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抓拍變色龍捕食螳螂全過程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一隻身長12英寸(約30釐米)、通體呈黃、藍、綠的變色龍靜候在葡萄藤上,細細打量著它的獵物。時機一到,變色龍猛然使出殺手鐧——整整10英寸(約25釐米)的長舌,將螳螂變成自己囊中之物,津津有味地享受了一頓美味佳餚。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3日報導,來自美國俄克拉何馬州43歲的克倫威爾先生( Mr Cromwell)有幸抓拍到這組變色龍捕食螳螂全程的珍貴鏡頭。

  對於使用閃爍凍結拍攝手法的攝影師來說,要想拍攝出他預期的動物行為是很不容易的。克倫威爾先生說:「我看過它們在10秒內捕到獵物,但有時候可能需要5分鐘。很多時候,我的拇指一直按在遙控快門上,但按到一半時,整隻手就開始劇烈地顫抖。最終,我不得不放棄拍攝,畢竟只有我一個人操作。」

  幸運的是,克倫威爾一直讓這隻變色龍呆在他家。他說:「一旦有機會,我還是喜歡看它們捕食,只希望能見證那一刻,因為這一切都發生在幾分之一秒內。要知道變色龍的舌頭是世界上運動最快的肌肉。」(黃華 郭文靜)

