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中國字 解中國夢:語言學專著《說字解夢》驚豔面世

2021-01-07 湖南在線

我省青年書法家、南華大學書法老師肖月生著,南華大學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王漢青教授作序的語言學專著《說字解夢——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闕疑第一輯》,日前由中國人文科技出版社出版。

《新湖南》2017年4月12日《湘學·湖南學術圈·人物》專欄曾以《肖月生:一介書生,搬石頭砸天》為題,報導了肖月生抄學、校勘《現代漢語詞典》(下稱現漢),大膽質疑權威,助推漢語現代化的事跡。當時他自嘲:以理科男的身份為現漢這樣的權威工具書挑刺兒,無異於搬石頭砸天。不曾想,不到一年時間,還真砸出了成果——這部40萬字的《說字解夢》。書號ISBN978-988-78676-1-6,印數2000冊。

肖月生老師於2014年萌生抄現漢的念頭,起初的目的只是為了練字。但抄到20來頁時,陸續發現現漢存在一些瑕疵、疏漏、謬誤,雖然並不敢相信,但鐵的事實無法迴避,於是又萌生出邊抄邊為它找錯兒,並且同時研究出修訂建議或方案的想法。說動說動,就這樣邊抄、邊學、邊挑、邊改、邊記,寫成一事一議式的札記。抄到「谷」字,寫成了600多篇抄學校勘札記,輯錄成《說字解夢》。

為什麼把書名起為《說字解夢》?肖月生解釋說,中國夢的實現其中有一個關鍵步驟就是2035年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國家要現代化,沒有語言的現代化怎麼能行?語言要現代化,則務必從現漢的勘校入手。所以說,「說字」(解說現漢的字、詞),終極意義在於「解夢」(助推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肖月生繼續往深處探索,發現中國人所擅長的形象思維未能跟上高科技時代的步伐,是導致中國近現代一度生產力落後、科技落後、語言落後的根源。因此他進一步認為,要實現民族復興,思維的現代化是必由之路,而思維的現代化又必須以漢語的現代化為有形、有效的抓手。這也是《說字解夢》超出語言學的,重要的研究心得與成果,破解了世界級難題「李約瑟難題」,並向世人發出了「漢語現代化,方能跟上智能時代新步伐」的預警。

王漢青書記在題為《漢字之美》的序言中,對上述觀點與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王書記認為,漢字是人類歷史是最美、最有生命力的文字,但她的發展同樣充滿波折,特別是下一個關卡——智能時代所要求的精確語言,對於以模糊性為特徵和優勢的漢字(漢語),無疑又是一個生死考驗。字典不精確、語言不精確、思維不精確,則人機對話就會不暢通,我們就可能被擋在智能時代的門外。他肯定《說字解夢》很有預見性和針對性地命中了「漢語現代化對於智能時代的必要性」這個重大命題,勉勵並相信肖月生老師的這項研究能為漢語現代化,為「提升漢字、漢語的現代美」添磚加瓦。

一般人讀書,特別是查閱現漢,都會以「書是對的」作為預設前提,但出身理科的肖月生讀書卻往往愛鑽牛角尖,而且由於他擅長理科的邏輯思維,常常一鑽一個準。比方抄到「連褲襪」(現漢808頁),釋義為「供女性配裙裝穿的連腰的襪子」。一般人看不出它的瑕疵,但肖月生馬上會條件反射地鑽牛角尖——男性不能穿嗎?女性只能配裙裝嗎?一查資料得知,男士穿連褲襪也並不少見,一是可以用來保暖,改善血液循環,二是用來防止蚊蟲叮咬。伊戰期間,美國士兵對付討厭的沙蚤就離不開連褲襪。現漢把連褲襪說成是女性的專利,美國兵能答應嗎?至於「配裙裝」之說更經不得推敲,連褲襪怎麼穿都有道理。這正是理科邏輯對於語文邏輯的敏感與指導作用的體現。肖月生雖然出身理科,但從小就有明顯的語文天賦,且一直筆耕不止,發表新聞文學作品過百萬字,幹過10年新聞宣傳工作,執教過大學語文,書法領域也頗見功底,獲獎、參展、發表的作品逾百件。這些經歷與積累,練就了他在語文邏輯層面的「火眼金睛」。

