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常把龍、虎、豹三種動物並列。但其實在龍、虎、豹三種動物中還有一種很少被人提及的動物,那就是彪。「彪」這個字很有意思,左邊是個「虎」,右邊是三撇,因此人們根據漢字造字法推測,彪是母老虎多餘的一個兒子。但也有人說彪是一種叫做獅虎獸的生物。
那麼,彪究竟是什麼生物呢?既然是古人提出來的概念,我們可以從古書中尋找答案。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元好問曾講過一個關於彪的小故事,他說彪是老虎三個兒子中的其中一個。但彪十分兇猛,可以吃掉老虎的其他兩個幼崽。在渡河時,老虎因為害怕彪吃掉自己兄弟,就會先把彪帶到河對岸。然後,再接著帶第二個孩子過河,在到達河對岸的同時又把彪重新帶回河的另外一邊,再帶自己的第三個孩子過河,等兩個孩子都到達河對岸,最後再帶彪渡河。雖然這是一套複雜的操作,但這只是為了防止彪吃掉自己的兄弟。由此可見,彪有多兇惡。
此外,在唐代也有一個叫做裴旻射虎的故事,但講故事的人認為射的是彪不是虎。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叫做裴旻的人箭術高明,一天可以射死三十一隻老虎。但有一天,一個老大爺告訴裴旻他射死的那些動物不是老虎,只是像虎一樣的彪,他是對付不了老虎的。裴旻不信,要去找老虎,根據老大爺的指示他找到了老虎,卻被老虎制服了。所以,唐代人認為彪是一種戰鬥力不如老虎的生物。
古代人認為,彪和老虎在外形上的區別是花紋。彪的皮毛是純色的,沒有黑斑,這是因為它不被媽媽喜歡,營養不良,所以身上長不出花紋。古人們還想像了許多彪在森林中生存的方法,其中就包括了吃植物、吃土、喝汙水、吃屍體等等。
傳說中,彪在生存下來以後就成了一種兇猛而高冷的動物。它們在生存過程中學會了飛簷走壁、爬樹攀藤,還能夠飛躍小溪,即使是比自己更龐大的野獸也打不過它。這些說法雖然有誇張,但我們可以去掉一些誇張的成分,從中獲得探尋彪的線索。從爬樹攀藤、飛簷走壁中,我們可以得知彪的生存環境。這是一種生活在巖石和樹都比較多的環境中的一種獨居動物。同時,通過古人對彪外形的描述,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一種生活在我國廣西的生物——金貓。
金貓生活在山林地區,它們的生活環境中要麼有著茂密的山林,要麼有著眾多巖石。並且,它們還會爬樹,更重要的是它們的外形和古人對彪的描述十分吻合——像虎但是沒有花紋。在當地民間,人們也傳說金貓可以獵殺老虎。因而,關於彪的故事,我們在生活中已經找到了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