相關焦點

  • 攝影記錄非洲變色龍捕食甲蟲瞬間(圖)
    原標題:攝影記錄非洲變色龍捕食甲蟲瞬間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攝影師託馬斯·惠滕(Thomas Whetten)在納米比亞西部的納米布沙漠(Namib Desert)拍攝到一組納馬誇變色龍從後方捕食毫無防備的甲蟲的照片。在這組照片中,一隻變色龍把自己偽裝成近似它周圍的沙丘的顏色,像是給自己穿上一件迷彩服,悄悄地從後面爬向一隻毫無防備的甲蟲。
  • 攝影師抓拍野生動物 大白鯊躍出水面捕食畫面精彩
    他拍攝過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其中包括在南非福爾斯灣拍攝的大白鯊躍出水面捕食的畫面。47歲的克裡斯-法羅(Chris Fallows)是一名著名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他耗費幾十年時間,近距離接觸鯊魚和獅子等野生動物,致力於用鏡頭捕捉這些野生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的「藝術大片」。
  • 攝影師抓拍小烏賊成功捕魚瞬間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5日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灣水族館研究所(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攝影師道格裡基茨(Doc Ricketts)利用水底移動拍攝器材抓拍到小烏賊捕食大魚(Owlfish)的有趣畫面。
  • 懸殊的較量 罕見的巨型螳螂捕蛇全過程(組圖)
    螳螂屬於有翅亞綱螳螂科,是一種中至大型昆蟲,頭三角形且活動自如;前足腿節和脛節有利刺,脛節鐮刀狀,常向腿節摺疊,形成可以捕捉獵物的前足;前翅皮質,為覆翅,缺前緣域,後翅膜質,臀域發達,扇狀,休息時疊於背上;腹部肥大。除極寒地帶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1585種左右。
  • 螳螂 Mantis
    螳螂(學名:Mantodea),是一種中大型肉食性昆蟲。因螳螂頭部呈三角形,可自由轉動複眼突出,單眼通常有3個觸角比較長、呈絲狀,由多個節構成很多園丁十分喜歡螳螂這種昆蟲,認為它們可以消滅大部分有害的昆蟲,在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可以有效的控制病蟲害。事實上螳螂不具備生物害蟲防治的關鍵屬性。它並不是某種害蟲的天敵,只是一種普通的肉食性昆蟲,以捕食動物為生,包括有害的,也包括有益的,所以螳螂在生物害蟲防治上的作用幾乎忽略不計。
  • The danger being now approaching 螳螂捕蟬,變色龍在後
    第一句話的主語也就是說:在爬行動物裡最奇特的動物之一hunts insects here in Madagascar.在馬達加斯加的這個地方捕食昆蟲。馬達加斯加是非洲的一個島國,這個國家也分布著世界上一半品種的變色龍。
  • 蘭花螳螂 Orchid mantis
    蘭花螳螂 是花螳螂屬的一種,居住在馬來西亞熱帶雨林和印度尼西亞。中文名:蘭花螳螂英文名:Orchid mantis學名:Hymenopus coronatus界: 動物界 Animalia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綱: 昆蟲綱 Insecta目: 螳螂目 Mantodea科: 花螳螂科 Hymenopodidae
  • 攝影師抓拍怪異場景:青蛙騎甲蟲當「牛仔」
    中新網2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印尼一名攝影師日前在西加裡曼丹附近抓拍到一個怪異場景:一隻青蛙騎在甲蟲背上當起了「牛仔」。據報導,當時,一隻黑蹼樹蛙緊緊抱住甲蟲,而後者似乎極力掙扎想要飛走。青蛙與甲蟲的掙扎持續了5分鐘。攝影師表示,這是極為罕見的情景,青蛙一看到甲蟲,就立即騎到其背上。
  • 可可西裡:攝影師抓拍到藏羚羊珍貴畫面
    不久前,一位攝影師在可可西裡蹲守一個多月,抓拍到了藏羚羊交配的珍貴視頻。視頻的拍攝地點是在可可西裡的楚瑪爾河流域,野生動物攝影師裴敬德觀察的這個藏羚羊族群由一隻雄性藏羚羊和七八隻母藏羚羊組成。記者電話採訪了野生動物攝影師、環保志願者裴竟德,裴竟德介紹,公羊由於荷爾蒙的分泌,臉色比較黑,表現非常亢奮,不吃不喝,圍著母羊轉,不停地追逐母羊。
  • 微距鏡頭下巨型盾螳螂表演功夫(組圖)(1)
    北京時間5月5日消息,德國慕尼黑的攝影師伊戈爾一隻錐頭螳螂。一隻非洲瘤刺螳,這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螳螂。一隻成年雄性玫瑰鼻變色龍。攝影師希瓦諾維茨。
  • 攝影師捕捉旗魚與沙丁魚捕食大戰(組圖)
    當這兩種魚類相遇時,旗魚和沙丁魚將會上演一場捕食與被捕食的生死時速大戰。近日,一位美國攝影師拍攝了一組大西洋旗魚捕食沙丁魚群的精彩照片。被圍追的沙丁魚嚇得趕緊逃竄,它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拼死形成防守陣形用以迷惑龐大的狩獵者,聚在一起讓它們感覺安全。但是,身長達3米的大西洋旗魚以每小時70英裡(約合113公裡)的速度攻擊它們,想逃生幾乎是不可能的。
  • 被攝影師成功抓拍到的,9張讓人哭笑不得的「倒黴」照片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一些倒黴的事,讓自己非常的生氣和沮喪,然而可能更加倒黴的,就是整個過程都被攝影師拍攝到,成為了作品發布到網上之後,引起更多人的討論,這的確是非常糟糕的,當然,這樣的瞬間也並不是想拍就能拍到的,還是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和運氣,那麼根據這方面,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被攝影師成功抓拍到的
  • 實拍鯊魚捕食全過程
    但有幾位不怕死的冒險者卻特意拍攝了鯊魚捕食的過程。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4日報導,幾名冒險者在大西洋中用魚做誘餌,並用高清運動攝像機拍下了鯊魚襲擊和捕食的全過程。這段駭人視頻已在網上引來了1500萬的點擊量。該視頻是由「Pumpin』Hard」號的船員在今年六月沿馬裡蘭海岸航行時拍攝的。他們將誘餌綁在捕魚船的後面,並用安在捕魚船底部的攝像機進行拍攝。
  • 攝影師抓拍澳大利亞粉色海水變「螢光藍」
    原標題:攝影師抓拍澳大利亞粉色海水變「螢光藍」
  • 兩大肉食性昆蟲,大刀螳螂對決金環胡蜂,被胡蜂落地刺殺!
    而在昆蟲中,螳螂和胡蜂是昆蟲界兩大獵食者,經常捕食其它昆蟲,它們對決又會如何?有攝影師曾拍到到:兩大肉食性昆蟲的對決,大刀螳螂對決金環胡蜂。螳螂是善於偽裝的生物,這隻體色為灰色的大刀螳螂並沒有選擇在綠樹上,綠色和和體色不符合,而是在灰色地面爬行,一般獵食者難於發現其蹤跡,有利於大刀螳螂的偽裝。
  • 世界上最厲害的螳螂,捕食老鼠輕而易舉,雙臂堪稱死神鐮刀!
    大自然不僅孕育了智慧的人類,各種千奇百怪的動物也是應有盡有的,有些動物看似可愛實則危險,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原創文章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螳螂,捕食老鼠輕而易舉,雙臂堪稱死神鐮刀!
  • 螳螂靈敏好鬥,捕食時所用時間僅有0.01秒,可捕食40餘種害蟲
    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修女,所以又稱禱告蟲。除極地外,螳螂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種左右。中國已知約51種。中華大刀螂、狹翅大刀螂、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中國農、林、果樹和觀賞植物害蟲的重要天敵。
  • 《黑豹變色龍高清》四不像-聯合拍攝
    黑豹變色龍高清【高清圖第1幅】本作品是來自江西業餘攝影師隗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福州區域拍攝黑豹變色龍高清【高清圖第2幅】本作品是來自寧波業餘攝影師舒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湖北區域拍攝黑豹變色龍高清【高清圖第3幅】本作品是來自濰坊業餘攝影師容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包頭區域拍攝
  • 螳螂在交配完成後,為什麼母螳螂要把公螳螂吃掉?
    在小編小時候看動畫片《黑貓警長》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令小編至今難忘的場景,那就是有一個情景是螳螂夫婦交配完之後,母螳螂就把公螳螂給吃掉了,這個事情在小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螳螂在交配完之後,母螳螂要把公螳螂給吃掉呢?而今天的答案絕對令你大吃一驚!
  • 一組罕見的趣圖;螳螂捕獵蜂鳥、彩色向日葵,唯美冰窗花等
    五,螳螂捕獵蜂鳥。據悉,一位自然愛好者意外抓拍到螳螂獵食蜂鳥瞬間。只見一隻螳螂從一株植物上倒垂,多刺的前腿抓住了一隻蜂鳥,蜂鳥命懸一線。螳螂在捕食的時候動作迅速、精確、有力;逆天的螳螂,可憐的蜂鳥。六,彩色向日葵。雙色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