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漢字都是逐漸演變而來,都有著它獨特的含義。今天說說來、麓、廉、法這幾個漢字。
1.來。字義說明:來去的動作詞,古時視為麥類之一;許慎解釋,來是周代先人所接受的瑞麥,一莖兩穗,像芒刺之形。與來有關的字,有萊、徠、淶等字。
說文解字「周所受瑞麥來麰(móu)也。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詩》曰:詒(yí)我來麰。凡來之屬皆從來。」
字形說明:上半部描繪來的稈與葉子,下半部畫來的根部;演變至今,字形線條結構改變。常用詞彙:禮尚往來、繼往開來、信手拈來。
2.麓。會意兼形聲字。由「林」(表示叢林山野)和「鹿」組成,「鹿」即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鹿群。甲骨文的字形是兩個「木」字當中有一隻鹿在奔跑。金文和小篆的字形已經看不到鹿了。
小篆將甲骨文的兩個「木」字移到「鹿」的頭上變成了「林」,會群鹿在叢林山野中奔跑之意。《說文》:「仄也。從廣,兼聲。力兼切(lián)。」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廉之言斂也。堂之邊曰廉。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堂邊皆如其高 …引伸之為清也、儉也、嚴利也。」
3.廉。形聲字,廣表意,篆書形體像房屋。兼表聲,其形像手持兩顆禾,本義是堂屋的側邊。因為側邊都是直角,看起來方方正正,就引申出方正、稜角和鋒利的意思。再引申為清正、儉樸、嚴明,與「貪」相對。
4.法的繁體字「灋」,廌,神話演繹其為上古神獸,正直而辨是非曲直。而加水去而凌空之廌為灋,則明說法之柔法之勢無往而不去也。
漢字解讀起來是很有意思的,我愛漢字,我愛中國 !