙中質量最大恆星和體積最大恆星大比拼,太陽和地球都靠邊站
    然而地球和太陽系中的其它幾顆巨型行星比起來了還是小了不少。從質量上看,天王星是地球的14.5倍,海王星是地球的17倍,土星是地球的95倍,木星是地球的是地球318倍。而從體積上看,天王星有64個地球大,海王星有59個地球大,土星有830個地球大,木星則有1316個地球那麼大!
  • 最大恆星已經不是盾牌座uy了!有顆恆星比它大6倍,堪比百億太陽
    除了黑洞之外,宇宙中的大質量天體就是一些龐大的恆星了,比如著名的盾牌座uy,體積竟然是太陽的16億倍左右,裡面可以裝下2千萬億個地球,長時間被認為是宇宙中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但是目前宇宙最大恆星的桂冠已經不屬於它了,新的恆星體積冠軍是史蒂文森2-18,這顆恆星可以裝下百億個太陽,比盾牌座uy還要大上6倍左右。
  • 木星的體積比最小的恆星還要大,為什麼它不能成為恆星呢
    銀河系中處於主序階段最小的恆星是EBLM J0555-57Ab,它是一顆距離我們有600光年遠的紅矮星。雖然它是主序恆星,但它的體積卻非常小,平均半徑只有5.9萬公裡,只比土星要大一點。太陽系中有兩顆天體比它還大,一顆是太陽,另一顆也是充滿氫氣的木星。
  • 宇宙奇觀:恆星居然還可以這麼小-宇宙,恆星,太陽,木星 ——快科技...
    天文學家或許已經發現了已知最小的恆星。不只是已知的恆星裡最小的一顆,就算在所有可能的恆星裡,也很有可能是最小的。如果它再小一點的話,可能就不能再成為一顆恆星了。它的亮度僅有太陽的1/8000,表面溫度為1800℃(太陽的表面溫度為5600℃),直徑僅有太陽的0.09倍——甚至比木星還要小!實際上,這顆恆星離我們相當近,只有大約40光年,但因為非常暗淡,你必須用大望遠鏡才能看到它——你用肉眼能夠看到的最暗恆星,都要比J0523明亮100萬倍!
  • 比星系還大的星體,體積堪比450萬個最大恆星,質量更是其66億倍
    木星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然而木星相比於太陽又太小了。太陽才是太陽系中的老大,它的體積和質量又比木星大了1000倍。然而太陽又只是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中的一顆,銀河系的直徑約16萬光年,質量高達太陽的1.5萬億倍,那麼有沒有某個單一星體的質量能夠超過銀河系呢?
  • 恆星都比行星大嗎?《自然》:小恆星比大行星小7倍的奇異星系
    #科學了不起#宇宙中最常見的天體莫過於恆星和行星,太陽系有一顆恆星和八顆行星。從質量來看,太陽擁有絕對優勢,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而地球只佔太陽系總質量的0.0003%,太陽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
  • 木星比1000個地球還大,它會成為恆星嗎?若成了恆星地球會怎樣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除太陽之外最大的天體,其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因此總有人認為木星將來有可能成為另一個太陽,它質量增加的話終究會成為恆星。木星的質量距離成為恆星還很遙遠,最小的恆星的質量也需要達到太陽質量的8%,或者木星質量的80倍,也就是說木星的質量需要增加80倍左右才能成為最小的恆星,想一想,木星的質量已經相當於318個地球,80倍木星質量的星球將相當於25,440個地球,所以如今木星的質量距離成為恆星還差得遠。
  • 這顆恆星比木星還要小,壽命卻遠超太陽,幾乎永生,濃縮都是精華
    太陽系是一個很普通的星系,在太陽系中擁有八顆行星,它們都圍繞著一顆巨大恆星,也就是太陽運轉,太陽的引力將太陽系內的各種天體牢牢吸引,使其有規則的繞太陽旋轉運動,星系才得以穩定。我們知道太陽是非常大的恆星,直徑約為140萬千米,是地球的109倍,與地球相比,太陽簡直太大了。
  • 宇宙中最小的恆星究竟有多大?僅比木星大約50%
    【ALENG 自媒體】5月14日晚間自媒體專稿,我們在討論宇宙中的事物時,常常樂於談到它們巨大的體積和規模,比如最大的恆星、最大的星雲、最大的天體等等,當然,即使我們不使用「最大」這樣的詞語,已知宇宙中的其他天體,無論從體積,還是質量來說,都遠大於我們所生存的地球,甚至我們太陽系的宿主恆星太陽,在這些龐然大物面前也僅僅是一個小兒科,那麼,我們能否回過頭來討論一下
  • 有比恆星大的行星嗎?論質量沒有,論體積卻不然,這倆恆星太小了
    恆星和行星是不同級別的天體,從行星通常都是圍繞恆星運行就能發現恆星的質量肯定要比行星大得多,比如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個頭和質量最大的行星木星,體積和質量都只是太陽的1‰,而其他的七大行星加起來也只是木星的2/5,太陽系中的行星跟太陽相比差的太遠了。
  • 比太陽還大的恆星你知道多少?