作者肖月生介紹,現漢的漏洞大約有四種情況:

首先是科學性欠缺。一是跟不上時代,釋義明顯「過時」。比方「光」釋義為「照在物體上使人見到物體的東西」,這顯然是2000年前《說文解字》時期的認知水平。二是重經驗而忽視學科概念的科學性。比方壓力與壓強、質量與重量等概念,在物理學中是完全不同的科學概念,但現漢的釋義卻堅持經驗上所說的「血壓指壓力」「桿秤稱重量」等說法。三是有的字詞的釋義明顯違背事實與規律,存在認知盲區。比方煮豆漿應該以煮「熟」為要,但現漢卻說煮「開」即可。豆漿會「假沸」,沸騰了不過八九十度(這是物理常識),八九十度的豆漿未熟,有毒!又比方「高寒」有兩種情形——地勢高、緯度高,可現漢卻忽略了「緯度高」。

其次是嚴謹性欠缺。一是歧義叢生。既有語法導致的歧義,也有邏輯導致的歧義,令讀者一頭霧水,只能憑生活經驗猜猜猜。然而對於沒有相關經驗的讀者或者是未來的機器人而言,歧義注釋無異於瞎子點蠟。二是釋義不準。比方「恩人」一定是對自己有「大恩」的人嗎?不論恩之大小都是恩,都得湧泉相報。三是概念的外延與內涵含糊不清,或者該同一的概念卻不能確保同一。比方現漢說「冬瓜表面有『白粉』」,嚇死人了。因為現漢收錄的「白粉」被釋義為「海洛因」,冬瓜表面有「海洛因」?冬瓜表面當然不會有海洛因,是現漢不嚴謹導致的歧義。四是區域性差別、方言差別兼顧欠缺。比方「豆渣」在北方盛產大豆的地方或許用作飼料,但在南方大豆較少的地區,豆渣可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菜品,可現漢卻直接說豆渣「可作飼料」,這讓我們吃著豆渣長大的南方人情何以堪?

再次是規範性欠缺。一是「度」的把握隨意,特別是釋義的深淺、篇幅很隨意,比方同為學科術語,長的三五百字,短的三二十字。另外舉例的多少也很隨意,多為就米下鍋,多的七八個,少的一個也沒有。二是數字與標點的使用隨意性強,有的同一句話中文數字與阿拉伯數字混用等。三是同義詞、近義詞等的表述不一致(釋義、體例與格式等都存在不一致的情形)。

最後是明顯的差錯。既有釋義的差錯,也有邏輯的差錯,還有編校的差錯,還有習慣用語導致的差錯。比方「二」與「幾」是不能並列的,但現漢卻很多地方出現「二」「幾」並列。又比方直接引用與間接引用相混淆、相互解釋等低級錯誤也多處存在。

另據有關專家推薦,《說字解夢》對於中小學師生學習語文,培養嚴謹、科學的語言邏輯,很有幫助。《說字解夢》還穿插了作者近年的書法、文學作品百餘件,大大提高了它的故事性、可讀性。

