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從嚴格意義上來看,它並不是實實在在的物質,而是意識、思想的體現。相信許多做過夢的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夢裡面出現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所看不到的。還有些人頻繁做夢,認為夢裡出現的事情和場景是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的預兆,真是如此嗎?
根據報導,近日美國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科研團隊研發出一種新算法來對人類的夢進行解析。研究人員利用該算法對2.4萬份數據進行分析,最後證明了該算法的可靠性。研究人員表示,如果該算法得到心理學界專業人士的普遍認可,那它將可以為心理學家解夢提供一定的幫助。該算法是如何解夢的呢?
一直以來,人類嘗試從夢中尋找潛在意義
人類對夢的認知從公元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古人往往將夢裡出現的事情看作是對未來的預言,例如歷史記載古巴比倫人認為夢裡出現的場景是未來的預兆,而古埃及人則認為上帝通過夢境的方式來啟示人類。到了19世紀末期,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對夢境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完成了傳世佳作《夢的解析》,他在書中將人物、場景和物體進行聯繫分析。
人類心理學發展到了今天,主流觀點認為夢境中的東西是現實生活的延續,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人們弄清楚清醒時遭遇的事情細節。但整體上來看,人的夢境是奇怪複雜的,即使是專業的心理學家也需要從繁複的夢境中獲取有價值的片段來進行分析,然後才能定下整個夢境的主題。
新算法如何對夢進行解析?
美國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想到了利用人工智慧算法來解析夢。他們仿照心理學家的解夢步驟,先將夢裡出現的成段語言分解為小片段,然後用樹形圖來表示它們的關係。新研發的算法參照了這樣的步驟,然後利用語法規則對樹形圖上下級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最終獲得整個夢境的情感色彩。
不可思議的是,該算法能夠根據夢境裡出現的物象進行情緒比值的分析、攻擊性的分析,例如一個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在夢境中出現負面情緒的可能性更高一些,由此可以推測她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承受著青春期的焦慮。在驗證實驗中,研究人員針對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越戰老兵進行夢境分析,發現他的夢境整體呈現出更強的攻擊性。
最後研究人員將算法得出的計算結果和心理學家的分析進行對比,發現兩者有76%的相似度。
該算法已經能「解夢」了嗎?
看到這,估計很多朋友對這種能解夢的新算法躍躍欲試,那麼它已經能夠投入實際的夢境分析了嗎?對此哈佛大學的睡眠精神病專家表示,該算法還存在缺陷。儘管它能夠在技術層面分析夢境的內容,但往往忽略了性別差異、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響。比如對於女性來說,她們的夢境中出現感性詞句的頻率更高一些,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們的情感比男性多。
此外,心理學家表示,對於夢境的分析同樣要參考個體在清醒狀態時的情況,因此應用算法進行解析和心理學家進行解析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雖然新算法現階段還無法完全「獨當一面」,但是它可以作為心理學家解析夢時的重要輔助工具。
雖然人類很多時候無法完全解釋夢裡面出現的東西,但可以確定的是,夢是人類大腦活躍的一種表現,它不但可以反映一個人潛意識領域裡的東西,還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當越來越多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應用到夢的解析中,那麼奇怪複雜的夢所代表的意思會越來越清晰。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 9月3日 《新算法助力人類「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