    讓我們乘坐超級飛船,去宇宙中尋找最大的恆星。我們經過的第一顆恆星就是我們自己的太陽,到目前為止他還不是最大的,但他還是很大了,你能夠在裡面的塞進一百萬顆地球。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把太陽想像成一顆籃球,那麼地球的大小就會是鉛筆橡皮擦的一半。如果我們把所有的行星放在天平的一端,而太陽放在另一端,那麼行星是一點機會也沒有的。
  • 人類已知的宇宙中最大和最小的恆星相差多少倍?
    恆星,就是依靠星體內部的化學反應產生光和熱的星球,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在銀河系乃至宇宙中,恆星的數量多達數億顆,各個恆星的大小,質量各不相同,那麼人類已知的恆星中,最大和最小的恆星究竟有多大?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其質量僅僅只有太陽的千分之一,遠遠達不到成為恆星的標準,所以,雖然其為氣態行星,卻不能成為恆星。
  • 人類已知的宇宙中最大和最小的恆星相差多少倍?
    恆星,就是依靠星體內部的化學反應產生光和熱的星球,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在銀河系乃至宇宙中,恆星的數量多達數億顆,各個恆星的大小,質量各不相同,那麼人類已知的恆星中,最大和最小的恆星究竟有多大?恆星尺寸比較那麼,已知的最小的恆星有多小呢?
  • 最大的恆星是誰,最重的恆星又是誰?宇宙中還有比它們更大的天體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傢伙是木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作為一顆氣態行星,它的密度較低,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儘管如此,把木星除去,將太陽系七大行星加在一起的質量總和還不足木星質量的一半。木星很大,可再大也只是一顆行星,與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太陽相比,它不值一提。
  • 2萬光年外的一顆恆星,能容納100億個太陽,還有比它更大的嗎?
    在恆星數量比沙子還多的宇宙中,能容納130萬個地球的太陽,只是一顆普普通通的黃矮星,質量和大小都乏善可陳。 目前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為「史蒂文森2-18」,它的直徑為30億千米,體積大到能裝下100億顆太陽,如果把它和太陽互換位置,那麼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帶,木星,土星,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太陽系成員,都將被恆星吞噬。
  • 木星成分和太陽相似,太陽死亡後其質量將增加,想變恆星不容易
    木星常被稱為「失敗的恆星」,雖然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但它的質量比其他七大行星都大得多,它自己就相當於其他七大行星質量的2.5倍,實在是行星中的龐然大物。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體積則是地球的1300倍,它的元素組成和太陽很相似,都是以氫元素為主,約佔75%左右,氦元素可佔10%,如果它的質量再不斷增大的話,那麼它是有成為恆星的可能的。
  • 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在恆星中算中等,最大的恆星有多大?
    恆星的體積基本都比行星大,質量和壽命也是如此。一個太陽就是地球的130萬倍,而它在恆星中也只處於中等。地球其實是一顆年輕的行星,它的壽命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太陽也一樣,雖然太陽的壽命高達46億歲,可比起其他恆星來,太陽還處於青壯年時期,壽命還有好幾百億年。地球是生物的母親,太陽就是生物的父親,我們能夠誕生,離不開這位父親。我們不在太陽上,但太陽光無時無刻不在照耀著地球。很難想像沒了太陽,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