新湖南去年推的專欄

作者抄現漢時在上面作的標註。

現漢手抄版第5200-5201頁。

《說字解夢》封面

相關焦點

  • 朱德熙:中國語言學大師
    語法研究方面,朱德熙先生在理論、方法和事實分析三個層面都取得了極為重要的成果,多篇文章、專著在漢語學界開風氣之先,引領一時潮流,並產生深遠影響。在長期的現代漢語語法教學研究中,朱德熙先生注意吸收國外語言學的新理論、新方法,不斷開闢研究的新途徑。
  • 說文解字:「軒」字有哪些意思?為什麼很多人取名用這個字?
    【麓風軒】賞書法,解漢字,聊故事——「軒」字有很多含義,也很有意思:一、造字淵源軒,形聲字。從車,幹聲。本義:中國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說文解字》中解釋:「軒,曲輈藩車。」《聲類》中說:「軒,安車也。」
  • 崇禎皇帝夢到了一個字,大臣一看痛哭不已,說:大明朝這是要亡呀
    自古以來,夢被中國人賦予了一層特別的含義,在中國,生活在古代的人們認為夢是一種超自然力量的體現,是陰陽兩界交流的橋梁,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夠預示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的文化環境裡,解夢與算命的性質類似,都被列入到了風水堪輿的範疇內,這也催生了《周公解夢》等著作的誕生。大明帝國200多年後,江山已滿目瘡痍,陷入危局。16歲登基的崇禎當政時,明朝掌握著內亂、外匯、地方勢力分離、龐大的文官集團掌握著國政。館外有浩浩蕩蕩的萬軍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明朝的大好河山,館內有侵犯王慈成和張獻忠流向的農民起義大隊。
  • 文字源流開篇(說文解字)
    但是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在公元後基本廢棄,直到1472年被重新發現,三百多年後最終通過寫有三種語言的貝希斯頓銘文被破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公元5世紀被禁止使用,1799年法國士兵發現寫有三種語言的羅塞達石碑,1822年商博良在破譯工作上取得突破性進展;而中國的文字雖然幾經變革,雖然經歷了秦始皇文字統一和秦火對於大量文獻的破壞,導致秦漢以降的人們對於之前的文字的閱讀障礙,卻一直傳承至今,可以說中國的文字傳承不曾中斷
  • 字說「中秋」
    所以,中引申為「裡面、方位在中央、中間的」等義,《說文解字·丨部》:「中,內也。丨,上下通。」中秋就是整個秋季中間的這一天,即八月十五日。 甲骨文中另有與「中」相近的字形,表示的是仲,《說文解字·人部》:「仲,中也。從人、中。中亦聲。」《說文》以人與中結合會人的排行之意,所以「仲」的本義為伯仲之「仲」。《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圖之。」
  • 這屆網友最見不得人的秘密,都藏在「周公解夢」網站裡
    可這段解夢結果,明顯沒摸到可樂的精髓。什麼「冬天夢之吉利,夏天夢之不吉利」,要我說,夏天的冰鎮可樂明明吉利到不能更多。聲稱夢見喝可樂會錯失真愛的這位,不是奶茶界派來的臥底,就是情感雞湯文作者的隱藏兼職。
  • 說文解字:「人」是萬物之靈
    「人」字的甲骨文像側面站立著的人形,頭在上面,手臂向左下方伸展,身子在中間,身子以下是腿。「人」字的金文、小篆字形基本上與甲骨文差不多,只是小篆的腰部彎曲更大一些。人是世間萬物中最神奇的生命體,這樣的觀念深深紮根於古人心中。
  • 可以用《說文解字》來解釋空和色的含義嗎?
    既然身在俗世當中,不如放下大乘佛經,翻開《說文解字》來看一看是怎麼說的。色,顏氣也。從人從卪。凡色之屬皆從色。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為顏氣。《說文解字》上對色的解釋很簡單,就說是顏氣,沒有別的。空,《說文》竅也。從穴工聲。苦紅切。空(kōng ):虛、有實而非實;空間;天空;竅;不實際;不有。
  • 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故事,說文解字,原來這麼有趣
    與來有關的字,有萊、徠、淶等字。說文解字「周所受瑞麥來麰(móu)也。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詩》曰:詒(yí)我來麰。凡來之屬皆從來。」會意兼形聲字。由「林」(表示叢林山野)和「鹿」組成,「鹿」即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鹿群。甲骨文的字形是兩個「木」字當中有一隻鹿在奔跑。金文和小篆的字形已經看不到鹿了。小篆將甲骨文的兩個「木」字移到「鹿」的頭上變成了「林」,會群鹿在叢林山野中奔跑之意。《說文》:「仄也。從廣,兼聲。力兼切(lián)。」
  • 首次開課吸引近十萬學員,他說英語也要講究說文解字
    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朱湘軍說。  和獲得榮譽相比,更讓朱湘軍感慨的是中國在線教育的巨大進步。早在1997年左右,當他通過網際網路了解到大洋彼岸的英語教學方法時,驚訝地發現那時的美國居然已經在用網絡交流知識,而當時的中國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網際網路的存在。如今,中國的慕課發展已經後來居上,總量躍居全球第一,這不能不讓人自豪。
