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立項首個「生物特徵識別多模態融合」IEEE國際標準

2020-12-03 界面新聞

2月27日消息,螞蟻金服宣布在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成功申請成立「行動裝置生物特徵識別」標準工作組,並立項「生物特徵識別多模態融合」國際標準。

以人臉識別技術為例,目前存在2D人臉、3D人臉、多光譜人臉等多種模態,每種都有特定的優勢和局限,單種模態的識別無論在識別性能還是在安全性上均存在瓶頸,多模態融合是人臉識別乃至生物特徵識別的重要發展方向。

IEEE是目前全球最大非營利性專業技術組織,其標準協會IEEE-SA是世界領先的國際標準化機構。此次立項源於螞蟻金服多年自主研發的多模態融合人臉識別技術,滿足金融級誤識率(低至千萬分之一誤識率)下,實現用戶的精準識別,標準則進一步面向行動裝置生物特徵識別多模態融合識別,規定了技術框架、業務流程、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安全要求。

相關焦點

  • 商湯科技參與主編 IEEE首個生物特徵活體檢測國際標準發布
    e公司訊,由商湯科技參與主編的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首個生物特徵活體檢測國際標準《生物特徵識別活體檢測標準》(IEEE Std 2790-2020)已於日前正式發布。這一標準將進一步促進人臉識別技術在全球範圍內更廣泛、安全地使用。
  • 多模態生物識別成趨勢,指靜脈識別優勢顯著
    生物識別技術的問題它不是一個獨立性的問題,業內已經在應用一些填補漏洞的技術模式,比如多模態生物識別技術,正是意識到人民對於公共安全甚至個人私密安全的高要求,才有必要在單一生物識別技術或產品的基礎上,增加另一種或多種來提升生物識別應用的安全性。
  • 首個生物特徵檢測國際標準發布 將促進人臉識別更廣應用(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5月8日,由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 參與主編的IEEE首個生物特徵活體檢測國際標準《生物特徵識別活體檢測標準》(IEEE Std 2790-2020)已於日前正式發布。
  • 商湯科技參與主編 IEEE生物特徵活體檢測國際標準發布
    網易科技訊5月8日消息,由商湯科技SenseTime 參與主編的IEEE首個生物特徵活體檢測國際標準《生物特徵識別活體檢測標準》(IEEE Std 2790-2020)已於日前正式發布。
  • 阿里牽頭制定技術標準,或成全球首個安全多方計算國際標準
    相關的數據安全保障技術更是成為行業關注焦點,其中,數據「可用不可見」就是關鍵技術之一,為了讓這一技術更好地在產業界落地,3月31日,由阿里巴巴主導的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國際標準P2842《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ecure Multi-partyComputation》舉行了第二次工作組會議,螞蟻金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 多模態數據融合:方法、挑戰和展望
    現如今,多視圖、多關係和多模態數據的研究利用往往與高影響力的商業、社會、生物醫學、環境和軍事領域相關聯,這也使得開發新的高效分析方法的具有豐富的市場以及社會需求,並遠遠超出了純粹的學術興趣。本文整理了數據融合中的一個比較全面(但肯定不是詳盡的)挑戰列表。作者將重點放在使用多種儀器、測量設備或採集技術觀察現象或系統的設置上。在這種情況下,每個採集框架被表示為一個模態,並且與一個數據集相關聯。整個設置,其中一個人可以訪問從多個模態獲得的數據,被稱為多模態。
  • 螞蟻金服副總裁漆遠:螞蟻金服把最好的技術,種到「土」裡
    在 BMW · 極客公園 Rebuild 2019 科技商業峰會上,螞蟻金服副總裁兼首席數據科學家漆遠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下子把科技帶到了「土」裡。在中國絕大多數農戶因為沒有信用數據,比如銀行流水、資產證明、抵押物等,很難獲得金融服務,螞蟻金服打破了「現狀」,漆遠說,藉助用科技的力量,螞蟻金服服務全球小微企業主和中型企業,實現普惠。
  • 當前主要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發展及趨勢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Biometrics)是指利用人體與生俱來的生理特性和長年累月形成的行為特徵來進行身份鑑定的一種識別技術。該技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遠高於口令、密碼或者ID卡等傳統方式。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具有安全性好、不易丟失、難以仿冒和攜帶方便等諸多優點,目前可用於身份識別的人體特徵包括指紋、虹膜、面部、掌紋、靜脈等生理特徵和步態、筆跡、聲音等行為特徵。
  • 阿里牽頭全球首個安全多方計算國際標準 讓「可用不可見」數據更安全
    記者今天(4月3日)從阿里獲悉,為了讓這一技術更好地在產業界落地,日前,由阿里巴巴主導的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國際標準P2842《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舉行了第二次工作組會議,螞蟻金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校共同參會,有力的推動了該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