  • 淺談趙元任的語言學研究
    他早年的求學經歷,使他具有極為廣闊的學術背景,說他「融會古今、貫通中外、橫跨文理、精通音樂」(袁毓林《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開拓和發展——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選·前言》),並非過譽之詞。趙元任先生的主要成就在語言學方面。他是現代漢語語言學的開山鼻祖,對漢語的結構、語法、語彙、音位、音韻等都做過深入的研究。
  • 挑戰《說文解字》
    之前在《天眼通》文章中提及了中國文字象形而來,博大精深,會談及下文字的秘密,那現在就專門來講下文字的秘密,不過文字太多,今天先講一個「病」字。可能學了好多年的書的人從來沒有留意過中國文字,學過就學過了,看過就看過了,或者說留意的人可能只留意了那些重要的字,「病」這個字可謂是獨到,深刻,巧妙,實在驚嘆於造字先祖,我這裡和說文解字裡解釋的方式可不一樣,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特地去翻了下網上說文解字對此字的解釋,以免我說重了,可沒多大意義。
  • 說文解字:桑
    這個「桑」字本為象形字。甲骨文上部為樹冠,下部有樹根,多像一棵樹!是小篆的形體,上部的樹枝形訛變為三個「又」,其本義並未變。是楷書的寫法。 《說文》:「桑,蠶所食葉木。」也就是指養蠶的桑樹,如《詩經 幽風 七月》:「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 說文解字:為什麼「聽」字是口字旁?原因竟是意料之外!
    讀過《說文解字》的很多朋友都喜歡琢磨,比如有網友就說,為什麼「聽」字是口字旁?按理說應該是用耳朵在聽啊!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口在說,聽的人心裡論斤稱一稱話的份量」?這是形聲字還是會意字呢?但聲音不一定是口說出來的,世間萬物都可以製造聲音!跟「口」有什麼關係,該如何解釋呢?
  • 《字源之花》一書即將出版面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審定頒發著作權登記證書《甲骨文書畫作品》、《字源之花》一書由薛春德編著即將出版面世。薛春德,1940年生,山西萬榮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軍事歷史研究員、八一書畫院副院長、甲骨文書畫研究院院長。
  • 「歪果仁」的年度字說了一件事
    2020-12-25 11:14 |新華社 中國新聞網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寅」
    「小學」的內容,是打開中國文化大門的鑰匙。所以我們應當將這些內容重新撿拾起來,加以弘揚,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在文化領域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近代研究「小學」最有名的人士是黃侃先生,他是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學生。
  • 盤點稀有姓氏,這些字即是紫砂壺的名稱,也是中國的姓氏
    之前我們說過,「紫砂壺」三字都是姓氏,但龐大的中國姓氏系統遠不止如此,不僅僅是「紫砂壺」三字,就連我們甌葉的幾款壺的名稱,也都是中國姓氏。其中一個,與著名的歷史人物有關——周公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的四弟,如今流行的《周公解夢》,正是後人借用周公旦之名所撰寫。容天天姓:好霸氣的一個姓氏!
  • 說文解字:鳥
    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磐」。如此周而復始,鳳凰獲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鳥」的名稱。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
  • 說文解字:帶「目」字的成語有哪些?
    「目」字成語飛花令琳琅滿目[ lín láng mǎn mù ]琳琅:精美的玉石。滿眼都是珍貴的東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瞠目結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瞠:瞪著眼;結舌:說不出話來。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窘困或驚呆的樣子。歷歷在目[ lì lì zài mù ]歷歷:清楚,分明的樣子。指遠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過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現在眼前。側目而視[ cè mù ér shì ]側:斜著。斜著眼睛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