  • 全球生物識別系統市場將達686億美元,多模態識別增長迅猛
    與依靠密碼、PIN或智慧卡的傳統安全系統相比,生物識別系統被認為是更快速、便捷和安全的解決方案。在當下,企業中越來越多地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以提高便利性,安全的身份管理和卓越的人力資源管理。同時,生物識別系統有助於克服關鍵的安全挑戰,例如國際恐怖主義,有組織犯罪以及與身份盜竊和文件欺詐有關的非法移民。
  • 生物特徵識別市場潛力不容小覷
    如今,我們可實現身份識別有很多種方式,指紋識別、靜脈識別、虹膜識別、人臉識別等等,可以說人臉識別只是其中一種方式,也是最為熱門方式,但在疫情下讓我們意識到了單一的生物識別技術仍然難以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多模態融合方式似乎也成為了發展趨勢之一。
  • 螞蟻金服井賢棟:未來的理財市場將有三個特徵
    螞蟻金服財富事業群常務副總裁祖國明表示,過去十年中國大資管行業發展迅速,但高速發展下也出現了一些衍生現象,例如剛兌性資管帶來剛兌風險,固收類主導帶來期限錯配,網際網路偽資管使得資管行業劣幣驅逐良幣,以及股票投資依舊呈現散戶化。
  • 語音情感計算及多模態交互研究團隊榮獲CCF A類國際頂級會議IEEE/...
    2020年6月14—19日期間,CCF A類國際頂級會議-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大會(以下簡稱IEEE/CVF CVPR 2020,圖1)主辦的超大規模商品圖像檢測挑戰賽(以下稱「RetailVision Detection Grand Challenge」)舉行了頒獎典禮。
  • 捷通華聲推出多維融合生物特徵識別系統
    作為國內領先的全方位人工智慧技術與服務提供商,捷通華聲為滿足高安全性、低容錯率的企事業單位對生物特徵識別的要求,推出了集人臉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證照識別於一體的靈雲身份認證方案,以私有化部署的方式讓每一家企業都能快速擁有生物特徵識別能力,並確保身份認證信息存儲的安全性。
  • 螞蟻金服聯手錦行科技,率先推出攻擊欺騙產品幻雲
    近日,作為螞蟻金服的戰略合作夥伴,錦行科技將旗下重量級產品幻雲攻擊態勢感知平臺上架至螞蟻金服安全服務市場,幫助更多用戶提升網絡威脅感知能力,守護核心信息資產。作為螞蟻金服安全服務市場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提供攻擊欺騙類產品的服務商,錦行科技為服務市場用戶獻上重磅福利,即日起通過安全服務市場(http://myfw.alipay.com/commodity/v2/ant/merchandise/merchandiseDetail.htm?
  • 遙感中多模態和數據融合的挑戰和機遇
    例如,請看專業協會中專門針對這一主題的活躍團體(如 IEEE 數據融合技術委員會和國際攝影測量和遙感學會 VII/6 工作組:遙感數據融合),幾乎所有遙感會議和講習班中都不斷出現專門討論數據融合的特別會議,甚至整個會議都專門討論數據融合(如城市地區遙感和數據融合國際專題討論會),以及遙感期刊中的特別問題(如 &34;)。
  • OPPO攜螞蟻金服推3D人臉支付安卓手機
    近期,越來越多的手機硬體廠商開始引入生物識別、區塊鏈等底層技術,軟硬體結合的趨勢已然成型未來,智慧型手機在變的越來越人性化的同時,也需要越來越安全。    6月8日, OPPO和螞蟻金服宣布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開展人工智慧和增強現實等技術領域的研究,推動硬體和軟體底層技術的深度整合,讓用戶使用手機更順滑的同時,個人信息安全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據記者了解,OPPO用戶即將能享受到的新服務包括,使用支付寶付款、乘車、城市服務、生活繳費等高頻場景時能劃屏一鍵直達。
  • 螞蟻金服更名:去掉區域特徵 從小微金融服務到科技
    雷帝網 樂天 6月22日報導螞蟻金服日前進行了一場更名,名稱從「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成「螞蟻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要是有兩大變化,分別為:1,去掉了區域特徵;2,從「小微金融服務」變成了「科技」。螞蟻金服稱,新名稱意味著公司將全面服務社會和經濟數位化升級的需求,但螞蟻還是那個螞蟻,堅持創新,用技術為全球消費者和小微企業創造價值是公司不變的初心。
  • 《中國有嘻哈》請吳亦凡由AI決定;螞蟻金服眼紋識別能分辨雙胞胎 |...
    螞蟻金服研發出眼紋識別技術,能識別同卵多胞胎11月3日下午,螞蟻金服旗下金融級生物識別技術品牌ZOLOZ(螞蟻佐羅)宣布研發成功全球首個眼紋識別技術,且已實現通過普通手機進行眼紋識別,在實驗室場景下已能識別長相極端相似的同卵多胞胎。
  • 什麼傳感器才能實現最好的生物識別?
    特徵的可顯性,如果生理或行為特徵可以通過肉眼看見,使得容易被模仿和複製,這種基於生理/行為特徵的生物識別技術可以被稱為第一代生物識別技術,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掌紋識別、籤名識別、聲紋識別以及步態識別,這幾種識別技術的行為或特徵是可顯性的,其中指紋、人臉、掌紋可以通過一些技巧或軟硬體工具提取或者複製,而聲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